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用后付
icon
搜索文档
莫让免密支付成为老年人的“甜蜜负担”
北京商报· 2025-10-22 23:38
当爱网购的长辈手机"莫名其妙"被扣钱,或是家中突然收到一堆重复下单的商品,追溯源头,往往是无 意间开通的"免密支付"或"先用后付"在作祟。 这也是很多老年用户普遍面临的困境。很多老年用户曾被动或误操作开通小额免密支付,"先用后付"更 让不少老人陷入重复购买的困局。 这份负担的甜蜜底色,源于其追求极致便捷的设计初衷,可当这份便利以"被动接受"的方式降临,却渐 渐异化为沉重的"甜蜜负担"。 许多老人只是在子女远程指导下完成购物步骤,却在不经意间开启了自己从未理解的支付权限;有的则 在平台结算时遭遇页面突然跳转,误将开通免密支付的确认键当作付款键点击,等反应过来为时已晚。 数字时代的操作逻辑,正在老年人面前筑起一道道隐形高墙。弹窗提示一闪而过,默认勾选的选项暗藏 玄机,密密麻麻的协议条款更令人望而生畏。这些年轻人习以为常的流程,对反应速度减慢、数字素养 参差不齐的老年人而言,无异于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 更令人困扰的是"开通容易,关闭却步履维艰"的现实。开通功能只需一键确认,关闭却要像走迷宫般在 微信、支付宝与购物平台间反复跳转,藏在设置深处的关闭入口往往需要五六步才能找到,即便年轻人 也要耗费功夫,更别提不熟悉手机 ...
【西街观察】莫让免密支付成为老年人的“甜蜜负担”
北京商报· 2025-10-22 22:53
许多老人只是在子女远程指导下完成购物步骤,却在不经意间开启了自己从未理解的支付权限;有的则 在平台结算时遭遇页面突然跳转,误将开通免密支付的确认键当作付款键点击,等反应过来已为时已 晚。 数字时代的操作逻辑,正在老年人面前筑起一道道隐形高墙。弹窗提示一闪而过,默认勾选的选项暗藏 玄机,密密麻麻的协议条款更令人望而生畏。这些年轻人习以为常的流程,对反应速度减慢、数字素养 参差不齐的老年人而言,无异于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 更令人困扰的是"开通容易,关闭却步履维艰"的现实。开通功能只需一键确认,关闭却要像走迷宫般在 微信、支付宝与购物平台间反复跳转,藏在设置深处的关闭入口往往需要五六步才能找到,即便年轻人 也要耗费功夫,更别提不熟悉手机操作的老人。 当爱网购的长辈手机"莫名其妙"被扣钱,或是家中突然收到一堆重复下单的商品,追溯源头,往往是无 意间开通的"免密支付"或"先用后付"在作祟。 这也是很多老年用户普遍面临的困境。很多老年用户曾被动或误操作开通小额免密支付,"先用后付"更 让不少老人陷入重复购买的困局。 这份负担的甜蜜底色,源于其追求极致便捷的设计初衷,可当这份便利以"被动接受"的方式降临,却渐 渐异化为沉重 ...
警惕“先用后付”消费模式“套路”消费者
人民网· 2025-10-14 09:02
行业现状与模式定义 - “先用后付”是一种新型消费模式,消费者可先0元下单,确认收货后再在规定时间内付款 [1] 行业运营中的问题 - 电商平台存在未经消费者明确同意即擅自默认开通“先用后付”服务的情况,关闭功能的过程异常繁琐且可能被系统强制重置为默认支付方式 [1] - 支付模式为免密支付,全程无需输入支付密码、验证码或进行人脸识别,存在手机丢失或账号被盗时被恶意消费的风险 [2] - “0元下单”本质是信贷消费,若用户未按时付款,平台会将预支款转为贷款,可能产生逾期费用甚至触发个人征信问题,有案例显示消费者因未收到货物未付款导致信用分被扣减20余分 [2] 对行业发展的建议 - 建议规范行业标准,包括禁止使用“0元购”等非理性宣传标语,对订单技术服务费设置上限,并改变将“先用后付”设为默认功能的做法,提供便捷取消入口和显要提示 [3] - 建议加强技术监管,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网购流程实施动态监控,平台需落实数据保护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数据加密和分级保护措施 [3] - 建议加大打击力度,依据相关法规对自动扣款、强制消费等侵权行为依法查处、联合惩戒,并对诈骗、恶意扣费等犯罪行为实施精准打击 [4]
点个外卖天天被催债,叫个车越来越贵……一键踩“坑”,“方便”了谁?
环球网· 2025-10-13 10:35
北京晚报记者调查发现,今年以来相关问题的消费者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不少,其中老年人 占大多数。各平台在优化服务过程中,不断推送新的服务产品,以弹窗等形式放在了页面最显眼的位 置,甚至把其他常用选项特意弱化。用户一旦好奇点击或误触,便一键完成了订购,想退订可就没那么 容易了。 点外卖却天天被催债 蔡女士今年70岁了,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想自己学着点外卖。儿子张先生给母亲的手机下载了外卖 App,往微信里存了零钱,叮嘱母亲,付款的时候点击微信支付这个选项就可以了。老人听得仔细,还 专门拿本记了下来。 前几天,张先生接到母亲的一通电话,问美团月付怎么还款,张先生起初没太在意,说微信就能还。等 接到母亲第二通电话时,老人声音已经哽咽了:"儿子,妈可能让人骗了,我欠外债了!" 见情况不对,张先生赶紧回到母亲家,才了解到事情的原委。9月的一天,蔡女士用App给自己点外 卖,却发现手机界面上微信支付的选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美团月付服务的推送。蔡女士说她并不理 解什么叫"月付",只是看到当时原本40多元的餐费在使用这项服务的情况下便宜了至少一半,这样 的"优惠"力度让她心动点击并完成了订单。 来源:北京晚报微信公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