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图

搜索文档
用AI搞创作,他们抢回效率、乐趣和自我|深度报道
搜狐财经· 2025-09-03 15:20
我们采访了包括柴海旻在内的四位AI 创作者。他们来自交通系统、摄影和机械设计等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年 龄、生活背景,但都抱着让想象力"看得见"的目的,扎进AI 创作里。这个过程中,有人重新找回工作的乐趣,有 人逐渐走出抑郁,有人甚至离开工作多年的行业,成为全职AI 创作者。 我们写下他们的故事,不是为了证明AI 多么无所不能,我们更想展示:当AI 创作时代来临,这些普通人在开始 创作前经历了什么?为什么如此坚定地成为AI创作者?AI 创作到底带给他们什么?某种程度上,他们的故事,正 是对那场饭局上争吵的一个回答。 用AI 抢时间 柴海旻做了二十年服装行业,有一家自己的服装定制工作室,帮品牌客户做成衣全案开发。 柴海旻使用可灵AI生成的时装概念效果图 在一次好友饭局上,柴海旻(@麦摄)的两个朋友吵了起来。他们争论是否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接纳AI 创作,最终 结果是不欢而散。意外的是,争吵中那个拒绝让AI 参与自己创作的广告人,在不久后给柴海旻打来电话,试图了 解AI 创作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是AI 时代一个最平常却也最有代表性的图景。当视频生成大模型出现,文生视频、图生视频成为现实,一批新 的创作者涌现,而他们身后 ...
可灵AI:商业化加速
华福证券· 2025-07-24 10: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传媒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建议关注有AI布局的互联网公司,如快手、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哔哩哔哩、美图公司、百度集团等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动态跟踪 - 2025年4月30日,快手成立可灵AI事业部,下设产品部、运营部和技术部,负责可灵、可图等系列大模型业务,高级副总裁盖坤担任负责人,调整后可灵AI成为一级业务部门向CEO程一笑汇报 [3] 商业化情况 - 2024年三季报显示可灵商业化单月流水超千万元,2025年一季度单季收入超1.5亿元,截至2025年3月上线10个月时ARR已突破1亿美金,月度付费金额在4月和5月连续突破1亿人民币 [4] 技术创新 - 可灵研究团队提出视频生成模型ReCamMaster,可实现已有视频重运镜,同时发布高质量多相机同步拍摄视频数据集,在相关领域有较高实用价值 [5]
快手的潜力和隐忧
华尔街见闻· 2025-05-28 18:49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10.9%,经调整净利润4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达14% [1] - 海外整体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32.7%,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利润转正 [5] - 可灵AI单季营收达1.5亿元,成为AI商业化亮点 [1][5] 核心业务分析 线上营销服务 - 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首次跌至个位数 [3] - 本地生活行业营销消耗同比增长超50%,短剧行业营销消耗同比高速增长 [3] - 电商行业拉动作用减弱,电商GMV达3323亿元,同比增长15.4%,月均活跃买家数1.35亿 [3] 直播业务 - 收入98亿元,同比增长14.4%,结束连续四个季度下滑 [4] - 通过多人直播、团播等精细化运营及直播大舞台内容推动增长 [4] - 深化游戏、招聘、房地产等垂类行业,与游戏厂商合作宣推及赛事IP共建 [4] 其他服务(含电商) - 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15.2%,与GMV增速持平 [3] 用户增长与市场环境 - 月活用户7.12亿,同比增长2.1%,低于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整体增速(2.2%) [4] - 互联网用户增长趋缓,流量经济乏力 [3] 新业务拓展 国际化 - 巴西、印尼市场商业化收入2023年翻番,跃升为核心市场领导者 [5] - 广告业务稳健,审慎探索电商等第二增长曲线 [5] AI战略 - 可灵AI收入主要来自P端付费订阅会员(占比70%),全球用户突破2200万,企业客户超1万家 [6] - 成立可灵AI事业部,由高级副总裁盖坤负责,年内收入有望达1亿美元 [6] - AI战略预计影响全年利润率1%~2%,中长期或成第二增长曲线 [6] 竞争与挑战 - 国内广告与直播业务面临增长瓶颈,电商增速放缓至15%左右 [3][4] - AI和国际化领域竞争激烈,技术不确定性高 [6][7] - 研发投入增加及经济阻力可能持续拖累利润增长 [7]
