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黑粉
搜索文档
面对千亿元市场规模 相关标准如何引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
环球网· 2025-10-22 09:30
行业标准建设 - 中国已发布22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 涵盖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等多个方面 [1] - 标准体系有力支撑和引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拆解规范》《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余能检测》等国家标准在行业内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 促进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健康有序发展 [2] 回收技术与经济效益 - 通过实施应用标准 部分企业镍钴锰回收率达99.6% 锂回收率达96.5% [2] - 预计到2030年 动力电池回收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1] -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再生利用》系列标准推动实现整体能耗降低30%以上 [3] 资源回收与环保要求 -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再生利用 第2部分:材料回收要求》国家标准要求镍、钴、锰的综合回收率不低于98% 锂的回收率不低于85% [3] - 标准促进企业投入研发先进再生技术 最大程度回收重要金属资源 [3] - 系列标准规定了有害物质处理流程 确保再生利用环节污染可控 [3] 关键材料与产品标准 - 《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国家标准明确了再生黑粉的定义、分类、化学成分含量等关键技术要求 有利于提升国内产品质量 [2] - 禁止在电动自行车等领域使用废旧动力电池再利用产品 [3] 国际合作与未来发展 - 中国牵头的《电池回收利用深度放电通用指南》IEC国际标准提案已成功立项 [3] - 动力电池富含锂、钴、镍等重要金属 高效提取和再生利用这些金属对重要矿产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
千亿元市场 将有新标准
上海证券报· 2025-10-18 13:56
行业政策与标准体系建设 - 市场监管总局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等多个方面 [2][3] - 近期批准发布《废弃电池化学品回收利用评价技术规范》等五项国家标准,进一步健全标准体系 [4] - 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正推动组建全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加强统筹管理 [7] 具体标准内容与要求 -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再生利用第2部分:材料回收要求》国家标准设定严格资源回收率指标,要求镍、钴、锰综合回收率不低于98%,锂回收率不低于85% [4] - 《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国家标准明确了再生黑粉的定义、分类、化学成分含量等关键技术要求 [3] - 自2024年8月1日起,符合国家标准的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 [3] 未来工作部署与重点方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从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制修订绿色设计标准加强源头管理、制修订回收利用标准强化过程管理、制修订产品安全标准提升安全水平 [6] - 加快制定《车用动力电池拆解破碎安全技术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并抓好《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等标准的落实 [6] - 市场监管总局下一步将加快成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快标准研制速度,并加大标准宣贯力度以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8] 市场背景与规模 - 中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 [3] - 预计到2030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3]
动力电池将迎规模化退役 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或突破千亿元
证券时报· 2025-10-17 21:39
行业规模与前景 - 中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 [1]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 [1] - 预计到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1] 标准体系建设进展 - 国务院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明确要完善标准体系 [2] - 截至目前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等多个方面 [2] - 近期批准发布《废弃电池化学品回收利用评价技术规范》等五项国家标准,进一步健全标准体系 [2] 关键标准成效:再生黑粉 - 2025年6月联合发布公告,明确符合国家标准的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 [2] - 标准将合规黑粉从"危废"中剥离,大幅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推动行业从"粗放回收"向"精细化回收"转型 [3] - 再生黑粉的回收再利用将成为电池材料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 [3] 技术回收效率 - 部分企业应用国标后实现镍钴锰回收率达99.6%、锂回收率达96.5% [3] - 《材料回收要求》标准明确镍、钴、锰综合回收率不低于98%、锂回收率不低于85%的严格指标 [5] 未来标准化工作方向 - 源头设计:加快制修订动力电池规格尺寸等绿色设计标准,推动产品易拆解、易回收 [4] - 过程管理:持续修订完善余能检测、存储、综合利用及碳足迹核算等标准 [5] - 安全监管:加快制定《车用动力电池拆解破碎安全技术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禁止在电动自行车等领域使用废旧动力电池再利用产品 [5] 国际标准参与与地方实践 -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专家参与全部相关国际标准制定,并牵头《电池回收利用深度放电通用指南》IEC国际标准提案 [6] - 近40名中国专家活跃在国际标准组织电池相关技术机构中 [6] - 福建省将动力电池回收纳入地方立法,对牵头制定标准单位最高补助100万元 [6] - 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实现镍钴锰回收率99.6%、锂回收率96.5%,2024年处理废旧电池超12万吨,再生锂盐1.71万吨 [7] - 泉州清能公司2024年处理退役电池237吨,减碳238吨,产值达2300万元 [7]
