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电视

搜索文档
前5个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同比增长16.2%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7 09:01
前5个月,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量收保持增长,5G、千兆光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和应用不断推进,网络连接用户规模稳步增加。 5G用户占比超六成。截至5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及中国广电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07亿户,比上 年末净增1699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10.98亿户,比上年末净增8414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 60.8%。 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较快增加,互联网电视(IPTV、OTT)稳步增加。截至5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 发展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27.8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24亿户。互联网电视(IPTV、OTT)用户数达4.11 亿户,比上年末净增315.6万户。 电信业务使用情况 移动互联网流量延续较快增势,5月DOU值创新高。前5个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537亿GB,同比 增长16.2%。截至5月末,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5.8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914万户。5月当月户均移动互 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21.3GB/户·月,同比增长14.9%,比上年年底高1.6GB/户·月。 电话通话量持续下滑,移动短信业务量快速增长。前5个月,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完成8412亿分钟, ...
今年前5个月通信业量收增速逐步提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1 07:23
电信业务表现 - 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488亿元,同比增长1.4% [1] - 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8.6%(按上年不变价计算) [1]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 -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82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216万户 [1] - 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用户达2.23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635万户,占总用户数的32.7% [1] 移动电话用户 - 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07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699万户 [1] - 5G移动电话用户达10.98亿户,比上年末净增8414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60.8% [1] 移动物联网及互联网电视用户 - 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达27.8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24亿户 [1] - 互联网电视(IPTV、OTT)用户数达4.11亿户,比上年末净增315.6万户 [1] 移动互联网流量 - 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537亿GB,同比增长16.2% [1] -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5.8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914万户 [1] 千兆光纤宽带网络建设 - 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达12.32亿个,比上年末净增2984万个 [2] - 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11.9亿个,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96.6% [2] - 10G PON端口数达2980万个,比上年末净增160万个 [2] 5G网络建设 - 5G基站总数达448.6万个,比上年末净增23.5万个 [2] - 5G基站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5.3%,占比较前4个月提高0.4个百分点 [2]
5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同比增长14.9% 创历史新高
