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
搜索文档
“特色文化+”打开发展新空间
经济日报· 2025-11-08 06:17
政策支持与行业机遇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十五五”时期要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乡村发展融合生产、生活与生态[1] - 2024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规划提出深度开发乡村特色文化产业,9月七部门联合工作方案将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总体要求[1] - 特色文化产业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系列政策出台利好行业发展[1] 行业发展现存挑战 - 行业受制于创意、人才、资本等要素,存在产品创新不足、产业链条不完善问题[1] - 行业面临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文化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影响产业创新和价值实现[1] 产业培育与创新路径 - 培育乡村特色文化IP需充分利用文化遗迹、非遗等,打通从文化资源挖掘到产业化、社区化的IP成长路径,案例如浙江嘉善县大云镇培育“甜蜜文化”IP发展巧克力、婚庆度假等产业[2] - 产业链群创新需从注重企业集聚转向上下游协同,从内部产品创新转向衍生价值共创,案例如四川青神竹编小镇以“竹文化”为核心延长产业链,形成竹编、竹纸制品、旅游等产品服务体系[2] - 促进“特色文化+”跨界融合,将乡村文化与农业、制造业、旅游业、影视剧等产业有机融合以提升活力,案例如广东甘坑凉帽村在凉帽制作基础上发展动画片、特色民宿等产业[2] 技术赋能与产业升级 - 推动传统特色文化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需挖掘传统文化内容并积极面向数智化提升产品创新价值[3] - 注重文化和科技有机融合拓展文化经济空间,案例如苏州薛氏刺绣与清华大学合作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温感装置创作会动的苏绣[3] - 通过数智化赋能使乡村传统特色文化产业焕发新活力,变身独具乡村韵味的“朝阳产业”[3]
数读中国 6组数据见证我国“十四五”广电视听高质量发展答卷
人民网· 2025-09-28 11:05
用户规模 - 电视大屏(包括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等)用户合计超过10亿 [1][5] - 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到10.9亿 [1] - 微短剧用户规模达到6.96亿 [1] 内容产出 - “十四五”期间电视剧(含网络剧)产量超过1500部 [7] - “十四五”期间动画片产量超过3500部 [7] - “十四五”期间微短剧产量超过15部 [7] 产业收入与出口 - 2024年全国广电视听服务业总收入达到1.49万亿元 [11] - “十四五”期间广电视听节目和服务出口规模增长超过4000 [15] 基础设施建设 - 全国已建成1个国家级、27个省级、162个地市级、1832个县级应急广播平台 [17]
我国电视大屏和网络视听用户均超10亿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06:11
行业用户与市场规模 - 中国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直播卫星等电视大屏用户合计超10亿,网络视听用户达10.9亿 [1] - 2024年全国广电视听服务业总收入达1.49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61.96% [1] - “十四五”以来制作发行电视剧(网络剧)超过1500部、动画片超过3500部、纪录片超过35万小时、微短剧约15万部 [1] 行业内容创作与出口 - “十四五”期间广电视听创作生产持续繁荣,形成“好剧常伴,佳作不断”的良好态势 [1] - “十四五”期间广电视听节目和服务出口规模增长已超过40% [2] - 中国视听平台国际版已触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视听作品在中国播出 [2] 行业治理与用户体验 - 行业基本实现开机看直播,取消机顶盒开机广告,大幅压减收费包,增加优质免费内容供给 [1] - 持续推进电视机和机顶盒一体化及一个遥控器看电视,整治虚假宣传医药广告和“自动续费”等问题 [1]
我国已成为广播电视大国和网络视听大国
经济日报· 2025-09-26 06:07
行业规模与用户基础 - 行业用户规模庞大,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直播卫星等电视大屏用户合计超过10亿,网络视听用户达到10.9亿 [1] - 内容生产规模可观,"十四五"以来制作发行电视剧(网络剧)超过1500部、动画片超过3500部,纪录片超过35万小时,微短剧约15万部 [1] - 产业规模显著增长,2024年全国广电视听服务业总收入达到1.49万亿元,较"十三五"末相比增长61.96% [1] 行业政策与监管导向 - 行业主管部门启动收费治理工作,优化"自动续费"订阅规则,通过"二次确认"、短信提醒等方式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水平 [1] - 行业管理采取"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结合策略,一方面"自上而下"谋划重大主题创作,另一方面"自下而上"引导市场创新活力 [2] - 超高清发展被列入国家政策支持范围,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其他部委按照"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全链贯通"的思路体系化推动 [2] 内容创作与市场反响 - 国产剧涌现优秀作品,例如《我的阿勒泰》《繁花》等在人民群众中产生热烈反响 [2] 技术发展与体验升级 - 超高清技术发展使越来越多家庭享受到更为清晰自然的视听体验 [2]
十四五期间文化产出亮眼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6:02
文化产业发展成果 - "十四五"以来制作发行电视剧(网络剧)超过1500部 [1] - "十四五"以来制作发行动画片超过3500部 [1] - "十四五"以来制作发行纪录片超过35万小时 [1] - "十四五"以来制作发行微短剧约15万部 [1]
网络视听用户达10.9亿 我国已成为网络视听大国
北京商报· 2025-09-25 16:00
