信息化系统

搜索文档
1—7月江苏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集群增加值同比增长14.6%大船制造开出“数智航线”
新华日报· 2025-08-30 07:13
行业地位与优势 - 江苏船舶海工产业连续十多年全国第一 形成鲜明产业先导优势 拥有南通 扬州 靖江等重要造船基地 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大省[1] - 2024年全省造船完工量 新接订单 手持订单三大指标分别占全国47.36% 46.22% 46.94%[1] - 1-7月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集群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4.6% 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 行业发展挑战 - 造船业面临技术工人严重缺乏且平均年龄偏大问题 因生产节奏快 劳动强度大 工作环境较差导致对年轻人吸引力不足[1] - 行业需要协调多工种 多部门及不同场地 协调过程占用大量时间 产业链上下游急需高效协同协作[1] - 造船场地有限 提升效率是船厂迫在眉睫的问题[1] 智能化转型战略 - 江苏发布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2] - 全省高校及造船企业将智改数转网联纳入发展规划[2] - 目标通过三年努力使切割 成形 焊接 涂装等作业劳动强度大幅降低 人员减少 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水平显著提高[4] 数字化转型成效 - 钢材管理软件实现全面管控运输 入库和出库 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钢材库存量从7.5-8万吨减少一半 仅需2-3人操作[3] - 新时代造船信息化系统将材料库存周期从15天压缩至6天 周转速度从45天压缩至25天 中间产品制造效率提升30%[3] - API设计模块统一船舶设计软件接口规范 人力成本减少40% 故障率下降30%[5] 智能生产场景应用 - 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智能管加工车间实现机械臂精准作业 AGV小车高效运行 智能流水线自动完成钢管全工序 生产效率跨越式增长[5] - 新时代造船智能化分段制造车间通过门式起重机 平直分段线 智能焊接等设备协同作业 平面分段制作效率提高30%以上且成本降低[5] - 智改数转网联推动江苏船舶海工产业生产能力持续释放 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巩固全国第一造船大省地位[5]
大船制造开出“数智航线”
新华日报· 2025-08-30 05:04
行业地位与增长态势 - 江苏船舶海工产业连续十多年全国第一 形成南通 扬州 靖江等重要造船基地 具有国际影响力[1] - 1—7月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集群增加值同比增长14.6% 保持高速增长[1] - 2024年全省造船完工量 新接订单 手持订单三大指标分别占全国47.36% 46.22% 46.94%[1] 行业发展瓶颈 - 造船业面临技术工人严重缺乏且平均年龄偏大问题 对技能工人和年轻人吸引力不足[2] - 生产协调复杂 需协调多工种 多部门及不同场地 占用大量时间 产业链协同效率低[2] - 场地有限制约产能扩张 提升效率成为船厂迫在眉睫的问题[2] 智能化转型战略 - 江苏发布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3] - 全省高校及造船企业将"智改数转网联"纳入发展规划[3] - 通过三年努力目标降低切割 成形 焊接 涂装作业强度 减少作业人员 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5] 数字化转型实践成效 - 钢材管理软件使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钢材库存从7.5-8万吨减少一半 释放资金压力 仅需2-3人管理[4] - 新时代造船信息化系统将库存周期从15天压缩至6天 周转速度从45天降至25天 中间产品制造效率提升30%[4] - API设计模块统一船舶设计软件接口 人力成本减少40% 故障率下降30%[6] - 智能化分段制造车间推动平面分段制作效率提高30%以上 成本进一步降低[6] 智能生产场景应用 - 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智能管加工车间采用机械臂 AGV小车 智能流水线实现全程近无人操作 生产效率跨越式增长[5] - 新时代造船智能化分段制造车间通过门式起重机 平直分段线 智能焊接设备高效协作[6] - 江苏现代造船构建覆盖全场景的测试用例库 实现复杂逻辑零代码测试[6]
2家公司今日公布定增预案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09:32