动力电池将迎规模化退役 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或突破千亿元
证券时报· 2025-10-17 21:38
行业规模与前景 - 中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 [1]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预计到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2] 标准体系建设进展 - 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等多个方面 [5] - 近期批准发布《废弃电池化学品回收利用评价技术规范》等五项国家标准,进一步健全标准体系 [5] - 明确符合《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国家标准的再生黑粉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 [5] 标准实施成效 - 部分企业实现镍钴锰回收率达99.6%、锂回收率达96.5% [6] -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标准实施后,动力电池拆解效率提高50%以上 [9] -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再生利用第2部分:材料回收要求》明确镍、钴、锰综合回收率不低于98%、锂回收率不低于85% [10] 标准化工作重点方向 - 源头管理:加快制修订动力电池规格尺寸等绿色设计标准,推动采用标准通用、易拆解、易回收利用的产品设计 [8] - 过程管理:持续修订完善余能检测、放电、存储、综合利用等方面标准体系,推动产品碳足迹核算、再生材料认定等标准立项 [9] - 安全监管:加快制定《车用动力电池拆解破碎安全技术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禁止在电动自行车等领域使用废旧动力电池再利用产品 [10] 再生黑粉标准影响 - 标准出台后将合规黑粉从"危废"中剥离,大幅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吸引更多企业进入该领域 [6] - 推动行业从"粗放回收"向"精细化回收"转型,提高对再生黑粉的综合利用率 [6] - 未来再生黑粉的回收再利用将成为电池材料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 [6] 国际合作与地方实践 - 中国专家参与电池性能评估方法、退役电池回收通用指南等全部相关国际标准制定,牵头提出的《电池回收利用深度放电通用指南》IEC国际标准提案已成功立项 [13] - 目前有近40名中国专家活跃在国际标准组织电池相关技术机构中,实现国际标准制定工作组中国专家全覆盖 [13] - 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将动力电池回收纳入地方立法,对牵头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单位最高补助100万元 [13] - 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实现镍钴锰回收率99.6%、锂回收率96.5%,2024年处理废旧电池超12万吨,再生锂盐1.71万吨 [13] - 泉州清能公司通过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2024年处理退役电池237吨,减碳238吨,产值达2300万元 [13]
面对千亿元市场规模,相关标准如何引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
新华网· 2025-10-17 18:47
行业市场规模与前景 - 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国内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千亿元[1] - 行业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1] 标准化体系建设现状 - 中国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共计22项[1] - 标准体系涵盖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废弃物回收及再生黑粉等多个方面[1] 标准实施的具体成效 - 部分企业通过应用标准实现镍钴锰回收率达99.6%[1] - 部分企业通过应用标准实现锂回收率达96.5%[1] -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再生利用》系列标准推动实现整体能耗降低30%以上[2] -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再生利用 第2部分》国家标准要求镍、钴、锰综合回收率不低于98%[2] -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再生利用 第2部分》国家标准要求锂回收率不低于85%[2] 关键技术挑战与标准突破 - 动力电池结构复杂、应用场景多样、涉及行业众多给高效回收利用带来挑战[2] - 《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国家标准明确了再生黑粉的定义、分类、化学成分含量及有害物质限量等关键技术要求[2] - 再生黑粉标准有助于提升国内产品质量并确保下游冶炼过程的环保性和安全性[2] 政策监管与国际合作 - 将抓好《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等强制性标准落实[3] - 禁止在电动自行车等领域使用废旧动力电池再利用产品[3] - 中国牵头的《电池回收利用深度放电通用指南》IEC国际标准提案已成功立项[3]
政企协同推动绿色转型!香港施政报告明确推动晋景新能电池回收项目
智通财经· 2025-09-17 13:25
香港新能源政策 - 香港政府将构建新能源产业链并推动电动车电池回收产业发展 [1] - 政府正推动香港首间大型电动车电池回收设施 预计2026年上半年在环保园启用 [1] - 该设施将把本地退役电池转化为再生黑粉 供应中国内地和周边地区 [1] 晋景新能业务布局 - 公司正在建设香港首间动力电池处理工厂 设计产能可满足香港2035年电动车电池处理需求 [1] - 设施不仅服务香港本地市场 还将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及东南亚地区 [1] - 该工厂将成为公司全球电芯循环服务体系的核心枢纽 [1] 战略合作与产能规划 - 已与国轩高科、晶科能源等头部企业签署战略协议 锁定未来退役电池处置价值超过300亿人民币 [1] - 参与发起"全球锂电回收网络平台" 构建覆盖全球四大洲的锂电回收网络 [1] - 计划于2030年实现12万吨/年回收产能 [1] 公司竞争优势 - 作为从传统行业成功转型绿色科技的香港企业典范 [1] - 具备领先回收技术 与全球主流新能源企业深度绑定 [1] - 拥有覆盖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 [1] - 将成为香港绿色循环经济关键基础设施 提供电池材料闭环解决方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