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冠能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雅迪控股(01585.HK)2025年中报点评:收入表现重回高增 业绩超过预告上限
格隆汇· 2025-09-06 04: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91.7亿元,同比增长33.0% [1] - 归母净利润达16.5亿元,同比增长59.5%,超过业绩预告上限 [2] - 毛利率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至19.6%,单车毛利428元同比增长5.2% [2] - 净利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8.6%,单车净利188元同比增长15.8% [2] 收入结构分析 - 电动自行车收入93.0亿元同比增长49.0%,电动滑板车收入38.1亿元同比增长7.4% [1] - 电池及充电器收入57.1亿元同比增长41.0%,零部件收入3.7亿元同比下降34.8% [1] - 电动自行车与电动滑板车合计销量879.4万台同比增长37.8%,但单车ASP同比下降2.8%至1491元 [1] 费用管控与运营效率 - 销售费用率4.3%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2.8%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3.3%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保持相对稳定 [2] 产品与渠道策略 - 摩登/冠能系列产品销量表现突出,推动产品结构优化 [1][2] - 销售体系变革注重门店质量和店效改善,强化中高价产品渠道信心 [2] - 针对新国标切换已储备多款新产品,并有望拓展产品价格带 [2] 行业环境与竞争地位 - 国补政策带动行业需求回暖,公司在新旧国标切换背景下受益于渠道提货前置 [1] - 2024新国标将提高安全技术规范与企业生产门槛,驱动行业结构升级 [2] - 市场份额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优先受益 [2] 未来成长动力 - 国内外双轮需求驱动下龙头格局确立,规模效应与品牌溢价逐步凸显 [3] - 上游四电系统产业链整合与东南亚市场经营成效显著 [3] - 2025/2026/2027年EPS预测分别调整至0.96/1.11/1.23元 [3]
雅迪控股(01585):业绩增速靓丽,旗舰系列推动结构优化
信达证券· 2025-08-27 16:27
投资评级 - 雅迪控股(1585 HK)投资评级未在报告中明确显示 [1] 核心观点 - 雅迪控股2025H1业绩表现靓丽 收入191 86亿元 同比增长33 1% 归母净利润16 49亿元 同比增长59 5% 归母净利率8 6% 同比提升1 4个百分点 [1] - 电动两轮车业务实现销售规模与盈利能力双增长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规模效应优势增强 [2]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毛利率同比增加1 6个百分点至19 6% 营运能力优化 存货周转天数减少5天至15天 [3] - 公司推动品牌年轻化与智能化升级 通过旗舰系列产品及营销活动增强品牌影响力 [3] - 预计2025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 1亿元 34 7亿元 39 4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2 1X 10 5X 9 3X [3] 业务表现 - 电动自行车业务收入92 98亿元 同比增长49 0% 销量666 55万台 同比增长48 7% 单车ASP约1395元 同比微增0 2% [2] - 电动踏板车业务收入38 09亿元 同比增长7 4% 销量212 80万台 同比增长12 0% 单车ASP约1790元 同比下降4 1% [2] - 电池及充电器业务收入57 12亿元 同比增长40 5% 电动两轮车零部件业务收入3 67亿元 同比下降34 8% [2] - 电动两轮车整体平均单车净利润约188元 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 [2] 财务指标 - 2025H1毛利率19 6% 同比提升1 6个百分点 [3] - 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 销售 管理 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 3% 6 0% 3 3% 0 1% 同比变化+0 1 -0 3 -0 2 -0 03个百分点 [3] - 2025H1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47 27亿元 [3] - 预计2025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2 78亿元 424 76亿元 467 56亿元 同比增长32% 14% 10% [5] 战略举措 - 产品方面推出摩登系列针对女骑手需求 冠能系列T35型号吸引年轻骑手 推动产品结构优化 [3] - 营销方面任命王鹤棣为全球品牌大使 增强品牌知名度与年轻化形象 [3]
雅迪控股(01585):两轮车龙头,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
华泰证券· 2025-06-24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9.61港币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预告25H1净利润同比超55%,“618”大促线上销量超35万台,与IP三丽鸥打造摩登系列出圈提升品牌力,产品结构与营销渠道优化,行业新国标、以旧换新政策协同,业绩有望高增,新国标切换、中高端市场拓客有望支撑份额继续提升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全球电动两轮车行业龙头,销量连续8年全球第一,从17年406万台增至24年1302万台,截至24年底门店超40000家,拓展电池及相关配件,全产业链深度布局巩固竞争优势,电池提升自供比例,覆盖多技术路线,配件通过收并购实现零部件自研自产 [2] 25H1回顾 - 24年行业仅推出新国标征求意见稿,公司前期低价与扩店致库存积压、后期给渠道额外补贴,收入与净利润下滑明显(同比-19%/-52%),今年调整产品与营销策略,主推优质、高附加值产品,深化年轻用户群体布局,受以旧换新补贴政策驱动,两轮车销量快速增长,6月17日发布正面盈利预告,25H1预期净利润不少于16亿元,同比超55% [3] 展望 - 国内市场上半年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带来高增,1 - 