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服务

搜索文档
资本与产业双驱 万亿商业航天爆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23:43
商业航天产业动态 - 8月13日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成功发射 8月以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5天内连续完成长征八号和长征十二号火箭发射 创下我国高密度发射纪录 推动商业航天产业2.8万亿元市场规模加速释放 [1] - 我国航天发射次数超过去年同期 多款新型号/可复用火箭计划2025年完成首飞 商业航天指数连续上涨 [1] - 证监会"6.18"IPO新政发布 明确把商业航天纳入"可尚未盈利"的绿色通道 [3] 资本市场表现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超4200万元 最新份额4.16亿份 年初至今份额新增率达118.79% [2] - 自7月29日起已有蓝箭航天、屹信航天、中科宇航三家商业航天企业启动IPO [4] - 星际荣耀披露第二十期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计划适时进行上市申报 [5] - 蓝箭航天估值200亿元 中科宇航估值110亿元 屹信航天估值超80亿元 星际荣耀估值约150亿元 四家企业总估值超500亿元 [5][6] - 星图测控(920116.BJ)上市后股价涨幅超907% 总市值超百亿元 [6] 企业技术进展 - 蓝箭航天完成公里级VTVL垂直回收飞行试验 拥有成熟液体火箭朱雀二号 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计划今年首飞 [4] - 屹信航天实现卫星载荷小型化 单颗卫星载荷重量控制在50公斤内 功耗降低40% 2024年已为26颗在轨卫星配套物联网载荷 [4] - 中科宇航拥有成熟固体火箭力箭一号 液体火箭力箭二号计划8月底完成首飞 [4] - 星际荣耀"星际归航"号火箭垂直回收驳船下水 双曲线三号火箭计划今年完成首飞及回收 [5] 产业发展趋势 - 国内大型低轨卫星组网频率从间隔两个月提升至"月发" 甚至"9天3发" [8] - GW星座预计2030年前完成约1300颗卫星发射 2030年后年均发射量将达1800颗 千帆星座在轨卫星数量达90颗 [8] - 卫星研制企业批量化生产能力提升 银河航天缩短80%研制周期 吉利卫星超级工厂单星生产周期压缩至28天 年产能力500颗 成本下降45% [8] - 民营火箭发射成本有望大幅下降 朱雀三号、双曲线三号等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走向成熟 [9] - 卫星导航应用市场增速有望保持年复合15% 卫星遥感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增速有望恢复至30% [11] 产业链机会 - 上游核心部组件厂商有望率先迎来业绩增长 重点关注箭体结构件、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件、传感器相关企业 [9][10] - 下游应用围绕"通、导、遥"三大基础板块拓展 卫星通信服务从应急工具升级为常态化服务 [11] - 智能驾驶、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与商业航天在集成电路、惯性导航、雷达等领域存在交叉应用机会 [11]
信披顽疾难改?达华智能遭监管立案,10多万股民吃跌停
格隆汇· 2025-07-29 15:24
证监会立案调查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具体原因未详细披露 [1][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曾因未披露近8亿元合同事项、虚增利润等问题被福建证监局责令改正 [1] - 公司存在未披露重大合同(7.95亿元)、关联交易(1.4亿元)、提前确认子公司处置收益(虚增利润6111.63万元)及在建工程核算错误(2022年虚增利润28.91万元,2023年虚增利润2929.37万元)等问题 [4] - 公司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会计差错追溯调整,涉及12份定期报告,其中2021年货币资金调减3.6亿元,净利润调减1342万元,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 [4] 股价与市场反应 - 公告发布后公司股价"一字"跌停,股价为4.45元/股,总市值51.05亿元,跌停板封单金额达4.07亿元 [1] - 