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

搜索文档
“京帆”亮相,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预计年底达到投运条件
新京报· 2025-07-01 19:27
项目概况 -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 装修装饰完成至95% 预计2025年底基本建成 今年年底达到投运条件 [1] - 枢纽位于通州区潞城镇 紧邻东六环路 总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 为地下三层结构 最深处达地下30余米 [2] - 枢纽集成2条城际铁路 1条国铁干线 5条城市轨道交通 1条市郊铁路和15条公交接驳线 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4] 设计亮点 - "京帆"屋盖采用钢结构双层设计 上部为镂空造型"帆" 下部为透明"膜" 将阳光引入地下30米站台 [2] - 采用错层设计增强空间感 保障地下采光与通风 主帆7片 辅帆3片 共10片呈东西向排列 [3] - "双层共构"设计每年减少热负荷520万千瓦时 相当于3200台家用空调夏季制冷量 [3] 功能规划 - 融入城市航站楼值机功能 未来S6线连通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 可实现值机和行李托运 [4][5] - 规划实现铁路与地铁安检互认 B3层为站台层 B2层为候车大厅 B1层为进站大厅 [4][5] - 建成后15分钟直达首都机场 35分钟到达大兴机场和唐山站 1小时到达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 [1][6] 工程进展 - 截至6月底 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完成95% 地上"京帆"广场铺装和绿化接近完工 [4] - 配套设备基本安装完成 转入单机调试和联调联试阶段 配电站已具备发电条件 [5][6] - 通运西路等配套道路已投用 剩余道路工程完成50% 计划根据轨道交通接入情况分段开通 [6]
预计年底基本建成,是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即将亮相(新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6-04 05:28
项目规模与设计 - 建筑面积达128万平方米,超过7个北京南站 [1] - 集成2条城际铁路、4条城市地铁、1条市郊铁路、15条公交线,预留1座码头 [1] - 主体结构全部深埋地下,地面仅露出10片"京帆",采用"盖挖逆作"施工工法 [1] - 土方开挖量约1400万立方米 [1] 施工技术与创新 - 采用"盖挖逆作"工法,先架起1.2万吨钢梁完成顶板,再向下逐层开挖 [1] - 使用BIM测量放样机器人,一人一机一天可完成300个放样点,效率达传统工法的6至7倍 [2] - 西侧钢结构用量达3.5万吨,焊接机器人可适应多角度焊接,确保焊接质量"零缺陷" [2] - "京帆"屋盖采用ETFE膜,与水立方外立面材料相似,具备透光性同时避免阳光直晒 [2] 节能与环保设计 - "京帆"屋盖内置穿孔遮阳板,可平衡冷热负荷,精确控制透光率和热传导 [3] - 阳光可直接照射至地下3层,每年减少热负荷520万千瓦时,相当于3200台家用空调夏季制冷量 [3] - 每年减少照明用电约48.6万千瓦时 [3] 功能与便利性 - 拥有150多个出入口,其中60个与地面楼宇直接连通 [3] - 市民和乘客可从家门口乘电梯直达枢纽站厅层 [3]
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批重点工程投用在即
新华网· 2025-05-26 20:55
投资规模与重点工程 - "十四五"期间北京城市副中心年均保持千亿元投资强度 [1] -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北京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南延段计划2023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1] - 运河东大街东延等道路工程将于2023年内基本完工 [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中深层地热项目将于2023年内开工 [1] - 河北廊坊"北三县"供水工程北京通州段将于2023年内开工 [1] 公共服务配套建设 - 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将于2023年内开放 [1] -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将于2023年9月迎来28个教学单位和2025级硕士研究生新生 [1] - 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 [1] - 北京胸科医院危房改建项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将于2023年内完工 [1] 产业项目规划 - "十五五"期间将新建北京艺术博物馆 [2] - 加速推进华夏银行总部、同仁堂集团总部搬迁项目 [2] - 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第二批北京市属国企搬迁工程 [2]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 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 [1] -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更加关注绿色可持续发展 [2]
“两重”项目不断刷新“进度条”牵引投资稳中有进
上海证券报· 2025-05-12 02:27
■"稳经济增量政策"系列报道 5月11日,深江铁路跨磨刀门水道主桥东主塔(左二)封顶(无人机照片)。深江铁路是我国"八纵八 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建成后,深圳与江门可实现1小时内通达。 新华社图 ◎记者 于祥明 近期,"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牵引下,多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快 推进。与此同时,宏观政策持续发力,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对此,专家表示,随着资金支持力度加大, 各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二季度投资增长将保持稳中有进。 "两重"项目不断推进 近日,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进入到站内地面石材、墙 面及吊顶装饰板等施工作业阶段。 民间资本跟进投资"新选项" 京投枢纽公司副总经理周伟告诉记者,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作为"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节 点,该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基本建成,将实现15分钟直达首都机场,35分钟直达大兴机场和河北唐山, 1小时到达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 进入5月,全国至少有20项交通重大工程建设进入关键节点。"目前,新藏铁路、首都地区环线G95贯通 工程、三峡水运新通道、中国邮政第二航空枢纽(郑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