5月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达650万辆,部分地区政策或阶段性调整,新资金到位后持续性可期,9月1日新国标实施,推动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聚集,公司作为龙头将受益;海外市场进展积极,针对东南亚开发钠电电摩,5月墨西哥工厂首款电动车下线,未来海外市场成长潜力大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公司毛利率假设,预测25 - 26年归母净利润为29.86、35.07亿元(分别上调8.51%、9.12%),对应EPS为1.01、1.18元;预测27年归母净利润为38.26亿元,对应EPS为1.29元,参考可比公司25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为17.82倍,给予公司25年17.82倍PE,上调目标价为19.61港币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34,763|28,236|37,786|42,536|45,375| |+/-%|11.92|(18.77)|33.82|12.57|6.6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2,640|1,272|2,986|3,507|3,826| |+/-%|22.17|(51.81)|134.71|17.43|9.09|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88|0.42|1.01|1.18|1.29| |ROE(%)|35.10|14.83|35.20|39.21|36.83| |PE(倍)|12.78|26.27|11.17|9.52|8.72| |PB(倍)|4.10|3.96|4.27|3.62|3.16| |EV EBITDA(倍)|8.91|16.01|7.94|5.44|5.46| [7] 盈利预测 - 给出2023 - 2027年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如25 - 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786、42,536、45,375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86、3,507、3,826百万元等 [27]
两轮车行业品牌经营分享
2025-05-15 23: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两轮车行业 - 公司:雅迪、爱玛、台铃、九号公司、小牛电动车、冠龙节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销售数据 - 2025 年第一季度雅迪销量约 400.6 - 400.7 万,四月份约 138.8 万;爱玛一季度约 310 万,四月份约 104 - 105 万;台铃一季度约 195 - 196 万,三月份约 51 - 52 万;九号公司四月份约 48 - 49 万辆,同比增长近 80% [1][2][3] - 2024 年爱玛总销量超 1090 万辆,两轮车约 1029 万辆;台铃 2024 年总销量 720 - 730 万辆,2023 年 780 - 800 万辆 [1][5][6] - 2025 年 5 月行业整体增速约 30%,九号预计环比增长 70% - 80%,爱玛预计增速 20% - 25%,雅迪预计增速 35% - 40% [2] 库存情况 - 雅迪渠道库存正常,五月约 1.5 - 1.6 个月 [1][7] - 爱玛存在结构性缺货,一二线城市库存约 1.2 - 1.3 个月,北方市场 1.5 - 1.7 个月 [1][8] - 小牛电动车库存水平中等 [1][9] 价格情况 - 2024 年雅迪含电池单车均价约 2200 元,爱玛约 2100 元,2025 年预计增长 3% - 5%;九号 2024 年均价约 2900 - 3000 元,2025 年略有提升 [1][10][12] - 2025 年雅迪终端零售价约 3100 - 3200 元,爱玛一二线城市主力车型约 3100 - 3200 元,北方市场可能低于 2000 元,高端车型 3400 - 3500 元;冠龙节能系列约 3950 元 [13] - 2024 年全行业 4000 元以上产品销量约 450 万辆,九号占 180 - 190 万辆,小牛约 60 万辆,雅迪等合计约 10 万辆,雅迪去年零售端约 72 万辆,今年预计增长 [2][18] 产品策略 - 2025 年雅迪发力 3300 - 3600 元区间,压缩 2500 元以下电摩比例,高端新国标聚焦 3500 - 3900 元区间,重点布局石墨烯铅酸电池 [2][14] - 公司新品开发周期 10 - 12 个月,老品迭代 6 - 8 个月,按确定功能定位、参考销量定价格、设计评审、研发等流程进行 [22] 经营模式 - 雅迪品牌端负责 KV 制作等,产品端负责定价,销售端负责宣传和安排提货;产品定义由产品经理进行,定价通过内部沟通会决定 [25][26] - 爱玛与小牛模式类似,谭林将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合并;小牛由设计 VP 把关;九号采用大研发平台策略 [30] 财务与效益 - 九号平均毛利率 25 - 26%,2024 年雅迪与爱玛约 18% [33] - 电动摩托车冠能系列公司层面毛利约 2 万元,渠道毛利 5% - 8%;雅迪和爱玛高端车型终端渠道毛利 22% - 25%,经典系列 18% - 20%,特价车 10% - 13%;九号售价 4000 元以上车型毛利率超 22% [34] - 雅迪和爱玛周转速率慢,九号代理商周转速度放缓接近二者;二级经销商库存周期约半月 [35] - 雅迪、爱玛和九号单店效益相似,九号盈利能力强,但三四线城市单店销量增长慢,开店到运转需 9 - 15 个月 [37] 售后与销售 - 雅迪全国有 800 - 900 家售后服务中心,预计今年突破 1000 - 1100 家;爱玛 500 - 600 家;小牛 80 - 95 家;九号 150 - 180 家 [42] - 专门维修店注重体验和改装,综合销售维修店租金高但体验好,街边背面专门维修店性价比高 [44] - 九号线上线下购买利润差异不大,电商费用约摊销 150 万元,每台车利润差异约 100 元,结算周期一周到十天 [4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爱玛数据与上市公司披露可能有差异,因出货口径不同,营收角度销售数据可能含水分 [4] - 雅迪过去智能化战略缺乏规划和投入,现重启项目 [19] - 公司在产品研发投入采取谨慎策略,确定每年固定投入几款产品并持续推广迭代 [20] - 公司认为两轮电动车核心是骑行代步,智能化功能体验效果有限 [21][24] - 雅迪从 2019 年开始多轮变革,向专业化等发展 [28] - 雅迪国内终端市场每个型号有专门团队跟进,高层管理团队介入 [29] - 九号电动车产品成熟度慢,原因包括品牌认知度低等,二三线城市推广难 [38] - 电动摩托车销售与维修收入当月营收占比约 15% - 20%,可贡献 25% - 30%利润 [39] - 两轮车零部件更换毛利高,如控制器拿货成本 40 - 50 元,终端售价约 100 元 [40] - 雅迪和九号售后服务中心数量差异因统计口径不同,雅迪多数门店有售后功能,九号统计独立专卖店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