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股东户数超过10万户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9.32亿元,同比下滑1.74%,净利润2417万元,同比增长106.78% [7]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亏4000万元-60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5737.69万元,扣非净利润预亏7500万元-55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023.56万元 [8][9] - 业绩下滑原因为电视机主板业务竞争激烈、材料成本上涨、订单减少导致营收及毛利率下滑,同时公司放弃部分非战略性业务线导致短期费用增加 [9] - 联营企业福米科技尚未盈利,固定资产摊销较大,公司有息负债规模大、融资成本高,财务费用对利润影响显著 [10] 业务结构与发展规划 - 公司业务以电视机主板为主,占营收72.51%,卫星通信等新兴业务占比不足10% [6] - 公司规划聚焦"一网一屏"产业,以信息服务、卫星通信、新型显示制造为核心,打造人工智能能力,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10]
中国卫通H1净利预降56% A股两募资共32亿扣非连降3年
中国经济网· 2025-07-24 14:37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0亿元,同比减少约2.26亿元,同比下降约56% [1]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1] - 业绩预减主要原因是2025年半年度非经常性收益同比减少 [1] - 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6亿元,扣非净利润为2.09亿元 [1] 历史财务数据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34亿元、27.33亿元、26.16亿元、25.41亿元 [1] - 2021年至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72亿元、9.23亿元、3.49亿元、4.54亿元 [1] - 2021年至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27亿元、4.77亿元、2.69亿元、2.32亿元 [1] - 2021年至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2.69亿元、14.71亿元、17.93亿元、18.28亿元 [1] 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19年6月28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4亿股,发行价格2.72元 [2] - 上市募集资金总额10.88亿元,募集资金净额10.57亿元 [2] - 募资计划用于中星18号卫星项目 [2] - 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2.24亿股,每股发行价格9.60元,募集资金总额21.54亿元 [3] - 两次募资总额合计32.42亿元 [3] 发行费用 - 上市发行费用总计3064.64万元,其中保荐和承销费用1795万元 [3] - 2022年非公开发行承销费用1292.46万元,其他发行费用130.04万元 [3]
31亿美元,卫星互联网重磅收购案落地,产业格局加速洗牌
36氪· 2025-07-18 19:16
交易概述 -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批准SES以31亿美元收购Intelsat的交易,欧盟委员会已于6月10日无条件批准[1] - SES于7月17日完成收购,合并后公司卫星群规模扩大至120颗,覆盖两大轨道,约60%收入来自高增长领域[1] - 合并后公司将成为全球领先卫星运营商,提供多轨道、多频段卫星及连接解决方案[1] 公司背景 Intelsat - 成立于1964年,前身为国际电信卫星组织,2001年私有化,2013年纽交所上市[2] - 2020年5月因参与C波段频谱清理及疫情影响申请破产重组,2022年重组后重新成为私营公司[2] - 2024财年收入20亿美元,拥有57颗GEO卫星[3][5] SES - 成立于1985年,全球第二大卫星运营商,总部位于卢森堡[3] - 运营43颗GEO卫星和26颗MEO卫星,2024财年收入22亿美元[3][5] - 参与欧盟Iris²太空计划,主导卫星系统设计与运营[3] 财务与运营数据 - 合并后预估年收入37亿欧元,2024-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低至中个位数[3] - 