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检转债
icon
搜索文档
固定收益点评:可转债新券投资策略怎么看?
国海证券· 2025-07-14 21:01
核心观点 - 近期转债市场新券上市数量增加,关注度提升,可将转债新券划分为白马类、价值类、小流通市值类和均衡类四种类型,需采用差异化打新策略 [7] 过去新券走势复盘 白马类新券 - 上市初期高估值定价,如安集转债等四个标的上市前 5 个交易日均以 124 元以上高价开盘,转股溢价率高位起步,反映市场对白马股高度关注,但投资性价比低 [8] - 首日高估值是投资者对优质公司结构性偏好,转股溢价率首日拉升至高位后,后续难提供有吸引力风险调整收益,且高估值粘性强,难有效修复,上市首日起投资价值受限,参与打新或二级市场买入短期面临估值风险 [12] 价值类新券 - 上市初期普遍低估值定价,部分破发,如万凯转债开盘后下探,和邦转债等首日定价也较低,亿纬和太能转债估值相对合理 [13] - 机构被动配置需求推动价格,散户抛售压力释放后,机构资金持续买入形成价格支撑和推升动力,债券属性强、下行风险有限,是风险收益比最优的投资标的 [17] 小流通市值类新券 - 上市初期资金交易行为明显,价格脱离基本面,转股溢价率长期高位,如姚记转债等价格大幅拉升,转股溢价率远超正常区间,因小市值转债易受资金影响 [18] - 炒作周期后有价值回归特征,上市后 4 - 6 个月价格开始回落,回归双低标准时形成逆向投资机会,投资逻辑基于债券价值和正股基本面 [21] 均衡类新券 - 上市初期定价理性、波动温和,转股溢价率合理,如龙星转债等首日定价体现市场理性判断,打新资金抛售压力温和,价格波动合理 [23] - 价格受散户行为和基本面双重影响,散户抛售提供买入窗口,大部分能在 1 - 2 个月内完成价格修复,收益确定性高、回撤风险可控,适合作为组合安全边际配置 [25] 总结 白马类新券投资策略 - 首日高估值,转股溢价率高位起步,投资性价比低,估值难修复,建议避免打新和首日买入,系统性估值风险大 [26] 价值类新券投资策略 - 首日低估值,部分破发,机构配置推动价格,建议积极打新,首日开盘或散户抛售后适当买入,风险收益比最优 [26] 小流通市值类新券投资策略 - 上市初期资金交易特征明显,价格和转股溢价率脱离基本面,建议避免高位追涨,上市后 4 - 6 个月价格回归双低标准时逆向投资 [27] 均衡类新券投资策略 - 定价理性、波动温和,转股溢价率合理,建议参与打新,首日散户抛售时买入,1 - 2 个月内完成价格修复获稳健收益 [27]
国检集团:控股股东减持90万张国检转债
快讯· 2025-07-04 17:04
国检集团可转债减持公告 - 控股股东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在2025年6月24日至7月3日期间通过上交所减持国检转债90万张 [1] - 减持数量占国检转债发行总量的11.25% [1] - 减持后控股股东持有量降至150万张,占比18.75% [1]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02 02:55
可转债发行与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4年10月17日公开发行8,000,000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为人民币80,000万元,期限6年,票面利率逐年递增(第一年0.2%至第六年2.0%)[3] - 可转债于2024年11月12日起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债券简称"国检转债",代码"113688"[3] - 转股期自2025年4月23日至2030年10月16日,初始转股价6.63元/股,后因2024年权益分派调整为6.52元/股[3] 转股执行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转股金额82,000元,转股数量12,356股,占转股前总股本的0.00154%[2][4] - 2025年第二季度转股金额82,000元,对应转股数量12,356股[2] - 未转股余额799,918,000元,占发行总量的99.98975%[2][4] 转股价格调整 - 因实施2024年权益分派(每10股派1.14元),转股价自2025年6月13日起由6.63元/股下调至6.52元/股[3]
国检集团: 国检集团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2 00:20
可转债发行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4年10月17日公开发行8,000,000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为人民币80,000万元,期限为6年 [1] - 可转债票面利率逐年递增,第一年0.2%、第二年0.4%、第三年0.6%、第四年1.5%、第五年1.8%、第六年2.0% [1] - 可转债于2024年11月12日起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债券简称"国检转债",债券代码"113688" [1] 可转债转股安排 - 转股期间为2025年4月23日至2030年10月16日,初始转股价格为6.63元/股 [2] - 因2024年权益分派(每10股派1.14元现金红利),转股价格自2025年6月13日起调整为6.52元/股 [2] 可转债转股实施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转股金额82,000元,转股数量12,356股,占转股前总股本的0.00154% [2][3] - 2025年第二季度转股金额82,000元,形成股份12,356股 [3] - 尚未转股的可转债金额为799,918,000元,占发行总量的99.98975% [3] 股本变动情况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因转股增加12,356股,总股本从803,928,549股增至803,940,905股 [3]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未发生变动 [3]
