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刀剪
icon
搜索文档
5G数字化车间赋能“中国刀剪之乡”智造跃迁
行业数字化升级 - 柘荣刀剪行业年产刀剪超3亿把,形成25个品种上百种规格的产品矩阵 [1] - 传统剪刀加工中手工工序占比超50%,劳动强度大且存在安全风险 [1] - 福建移动与柘荣刀剪企业合作打造5G数字化车间,实现生产要素全链路数字化 [1] - 通过5G专网实时采集设备状态、参数与产能数据,达成数据全流程管理 [1] - 启用数字电火花机、自动焊接机等设备推进自动化加工,降低人工误差与劳动强度 [1] 企业具体改造案例 - 金剑剪具有限公司实现车间数字可视化与主动预测性维护 [1] - 正荣五金公司部署全自动生产流水线,包括6轴机器人、自动淋砂机等设备 [2] - 数字化生产设备通过5G网络实现剪刀生产全流程全面连接 [2] 非遗技艺传承创新 - 柘荣刀剪制造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工艺长期依赖匠人口传心授 [2] - 数字化技术将匠人技艺转化为可存储、可分析的数据资产 [2] - 年轻匠人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练习传统工艺 [2] - 数据视窗驾驶舱记录的工艺参数为工艺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2]
张小泉,被一位85后捡漏
盐财经· 2025-06-06 15:56
核心观点 - 张小泉控股股东富春控股债务暴雷导致股份被强制拍卖,85后MCN公司老板王傲延以3.58亿元接盘,折合每股12.45元,较市价折价36.9% [4][23] - 富春控股2007年以约1.6亿元收购张小泉,2021年上市时市值达46亿元,实现20倍回报,但随后因"拍蒜断刀"事件导致品牌形象受损,电商销量暴跌,净利润连续下滑 [6][7][10][11] - 富春控股债务规模达59亿元,涉及建材、物流、医疗等多产业,2020年总资产297亿元但净利润为-2.3亿元,过度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 [14][16][17] - 新实控人王傲延可能将张小泉作为上市壳资源,未来或继续增持获取控股权,交易性价比高于此前参与的步步高重组 [21][23][24] 公司发展历程 - 2007年富春控股以约1亿元收购杭州张小泉70%股份,2011-2015年再以6000万元整合上海张小泉,总投入约1.6亿元 [6] - 2017年引入复星等战略投资者,融资2.22亿元,投后估值5.85亿元(10倍PE) [7] - 2021年9月上市首日市值46亿元,较原始投资增值20倍 [7] - 2022年"拍蒜断刀"事件导致阿里/京东/抖音渠道销售额分别下滑21%/7%/48% [10] - 2022-2023年净利润连续下滑46%和33%,2024年营收9.08亿元(+12%)但净利润仅3154万元 [11][1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毛利率从2020年41%降至2024年36%,销售费用率从14.5%升至18.6% [12] - 2021-2024年分红率超90%(累计分红1.35亿元),被质疑掏空上市公司 [18] - 当前市值19.5亿元,仅相当于壳公司价值,控股股东持股28%全部被冻结 [23] - 王傲延拍得18%股份后,若继续以相同价格收购控股股东股份,仅需9.5亿元即可获得控股权 [24] 行业与市场 - 中国刀剪市场高度分散,头部品牌张小泉市占率不足1% [8] - 2020年线上渠道毛销差较线下高8个百分点,电商化曾推动利润率提升 [11] - 品牌认知偏差导致年轻消费者形成"高价低质"印象,修复难度大 [10] 新实控人背景 - 王傲延为白兔集团创始人,旗下拥有美妆头部主播骆王宇,公司已完成5轮融资 [21] - 此前曾斥资4亿元参与步步高重组,擅长流量运营与渠道整合 [21] - 收购逻辑可能包括品牌焕新与获取上市平台双重目的 [22][24]
张小泉,被一位85后捡漏
凤凰网财经· 2025-06-03 21:59
