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高铁沈白段
搜索文档
绿色低碳点亮新生活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06 11:14
绿色交通 - 高铁建设采用对生态最小干预原则,例如沈佳高铁沈白段为保护1500余株树龄50余年的油松而选择开凿高难度隧道,施工土渣用作填筑路基的绿色建材 [2]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全国保有量从"十三五"末的492万辆增至2024年的3140万辆,增幅超5倍 [4] - 城市绿色出行体系多元化发展,例如沈阳市拥有4000多辆电动公交车,占公交车总数70%以上,并上线地铁碳积分平台吸引36万余人参与 [4] - 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具有经济性,例如用户反馈每公里用电成本约0.12元,每月花费仅百余元,政策支持包括消费补贴和公共场所半价停车 [3] - 辽宁省截至7月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67.3万辆,2025年已累计实现碳减排超2000吨 [3] 绿色建筑 - 绿色建筑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达16.9亿平方米,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97.9% [8] - 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成熟应用,例如黄河公司厂区采用光伏屋顶、幕墙、车棚,年均发电量约54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388吨 [7] - 分布式光伏助力乡村绿色发展,例如青海班彦新村成为高原"零碳乡村",2024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8吨,余电上网年户均分红2500元 [6] - 绿色建材技术取得突破,基于IBC晶硅电池技术的光电玻璃可作为高效发电单元和可靠建筑构件,产品已覆盖西班牙、德国等国际市场 [8] 绿色消费与循环利用 - 绿色智能产品消费市场活跃,2024年超过7000万台(件)绿色智能汽车、家电、家居产品进入中国家庭 [14] - 智能回收设施推广迅速,例如库尔勒市在258个小区投放287个智能回收柜,已有10万余人次参与 [10][11] - 以旧换新政策覆盖范围显著扩大,例如沈阳市补贴产品品类从20大类新增至35大类 [14] - 日常绿色消费习惯广泛形成,例如某外卖平台累计有超过5.2亿人次使用"无需餐具"功能,咖啡厅推广"自带杯立减"活动 [14]
沈白高铁通车 便利更多京沪游客畅游东北三省
证券日报· 2025-10-09 00:18
旅游市场消费热情 - 为期8天的国庆“超级黄金周”进一步点燃国内旅游市场的消费热情[1] - 长白山景区作为东北地区热门旅游目的地,因高铁开通吸引了更多游客[1] - 10月1日至10月3日,长白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99830人次,同比增长22.16%,创历史同期新高[1] - 10月1日至10月8日,长白山站累计发送旅客7.2万余人,日均发送旅客0.9万人,较去年同期日均增加近2000人[1] 高铁开通的积极影响 - 沈佳高铁沈白段于9月28日开通运营,使北京至长白山高铁行程缩短至4小时33分,沈阳至长白山缩短至1小时53分钟[1][2] - 高铁开通有力推动了长白山风景区、松江河国家森林公园等沿线旅游资源开发[2] - 高铁开通优化完善了东北地区高铁网布局,使辽宁省抚顺市、吉林省通化市、吉林省白山市迈入高铁时代[2] - 高铁开通预计将带动沿线旅游产业全方位发展[2] 区域旅游订单增长 - 携程集团数据显示,今年“双节”期间,辽宁省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6%[3] - 吉林省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0%[3] - 黑龙江省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6%[3] - 北京、上海均为东北旅游的主要客源地[3] 高铁的战略意义与发展规划 - 沈佳高铁沈白段是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中东北地区重点高速铁路项目[2] - 高铁开通对于推动东北旅游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业态发展,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2] - 抚顺市在高铁规划编制过程中注重沿线旅游产业项目开发,依托高铁辐射优势打造全域旅游、全季旅游[2] - 通化市计划进一步依托高铁辐射优势,积极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响旅游品牌[3]