新华财经· 2025-06-25 20:15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情况 - 截至5月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 82亿户 比上年末净增1216万户 [1] - 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用户达6 48亿户 占总用户数的95% [1] - 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用户达2 23亿户 比上年末净增1635万户 占总用户数的32 7% 占比较上年末提升1 8个百分点 [1] 移动电话用户情况 - 截至5月末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 07亿户 比上年末净增1699万户 [1] - 5G移动电话用户达10 98亿户 比上年末净增8414万户 占移动电话用户的60 8% [1] 移动物联网及互联网电视用户情况 - 截至5月末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达27 8亿户 比上年末净增1 24亿户 [1] - 互联网电视(IPTV、OTT)用户数达4 11亿户 比上年末净增315 6万户 [1] 移动互联网流量情况 - 前5个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537亿GB 同比增长16 2% [2] - 截至5月末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5 89亿户 比上年末净增1914万户 [2] - 5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21 3GB/户·月 同比增长14 9% 比上年底高1 6GB/户·月 [2] 通信业务量变化 - 前5个月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完成8412亿分钟 同比下降5 7% [2] - 固定电话主叫通话时长完成292 3亿分钟 同比下降6 9% [2] - 前5个月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同比增长23 6% 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 9% [2]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规范管理互联网电视自动续费
快讯· 2025-06-20 10:43
互联网电视行业规范管理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针对互联网电视实施专项规范管理措施 重点解决自动续费问题 [1] - 用户集中反映的问题包括扣费前无提醒 取消流程复杂 投诉渠道不畅 [1] - 措施旨在保护用户权益 优化用户体验 [1] 自动续费问题影响 - 自动续费在各类服务中普遍存在 但操作不当可能损害品牌形象 [1] - 不尊重用户意愿的续费行为可能导致用户流失 [1]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施专项规范管理措施 互联网电视自动续费扣费前五日须提醒
人民日报· 2025-06-18 05:44
行业监管政策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针对互联网电视自动续费服务实施专项规范管理措施,聚焦用户反映的痛点问题如"扣费前无提醒""取消流程复杂""投诉渠道不畅"等 [1] - 新规要求互联网电视集成机构遵循"用户主动选择"原则,禁止通过隐藏条款或强制捆绑诱导用户开通自动续费服务 [1] - 首次订阅含自动续订服务的视听产品时需通过二次确认明确用户同意意愿方可进入支付环节 [1] 用户权益保护措施 - 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需在自动续费前5日通过短信、APP推送等多渠道发送扣费提醒,内容需包含产品名称、金额、服务周期等关键信息 [2] - 大部分平台已实现续费前规范提醒,用户可便捷关闭自动续费服务 [2] - 平台需将"自动续费投诉"入口置于客户服务一级菜单,确保用户快速提交诉求并获得响应 [2] 行业生态优化方向 - 新规旨在构建更公平、透明、便捷的互联网电视服务生态,巩固电视"套娃"收费治理成果 [1]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已公布"双治理"工作用户投诉渠道,未来将持续加强动态监管推动便民举措落地 [2]
广电总局严控“默认勾选”,不只是“见招拆招”丨九派时评
搜狐财经· 2025-06-17 00:46
互联网电视收费治理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期实施专项规范管理措施 重点针对自动续费"扣费前无提醒""取消流程复杂""投诉渠道不畅"等用户痛点问题 [1] - 此次治理是电视"套娃"收费乱象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全面优化互联网电视消费体验 [1][3] 行业乱象现状 - 电视行业存在"套娃式"收费模式 包括会员分级 分平台 分专区等复杂设置 导致用户无所适从并产生非必要消费 [3] - 2023年9月多部门联合启动治理工作后 已实现5.6亿终端收费包压减50%以上 免费节目大幅增加 [3] - 当前仍存在"默认勾选"等顽疾 用户因页面设计复杂 提示不明显等问题 容易陷入被动续费循环且维权成本高 [4][5] 监管措施升级 - 新规要求严控默认勾选行为 强制续费前显著提醒 并设立专门投诉入口 从制度层面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5] - 监管部门持续完善治理体系 2023年出台《治理指南2.0》包含60条整改措施 体现精准治理思路 [3][5] 行业发展方向 - 部分平台过度追求经济效益 通过技术手段规避监管 反映出社会责任缺失问题 [5] - 行业需平衡商业利益与用户体验 在规范透明的基础上探索创新经营模式 [6]
专家访谈汇总:蚂蚁入局稳定币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16 21:05
■ 蚂蚁依托自身支付网络和国际合作基础,有能力将稳定币作为下一代支付通道嵌入至 跨境电商、海 外汇款、国际资金池管理等核心场景 。 ■ 尽管香港已有如京东币链、渣打银行等玩家参与稳定币沙盒,但从 区块链技术成熟度、资金流规 模、监管协同经验 等多个维度看,蚂蚁明显处于优势地位。 ■ 蚂蚁拥有AI与区块链多年积累、自研智能合约平台和数亿级跨境支付用户,形成了一个可迅速导 流、测试并规模部署的强大网络效应。 ■ 若牌照落地,其业务推进速度和市场覆盖率有望远超其他竞争者,可能在港构建出一个"技术-应用- 清算"全流程闭环的稳定币生态系统。 3、 《 工业金属的交易机会在哪?》摘 要 ■ 2025年4月特朗普提出 对等关税政策 ,引发工业金属恐慌性下跌;后续90天实施延期释放"谈判 信号",叠加美联储 降息预期升温 ,有色板块出现反弹,整体已回升至关税冲击前的 起跌位 。 ■ 虽然近期中美贸易关系出现短暂缓和迹象,市场定价"软着陆"和降息,但 美方24%对等关税并未取 消,仅延期90天 ,加之欧美通胀/就业数据偏强, 中期利好兑现难度加大 。 4、 《 奔驰召回1.34万辆EQC 》 摘 要 ■ 2025年6月13日 ...