张小泉控股股东债务危机与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张小泉集团累计未偿还债务余额接近60亿元 所有持股均被司法冻结 [2] - 85后MCN公司老板王傲延以3.58亿元拍下2875.6万股 折合每股12.45元 较市价折价36.9% [2][21] - 张小泉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8% 王傲延持股18% 后续可能通过法拍继续获取控股权 [21] 张小泉品牌发展历程 - 2007年富春控股以1亿元收购杭州张小泉70%股份 2011-2015年以6000万元合并上海张小泉 [3] - 接手时年产值仅2000万元 员工平均年龄47岁 通过改制和生产线改造实现利润10倍增长 [4][5] - 2017年引入复星等战略投资者 投后估值5.85亿元 2021年上市首日市值达46亿元 较初始投资增值20倍 [5] 品牌危机与经营恶化 - 2022年"拍蒜断刀"事件引发舆论危机 电商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21%-48% [6][8] - 2022年净利润下滑46% 2023年再下滑33% 毛利率从41%降至36% 销售费用率从14.5%升至18.6% [9][10]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2%至9.08亿元 但净利润3154万元仍远低于2021年7873万元水平 [9] 富春控股产业布局与债务问题 - 实控人张氏兄弟涉足建材/物流/医疗/教育等六大板块 2020年总资产297亿元但整体亏损2.3亿元 [14] - 2022年在西安启动130亿元投资项目 涉及物流/新材料/康复产业园等多个领域 [14][15] - 2024年逾期债务本金达59亿元 包括借款8.03亿元和担保代偿51.21亿元 [11] 新股东战略意图分析 - 王傲延旗下白兔集团为头部MCN机构 曾以4亿元参与步步高重组 擅长流量运营 [18][19] - 收购价对应张小泉总市值19.5亿元 接近壳公司价值 后续9.5亿元即可获得控股权 [21][22] - 可能通过流量赋能老字号品牌 或利用上市平台进行资本运作 [20][23]
张小泉,被一位85后捡漏
虎嗅APP· 2025-06-03 07:50
核心观点 - 张小泉控股股东富春控股因债务暴雷导致股份被强制拍卖,85后MCN公司老板王傲延以3.58亿元拍下18%股份,折合每股12.45元,较市价折价36.9% [1][20][21] - 张小泉品牌价值因"拍蒜断刀"事件严重受损,电商渠道销售额大幅下滑,2022年阿里/京东/抖音平台分别同比下滑21%/7%/48%,2022-2023年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46%和33% [7][8][9] - 富春控股债务规模达59亿元,涉及建材/物流/医疗/教育等多产业,2020年旗下公司总资产297亿元但整体亏损2.3亿元,过度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 [12][14][15] - 新实控人王傲延可能将张小泉作为上市平台,收购价对应总市值仅19.5亿元,后续或继续增持获取控股权 [20][21] 公司发展历程 - 2007年富春控股以1亿元收购杭州张小泉70%股权,2011-2015年再以6000万元整合上海张小泉,累计投入不到2亿元 [3] - 接手时公司年产值仅2000万元,通过员工年轻化、建设新生产基地等改革,2017年利润增长10倍 [4][5] - 2017年引入复星等战略投资者,投后估值5.85亿元(10倍PE),2021年上市首日市值达46亿元,实现超20倍回报 [5] - 2021年上市后本可享受行业品牌化红利,国金证券预测其年营收增速可达25%以上 [5][8] 经营危机分析 - "拍蒜断刀"事件引发品牌危机,总经理不当言论加剧舆论危机,导致"高价低质"标签形成 [7] - 电商渠道优势丧失:2020年阿里平台剪具市占率超20%,线上毛利率比线下高8%,但事件后主要平台销售额全面下滑 [8][9] - 2022-2023年净利润连续下滑46%和33%,2024年营收9.08亿元(同比+12%)但净利润3154万元仍远低于2021年7873万元 [9][10] - 毛利率从2020年41%降至2024年36%,销售费用率从14.5%升至18.6%,品牌溢价能力下降 [10] 资本运作情况 - 富春控股通过张小泉高分红"抽血":2021-2023年现金分红率超90%,2024年71%,四年累计分红1.35亿元 [15] - 新股东王傲延为白兔集团创始人,曾参与步步高4亿元重组,擅长流量运营和渠道整合 [19][21] - 当前收购价对应PS仅2.1倍(2024年营收),PB约2.6倍(2024年净资产),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10][21] - 张小泉集团剩余28%股份被轮候冻结289.7%,后续可能继续被法拍,控制权变更概率大 [20]