国庆中秋假期市场观察:交通繁忙 绘出经济活力
环球网· 2025-10-07 07:39
交通基础设施与运力提升 - 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3.6亿人次 [3] - 10月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13.2万人次创单日历史新高 [4] - 10月1日民航客运量达247.49万人次同比增长3.2% [5] - 沈佳高铁沈白段假期日均发送旅客约3万人次 [8] - 九绵高速九寨沟收费站假期前两日最高车流量超1.5万辆次 [10] - 目前中国高铁里程近5万公里 [9] 交通网络完善与服务创新 - 中国基本贯通"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连接超80%县级行政区服务90%经济和人口 [12] - 北京南站通过开行夜间高铁等措施预计假期发送旅客252.6万人次 [3] - 四川高速服务区升级服务质量变身旅游景区 [3] - 祥鹏航空新开通珠海至大理航线假期客座率预计超90%并开通30余条新航线 [12] - 国铁南昌局在列车上推出茉莉花茶制作非遗体验等活动 [19] 新兴出行方式与消费趋势 - 交通运输部预计假期租车需求将大幅增长 [16] - 深圳蛇口邮轮母港假期预计服务出入境旅客超1.7万人次 [17] - 全国水路旅客发送量预计达1250万人次同比增长11.6% [17] - 内蒙古K7911次"胡杨列"提供重点旅客服务卡及银发服务等细致服务 [14] - 国家电网充电站推出首日免费充电活动缓解里程焦虑 [16] 跨境旅游与国际联通 - 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预计突破200万人次客流高峰在10月1日和6日 [18] - 南航新开通广州至利雅得北京大兴至多哈深圳至岘港等国际航线并加密广州至普吉等航线 [19] - 中国与其他国家互免签证范围扩大及国际航班数量增加推动出境旅游市场增长 [19]
交通繁忙 绘出经济活力
新华网· 2025-10-07 07:38
交通基础设施与运力提升 - 全国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创历史新高,达2313.2万人次 [3] - 民航客运量达247.49万人次,同比增长3.2% [4] - 高铁里程近5万公里,新开通线路如沈佳高铁沈白段日均发送旅客约3万人次 [6][7] 新型出行方式与消费体验 - 旅游列车如“胡杨列”K7911次提供特色服务,如重点旅客服务卡和银发服务 [13] - 邮轮旅行成为热门选择,深圳蛇口邮轮母港预计服务出入境旅客超1.7万人次,全国水路旅客发送量预计达1250万人次,同比增长11.6% [16] - 租车自驾需求大幅增长,配套服务如首日免费充电活动提升出行便利性 [15] 跨境旅游与国际交流 - 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预计突破200万人次,客流高峰集中在10月1日和6日 [17] - 国际航线网络扩展,新开通广州至利雅得、北京大兴至多哈、深圳至岘港等多条航线,并加密现有航线 [18] - 高铁等交通工具融入中国文化体验(如茉莉花茶制作、闽剧),吸引外国旅客,促进“中国游”热度提升 [19]
交通繁忙 绘出经济活力(国庆中秋假期市场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07 06:01
