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降解封堵器
icon
搜索文档
乐普医疗(300003):业绩符合预期 看好创新+消费驱动业绩回升
新浪财经· 2025-09-02 10: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69亿元,同比微降0.43%,归母净利润6.91亿元,同比略降0.91%,扣非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2.33%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6.33亿元,同比增长11.72%,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45.05%,扣非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70.31% [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6.18亿元、73.63亿元、83.47亿元,同比增速8.44%、11.26%、13.35%,归母净利润11.20亿元、12.93亿元、15.46亿元,同比增速353.48%、15.43%、19.63% [4] 业务板块表现 - 医疗器械板块营收17.76亿元,同比增长1.3%,心血管植介入板块营收12.39亿元,同比增长7.57%,其中冠脉营收8.81亿元增长3.6%,结构心营收3.29亿元大幅增长32.06% [2] - 药品板块总计营收11.17亿元,同比下降1.52%,制剂业务营收9.75亿元增长3.89%,原料药营收1.42亿元下降27.44% [2] - 外科麻醉业务营收2.41亿元下降10.29%,体外诊断业务营收1.63亿元下降17.35%,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板块营收4.75亿元下降4.05% [2] 创新业务进展 - GLP-1三靶点创新药MWN101完成肥胖和2型糖尿病二期临床,为国内首家,MWN109片和MWX203注射液分别处于肥胖/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临床一期,MWN105和MWN109注射液进入肥胖适应症临床二期 [3] - 杜拉糖肽注射液2型糖尿病适应症临床三期完结即将提交注册,司美格鲁肽2型糖尿病适应症三期临床入组过半 [3] - 童颜针开始商业化推广,多款注射用玻尿酸、肉毒素及PDRN"三文鱼针"、热玛吉等皮肤科产品即将陆续上市,角膜塑形镜已申报注册 [3] - 植入式脑深部神经刺激器(DBS)已申报注册,重点聚焦脑机接口和神经调控领域 [3] 增长驱动因素 - 结构心板块随着可降解封堵器和主动脉瓣膜产品加速放量持续引领增长 [2] - 零售渠道库存清理基本完成,制剂业务环比实现翻倍增长 [2] - 乐普云智科技聚焦AI-ECG等生命体征监测产品,拓展院内、居家应用场景,实现营收2.84亿元增长8.64% [2] - 创新药上市后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消费医疗板块有望成为新的成长曲线 [3]
惨遭控股股东减持,心泰医疗股价重挫12.75%!
搜狐财经· 2025-08-26 20:50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8月26日公司股价重挫12.75%至23.96港元/股 单日市值蒸发逾12亿港元至83.08亿港元 [1][4] - 当日成交金额达3.76亿港元 呈现明显放量态势 数亿元资金出逃 [1][4] - 控股股东乐普医疗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114万股H股 每股作价22.79港元 较市价折让约4.9% [3][4] 控股股东减持详情 - 本次减持股份占已发行总数约3.21% 交易总金额超过2.5亿港元 [3][4] - 减持后乐普医疗持股比例降至77.54% 仍持有约2.69亿股 [4] - 公告称减持旨在提升股票流动性 强调不会对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4] 指数调整与市场情绪 - 公司被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剔除 成份股数量由50只缩减至30只 [4] - 指数调整叠加大股东减持 引发机构投资者抛售 加剧股价下跌压力 [4]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达3.3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2.4% [4] - 归母净利润1.8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9.8% [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13.21亿元人民币 较去年末增长17.8% [4] 产品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拥有30款已上市封堵器、心脏瓣膜及配件产品 [5] - 4款产品处于注册审评阶段 28款在研产品覆盖封堵器、瓣膜及机械循环辅助等领域 [5] - ScienCrown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成功开展上市后首批临床植入 [5][6] 行业地位与发展前景 - 公司为国内心脏病医疗器械领域先行者 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布局全面 [6] - 可降解封堵器技术全球领先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具备海外license-out潜力 [6] - TAVR产品获批上市 推动结构性心脏病治疗领域国产替代加速 [5][6]
心泰医疗午后涨近10% 中期纯利同比增长29.8% 可降解封堵器技术存在BD潜力
智通财经· 2025-08-25 14:09
