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搜索文档
“十四五”以来,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货值41.5万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7 07:42
海关现代化建设进展 - 海关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提供有力支撑 [1] - 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 货值41.5万亿元 体量全球最大且安全稳定可控 [2] - 全国通关一体化全面实现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覆盖25大类964项事项 基本覆盖跨境贸易全链条 [2] 通关便利化创新 - 智慧旅检覆盖80%航空口岸 实现旅客无感快速通关 [2] - 公铁海空多式联运监管模式实现全程物流"一次申报""一单贯通" [2] - 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 对拼箱出口货物实行"先查验后装运"减少重复装卸 [4] 开放平台建设 - 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40个 总数达311个 形成水陆空立体化口岸开放布局 [2] - 综合保税区贡献全国1/5进出口总值 保税维修业务1-7月进出口增长8.7% [2][4] - 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向"枢纽对枢纽"转型升级 [2] 外贸新动能发展 - 创新跨境电商 海外仓 "保税+"等新业态监管模式 [3] - 2024年"新三样"出口较2020年增长2.6倍 [3] - 新增准入81个国家(地区)的271种农食产品 实现进口多元化 [3] 区域协同发展 - 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年均增长7.9% [3] - 创新粤港澳大湾区"一港通"模式 货物港口转运时间从5-7天缩短至2-3天 [4] - 农产品进口绿色通道使泰国越南水果7小时达广州 30小时达北京 [4] 企业服务优化 - 3000多家AEO企业享受银行融资担保 授信 出口信保等优惠 [5] - 与57个国家(地区)实现AEO互认 企业境外享受同等通关便利 [5] - 取消跨境电商海外仓备案 实行"离境即退税 销售后再核算" [4] 国际合作拓展 - 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建海关合作机制85个 总数达138个 [7] - 高资信企业互认主体数全球第一 实现"一份认证 全球通行" [7] - 与非洲中东欧国家建立检验检疫合作平台 引入柑橘咖啡豆等优质产品 [7] 全球治理参与 - 与世界海关组织共建全球智慧海关在线合作平台 [7] - 建成金砖国家海关示范中心 总结口岸疫情防控经验 [7] - 参与世卫组织《国际卫生条例》和"大流行协定"制修订 [7]
“十四五”以来我国通关便利化实现新突破 开放通道和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
央广网· 2025-08-26 08:27
海关监管成效 - 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货值41.5万亿元,体量全球最大且安全稳定可控 [1] - 累计查获涉政涉枪涉爆等违禁物品515万件,检出传染病70余种18万例,处置不合格商品20多万批次 [1] 通关便利化突破 -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覆盖跨境贸易全链条全环节,提供25大类964项"一网通办"事项 [1] - 公铁海空多式联运实现全程物流"一次申报""一单贯通",智慧旅检覆盖80%航空口岸 [1] 开放通道建设 - 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40个,总数达311个,形成水陆空立体化口岸开放布局 [2] - 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向"枢纽对枢纽"转型升级,综合保税区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 [2] 海南自贸港进展 -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 [2]
海关总署: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口岸营商环境
央视网· 2025-08-25 11:36
海关通关流程优化 - 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 减少审批和精简手续 [1] - 对拼箱出口货物采用先查验后装运 减少重复装卸 [1] 跨境物流效率提升 - 创新粤港澳大湾区一港通监管模式 货物转运时间从5-7天缩短至2-3天 [1] - 开设农产品进口绿色通道 泰国越南水果最快7小时抵广州 30小时抵北京 [1] 国际贸易数字化建设 -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30个部门系统对接 提供964项服务 [2] - 注册用户1100万家 日均申报业务2600万票 [2] - 与15个国家地区实现互联互通 与57个国家地区实现AEO互认 [2] 外贸新业态发展支持 - 扩大综合保税区保税维修产品目录 1-7月保税维修进出口增长8.7% [2] - 取消跨境电商海外仓备案 实行离境即退税政策 [2] 企业便利化措施 - 3000多家AEO企业享受银行融资担保 授信和出口信保优惠 [2] - 联合20多个国家部委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累计出台108项创新举措 [1] 国际认可与评价 - 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显示中国海关和贸易法规感受度指标在53个经济体中评价最优 [1]
大连:决胜“全年红”注入强劲营商动力
中国发展网· 2025-08-13 14:54
营商环境改革创新 - 企业注册登记实现跨域通办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使投资项目审批压缩至8天 办电业务联办和绿电绿证交易一站通办[2] - 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一窗办理率超90% 高频事项办理时长压缩30%以上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复审实现立等可取[2] - 建立8个基层一窗通办联系点 升级涉外海事纠纷调解室 推进一窗通办+多元解纷新模式 成立云帆知识产权工作室和知识产权检察办案团队[2] - 12345+DeepSeek应用使单个工单平均处理时长由6分钟缩短至3.5分钟[2] - 实行行政检查计划管理 推行综合查一次 创新建设执法领域加处罚款延期触发等柔性执法 建立176个涉企联合执法事项 率先开展扫码入企[3] - 对A类低风险企业实施触发式监管 对信用良好企业无事不扰[3] - 推动6个领域实施非现场监管 启动共享检验室降低中小微食品生产企业检验成本 招标投标市场健康发展经验被国家发改委宣介推广[3] 要素保障与成本优化 - 优化新当选两院院士奖励政策 启动首批80套人才住房销售 上半年兑现兴连英才计划政策资金4.5亿元[2] - 融金征信平台征集政务数据资源31亿条 全市首贷续贷中心拓展至9家[2] - 首创出口锂电池包装箱循环使用检验新模式为企业节约成本1.16亿元[4] - 四预一体集成式船舶安检新机制等4项举措入选全省推广改革创新经验[4] 对外开放与贸易便利 - 太平湾口岸获国务院口岸开放批复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新增智能辅助申报和一站式导航功能[4] - 实现全国首个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当日办结 全市新增4个口岸签证受理点[4] - 出台稳外贸政策措施[4] 数据要素与产业升级 - 完善产业链图谱 推出2025版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清单 制定低空飞行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管理办法[5] - 总投资4.5亿元的松木岛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投入使用 65个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项目获中央奖补资金支持[5] - 实施3项国家试点任务 建设东北唯一基于隐私计算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5] - 启动城市公共算力服务门户建设 出台2000万元算力券政策[5] - 推动市数据标注基地建设 新拓展产业空间3万平 从业人员超4000人 产值过4亿元[5] - 组建大连市数据协会吸纳56家优秀数据企业 培育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数据产业生态圈[5] - 确定44家企业成为首席数据官试点企业 海洋数据场景入选国家数据局重点联系示范场景清单[5] - 完成全国首批8个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和东北首笔数据产品场内交易 入选2025中国城市数据要素20强[5] 民生服务与金融支持 - 推出医保刷脸付和刷脸办服务 开设生育评估门诊[7] - 调优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及特定群体贷款额度[7] - 智税联服务机制使21.1万户次企业享受政策优惠15.16亿元[7] - 实现外地户籍人员社保自助掌上缴费 退费业务全程网办[7] - 上线连青·家一站式服务小程序 提供个性化学习教育服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