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安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

搜索文档
马太效应凸显!做市商成ETF“救命稻草”?
券商中国· 2025-08-04 18:20
ETF市场流动性问题与做市商机制 - 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和持营不力问题,部分ETF产品濒临淘汰,中证A500ETF等热门产品年内份额锐减,规模缩水导致二级市场价格剧烈波动[1] - 多家公募近期密集增加券商作为ETF做市商以提升流动性,7月单月发布40余份相关公告,涉及国联基金、汇添富、易方达等20余家机构旗下产品[3] - 交易所数据显示做市商覆盖率已达98%,上交所688只ETF拥有做市商(占总量98%),深交所491只ETF获27家服务商覆盖,头部产品如易方达/嘉实中证A500ETF拥有超20家做市商[4][5] 做市商机制对ETF生态的影响 - 引入券商做市可显著提升交易效率与执行质量,满足大规模资金进出需求,并通过增加交易对手方数量增强市场活跃度[6] - 流动性指标(日均成交额、折溢价等)正成为财富管理平台筛选ETF工具的核心标准,倒逼公募加强流动性管理[6] - 做市商机制分化加剧"马太效应",机构资金从债券ETF(机构持仓降5%)向头部宽基集中,中小ETF产品面临规模持续萎缩甚至清盘[7] ETF市场结构性问题显现 - 迷你基流动性风险突出:国联安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被15万元订单拉涨1.25%,科创综指ETF嘉实因100元订单涨停20.04%,反映小规模产品价格易受微量交易冲击[8] - 清盘加速:年内20只指数基金清盘,包括业绩优秀的医药主题产品,费率竞争导致公募对迷你基救助意愿下降[8] - 中证A500ETF等赛道产品出现单只百亿级规模缩水,显示市场资金持续向头部集中[7][8]
多家公募增加做市商 提升旗下ETF流动性
证券时报· 2025-08-04 03:32
ETF行业流动性问题与做市商增加 - 多只中证A500ETF遭遇份额锐减,规模较小的产品出现流动性匮乏问题,导致二级市场价格频繁大起大落 [1] - 多家公募宣布增加券商作为做市商,旨在提升ETF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 [1] - 仅在7月份就有40多份公告披露了增加做市商的信息,涉及永赢基金、鹏华基金、招商基金等多家公司 [2] 做市商覆盖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底,上交所基金市场共有主做市商20家、一般做市商12家,为746只基金产品提供流动性服务 [3] - 深交所基金市场共有流动性服务商27家,为491只ETF产品提供流动性服务 [3] - 多只ETF"坐拥"多家做市商,如易方达中证A500ETF、嘉实中证A500ETF等基金拥有20多家券商作为做市商 [3] 增加做市商的意义 - 增加券商作为一级交易商能够显著提升交易执行的效率与质量,确保基金公司迅速响应大规模资金的进出 [4] - 更多的一级交易商有助于增强ETF产品的市场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 [4] - ETF流动性服务商在ETF生态体系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4] ETF行业马太效应 - ETF行业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部分ETF面临规模缩水问题 [5] - 2024年债券ETF的机构持有比例从90%降至85%,资金集中加仓头部宽基 [6] - 众多中小基金公司的ETF产品规模持续低迷,甚至面临清盘危机 [6] 小规模ETF的问题 - 多只ETF因规模较小导致流动性匮乏,在二级市场上频繁遭遇价格大起大落 [6] - 规模不大的基金交易较为清淡,换手率低,少量交易就对二级市场价格形成冲击 [6] - 截至8月1日,已有20只指数基金选择了清盘,包括业绩上佳的医药主题基金或创新药主题基金 [6]
险资借道ETF布局权益市场:人工智能、红利、宽基等主题受青睐
环球网· 2025-07-27 09:31
险资机构权益类投资布局动向 -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第二大持有人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保险产品,持有份额达6000.13万份[1] - 国证港股通消费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包含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热门消费股[1] 险资机构主题赛道布局 - 富国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前十大持有人中有三家险资机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金持有3500万份,中韩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传统险持有3000万份,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金持有1000万份[3] - 长城中证红利低波动100ETF第二大持有人为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持有份额超1000万份[3] - 华宝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第五大持有人为建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保险产品,持有份额800.16万份[3] 险资机构宽基ETF配置 - 国联安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第一大持有人为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持有份额2000万份[3] - 国联安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第二大持有人为东海航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金,持有份额500万份[3] 险资权益投资趋势 - 险资机构在权益资产领域的布局品类和规模稳步上升[4] - 险资增配权益资产有望释放万亿级长期资金,提升市场机构占比与稳定性[4] - 险资配置强化价值投资与指数化趋势,降低市场波动,助力优质企业融资[4]
