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增强产品

搜索文档
“固收+”火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8-22 23:14
股市表现与理财产品收益联动 - 沪指突破3800点创十年新高带动含权理财产品收益上行[1] - 权益市场持续走强使纯固收产品收益率普遍下滑[1] - 含权理财产品投资价值因收益差扩大而凸显[1][3] 银行理财机构产品策略 - 多家理财公司主推固收+和固收增强类含权产品[1][2] - 招银理财推出7只全+福系列R3风险产品 过半产品年化收益率超5%[2] - 华夏理财推荐两只PR2风险固收增强产品 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11.68%和3.83%[2] 产品收益率表现 - 固收+类理财今年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2.6924% 较上月增加0.67BP[3] - 混合类产品今年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4.6670% 较上月增加102.28BP[3] - 招银理财某固收+量化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超7%[2] 市场趋势与驱动因素 - 三年期高利率存款集中到期引发存款再配置需求[3] - 存款利率降幅快于理财收益率降幅提升理财产品相对吸引力[3] - 监管部门引导理财资金入市 权益资产估值中枢有望系统性提升[4] 产品设计与发展方向 - 理财公司需在固收资产为主基础上增加权益类资产投资[4] - 建议配置指数基金、可转债或采用量化对冲方式提升收益[4] - 运用国债期货、期权等工具控制利率波动和股市风险[5] 机构能力建设 - 加强投资研究能力建立完整研究体系[5] - 灵活调整股债配置比例应对市场变化[5] - 与公募基金、券商合作提升权益投资专业水平[5]
股市火热!权益类产品成银行销售“新宠”,监管两度发文剑指合规
新浪财经· 2025-07-23 19:40
市场表现与投资趋势 - 沪指盘中站上3600点,再创年内新高 [1] - A股连续上扬带动私募产品和含权益类理财产品销售走俏 [1] - 中长期来看,居民可能从纯固收领域向"固收+"领域迁徙 [1] 固收类理财产品 - 国有行理财经理推荐一款封闭期420天的固收增强产品,中低风险,业绩基准2.75%至3.45% [2] - 截至6月末,存续固收类理财产品规模约23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7.96% [4] - 固收类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行,2025年6月存续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为2.86%,较去年末下降27个BP [4] "固收+"产品 - "固收+"产品通常80%以上投资于固定收益资产,不超过20%投资于风险资产以增厚收益 [4] - 上半年多家公募基金的"固收+"产品规模增量超过百亿元,景顺长城基金规模增量达356.50亿元 [4] - "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通常在3%以上,部分产品在权益市场上涨时可超过5%,但波动较大 [5] 私募产品销售 - 今年私募产品销售比去年同期好,市场回暖是直接原因 [6] - 公募费率改革后,部分基金经理转向私募行业 [6] - 银行代销私募产品新规落地后,合规要求更加严格,促成大行与头部私募合作 [6] 监管政策与合规要求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要求以非公开方式销售私募产品 [6] - 《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首次系统规范银行代销业务,遏制误导销售、飞单私售等问题 [7] - 银行理财销售不规范引发的消保投诉较多,是银行非常头疼的问题 [7] 投资者保护 - 监管明确将投资者区分为专业投资者与普通投资者,对普通投资者进行特别保护 [7] - 金融机构向65周岁以上客户销售高风险产品时需履行特别注意义务 [7] 市场风险提示 - 沪指接近去年10月高点,存在回调风险 [8] - 银行在营销权益类产品时需做好风险提示,避免客户只关注收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