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

搜索文档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成都新津区破题“智改数转”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14:43
新津区"智改数转"政策支持 - 成都市新津区"智改数转"助企提质增效案例入选《2024年度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集》[1] - 新津区组建"智改数转"工作专班 推出系列措施破解企业转型堵点难点[1] - 出台《成都市新津区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修订)》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1] 财政补贴与奖励措施 - 对总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智能化改造项目按10%给予补助[2] - 获得国家、省、市认定的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平台分别奖励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2] - 2022年以来累计兑现相关资金超3000万元[2] 企业转型成效 - 每年新增上云企业200余家[2] - 每年实施项目100余个[2] - 获评市级及以上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15个[2] - 引育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家[2] 区域发展成果 - 四川成都新津经开区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园区试点[2] - 新津区入选四川省第三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2] 企业服务与支持 - 开展政策解读、研讨交流等活动48次[1] - 组织企业家参加展会博览活动5次[1] - 为60余家企业提供定制转型规划[2]
国务院国资委:强化自主创新协同创新融通创新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智通财经网· 2025-07-10 09:13
国资国企深化改革与科技创新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 [1][3] - 国资国企需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化与各类所有制企业开放协作 构建产业链创新链贯通的一体化攻关机制 [3] - 中国电科和中国电子集团加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 研发底层技术并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大规模应用示范 支撑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 [4] 企业调研与创新成果 - 中国电科和中国电子所属企业研发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产品 取得数字化赋能成果 [4] - 浙江省国资国企领投的炽橙科技研发新型工业底座与智能体平台 宇树科技和深度求索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高效集聚创新资源 [5] - 国资国企需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成果 打造科技先导型企业 [5] 创新生态与市场化改革 - 国资国企需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 加强与各类所有制企业及研发机构合作 促进创新链与市场需求衔接 [5] - 学习民营企业"敏捷创新"经验 健全创新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加大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培养 [5] - 国务院国资委将支持企业构建自主可控技术体系 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打造标杆性企业和现象级产品 [1][4]
四创电子: 四创电子关于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1 18:32
公司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5月21日通过上证路演中心以图文及网络互动形式召开,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独立董事等高管参会并与投资者交流 [1] 产能与订单情况 - 合肥生产基地主要成熟产品产线产能利用率基本满足当前订单需求,扩产计划将根据整体业务发展考虑 [1]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 93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113万元 [2] - 公司将通过市场开拓、降本增效、创新能力提升等措施改善盈利能力 [2] 未来盈利增长点 -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体制雷达需求增长,受"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推动 [2] - 气象、水利、应急领域因万亿国债刺激带来更多机会 [2] - 感知产品:自主研发的相控阵水利测雨雷达完成技术验证并在巢湖试验 [2] - 感知基础:PCB、微波组件、电源业务外部大院大所市场开拓向好 [2] - 感知应用:数智防务、重要目标防护、机场防护业务面临较好市场机会 [2] - 低空经济:计划深度参与合肥市低空经济领域合作 [2] 行业信息获取指引 - 行业整体业绩及公司对比情况需参考2024年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章节 [2][3] - 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同样需查阅年报相关章节 [3] 投资者沟通渠道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上海证券报》及上交所网站,投资者可通过热线、上证e互动等方式继续沟通 [3]
研判2025!中国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行业发展历程、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1 09:22
行业概述 -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对民用航空器起飞、飞行、降落进行监督、指挥和管理,确保安全高效运行,由空中交通服务、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和空域管理三大部分组成[3] - 中国空管系统经历了从军方主导到军政共管再到民航空管企业化转型的变革,技术从陆空无线电通话发展到雷达管制、自动化系统,再到4D飞行和高级地面活动控制系统[5] - 行业上游为通信、导航、监视等专用设备制造商,中游为处理感知数据的企业,下游为空管交通局和机场[1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0亿元,同比上涨15.38%[1][14] - 2025年1-3月中国民航旅客吞吐量达3.69亿人次同比上涨3.6%,货邮吞吐量达488.6万吨同比上涨7.7%,推动空管系统需求增长[12] 国产化进程 - 中国自主研制了新一代飞行数据处理系统(FDPS)、飞行计划处理系统(FPLS)、机场面监视雷达(ASDE-X)等核心设备并在多个机场投入使用[1][14] - 莱斯信息推出中小机场航班运行解决方案,构建航班运行全流程管控服务"一张网",推进机场装备国产化进程[20] 政策支持 - 《"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空中交通管理体系[7][9] - 《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提出构建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实现广域覆盖感知、深度网络互联等目标[7][9]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空管系统建设列入鼓励类[7][9] 竞争格局 - 国外主要企业包括泰雷兹、通用原子、L3Harris Technologies等[16]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川大智胜、四创电子、国睿科技、莱斯信息、新晨科技等[1][16][18][20] - 川大智胜2024年航空及空管产品营收0.86亿元同比下降5.27%[18] - 莱斯信息2024年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营收6.26亿元同比上涨13.68%[20] 技术趋势 - 智能化方向依托AI、大数据、自动化技术提升系统效能,如AI算法预判飞行路径冲突[22] - 网络化方向建立全球统一平台实现空管中心间实时数据共享,提升协同能力[23] - 军民融合方向通过政策和技术改进实现军民航空系统协调发展[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