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机
icon
搜索文档
水晶光电(002273):业绩趋势向上 光学创新时代深度受益
新浪财经· 2025-08-31 18:4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0.20亿元,同比增长13.77%,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17.35%,扣非净利润4.46亿元,同比增长14.10%,毛利率29.46%,同比提升1.86个百分点 [1] - 单季度业绩持续增长,2Q2025营收15.38亿元,同比增长17.45%环比增长3.75%,归母净利润2.80亿元,同比增长12.80%环比增长26.70%,毛利率30.91%,环比提升2.96个百分点 [1] 消费电子业务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12.8%,毛利率29.52%,同比提升1.69个百分点,成为业绩核心增长动力 [1] - 业务增长受AI手机渗透率提升刺激换机需求驱动,光学企业直接受益于潜望式长焦应用和手机主摄CMOS感光元件尺寸持续增大的技术升级趋势 [1] 汽车业务拓展 - 汽车业务收入2.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9.07%,毛利率25.24%,同比显著提升16.79个百分点 [2] - 公司与国内战略大客户深度协同,获得LCOS技术路线AR-HUD项目定点,并取得国内一流主机厂及知名合资品牌多个新项目订单 [2] - 新研发斜投影样机在AR融合和指向精度等核心指标实现突破,获得多家头部车企高度认可 [2] AR/AI眼镜布局 - AR/AI眼镜行业带来光波导新增市场,公司在反射波导领域与头部客户合作攻关核心工艺与NPI产线,已打通量产路径 [2] - 衍射波导领域深化与Digilens技术协同,升级体全息产线并实现小批量商业级应用落地,光机业务同步启动战略布局 [2]
水晶光电(002273) - 2025年8月28日下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9 17:38
财务与战略 - 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由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郑萍女士介绍 [3] - 公司十五五战略规划由董事长李夏云女士介绍 目标包括建成双循环运营体系 将内销与外销比例维持在安全区间 [3][12] - 公司上市以来始终保持稳定的复合增长率 不主张盲目规模扩张 倾向扎实稳健的内生式增长 [19] AR行业趋势与技术 - AR行业经历三阶段发展:2020年前因实用性与价值问题未获市场认可 2020-2023年AI技术注入成为引爆点 当前处于光学技术突破与增长期 [3] - AR眼镜成为下一代终端产品重要形态 需具备三要素:轻薄设计、全天候使用能力及低消费者门槛 [5] - 光波导技术两大主流路线:反射光波导(GWG)与表面浮雕光栅(SRG) GWG在视场角/漏光控制/能量效率领先但量产存在瓶颈 SRG在色彩均匀性与制造工艺面临挑战 [5][9] - 行业拐点需待高性能低成本量产方案成熟 预计2025年迎来众多眼镜类产品 但真正拐点仍有待催化 [7] 公司技术布局与优势 - 公司自2011年布局AR领域 与Lumus/Digilens合作 体全息光波导已实现北美商用小规模量产 [6] - 聚焦反射光波导(GWG)技术 作为一号工程 同时布局衍射体全息波导技术 [6][9] - 核心优势在于镀膜技术全球领先 冷加工与自动化量产能力突出 具备端到端光学设计与测试能力 [6] - 产品覆盖显示系统(光波导片)/投影单元光学元件/其他光学零组件 并推进3D模组等小型化技术布局 [6][18] 客户合作与项目进展 - 与多家大客户合作项目涵盖稳定量产/NPI(新产品导入)/NPD(新产品开发)多个阶段 [10][11] - 合作模式从依托大规模制造优势转变为共同探索解决方案 