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
搜索文档
斯瑞新材(688102.SH):目前主要客户有蓝箭航天、九州云箭、深蓝航天等
格隆汇· 2025-10-31 19:57
格隆汇10月31日丨斯瑞新材(688102.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1、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公司 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行业处于行业重要地位,目前主要客户有蓝箭航天、九州云箭、深蓝航天 等。 2、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公司提供光模块基座原材料制造及产成品加工的整体解决方案,具备 高精密零件加工的基础和自动化生产线,主要客户有菲尼萨、天孚通信、环球广电、索尔思、东莞讯滔 等;公司新型铜合金应用于光模块壳体,解决行业标杆客户面临的技术痛点。 3、CT/DR球管零组件: 公司在CT和DR球管零组件领域处于国内重要地位,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这类产品和"一站式"技术服务 的企业之一,主要客户有西门子医疗、联影医疗、昆山医源、麦默真空、电科睿视、北京智束等,并成 为部分客户的战略合作供应商。 4、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具有高强度、高 导电、高导热、耐高温等特性,在盾构机、可控核聚变等新场景可应用,目前在公司营业额收入中占比 较低。 5、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中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公司该产品获 得国家工信部单项冠军产品荣誉。主要客户包括西门子、ABB、施耐德、伊顿 ...
斯瑞新材6亿定增落地资金实力提升 IPO项目收益7511万年内股价涨107%
长江商报· 2025-10-10 09:37
定增募资概况 - 公司完成上市后首单定增,以14.38元/股价格向16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4172.46万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约6亿元,扣除费用后募资净额约5.9亿元 [2][3] - 本次定增于2025年7月获上交所审核通过,8月获证监会同意注册,并于国庆节前顺利完成 [3] - 发行对象包括8家自然人投资者,其中张良为单一最大认购方,获配695.41万股,金额约1亿元,发行后持股0.9%成为第十大股东 [3][4] 资金用途与项目规划 - 募集资金将投入斯瑞新材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料零件组件产业化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5] - 液体火箭发动机项目总投资2.3亿元,拟使用募资2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200吨锻件、200套火箭发动机喷注器面板、500套推力室内外壁等,达产年预计销售收入2亿元 [5] - 医疗影像装备等电真空材料零组件项目总投资4亿元,拟使用募资3.4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3万套CT球管零组件、1.5万套DR射线管零组件等,达产年预计销售收入5.07亿元 [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2亿元,同比增长23.74%,净利润7473.83万元,同比增长33.61%,扣非净利润6968.47万元,同比增长36.43% [2][6] - 公司自2022年上市后已连续三年半实现业绩增长 [6] - 两大IPO募投项目在2023年和2024年合计实现效益7510.87万元 [2][7] 股价表现与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10月9日收盘,公司股价报18.25元/股,当日上涨4.05%,2025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06.9% [2][4] - 定增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增至7.73亿股,控股股东王文斌持股比例由40.15%下降至37.98% [4] - 上市后公司连续三年实施分红,2024年三季报和年报均实施利润分配,上市后合计派现1.67亿元 [4] 公司业务与行业背景 - 公司是铜基特种新材料技术领先企业,产品服务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电力电子、医疗影像、半导体等领域 [5] - 主营产品包括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高性能金属铬粉、CT和DR球管零组件等 [5] - 在当前我国电子电力、航空航天等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司持续优化销售结构和产品结构,同时发力新产业 [6]
斯瑞新材: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年度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21 19:38
公司基本情况 - 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4,001万股,每股发行价10.48元,募集资金总额4.193亿元,净额3.569亿元,于2022年3月16日在科创板上市[1] - 国泰海通证券担任持续督导保荐机构,督导期至2025年12月31日,2024年度督导工作包括规范运作、信息披露审查等[1][2] - 公司核心技术涵盖高强高导铜合金、中高压电接触材料、金属铬粉、CT/DR球管零组件等七大领域[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30亿元,同比增长12.73%;归母净利润未披露具体数值但扣非净利润增速26.88%[20][22] - 总资产21.34亿元,同比增长24.3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44%,同比提升0.86个百分点[21][22] - 研发投入6,882.69万元,占营收5.18%,同比增加0.14个百分点[10][22] 研发进展 -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铜合金材料完成10余项新型号研制,覆盖蓝箭航天等商业航天客户[22][23] - 成功开发风电用铜/铝导流环组件,实现直驱/半直驱风机样品交付[24] - 半导体靶材组件实现全球头部客户供货,高纯无氧铜工艺达进口水平[25][26] - 医疗领域完成DR球管阳极靶熔铸工艺开发,CT球管铸铜转子进入验证阶段[27] 行业风险 - 技术替代风险:碳纤维复合材料可能替代牵引电机铜合金,钴基高温合金可能替代铬基材料[10][17] - 研发转化风险:新材料研发周期长,2024年研发费用6,882万元但存在成果转化不及预期可能[10][11] - 原材料波动:铜材占成本比重高,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应对价格波动[14] - 国际贸易风险:出口业务占比高,受海外政策影响,医疗CT组件国产化进度与行业不匹配[16] 募投项目 -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产业化项目(5年建设期)及科技产业园项目(6年建设期)存在资金筹措不及预期风险[13] - 2024年无募集资金使用,专户已于2023年注销[28] 合规事项 - 子公司因税务申报逾期被处罚款50元,不构成重大违规[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