晚点独家丨快手提高可灵 AI 的优先级,组建一级部门
晚点LatePost· 2025-04-30 17:22
组织架构调整 - 快手成立可灵AI事业部,下设产品部、运营部和技术部,负责可灵、可图等大模型业务,由高级副总裁盖坤担任负责人[3] - 社区科学线下成立基础大模型与应用部,专注LLM大模型、多模态理解大模型及应用技术研发[3] - 可灵AI升级为与主站、商业化等并列的一级部门,直接向CEO程一笑汇报,是近3年唯一新设的独立事业部[3] 业务表现与战略定位 - 可灵AI"图生视频"功能综合效果全球第一,商业化以来累计营收超1亿元,2025年前三月营收已超2024年下半年总和[5] - 公司内部将AI视为核心战略,此次调整旨在强化资源调配灵活性,保持视觉大模型领域竞争优势[5] - 可灵发展路径优先保证模型效果,聚焦专业创作者(P端),目标成为AI视觉生产领域全球领先者[5] 技术投入与行业对比 - 快手是押注视频模型最坚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之一,2023年初启动AI战略,2024年Sora发布后进一步倾斜资源[6] - 可灵采用与Sora相同的DiT技术路线,2024年6月上线全球首个面向普通用户的视频大模型[7] - 行业多数公司侧重语言/图片模型:百度明确不投入视频模型,字节跳动优先视觉理解,腾讯侧重文本模型[6] 技术优势与市场表现 - 可灵团队复用社区科学线原有视频处理能力,快速完成数据规范化处理,相比同业节省大量基础搭建时间[7] - 可灵1.6pro在AI基准测试中以1000分登顶图生视频赛道,超越Google Veo 2和Pika Art[7] - 可灵2.0对比谷歌Veo2和Sora的胜负比分别达205%和367%,图像模型可图2.0同样居业内第一[8] 发展挑战与未来规划 - 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仅覆盖数字媒体市场不足20%份额,行业30日用户留存率普遍为4%-5%[8] - 服务1亿日活需约40万张算力卡(相当于10个算力中心),成本压力显著[8] - 公司提出2025年"跨越式增长"目标,同时持续投入研发保持技术领先[8] - 技术路线仍存争议,可灵提出Multi-modal Visual Language交互理念以提升多模态创意表达[9] 历史机遇与长期愿景 - 公司视AI为继移动互联网后的新起点,希望复刻2013年从GIF转型短视频的成功路径[9] - 影视、广告等行业加速渗透,内部对可灵带来的"兴奋感和战斗力"给予高度评价[9]
26款AI工具入门,看这一篇就够了
虎嗅APP· 2025-03-03 18:08
核心观点 - AI工具在2025年已形成成熟应用格局,涵盖对话、写作、绘画、视频、音频、编程、搜索和音乐等领域 [3][4] - 各细分领域领先产品已明确,行业增速放缓,竞争转向产品体验和垂直场景优化 [4] - AI工具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如半小时完成原本需一天的项目方案 [2] AI对话工具 - ChatGPT:功能最全面的对话平台,多模态能力领先但创新停滞 [9][10] - 豆包:中文理解最佳,字节跳动产品体验突出,适合国内用户 [11][12] - Gemini:整合Google搜索能力,实时信息检索优势明显 [13][14] AI写作工具 - DeepSeek R1:国内最强开源模型,创意写作能力强但存在幻觉问题 [16][17][19] - Claude:写作和代码能力行业领先,理解力强但对中国用户不友好 [21][23][24] - Grok:马斯克旗下产品,网络热点捕捉能力强,风格幽默 [25][26][27] AI绘画工具 - 即梦:字节跳动产品,东方美学处理出色,中文提示词支持好 [30][31] - Whisk:谷歌产品,图片组合创作模式创新,可玩性强 [35] - Recraft.ai:商业设计场景专用,可生成风格一致的成套设计资源 [36][37] AI视频工具 - 可灵:快手产品,国内视频生成领军者,画质和动作流畅度领先 [44][45][46] - Pika:动态元素融合能力强,视频生成质量一流 [47][48] - Runway:专业视频生成先驱,质量高但价格昂贵 [50][51] AI音频工具 - 海螺AI:MINIMAX产品,声音克隆和朗读自然度高,自媒体适用 [55][56][57] - 海绵音乐:字节跳动产品,平民化音乐生成工具易上手 [76][77] - MusicFX:谷歌产品,操作简单且生成质量高 [79][80] AI搜索工具 - 纳米AI搜索:360产品,集成多模型协作和办公工具 [71] - 秘塔搜索:专注科研场景,支持文献翻译和知识库建设 [72][73] AI音乐工具 - Suno:AI音乐创作先驱,支持多种风格,专业性强 [74][75] - MusicFX:谷歌产品,简单易用且质量高 [79][80] 行业趋势 - 大厂加速布局AI领域,字节跳动和谷歌产品矩阵最为完善 [76][80] - 工具专业化程度提高,垂直场景应用成为竞争重点 [36][50][72] - 开源模型推动行业进步,DeepSeek带动国内AI工具普及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