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星座组网卫星

搜索文档
布局未来看产业 财米油盐|商业航天,打造你的“太空生活圈”
人民网· 2025-09-05 16:26
行业发展趋势 - 商业航天产业以市场化方式提供航天产品和服务 正推动航天技术从专业领域向大众消费领域快速普及延伸[1] - 卫星通信产业在"星、箭、场、测、用"各环节取得多点突破 支持卫星通信的智能手机价格已降至3000元档[1] - 预计2025年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达2.8万亿元 2030年卫星通信用户目标超千万[1][1] 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 - 终端成本预计未来两年下降30%以上 服务资费面向行业用户约为每月数百元[1] - 朱雀二号改进型火箭成功发射 "千帆星座"组网卫星升空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进入常态化高密度发射阶段[1] - 卫星发射进入规模化时代 创新技术不断涌现[1] 政策与资本支持 - 2024年商业航天被再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近三年全国20多个省区市发布40余项支持政策[2] - 2024年市场融资事件达138起 披露融资金额超200亿元[2]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 行业已诞生12家独角兽企业[2] 应用场景拓展 - 卫星通信从应急场景与专业用途向大众消费领域延伸[1] - 未来普通人有机会搭乘商业载人飞船进行太空旅游[2] - 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 正在推动技术走进千家万户和千行百业[1][2]
商业航天,打开更大想象空间(微观)
人民日报· 2025-07-24 05:54
行业概况 - 商业航天是以市场化方式提供航天产品和服务的产业 涵盖火箭、卫星、发射场三大核心领域 [1] - 行业已从初创期转入快速发展期 高频次、低成本发射成为趋势 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5万亿元 [1] - 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火箭成功发射 "千帆星座"组网卫星升空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进入常态化发射阶段 [1] 区域发展 - 北京亦庄聚集超160家空天企业 2024年实现火箭入轨发射13次 入轨卫星超80颗 形成"火箭大街"全产业链集群 [2] - 安徽蚌埠吸引16家商业航天企业入驻 协议总投资50多亿元 设立10亿元专项基金并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2] 技术应用 - "吉林一号"星座117颗卫星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 粤港澳大湾区雷达卫星实现6小时海岸线扫描 台风路径预测精度达百米级 [3] - 工业领域支持矿产勘探 农业领域通过卫星组网实现精细化管理 防灾减灾中提供救援决策数据支撑 [3] 发展动力 - 政策支持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强调推动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1] - 社会资本加速涌入 "流水线上造卫星"模式逐步成熟 但需长期坚持技术攻关应对全球竞争 [3][4] 未来展望 - 商业载人飞船或实现太空旅行商业化 行业将为航天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并拓展人类活动边界 [4]
卫星互联网发展持续深化,长期看好
江海证券· 2025-03-13 19:3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增持(维持)[8] 核心观点 - 卫星互联网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受国家政策、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驱动[10] - 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形成"一超多强"竞争格局,SpaceX的"星链"占据约80%低轨频轨资源,已部署8000余颗在轨卫星,用户数突破460万[6] - 洲际航天与AICO联合推进6000颗低轨卫星星座计划,聚焦非洲及中东地区,目标资费控制在星链的1/3以下,提供"手机直连卫星"服务[5][7][8] - 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以"一箭18星"方式成功发射,标志中国商业航天产业链协同运作取得突破[3][8] 行业表现 - 通信行业近12个月绝对收益29.81%,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20.64%[2] - 近3个月绝对收益5.75%,相对收益8.26%[2] 竞争格局 - 星链优势:低成本制造、可复用火箭技术、4.2万颗卫星规划,但面临频轨资源垄断、地缘政治风险[6] - 洲际航天差异化定位:填补"一带一路"区域空白,集成通信/遥感/导航增强功能,实现6G网络通信等多元化需求[7][8] 技术进展 - 千帆星座首次实现商业星座与商业发射场协同运作,采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3] - 洲际航天星座计划首次大规模商用"手机直连卫星"服务,采用自主卫星设计降低终端成本[5][8]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上海瀚讯、海格通信、震有科技等标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