实现技术整合与创新超越客户预期 [11] - 国内战略核心合作伙伴包括H客户 合作涵盖智能手机/车载等领域 目标巩固消费电子龙头地位并拓展无人机/汽车电子/AR/3D视觉感知/泛机器人等新领域 [12] 产能与制造能力 - 在GWG技术上重点突破自动化难题 以支撑百万级/千万级规模需求 目前工艺成熟度与黄金线打造已有很好进展 [9] - 具备全球竞争力解决方案能力 目标成为全球AR显示解决方案龙头企业 [7] 人才与组织建设 - 第七届董事会完成调整 体现代际传承/全球化与年轻化战略决心 新引进技术研发与市场业务高级人才 [13] - 通过水晶商学院双轨机制(领导力学院与工程师学院)系统培养管理人才与工程师 构建不依赖个人的体系化研发能力 [14] - 学习国际大客户先进管理与方法论 融入产品开发与项目管理流程 形成可复用规范化创新机制 [14] 风险管控与发展策略 - 客户多元化布局 北美西海岸科技公司均为重要目标客户群体 同时扩大内循环发展国内业务 [15] - 项目立项遵循三原则:战略必要性、能力匹配性及失败兜底能力 并行评判商业价值与战略价值 [21] - 通过收购埃科思布局3D视觉感知能力 聚焦多模态融合感知技术 暂不涉及芯片设计能力 [18] - 现阶段技术布局多位于"无人区" 主要依靠内生式增长而非外延并购 [19]
前大厂专家做出全球唯一光学方案,已是Rokid多年供应商|硬氪专访
36氪· 2025-05-28 12:43
公司概况 - Rokid成立于11年前,创始人Misa(祝铭明)曾任职阿里,受Google眼镜启发创业 [1] - 公司最新估值达10亿美元,但盈利情况尚不明确 [1] - 近期因AR+AI眼镜产品演示引发市场关注,带动博士眼镜、明月镜片、杰美特等概念股涨超20% [2] 行业地位 - Rokid与Deepseek、宇树并列为"杭州七龙珠",成为中国最受关注的科技创业公司之一 [2] - 中国企业在AR设备和AI光学领域已处于"断崖式领先"水平,未来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绝对领先地位 [4][10] - 行业正处于快速洗牌阶段,技术过硬的公司将成为最终生还者 [4] 产品技术 - Rokid Glasses采用光舟半导体提供的单光机衍射波导方案,具有功耗低、成本低和显示效果好的特点 [3] - 光舟半导体拥有从光芯片设计软件到产品制造的完整IP及专利,获红杉中国、腾讯、字节等机构投资 [3] - 单光机方案相比传统双光机可节省50%以上成本,降低功耗并减轻重量 [14][17][20] - 光舟半导体是全球唯一实现单光机双目显示技术的企业,并独家拥有相关专利 [14] 技术路线 - 当前AR眼镜主要技术路线包括棱镜、Birdbath和衍射光波导 [15] - 衍射光波导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100分显示效果的技术路线,虽然当前仅达五六十分水平 [16] - 光舟半导体采用单层玻璃实现RGB全彩波导,相比微软Hololens等企业的双层方案成本降低超50% [20] 市场趋势 - AI眼镜市场因雷朋和Meta合作产品而火爆,大模型能力提升带来更大想象空间 [6] - 行业可能出现两种盈利模式:硬件盈利或内容后向盈利,后者仍需时间培育 [7] - 行业入门级产品价格比两年前降低至少1000元,供应链成熟度提升带动成本下降 [22] 客户需求 - 客户对光学产品的核心诉求包括:显示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重量更轻、价格更便宜 [22] - 光舟半导体客户数量每年翻倍增长,包括创业公司、独角兽企业和上市公司 [22] - 已公开客户包括影目INMO GO2和深圳微光等企业 [23][24] 行业挑战 - AI眼镜供应链尚未成熟,不同供应商方案差异大,单一环节错误可能导致产品崩盘 [3][10] - 行业已出现价格战趋势,最终胜出取决于技术实力和资金储备 [9] - 产品设计面临鼻梁宽度和镜片夹角等技术挑战,需平衡功能性与美观度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