交通基础设施与运力提升 - 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3.6亿人次 [2] - 全国铁路10月1日发送旅客2313.2万人次创单日发送量历史新高 [3] - 同日民航客运量达247.49万人次同比增长3.2% [4] - 北京南站假期预计发送旅客252.6万人次并采取通宵运营、开行夜间高铁等措施 [1] - 目前我国高铁里程近5万公里 [7] 新开通交通线路与网络效应 - 沈佳高铁沈白段于9月28日开通国庆假期日均发送旅客约3万人次 [6] - 九绵高速通车后四川平武至达州车程从6个多小时缩短至3小时其九寨沟收费站假期前两日最高流量超1.5万辆次 [8] - 祥鹏航空7月新开通珠海直飞大理航线假期客座率预计超90%并接连开通30余条新航线 [10]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已基本贯通连接全国超80%的县级行政区服务约90%的经济和人口总量 [10] 出行模式与消费体验升级 - 旅游列车如K7911次“胡杨列”提供重点旅客服务卡和银发服务等特色服务 [13] - 租车自驾需求预计大幅增长租车公司推出首日免费充电等活动 [13] - 邮轮旅行成为热门选择深圳蛇口邮轮母港假期预计服务出入境旅客超1.7万人次 [14] - 全国水路旅客发送量预计达1250万人次同比增长11.6% [14] 跨境旅游与国际化服务 - 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预计突破200万人次客流高峰集中在10月1日和6日 [15] - 南航新开通广州至利雅得、北京大兴至多哈、深圳至岘港等国际航线并加密广州至普吉等航线 [16] - 高铁上引入茉莉花茶制作、闽剧、寿山石雕等中国非遗文化体验吸引外国旅客 [17]
高铁上饱览山河画卷
辽宁日报· 2025-10-02 09:07
高铁客运服务 - 沈佳高铁沈白段开通运营,显著缩短了区域内的旅行时间,例如从抚顺至长白山的行程最快仅需1小时35分钟,而以往需要近一天 [1][1][1] - 高铁服务吸引了多元化的乘客群体,包括家庭游客和老年旅游团,表明其满足了不同年龄层的出行需求 [1][1][1] - 列车在上午10时20分许从抚顺站发出,开启了沿线的旅程,将城市与自然景观串联起来 [1][1][1] 旅游消费趋势 - 高铁开通促进了“说走就走”的旅行模式,游客计划进行多日深度游,例如行程安排包括第一天游览天池、第二天体验漂流、第三天参观民俗村并品尝特色美食 [1][1][1] - 老年旅游团(“银发团”)成为显著消费力量,他们配备专业摄影设备,旨在记录高铁沿线如金秋辽东的江河村落等自然风光 [1][1][1] - 高铁将旅行便利性融入假期生活,提升了居民的幸福体验,例如乘客在站台齐唱《我和我的祖国》以表达愉悦情绪 [1][1][1]
沈佳高铁沈白段正式开通运营 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9-30 15:19
高铁网络升级 - 沈佳高铁沈白段开通标志着东北高铁网络实现从C型到O型的闭环升级 [1] - 线路向南衔接京哈、秦沈、沈大、沈丹高铁,向北连接敦白高铁及规划的敦牡高铁、牡佳高铁,构建南北贯通、东西互联的高铁网 [2] - 辽宁14个地市实现市市通高铁,哈长城市群与辽中南城市群有效衔接,构成东北高铁城市群 [5] 交通效率提升 - 北京朝阳至长白山站最快4小时33分可达,沈阳北至长白山站最快1小时53分可达 [2] - 长白山站日均开行列车由14对增加到28对,开行方向增加延吉、青岛等城市 [3] - 线路是构建区域1、2、3小时出行圈的重要支撑项目,进一步释放既有京哈高铁、长珲城际的运力 [2] 旅游经济激活 - 环线高铁将沈阳故宫、长白山天池等七大5A级景区串联成链 [3] - 打破旅长游短瓶颈,促进沿线旅游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发展 [4] - 通化市规划创建一城十线百景千亿级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释放康养、冰雪等旅游资源潜力 [5] 区域经济融合 - 缩短东北与京津冀时空距离,促进人才、资源、技术等要素流动,推动区域经济深度融合与产业协作 [2] - 推动辽宁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布局、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发展及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 [2] - 高铁推动通化等城市融入高铁都市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技术创新应用 - 新一代自动化腕臂预配平台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生产,节约5%原材损耗,提升施工效率40% [6] - 国内首创无轨化接触网承力索小张力架设装备,实现无轨施工突破 [6] - 道岔闪光焊接技术攻克传统焊接难题,提升轨道平顺性与安全性 [6]