环保及检测板块不乏“双低”可转债,关注盈利驱动及转股驱动两个方向
长江证券· 2025-06-30 13: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截至2025年6月28日,环保及检测板块上市交易可转债23只,合计发行规模约233.9亿元,最新余额192.0亿元,不乏低价格、低溢价率可转债,可关注盈利驱动及转股驱动两个方向,推荐关注伟22转债、伟24转债等多只转债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交易中可转债 - 截至2025年6月28日,环保及检测板块上市交易可转债23只,合计发行规模约233.9亿元,最新余额192.0亿元,其中央企1只、发行规模8.0亿元(占比3.4%),地方国企3只、发行规模60.6亿元(占比25.9%),民企19只、发行规模165.3亿元(占比70.7%) [4][20] - 23只上市环保可转债中,价格小于130元的有16只,美锦转债、百畅转债价格小于110元;转股溢价率在20%以内的有10只,如天源转债(0.98%)等 [13][22] - 2024年以来发行3只,伟24转债、国检转债、渝水转债分别于2024年4月、11月及2025年2月上市,合计发行规模29.9亿元 [13][28] 拟发行可转债 - 环保及检测板块申请发行中的可转债仅1只,盛剑科技申请,规模4.93亿元,股东大会已通过 [4][24] 已退市可转债 - 截至2025年6月28日,环保及检测板块已退市可转债21只,合计发行规模152.9亿元,2024年以来5只转债退市,退市时间距到期时间平均值为1.08年 [5][26] 投资策略 盈利驱动 - 企业产能扩充、拓展第二成长曲线等拉动业绩增长,带来正股股价上行、转股价值提升,若可转债溢价率不变或微降,价格将上行;市场套利、正股行业情绪影响也可能带动转债价格上行,推荐关注伟22转债等多只转债 [14][30] 转股驱动 - 企业因新建项目资本开支增加或原有项目回款/盈利能力走弱致现金流承压,或资产负债率过高,后续存在通过下修或强赎驱动转股可能性,下修可提升转股价格、降低转股溢价率,可能间接推动转债价格提升 [14][32]
国检集团: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10
公司债券概况 - 债券名称为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国检转债,代码113688 [2][3] - 发行规模为8亿元人民币,期限6年,起息日为2024年10月17日 [3] - 票面利率采用阶梯式设计:第一年0.2%、第二年0.4%、第三年0.6%、第四年0.8%、第五年1.5%、第六年2.0% [2] - 转股期限自2025年4月23日起至2030年10月16日止 [2] - 债券无担保,发行时主体和债项评级均为AA+,2024年跟踪评级维持AA+ [4] 经营与财务数据 - 2024年总资产56.36亿元(同比+11.22%),总负债28.65亿元(同比+15%),资产负债率50.83%(同比+1.67个百分点) [8] - 营业收入26.17亿元(同比-1.63%),营业成本14.78亿元(同比+1.03%),利润总额3.21亿元(同比-19.43%) [8][10] - 分业务板块中检验业务收入18.67亿元(占比71.3%),毛利率44.71%(同比-0.6个百分点);检测仪器及智能制造收入3.88亿元(同比-19.66%),毛利率33.08%(同比-7.51个百分点) [8] - 公司在全国22个省/直辖市拥有52家法人机构,具备CMA、CNAS等35项国家级资质,覆盖检验检测、认证、智能制造等五大业务平台 [7] 募集资金使用 - 8亿元募集资金全部按约定用途投入:包括湖南华科检测实验室(1.08亿元)、雄安检测实验室(1.27亿元)、建材行业碳排放管理平台(1.13亿元)等6个建设项目,以及2.39亿元用于偿还贷款 [10] - 资金专项账户运作规范,已签订三方/四方监管协议,使用情况与披露一致 [11] 偿债保障措施 - 未设置增信机制,但通过专项账户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制定《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等措施保障偿付 [11][13]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76亿、2.86亿和2.78亿元,显示持续造血能力 [14] - 近三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28亿、26.60亿和26.17亿元,净利润3.43亿、3.55亿和2.76亿元 [14]
国检集团: 国检集团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结果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9:29
