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无锡“草根”工程师,打造千亿新能源“卖铲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22:05
公司股价表现与市值 - 2025年9月A股市场固态电池概念热度提升,公司股价在一个月内从8月28日的29.59元/股暴涨80%至10月10日的54.79元/股,市值达到858.1亿元,期间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元 [1] - 公司创始人王燕清持有公司29.31%股份,其身价因此超过251亿元 [2] - 公司股价曾经历下行周期,从2021年11月的84.80元/股下跌至2024年9月的12.85元/股,市值从最高约1200亿元回落至180亿元 [7] 固态电池业务布局与技术优势 - 公司作为率先实现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交付的设备企业,有望受益于固态电池产业化 [3] - 公司早在2018年便组建固态电池设备团队,攻克干法电极、固态电解质涂布等技术 [11] - 2024年公司推出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覆盖全固态电极制备、电解质膜制备等关键设备,相关设备已进入全球头部电池企业、知名车企和新兴电池客户的供应链并获得复购订单 [12][1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近70%,固态电池订单有望占据全年营收的30% [11][13] 财务表现与客户关系 - 公司与宁德时代合作关系紧密,2020年宁德时代在公司营收占比高达26.8%,并于同年通过定增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7] - 2024年11月,公司与宁德时代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将合作延伸至固态电池、钙钛矿等前沿领域 [7] - 2024年公司锂电设备全球市占率达22.4%,业务毛利率高达36%,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7] - 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28.31亿元,同比增长26.31%,收入占比提升至23.88%,毛利率增至39.32% [14]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公司在行业下行周期逆势增加研发投入,从2022年的14亿元增至2024年的16.76亿元,占营收比例从10.05%提高到14.14% [8] -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提升至30.03%,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900余项 [8] - 公司在光伏设备领域取得进展,2023年光伏设备营收达32亿元,同比增长45%,其TOPCon串焊机良率达99%,累计订单超30GW [9] 业务多元化与全球化战略 - 公司采用“锂电为主、多轮驱动”模式,光伏和储能业务在锂电需求疲软时提供支撑,2023年承接储能装备订单超200GWh [9][10] - 公司积极进行全球化布局,2022年全资收购德国自动化装备制造商Ontec,建立欧洲技术中心 [14] - 公司于2025年2月递交港股招股书,计划募资100亿港元用于海外研发中心建设及并购,并于2025年8月再次更新上市申请材料 [14]
无锡草根工程师,卖锂电装备身价超250亿,公司市值突破85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22:01
股价表现与市值 - 公司股价在一个月内从29.59元/股暴涨至54.79元/股,涨幅达80%,最新市值为858.1亿元,期间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元 [1] - 公司创始人王燕清持有公司29.31%股份,身价超过251亿元 [3] - 公司股价曾从2021年11月的84.80元/股下跌至2024年9月的12.85元/股,市值从1200亿元回落至180亿元 [6] 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全球新能源装备企业,业务覆盖锂电、光伏、氢能,锂电设备全球市占率达22.4%,相当于每5块动力电池有1块由其设备制造,业务毛利率高达36% [4][6] - 公司是率先实现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交付的设备企业,早在2018年便组建团队攻关干法电极等技术 [10] - 公司2024年推出的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覆盖关键设备,干法涂布设备能耗降低60%,相关设备已进入全球头部企业供应链并获得重复订单 [10] - 公司光伏设备在2023年营收达32亿元,同比增长45%,TOPCon串焊机良率达99%,累计订单超30GW [8] - 公司2023年承接储能装备订单超200GWh,服务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客户 [8] 研发投入与战略 - 公司在行业下行周期逆势增加研发投入,从2022年的14亿元增至2024年的16.76亿元,占营收比例从10.05%提升至14.14%,研发人员占比达30.03%,累计授权专利1900余项 [7] - 公司坚持不参与内卷而是向上破局的策略,通过选更难但更有价值的路实现领跑 [6] - 公司采用锂电为主、多轮驱动的业务模式,使其在2023年及2024年的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9] 重要客户与合作 - 公司与宁德时代合作关系紧密,2014年签订5996.9万元采购合同,2020年宁德时代占其营收比例达26.8% [5] - 2020年宁德时代通过定增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2024年11月双方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将合作延伸至固态电池、钙钛矿等前沿领域 [6] 全球化进展与资本运作 - 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在2024年达28.31亿元,同比增长26.31%,收入占比提升至23.88%,毛利率增至39.32% [11] - 公司于2022年全资收购德国自动化装备制造商Ontec,建立欧洲技术中心 [1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124亿元,同比增长近70%,预计全年新签订单将超出230亿元目标 [11] - 公司于2025年2月递交港股招股书,计划募资100亿港元用于海外研发及并购,并于2025年8月再次递交上市申请 [12][13] 行业发展背景 - 中国锂电产业已从过去由日韩企业垄断发展到在全球核心供应链占据优势地位,装备制造的突破是这一进程的关键 [4] - 产业的飞跃离不开工程师精神对不务虚功的坚守,这是中国制造以技术突破穿越周期、迈向全球的生动注脚 [4]
无锡草根工程师,卖锂电装备身价超250亿,公司市值突破85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21:59
记者丨费心懿 王燕清 图/新闻联播 编辑丨张伟贤 2025年9月的A股市场,掀起了固态电池热。 这波搅动行业的浪潮背后,一家来自无锡的上市公司尤为亮眼——先导智能(300450.SZ)在 一个月内股价暴涨80%,从8月28日的收盘价 29.59元/股,一路涨至10月10日收盘价54.79元/股,最新市值高达858.1亿元。其间公司市值更一度突破千亿元,并两度公告股票交易异常波 动。 按照在上市公司29.31%的持股比例, 公司创始人王燕清目前身价已超251亿元。 作为率先实现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交付的设备企业,其亦有望率先受益于固态电池产业化前夜的业绩突破。 不过,面对荣耀和财富,王燕清却非常清醒。 此前他就对员工说: "别被股价冲昏头,真正的比赛,2030年才开始。" 从技术宅到宁王卖铲人 这家新能源设备企业的掌门人王燕清, 是从无锡桃农家庭走出的工程师。 他用26年时间,将公司从一间150平方米的"仓库工厂"发展为如今覆盖锂电、光伏、氢能的全球新能源装备的"千亿帝国"。 眼下,是中国锂电行业激荡的又一史诗级时刻。当中国企业在固态电池时代以领跑之姿出现,却鲜少有人觉察,产业的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 工程师精神 ...