沈白高铁攻克四大世界级难题 辽宁实现市市通高铁
中国经营报· 2025-09-30 13:22
项目开通与基础信息 - 沈佳高铁沈白段于9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 北京朝阳站至长白山站最快行程时间为4小时33分钟 [3] - 项目最高时速按350公里运营 开通初期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64列 其中跨线动车组36列 [5] - 项目于2021年7月全线开工建设 此前初步设计分别于2019年12月及2020年8-9月获得批复 [3] 工程技术挑战与创新 - 项目建设需克服高寒区极寒天气 冬季气温可降至零下30~40℃ 每年有效工期不足200天 [3] - 项目地质构造复杂 跨越多条河流山脉及地震带 全线新建隧道85座 桥梁175座 桥隧比高达77% [3] - 为应对极寒天气及膨胀土路段 设计方采用动态温控路基系统 成功处理17.2公里膨胀土路段 并构建防排一体化综合支护技术体系 [4] 生态保护措施 - 工程选线利用既有廊道避让中华秋沙鸭集中活动区 在保护区范围内设置直立式及全封闭声屏障以减少噪声和灯光影响 [4][5] - 在抚顺市区噪声敏感区域建设1900米半封闭声屏障 全线共规划36处生态廊道以保障野生动物迁徙 [5] - 项目穿越园池湿地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 面临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及复杂的施工审批程序 [3][4] 路网连接与区域影响 - 沈佳高铁沈白段向南衔接京哈 沈大等高铁路网 向北与敦白 牡佳高铁相连 中部与规划的长辽通 丹通高铁互通 [5] - 项目构建起东北地区南北贯通 东西互联的高铁网络 实现了辽宁省"市市通高铁"的目标 [5]
沈佳高铁沈白段正式投入运营
经济日报· 2025-09-30 10:07
高铁线路开通 - 新建沈阳至长白山高速铁路(沈佳高铁沈白段)于9月28日正式投入运营 [2] - 首趟运行列车G8166次于当日从长白山站出发行驶至抚顺站 [2] - 线路位于抚顺市境内 [2]
白山黑水起新程 沈佳高铁沈白段开通运营
新华网· 2025-09-29 14:34
高铁线路开通概况 - 沈阳至佳木斯高速铁路沈阳至白河段(沈佳高铁沈白段)于9月28日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吉林通化、白山和辽宁抚顺三地正式接入全国高铁网,辽宁实现“市市通高铁” [1] - 线路起自沈阳北站,终至长白山站,途经辽宁省沈阳市、抚顺市,吉林省通化市、白山市,线路全长43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1] - 线路开通后,北京朝阳至长白山站最快旅行时间缩短至4小时33分钟,沈阳北至长白山站最快旅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53分钟,推动长白山接入京津冀“半日经济圈” [1] 工程建设与技术挑战 - 全线桥隧比高达77%,线路穿越东北高寒地区,需克服极寒冻土、火山灰地层、湿地生态区及东北最大岩溶隧道群等复杂地质条件 [2] - 在辽宁段最长隧道新宾隧道(10.2公里)建设中,克服了冻土断层、浅埋段和丰富地下水系带来的施工挑战 [2] - 全线新建最大站房通化站配备了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和融雪系统,可最大应对200毫米厚度的积雪荷载,确保站房运维安全 [2] 区域经济与旅游发展影响 - 高铁开通将打破长期制约白山市发展的“旅长游短”瓶颈,北京到白山市旅程时间缩短至4小时左右,沈阳到白山市旅程时间缩短至1.5小时左右 [3] - 白山市计划以高铁为载体,做大以“一山两江”(长白山、松花江、鸭绿江)为代表的全域旅游产业,坚持四季联动发展 [3] - 在抚顺,全长382.46公里的福顺满乡文旅路已开工建设,串联16处景区,将因高铁开通迎来“快进慢游”的游客 [3] 路网衔接与战略意义 - 沈佳高铁沈白段向南衔接京哈、沈大等高铁路网,向北与敦白、牡佳高铁相连,中部还与规划的长辽通、丹通高铁互通,辐射效应明显 [3] - 线路向东可衔接中、俄、朝边境地区,向西融入全国高铁网络,有助于东北冰雪经济、生态经济走向全国 [4] - 高铁开通将带来沿线人流、信息流、资金流聚集,串联起通化医药、白山矿泉水、长白山文旅等产业集群,助力对接京津冀、沈阳经济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