非公开发行预案 - 8月1日共有2家公司公布非公开发行预案[1] - 思泉新材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1] - 长华化学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1] 募集资金规模及用途 - 思泉新材预计募集资金4.66亿元[1] - 募集资金用于越南散热产品项目、液冷散热研发中心、信息化系统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1] - 长华化学预计募集资金2.30亿元[1]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二氧化碳聚醚项目(一期)[1] 股价表现 - 思泉新材近5日股价上涨45.04%[1] - 长华化学近5日股价下跌4.15%[1] - 思泉新材最新收盘价103.66元[1] - 长华化学最新收盘价21.73元[1]
迈瑞医疗(300760) - 2025年5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9 08:36
国内市场情况 - 过去几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因医疗新基建等保持较高增速,迈瑞国内市场实现超 20%复合增长 [2] - 短期地方财政资金紧张使医院设备采购承压,但已现好转迹象,医疗专项债一季度发行规模同比快增,国家支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2][3] - 不同品类医疗设备月度招标自 2024 年 12 月持续复苏,公司预计三季度国内业务迎重大拐点 [3] - 长期国内市场增长潜力大,人口老龄化等基本面未变,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拓宽市场规模,对国内市场长期增长有信心 [3] - 今年上半年国内收入反映去年招标下滑,一季度国内业务同比降超 20%,环比去年四季度增超 50% [6] 国际市场情况 - 一季度国际业务同比增长不到 5%,过去两年复合增速超 15%,发展中国家过去两年复合增速近 19% [6] - 预计二季度国际业务增速恢复,发展中国家全年有望维持快速增长,未来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有望提升 [7] 公司竞争优势 - 发展历经“性价比红利”“工程师红利”“技术创新红利”三个阶段,目前靠原创性和智能化创新走向全球引领并突破高端客户 [4] - 建立三大业务线并在高潜力领域布局,业务布局广度和深度远超国际品牌,有望成首家闯入全球医疗器械 TOP 20 的中国公司 [4][6] 管理层相关 - 核心管理层团队稳定,经验丰富,将带领公司迈向全球前 20 目标,公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新业务和数智化人才储备 [8] - 薪酬激励制度遵循按岗位定薪酬、按绩效评价、个人薪酬与公司长远利益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原则 [8] 投资与合作 - 收购惠泰医疗 20%股份,以产业投资整合者角色合作,提升双方产品研发创新能力,推动电生理及相关耗材业务发展 [9] - 在多职能为惠泰医疗赋能,助力其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研发上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相关产品已获批上市 [9][10] 业务营收与展望 - 2024 年体外诊断业务收入 137.65 亿,同比增 10.82%,国际同比增 30%;医学影像产线收入 74.98 亿,同比增 6.60%,国际同比增超 15%;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收入 135.57 亿,微创外科同比增超 30%,国际同比双位数增长 [11] - 今年底将发布新产品,未来三年化学发光项目每年新增至少 15 项,IVD 仍会是重要增长引擎 [12] - 微创外科、动物医疗、心血管三个种子业务去年合计收入占比达 12%,有望长期高速增长 [12] 政策影响与订单确认 - 特朗普降低医疗价格政策只涉及药品,不影响公司在美业务,公司美国销售收入占比约 6% [14] - 集采后招标流程合规集中,从收到订单到收入确认时间不长,公司业务占有率提升,巩固成熟业务国内第一地位,加快 IVD 等业务市占率提升 [14]
公牛集团(603195) -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公告
2025-02-27 16:30
募资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6000万股A股,发行价59.45元/股,募资总额35.67亿元,净额35.032085亿元[2] 募投项目进度 - 截至2025年1月31日,各募投项目投资进度77.02%-104.41%,合计进度93.31%[4] 项目调整 - 信息化建设项目达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从2025年2月调整为2026年2月[5] - 2025年2月27日公司审议通过部分募投项目延期议案[2][8] - 保荐机构对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事项无异议[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