评级结果公告 - 公司委托联合资信对"国检转债"进行跟踪信用评级 [1] - 前次评级时间为2024年7月5日,"国检转债"和公司主体信用评级均为"AA+",展望"稳定" [1][3] - 2025年6月19日最新跟踪评级维持"AA+"评级和"稳定"展望,结果无变化 [2][3] 评级信息 - 前次评级结果:"国检转债"AA+ 公司主体AA+ 展望稳定 [3] - 本次评级结果:"国检转债"AA+ 公司主体AA+ 展望稳定 [3] - 两次评级结果保持一致 [3]
国检集团: 国检集团关于控股股东减持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6 17:54
国检转债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4年10月17日公开发行800万张可转债,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8亿元人民币,债券期限6年,债券简称"国检转债",代码"113688" [1]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初始配售情况 - 控股股东中国建材总院及一致行动人(秦皇岛院、咸阳院、西安院)合计配售5097万张国检转债,占发行总量63.715% [2] 前次可转债减持情况 - 一致行动人秦皇岛院、咸阳院、西安院通过上交所系统减持94.7万张,占发行总量11.84% [2] - 减持后中国建材总院持有415万张,一致行动人不再持有 [2] 本次可转债减持情况 - 2025年5月24日至6月6日,中国建材总院减持80万张,减持后持有335万张,持股比例从51.875%降至41.875% [2]
国检集团: 国检集团关于调整“国检转债”转股价格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5 20:14
转股价格调整公告 - 修正前转股价格为6.63元/股,修正后转股价格为6.52元/股,调整幅度为每股减少0.11元 [1] - 转股价格调整实施日期为2025年6月13日,国检转债在权益分派期间(2025年6月6日至6月12日)停止转股,6月13日起恢复转股 [1] 可转债发行情况 - 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80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8亿元,债券简称"国检转债",代码113688 [1][2] - 可转债于2024年11月12日在上交所挂牌交易,自2025年4月23日起可转换为公司股份,初始转股价格为6.63元/股 [2] 转股价格调整机制 - 转股价格调整触发条件包括派送股票股利、转增股本、增发新股、配股及派发现金股利等情形,调整公式依据不同情形分别适用 [2] - 现金股利分配情形下调整公式为P1=P0-D,其中P0为调整前转股价,D为每股现金股利 [4]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4元(含税),对应每股现金股利D=0.114元 [4] - 根据现金股利分配公式计算得出调整后转股价P1=6.63-0.114=6.52元/股 [4] 转股价格调整执行 - 调整后转股价格6.52元/股自2025年6月13日(权益分派除权除息日)起生效 [4] - 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公告转股价格调整事项,确保可转债持有人权益 [3]
国检集团: 国检集团关于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减持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3 19:14
可转债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4年10月17日公开发行800万张可转债 每张面值100元 发行总额8亿元 债券期限6年 债券简称"国检转债" 代码"113688" [1]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合计配售5097万张 占发行总量的63.715% 其中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单独配售480万张 占比60% [1][2] 减持情况 - 2025年4月30日至5月23日期间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累计减持94.7万张 占发行总量的11.84% [2]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减持65万张 持股量从480万张降至415万张 持股比例从60%降至51.875% [2] - 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 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 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三家一致行动人全额清仓 分别减持13.5万张 10万张和6.2万张 [2] - 减持后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415万张 占比51.87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