行业规模与地位 - 行业在用户、内容、产业等规模上已成为广播电视大国、网络视听大国 [1] - 2024年全国广电视听服务业总收入达到1.49万亿元 [1] 用户规模 - 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直播卫星等电视大屏用户合计超过10亿 [1] - 网络视听用户达到10.9亿 [1] 内容产出规模 - “十四五”以来制作发行电视剧(网络剧)超1500部 [1] - “十四五”以来制作发行动画片超3500部 [1] - “十四五”以来制作发行纪录片超35万小时 [1] - “十四五”以来制作发行微短剧约15万部 [1]
我国已成为广播电视大国、网络视听大国
新华网· 2025-09-25 15:09
行业规模与地位 - 行业在用户、内容、产业等规模上已成为广播电视大国、网络视听大国 [1] - 2024年全国广电视听服务业总收入达到1.49万亿元 [1] 用户规模 - 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直播卫星等电视大屏用户合计超过10亿 [1] - 网络视听用户达到10.9亿 [1] 内容产出规模 - “十四五”以来制作发行电视剧(网络剧)超1500部 [1] - “十四五”以来制作发行动画片超3500部 [1] - “十四五”以来制作发行纪录片超35万小时 [1] - “十四五”以来制作发行微短剧约15万部 [1]
欢瑞世纪: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关于欢瑞世纪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47
公司主体资格与历史沿革 - 欢瑞世纪为依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 股票代码000892 [5][6][7] - 公司前身为重庆三爱海陵股份有限公司 于1998年经批准发行5000万股普通股上市 历经多次更名及重大资产重组 [5][6] - 2017年完成发行175,458,713股股份购买欢瑞世纪影视传媒等资产 正式更名为欢瑞世纪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6] - 当前注册资本为9.81亿元人民币 经营范围涵盖影视制作发行、艺人经纪及游戏运营等业务 [7]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核心条款 - 计划参与总人数不超过35人 含4名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其余为公司核心人员 [11] - 股份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的A股股票 规模不超过10,116,700股 占公司总股本1.0313% [12] - 存续期设定为24个月 锁定期为12个月 自最后一笔股票过户日起计算 [12] - 资金来源为员工合法薪酬及自筹资金 公司未提供任何财务资助 [12] 治理结构与合规程序 - 计划采用公司自行管理模式 持有人会议为最高权力机构 设管理委员会行使股东权利 [13] - 已履行职工代表大会征求意见、董事会审议及关联董事回避表决等法定程序 [14][15][16] - 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后方可实施 [17] 信息披露状况 - 公司已披露董事会决议及计划草案等文件 符合现阶段信息披露要求 [17][19] - 后续需根据实施进展持续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7][19]
电视剧取消40集上限、推动优秀境外节目引进播出……“广电21条”出台
央视新闻· 2025-08-22 09:20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广电21条”措施,旨在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 [1] - 关键改革措施包括取消电视剧40集上限、不严格限制古装剧数量、抓好纪录片精品制作、大力支持精品优秀动画片等 [1] 加强内容建设 - 实施“内容焕新计划”以加强内容创新和增加优质广电视听内容供给 [2] - 加强超高清节目制作播出宣传推介,并加强纪录片、动画片精品创作 [2] - 鼓励支持优秀微短剧进入电视播出,并推动优秀境外节目引进播出 [2] 松绑长度与频率限制 - 适当放开电视剧40集上限,为优质长剧打开创作空间,但超长剧目需经特别审核以防止“注水剧”回潮 [3] - 取消季播剧间隔一年的硬性要求,实现季播剧排播自由化,并采取古装剧调控灵活化 [3] - 鼓励题材开放,允许择取境外优秀作品进行高质量本土化改编,不局限于日、韩IP [3] 优化审查机制 - 针对卫视黄金档及重点网站首屏剧目,建立总局和省局同步审查机制 [4] - 压减优化电视剧完成片审查时限,对历史、医疗等题材由专家提前介入,协审时限不超过50天 [5] - 在系列剧、情景剧和单元剧等类型中,试行边审边播、边改边播的新审查机制以提升效率 [5]
“广电21条”来了!取消电视剧40集上限、鼓励改编境外优秀作品……
央视新闻· 2025-08-21 13:58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 包含21条改革措施 涉及剧集长度限制放开 内容审查优化 题材多样化支持等方向 [1] 内容供给优化 - 实施"内容焕新计划" 加强内容创新与优质广电视听内容供给 [1] - 加强超高清节目制作播出宣传推介 推动纪录片与动画片精品创作 [1] - 鼓励优秀微短剧进入电视播出 支持境外优秀节目引进与本土化改编 [1][2] - 取消单一主体引进境外节目指标数量限制 优化引进剧集指标分配 [2][3] 剧集长度与创作自由化 - 取消电视剧40集上限 允许超长剧目经特别审核 避免"一刀切"限制但严格防止注水剧 [2] - 季播剧排播自由化 取消播出间隔一年的硬性要求 古装剧数量调控灵活化 [2] -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与年代剧可获得更舒展表达空间 无需因时长限制删减艺术内容 [2] 审查机制效率提升 - 建立卫视黄金档及重点网站首屏剧目同步审查机制 压减电视剧完成片审查时限 [4] - 历史 医疗等题材专家协审时限不超过50天 试行边审边播 边改边播新机制 [4] - 审查效率提升为制作方节省时间成本 促进生产方式创新 [5] 微短剧与内容形态革新 - 明确支持优秀微短剧通过电视平台播出 省级卫视可开设微短剧剧场 [5] - 微短剧快节奏 强情节特性对传统电视剧叙事模式形成有益补充 [5] - 政策肯定微短剧新兴媒介地位 改善移动端野蛮生长现状 实现大小屏内容双向流通 [5] 行业影响与导向 - 政策适应媒介形态与观众审美变化 通过顶层设计释放行业生产力 [3] - 改革注重尊重艺术创作规律与市场规律 旨在提供更丰富内容供给与更好视听体验 [5] - 举措直接回应市场痛点 打破原有政策限制 从行业实际出发激发创作活力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