6月新发基金规模超900亿元!这类产品成“香饽饽”
天天基金网· 2025-06-27 13:05
6月公募基金发行市场概况 - 6月以来新发基金规模突破900亿元大关,债券基金贡献47.63%的募集规模(432.85亿元),单只平均规模19.68亿元 [2][3] - 混合型FOF基金成为"吸金王",单只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A募资65.73亿元,FOF类产品整体募资91.11亿元(占比10.03%) [2][4] - 混合型基金发行规模达215.71亿元(占比23.74%),为2023年1月以来最高,显示机构对权益市场的布局热情 [3] 债券型基金主导市场 - 政策性金融债指数基金表现突出,京管泰富中债京津冀综合A和惠升和盛纯债均募资超60亿元,后者仅用3天完成募集 [3] -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受追捧,中邮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和人保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分别募资50亿元和39.10亿元 [3] - 债券类产品主导反映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资金持续流向低波动资产 [6] 权益类产品分化明显 - 偏股混合类产品出现爆款,富国均衡投资(19.64亿元)、易方达成长进取A(17.04亿元)等表现突出 [4] - 被动指数产品发行遇冷,华安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2.52亿元)、工银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2.34亿元)等规模较小,部分行业ETF募资不足0.2亿元 [4] - 科创主题ETF(如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增强策略ETF募资5.36亿元)和REITs(中金中国绿发商业资产REIT募资5亿元)仍获资金关注 [5][6] 创新产品与费率改革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首批13只产品募资超126亿元,东方红核心价值、易方达成长进取等单只规模超10亿元 [5] - 费率改革推进,管理费与持有期限及业绩挂钩的模式实现投资者与管理人利益绑定 [5] - 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等创新产品尝试差异化竞争,但整体效果有限 [4][5] 市场格局与未来展望 - "债强股弱"格局延续,债券基金在资产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 [6] - 权益类基金通过延长募集期、优化设计吸引长期资金,预计随市场回暖发行将逐步改善 [6][7] - 科创主题、REITs等结构性机会仍受长期资金青睐 [6]
6月新发基金规模超900亿元!这类产品成“香饽饽”
券商中国· 2025-06-26 09:46
6月A股市场及公募基金发行概况 - 6月A股市场前期震荡为主,本周沪指三连阳提振市场情绪 [1] - 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呈现结构性行情,新发基金规模突破900亿元 [2][3] 债券型基金主导市场 - 债券型基金募集432.85亿元,占比47.63%,单只平均规模19.68亿元 [3] - 京管泰富中债京津冀综合A和惠升和盛纯债分别募得60.01亿元和60亿元,后者仅用3天完成募集 [3] - 中邮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和人保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分别募资50亿元和39.10亿元,成为短期理财热门选择 [4] 混合型基金及FOF基金表现 - 混合型基金发行规模达215.71亿元,占比23.74%,为2023年1月以来最高 [4] - FOF基金发行8只,募资91.11亿元,占比10.03%,平均单只规模11.39亿元 [4] - 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A首募规模65.73亿元,为6月发行规模最大基金 [4] 偏股混合类产品及被动指数类产品 - 富国均衡投资募资19.64亿元,易方达成长进取A和交银瑞安A分别募得17.04亿元和15.47亿元 [5] - 被动指数类产品发行冷清,华安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和工银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募集规模分别为2.52亿元和2.34亿元 [5] - 华宝中证制药ETF和嘉实中证全指集成电路联接A发行规模仅0.13亿元和0.11亿元 [5]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及创新产品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13只已成立,合计募集规模超126亿元 [6] - 东方红核心价值、易方达成长进取、平安价值优享募集规模均在10亿元以上 [6] - 中金中国绿发商业资产REIT募资5亿元并提前结束募集,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增强策略ETF和国联安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分别募资5.36亿元和2.76亿元 [6] 市场格局及未来展望 - 新发基金市场延续"债强股弱"格局,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推动资金流向债券类产品 [7] - 科创主题ETF、REITs等创新产品获资金关注,反映长期资金对结构性机会的布局需求 [7] - 预计权益类基金发行有望逐步回暖,债券型基金仍将在资产配置中扮演重要角色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