股价表现 - 午后股价涨近10% 截至发稿涨8.43%报27港元 成交额2749.75万港元 [1] 财务业绩 - 中期收入3.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2.4%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82亿元 同比增长29.8% [1] - 基本每股收益0.5249元 [1] 产品管线 - 拥有30款已上市封堵器、心脏瓣膜及配件产品 [1] - 4款产品处于注册审评及注册准备阶段 [1] - 28款在研产品处于不同研发阶段 覆盖封堵器、心脏瓣膜、手术配件及机械循环辅助领域 [1] 业务优势 - 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布局全面 覆盖先心封堵器、心源性卒中、瓣膜及心衰领域 [1] - 瓣膜领域管线丰富 TAVR产品已获批上市 [1] - 可降解主动脉封堵器技术全球领先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1] 增长动力 - 业绩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可降解封堵器等新产品放量 [1] - 可降解封堵器系列产品具备海外license-out潜力 [1] - 未来有望通过自主销售或BD方式在海外市场推广 [1]
乐普医疗20250823
2025-08-24 22:47
公司概况 * 乐普医疗是一家专注于心血管、医美、创新药及神经调控技术的医疗器械与药品公司[2][7][10] * 公司基础业务稳定 现金流良好 每年保持6-8亿元分红并持续进行股票回购注销[5][14] 财务表现与预期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和利润基本持平 二季度利润同比大幅修复[3] * 心血管业务增长接近8% 药品制剂板块企稳回升 但体外诊断和外科器械有所下滑[3] * 预计2025年全年利润为10-11亿元[2][4] * 预计2026年整体增长10% 主要由创新药品和新产品驱动 传统业务保持稳定[2][6] * 未来几年计划保持每年5%-10%的稳健增长[16][41] 核心战略方向 * 未来战略重点是维持基础业务稳定 并在医美、创新药品及新型器械三大板块实现突破[2][7] * 医美板块被视为最具潜力的增长点 已获得多个产品注册证[2][7] * 公司正在推进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2][13] 医美板块 * 已布局童颜针、水光针等产品 计划推出PDRN注射针和热玛吉设备及耗材[7][8] * 今年8月初开始发货 目前销售情况良好[8] * 通过直营渠道、经销商渠道及电商平台覆盖市场 同时组建公立医院医美营销团队[8][19] * 采取科学化和大众化策略 强调产品机理清晰、疗效确凿 瞄准85后高知人群[5][17][18] * 将传统水光针价格从6000元降至3000元 以更具性价比的方式满足市场需求[18] * 预计未来三年内营收可达20-30亿元 利润7-10亿元[8] * 预计明年(2026年)收入目标为6亿元 净利润率可达45%-50%[36][42] * 预计销售费用不会超过20% 净利润率可能达到50%左右[15] * 高端童颜针用于填充 售价8880元 但核心产品是定价5880元的童颜水光针[32] 创新药品 * 重组肉毒素已进入一期临床 同时布局其他皮肤科制剂线[2][9] * 明维主要围绕减肥、降脂、降糖和降血压等代谢疾病进行产品线布局[10] * GLP-1药物109表现出色 中国一期临床结束二期进行中 澳洲一期临床接近结束[11] * 109的1.5剂量38点针剂效果相当于礼来的3毫克增剂[11] * 正在推进口服版本109 国内一期临床已完成 正在进行45毫克剂量测试 每天15毫克即可达到显著减重效果[11] * 其他新药项目包括110(用于增肌 效果相当于BMA剂量的30%)、117(临床前阶段)、105(基于GLP-1针对FGF21治疗肾病)和203(用于降血脂 已进入一期临床)[12] 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 * 正在推进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技术 包括CCM、中风后瘫痪、癫痫、尿失禁等多种适应症[2][13] * 通过无创与有创两条路径推进主动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2][13] * 无创脑机接口收费标准约为三四千元 用于中风病人的康复治疗[29][30] * 有创脑机接口通过支架形式将传感器植入椎动脉中提取电信号进行分析和干预 用于癫痫患者[30] * 未来五到十年 人工智能与医疗器械的结合将主要集中在这些领域[31] 其他器械业务 * 药物球囊和切割球囊集采价格预计降至2700-3000元 渗透率预计从25%提升到50%-60%[21] * 切割球囊集采后价格预计降至3000元左右 销量有望增加50%-60%[21] * 可降解封堵器渗透率还不到5% 如果通过医保集采降价有望显著提高渗透率[22] * TAVA产品上半年实现5000-6000万元销售额 逐渐得到医生认可 处于放量阶段[22] * 在影像设备领域已推出血管内超声(IVUS)设备 去年已有151台设备投入使用[38] * 应对集采政策变化 推出技术稍先进的超声产品 预计11月份获得批准[40] 政策环境 * 国家医保局提出"反内卷"政策 不再以最低价作为唯一标准 支持创新药械发展[24] * 当前集采政策相较以往更加温和 企业可以选择最低价进入市场[25] * 希望医保局能够制定明确标准以区分真正具有临床价值或经济效益更高的创新产品[26] 子公司与新泰医疗 * 新泰医疗预计2025年全年利润目标为4亿元[26] * 可吸收软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随访效果非常好[26] * 计划将左心耳可降解封堵器推向国际市场[27] * 发现利用可降解分度器解决大支架无法处理的新增长曲线 市场潜力巨大[27] 研发与BD策略 * 在BD方面 药品具有专利保护全球竞争力高 而器械技术复杂度高即使有专利保护他人也能较快研发类似产品[44] * 在选择合作企业时 潜力较大的药物倾向于与大企业合作 细分市场药物可能选择与小企业合作[45] * 对于没有明显技术门槛的创新项目会更加谨慎[47] 其他业务与市场 * 在血糖监测方面布局有创和无创血糖仪[48] * 有创CGM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 但市场竞争激烈盈利前景不明朗[48] * 无创血糖仪第一代产品尚未正式销售 重点放在第二代长期动态管理无创血糖仪 预计今年年底获得认证[48][50] * 新一代植入式CGM产品已提交注册申请[48][50] * 出海业务目前主要通过海外贸易进行 暂时没有在境外进行生产研发或直销的计划[51] * 重点关注创新产品的海外临床试验和对于创新药物的知识产权(IP)出海[52] * GLP-1销售渠道上 医美机构是一个重要且潜力巨大的销售途径[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