预估经调整EBITDA为18亿欧元,计划2027-2028年实现超10亿欧元自由现金流[3] - 合同储备超80亿欧元,为未来收入提供可见性[3] 行业竞争格局 - 传统卫星运营商面临地面光纤网络和LEO运营商(如Starlink)的竞争压力[4] - Starlink计划发射第三代卫星,下行/上行容量分别达1 Tbit/s和200 Gbit/s,为第二代10倍和24倍[4] - Starlink已拥有600万付费用户,性能提升将进一步挤压竞争对手[4] 技术战略 - 合并后公司成为唯一拥有MEO星座和GEO卫星群并取得商业成功的卫星提供商[5] - 推行多轨道和混合连接战略,结合LEO低延迟与GEO广泛覆盖优势[6] - 计划2025-2028年年均资本支出6-6.5亿欧元,投资物联网、卫星直连通信等新兴领域[8] 监管与市场影响 - FCC指出SES/Intelsat控制美国95%的C频段视频传输,但存在替代路径如光纤[9] - 65%的C频段地面站点距离千兆宽带接入点不足200米,94%位于1英里范围内[9] - FCC确认SES/Intelsat在北美拥有大量富余C频段容量,可释放100 MHz以上资源[10] - LEO运营商预计到2032年将占据蜂窝回传和中继服务收入的80%[10]
通信行业周报(20250505-20250511):印巴冲突持续升级,建议关注军工及卫星方向-20250511
华创证券· 2025-05-11 20: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通信行业上涨跑赢沪深 300 和创业板指数 今年以来通信行业下跌但跑赢创业板指数 印巴冲突持续升级 国际安全局势紧张 国防安全和军事实力重要性凸显 低轨卫星受关注 我国国防支出预算稳步提升 军用无线通信和雷达处于升级和拓展阶段 产业链有投资机会 卫星通信公司兼具军工及内需属性 产业链自主可控要求高[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2025/5/5 - 2025/5/11) - 通信板块整体行情走势:本周通信行业(申万)上涨 4.96% 跑赢沪深 300 指数涨幅 2.95 个百分点 跑赢创业板指数涨幅 1.68 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通信行业(申万)下跌 3.21% 跑输沪深 300 指数涨幅 0.96 个百分点 跑赢创业板指数涨幅 2.85 个百分点 本周通信行业涨幅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序第 2 全年涨幅排序第 20[7][8] - 个股表现:本周通信板块涨幅前五为佳力图(+27.01%)、有方科技(+23.40%)、新易盛(+21.63%)、四创电子(+21.33%)、武汉凡谷(+20.99%) 跌幅前五为翱捷科技 - U(-12.69%)、盛科通信 - U(-6.81%)、赛意信息(-6.58%)、当虹科技(-6.11%)、并行科技(-5.62%)[11] 印巴冲突持续升级,建议关注军工及卫星方向 - 冲突关键节点:2025 年 4 月 22 日印控克什米尔帕哈尔加姆镇发生恐怖袭击 造成 26 人死亡 印度指控巴方 巴方否认;4 月 23 日印度宣布对巴制裁措施 包括暂停《印度河用水条约》、关闭边境口岸、驱逐外交人员;4 月 24 日巴基斯坦对等反制 包括关闭领空、暂停贸易、核威慑升级;5 月 2 - 4 日 巴方禁止转运印货 印方禁止进口巴货及暂停邮件包裹递送;5 月 7 日 巴方称击落 5 架印战机 印方发起“朱砂行动”;5 月 8 - 10 日 印度批准 Starlink 开展合规工作 美斡旋下印巴同意停火[14][15][16][17][18][19][20] - 投资机会:国际安全局势紧张 国防安全和军事实力重要性凸显 低轨卫星受关注 我国国防支出预算稳步提升 军用无线通信及雷达处于升级和拓展阶段 产业链有投资机会 卫星通信公司兼具军工及内需属性 产业链自主可控要求高 重点推荐国睿科技、上海瀚讯、海格通信、ST 铖昌 建议关注臻镭科技、陕西华达[20] 投资建议 - 运营商:重点推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21] - 光模块光器件光芯片:重点推荐新易盛、天孚通信、中际旭创 建议关注源杰科技、仕佳光子[21] - 军工/卫星通信:重点推荐海格通信、上海瀚讯、七一二 建议关注臻镭科技、震有科技[21] - 设备商:推荐共进股份 建议关注紫光股份、中兴通讯、锐捷网络[21] - 光纤光缆:建议关注长飞光纤、亨通光电、中天科技[21] - AIDC:推荐润泽科技 建议关注奥飞数据、光环新网、科华数据[21] - 物联网模组:重点推荐广和通 建议关注美格智能[21] - 控制器:重点推荐拓邦股份、和而泰[21] - 算力芯片:重点推荐盛科通信[21] - 射频器件:建议关注灿勤科技[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