国家广电总局出新规:整治互联网电视自动续费、套娃收费问题
南方都市报· 2025-06-16 18:31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针对互联网电视自动续费服务实施专项规范管理措施 聚焦"扣费前无提醒""取消流程复杂""投诉渠道不畅"等痛点问题 [1] - 新规要求互联网电视集成机构遵循"用户主动选择"原则 禁止隐藏条款或强制捆绑服务 首次订阅需二次确认才能进入支付环节 [2] - 自动续费前5日需通过短信/App推送/服务号等多渠道发送包含产品名称/金额/周期的扣费提醒 目前大部分平台已实现规范提醒 [2] 用户权益保护机制 - 新规要求将"自动续费投诉"入口置于客户服务一级菜单 确保快速响应 [3] - 2024年5月建立"双治理"投诉机制 典型案例显示自动续费问题占收费投诉总量的80% [4][5] - 华数传媒案例显示 用户因未及时关闭自动续费被扣35元 经投诉后获全额退款 扣费期间无实际使用记录 [5] 平台运营规范 - 运营商需强化多渠道提醒机制 包括短信/弹窗/站内信等方式 并依据使用情况处理退费申请 [6] - 2023年8月起开展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问题的"双治理"工作试点 [4] - 典型案例显示用户多因享受首月优惠后忘记关闭续费功能导致连续扣费投诉 [5]
严控默认勾选,禁止强制捆绑!广电总局对互联网电视收费包自动续费专项治理
快讯· 2025-06-16 15:58
互联网电视自动续费服务专项规范管理措施 核心观点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针对互联网电视自动续费服务实施专项规范管理,聚焦用户反映的"扣费前无提醒""取消流程复杂""投诉渠道不畅"等痛点问题 [1] - 通过规范服务规则优化消费体验,构建更公平、透明、便捷的互联网电视服务生态 [1] 具体措施 用户知情权保障 - 严控默认勾选行为,禁止强制捆绑服务 [1] 扣费流程优化 - 要求续费前提供显著提醒,增强用户消费可控性 [1] 投诉机制完善 - 设立专门投诉入口,实现用户诉求直达处理并提升响应速度 [1] 注:原文未提及具体数据或百分比变化,故未作引用
中国智能互联网电视行业政策梳理、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版)
搜狐财经· 2025-05-07 12:34
行业概述 - 智能互联网电视(OTT TV)是一种融合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电视功能的新型产品,通过接入互联网实现海量视频资源访问和双向人机交互功能[3] - 按操作系统可分为Android、Windows、iOS和Linux系统智能电视[3] - 行业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2024年产业收入规模达537.8亿元,同比增长10.11%[4] - 显示技术不断创新,包括OLED、Mini LED、量子点等技术普及,以及语音助手、智能家居互联等功能完善[4]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包括原材料(面板、芯片、传感器等)、零部件(显示器、PCB、扬声器等)和技术(操作系统、语音控制、大数据平台等)[7] - 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7] - 下游为消费者[7] - 企业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四川、山东、北京等地,受益于完善的产业链和制造业基础[10] 市场发展 - 消费者对高品质、多样化娱乐内容需求增加,推动行业增长[4] - 政策支持来自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鼓励发展智能电视等智慧家庭产品[4] - 行业面临同质化问题,包括IPTV与OTT服务同质化[18] - 用户数量存在发展瓶颈,版权冲突问题突出[18] 竞争格局 - 主要牌照运营商包括上海文广、央视国际、南方传媒、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数传媒网络等[24][25][26] - 电信运营商如上海电信、华数网通、山东联通等也在布局市场[26] - 内容供应商发展以渠道为主,频道运营商发展仍有缺失[18] 技术趋势 - 显示技术持续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4] - 三网融合趋势明显,IPTV被视为促进三网融合的开端[18] - 标准制定凸显中国力量,行业探索特色发展之路[18][21] 用户分析 - 用户对价格因素、资费满意度、现有电视不满意因素等有明确评价[22] - 消费者基本特征包括年龄结构、家庭收入水平、居住人数构成等[23] - 潜在用户构成分析涵盖年龄、收入、居住人数、网络覆盖方式等[23] 发展前景 - 全球互联网电视发展前景广阔,将经历不同发展阶段[26] - 中国IPTV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增值业务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26][27] - 行业面临投资机会,半导体公司和设备制造商看好市场商机[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