大制造中观策略行业周报:周期反转、成长崛起、军贸爆发、海外崛起-20250924
浙商证券· 2025-09-24 13:11
报告核心观点 - 大制造领域呈现周期反转、成长崛起、军贸爆发和海外崛起四大趋势 重点关注工程机械、国防军贸、半导体国产替代、新能源及新兴技术领域的投资机会 [1][4][6][12][14][16][17] 行业表现与市场动态 - 截至2025年09月19日当周 A股表现最佳五大行业为煤炭(+4%)、电力设备(+3%)、电子(+3%)、汽车(+3%)及机械设备(+2%) [5][27] - 大制造板块内工业气体指数上涨9% 长江工程机械指数上涨6% 国证新能源车指数上涨4% [5][29] 工程机械与制造业 - 工程机械龙头投资价值凸显 三一重工预计2025年EPS为1.02元 徐工机械预计2025年EPS为0.67元 [4][25] - 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估值达390亿美元 推动产业链关注度提升 [4] 国防与军贸领域 - 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共同防御协议 中国军贸出口成长空间打开 [4] - 亚星锚链作为深海科技核心配套企业 受益船舶景气周期与漂浮式风电发展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17亿元(同比增长13%) [17][20][25] 半导体与国产替代 - 复旦微电为国产芯片领域佼佼者 主营安全与识别芯片、存储器、智能电表芯片及FPGA芯片 [6] - 全球FPGA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25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233亿美元(CAGR 11%) 中国市场同期从25亿美元增至47亿美元 [6] - 公司为国内首家推出亿门级FPGA产品 2023年研制成功十亿门级产品 外资市场份额超90% 国产替代空间显著 [6] 新能源与电池技术 - 先导智能业绩拐点确立 2025H1营收66.10亿元(同比增14.92%) 归母净利润7.40亿元(同比增61.19%) [13] - 固态电池设备为全新增长点 公司为全球唯一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 预计年度新增设备市场规模从2025年20.6亿元增至2030年336.2亿元(CAGR 74.8%) [14] - 奥来德与京东方战略合作 聚焦AMOLED蒸发源设备及材料 2025H1材料业务营收2.57亿元(同比增21.99%) 蒸发源设备收入2335.28万元(同比下滑82.28%) [10][11] 消费制造与热管理 - 三花智控2025H1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营收103.89亿元(同比增25.49%) 汽车零部件业务营收58.74亿元(同比增8.83%) [16] - 公司布局IDC液冷及机器人机电执行器 热泵技术拓展至数据中心及储能热管理场景 [16] 核心标的与盈利预测 - 团队核心标的包括横河精密、浙江荣泰、中国船舶等18家公司 [2] - 重点公司2025年预测PE: 三一重工(21X)、徐工机械(15X)、中国船舶(35X)、亚星锚链(30X) [25]
无锡父子入局电池,带出700亿装备龙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5:04
记者丨杨松 编辑丨鄢子为 无锡老板王燕清,身家大涨。 9月4日,其掌舵的先导智能,收盘市值站上700亿元大关。自中报发布,这家装备厂商仅用5 个交易日,股价飙升51.5%。 实控人王燕清,持股29.3%,据此估算,这部分资产估值已达200亿元。 王燕清团队擅长制造高端装备,比如其能向宁德时代交付开机即用的锂电池设备。在固态电 池风口下,他又陆续斩获大单。 "突破全固态电池制造核心工艺,推出整线解决方案。"王已做足准备。 "全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或至少要到2030年,全面应用,则需更久。"行业内部人士李薇告诉 《21CBR》记者,固态电池行业尚处初期,这块要形成稳定收入,尚需时日。 然而,资本市场已然开始兴奋了。 先导智能称,2024年推出的整线解决方案,打通制造工艺环节,覆盖全固态电极制备、全固 态电解质膜制备及复合设备等关键设备。 创始人入局早,大举投入。 王燕清称,早在2018年前,团队就洞察到固态电池潜力并展开技术布局。 "全固态电池设备的研发,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征程。"王向媒体回忆,为了击穿 关键材料技术壁垒,他亲自带队。 创始人抽调内部精英工程师与科研人员,组建"多学科攻坚小组",同时,邀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