张小泉,被一位85后捡漏
投中网· 2025-06-02 13:31
公司概况 - 张小泉是中国刀剪老字号,深交所上市公司,因控股股东债务暴雷被强制拍卖 [2] - 控股股东张小泉集团未偿还债务余额接近60亿元,所有持股均被司法冻结 [2] - 85后MCN公司老板王傲延以3.58亿元拍下2875.6万股,折合每股12.45元,较市价折价36.9% [2][25] 历史发展 - 2007年张氏兄弟通过富春控股以约1亿元获得杭州张小泉70%股份,2011-2015年又以6000万元合并上海张小泉 [4] - 接手时年产值仅2000万元,员工平均年龄47岁,经改革后2017年利润增长10倍 [5] - 2017年引入复星等战略投资者,融资2.22亿元,投后估值5.85亿元 [5] - 2021年上市首日股价高开331.88%,总市值46亿元,较初始投资增值超20倍 [6] 经营危机 - 2022年"拍蒜断刀"事件引发舆论危机,电商平台销量暴跌:阿里下滑21%,京东下滑7%,抖音下滑48% [8] - 2022年净利润下滑46%,2023年再下滑33%,2024年营收9.08亿元创历史新高但净利润仅3154万元 [9][10] - 毛利率从2020年41%降至2024年36%,销售费用率从14.5%升至18.6% [11] 资本运作 - 富春控股旗下六大板块2020年总资产297亿元,净资产62亿元,年收入60.4亿元但净利润-2.3亿元 [18] - 2022年在西安布局多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达130亿元 [18] - 张小泉2021-2024年分红率超70%,累计分红1.35亿元被质疑"掏空上市公司" [19] 未来展望 - 新股东王傲延为MCN行业领军人物,旗下白兔集团已完成5轮融资 [22] - 王傲延持股18%后可能继续增持,获取控股权成本或低于9.5亿元 [24][25] - 张小泉市值19.5亿元已接近"壳公司"水平,品牌价值待重估 [25][26]
白兔集团3.6亿元欲入股张小泉!新资本能否解老字号困局?
南方都市报· 2025-05-29 20:31
股权拍卖与股东结构变动 - 张小泉控股股东通过两轮司法拍卖被动减持3165万股股份,总成交金额超4亿元,其中自然人杨涛以5017.84万元竞得320万股,白兔集团关联方兔跃呈祥以3.58亿元竞得2845.63万股 [1][2] - 若两次拍卖股份完成过户,张小泉集团持股比例将从48.72%降至28.23%,但公司声明控制权不会变更 [2][4] - 被动减持行为违反IPO锁定期减持承诺,张小泉集团及相关个人需公开说明原因并致歉,所持股份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 [4][5] 财务表现与经营压力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1.9%至9.08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微降0.3%至2504万元,连续三年下滑 [6][7] - 主营业务生活五金制品收入占比99.3%,刀剪类产品收入增长16.53%至6.54亿元,但家居五金及其他品类收入下滑 [7] - 销售费用同比增14.32%至1.69亿元,研发费用逆势收缩,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同比下降2.7%至654.7万元 [7][8] 债务风险与法律纠纷 - 控股股东张小泉集团当前被执行总金额超39亿元,涉及8笔逾期债务合计6.53亿元,对外担保违约代偿本金达46.15亿元,总债务风险敞口58.24亿元 [8][9][10][11] - 2024年因52.4亿元债务逾期导致控股股东所持7600万股(占总股本50.19%)被全部冻结 [9][10] 竞拍方白兔集团的战略布局 - 竞拍方兔跃呈祥实控人为头部MCN机构白兔集团创始人王傲延,该机构以抖音电商为核心业务,孵化多个现象级带货KOL [12][14] - 白兔集团近年加速全渠道布局,2024年投资步步高超4亿元并进入董事会,计划合资拓展线下美妆及日用品协同业务 [16][17] - 同步推进跨境出海战略,2022年投资印尼TikTok电商服务商,2024年与泰国商务部探讨供应链合作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