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维生素

搜索文档
营养品走俏更要治理乱象
经济日报· 2025-07-25 06:10
未成年人营养品市场现状 - 上半年婴童维矿、碳酸钙、复合维生素等未成年人营养品持续走俏,改善睡眠类、肠胃养护类营养品成交量同比超10倍增长 [1] - 二三线城市未成年人营养品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30%,显示市场潜力巨大 [1] - 营养品种类日益丰富,但存在品类杂乱、夸大效果、非法添加、价格混乱等市场乱象,制约行业规模扩大 [1] 行业监管与政策方向 - 需落实食品安全法、《国民营养计划》等法规,加强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监管,打击虚假宣传和非法添加 [2] - 提升行业准入门槛,优化营养品标准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2] - 通过制定产品标准和科学指导,确保未成年人营养品安全健康,维护消费者权益 [2] 行业竞争与产品创新 - 企业需加强自律,避免低水平无序竞争,通过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 [2] - 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设计差异化产品,如轻养生、剂型零食化产品,创新营养品形态 [2] - 确保添加剂规范使用,提升产品品质和安全性 [2] 销售渠道拓展 - 发挥线下销售品牌推广优势,利用线上销售多样性和便捷性,推动销售额增长 [3] - 平台需规范推荐机制、整治虚假宣传,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3]
专家呼吁:多方协同共建妇幼健康科普传播生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2 08:19
妇幼健康科普行动阶段性成果 - "2025人民好医生妇幼健康科普行动"在北京召开阶段性总结交流会 多位医学专家参与讨论妇幼健康知识创作与传播的优化路径 [1] - 北京协和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等五家医疗机构专家代表分享优秀科普经验 [1] 叶酸补充认知现状与问题 - 临床观察显示公众对叶酸补充存在时间 剂量及方式等认知误区 科学补充比例仍偏低 [2] - 北京协和医院甄璟然指出:意外怀孕导致错过孕前干预窗口 盲目补充现象普遍 碎片化信息加剧认知偏差 [2] - 首都医科大学张瑾发现:高龄 双胎等高风险孕妇群体对足量补充必要性认知不足 引发母婴健康隐患 [2] -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杨东霞基层调研显示:准妈妈因缺乏可靠信息源导致焦虑与行动力不足并存 [2] -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刘兆董强调:福建孕妇过度依赖食补(鱼虾) 忽视胎儿神经系统发育需0.8毫克/日叶酸的科学标准 [2] -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陈军指出:重油重盐饮食与果蔬摄入不足加剧叶酸缺乏 但公众认知显著滞后 [2] 权威科普传播策略 - 专家以《孕前和孕期主要微量营养素补充专家共识(2024)》为基础 通过短视频传递"黄金六个月"(孕前3月至孕早期3月)与每日0.8毫克叶酸补充标准 [3] - 科普内容实现医学术语生活化转化 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提升传播亲和力与记忆度 [3] - 采用"权威+趣味"双轮驱动模式 推动科学备孕理念渗透率提升 [3] 健康科普生态体系建设 - 北京协和医院甄璟然提出:需政府 企业 媒体 医务人员 公众五方协同构建可持续传播体系 [4][5] - 政府需强化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 企业应搭建技术平台 媒体承担精准传播职能 医务人员主导内容创作 公众参与推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 [5] - 妇幼健康科普被定位为国家战略组成部分 科学备孕知识普及对"健康中国"建设与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5]
“假洋牌”收割机? 年售1700万只的BeauEver陷身份疑云
新浪科技· 2025-06-28 10:29
假进口保健品及化妆品现象 - 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出"LAXIN"品牌女性复合维生素产品以跨境进口名义售卖,实为国内生产且无海外销售记录,涉嫌虚假宣传[2] - BeauEver化妆品品牌被消费者质疑无进口备案,新西兰当地无该品牌记录,产品备案显示生产地址为中国且状态已注销[2] - 化妆品监管App显示BeauEver所有关联产品类型均为"国产普通化妆品",与欧莱雅等明确标注"进口普通化妆品"形成对比[5][6] BeauEver品牌身份疑点 - 品牌官网宣称2019年创立于新西兰,但经营主体DAYLESFORD LIMITED(戴思福有限公司)香港注册时间为2023年[4][5] - 产品包装标注"MADE IN CHINA",但官方称2019-2022年期间因疫情启用中国合作工厂生产特定批次,当前销售产品标注原产国为澳大利亚[2][8] - 在亚马逊海外平台未查询到该品牌产品,与其宣称"销往全球27个国家"存在矛盾[2][8] 产品宣传与销售表现 - 品牌宣传运用南极糖蛋白、DNA提取技术等专利成分,但实际备案信息显示生产企业为广东中山的诺斯贝尔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6][7] - 抖音官方店两个店铺总销量达13.8万,小红书淘宝等平台销量超2600单,2024年明星产品逆龄针在中国售出1700万只[10] - 产品宣传中突出"14天显著改善1.3岁肌龄"等功效,但小字注明数据来自原料供应商且不作功效承诺,价格区间159-1198元[12] 消费者投诉与行业监管 - 消费者反映使用后出现皮肤发红过敏,且退货流程存在争议,售后服务满意度低[14] - 法律专家指出在国外注册商标后国内生产销售的模式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9][15] - 建议监管部门将此类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要求如实上报经营历史规模等信息,加强消费预警[16]
汤臣倍健再登Nature:精准营养引领全球VDS新纪元
齐鲁晚报· 2025-06-26 16:46
公司科研实力与行业地位 - 公司因在精准营养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被国际权威科学期刊Nature增刊重点介绍,是专题中唯一膳食营养补充剂(VDS)企业[1] - 继2023年6月后再次登上Nature增刊,印证全球科学界对中国营养科研实力的认可,并逐步成为全球VDS行业领先企业[4] 精准营养研究突破 - 2020年建成国内首个全自动在线干血斑检测中心,仅需指尖血微量样本即可检测超过40种代谢组分,被Nature称为"小样本、大数据"式创新[5] - 2024年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等机构,构建全新代谢健康量化模型,全球率先对内稳态概念多维度量化评估取得突破[5] - 科研技术成果将与基因检测和肠道微生物群分析等技术结合,助力制定个人精准营养干预策略[5] 科研成果转化与行业应用 - 重点探索以膳食营养补充剂解决普遍健康问题,基于科学循证进行功能研究并更新配方[6] - 开展红曲和水溶性番茄浓缩物在胆固醇控制和心血管健康方面的功效研究[7] - 创新使用双层片剂技术,通过维矿分层制备工艺隔离易反应成分,提升复合维生素矿物质功效[7] - 成功分离并研究副干酪乳酪杆菌LPB27和短双歧杆菌207-1等益生菌菌株,探讨其在消化和代谢健康中的潜在用途[8] - 开展骨关节健康领域首个万人级真实世界研究,验证氨糖、硫酸软骨素及钙组合的安全性和积极作用[8]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精准营养作为营养研究发展方向,将推动更多科研成果惠及大众健康[8]
聚焦妇幼健康 以权威科普提升公众健康素养
人民网· 2025-06-24 13:52
妇幼健康科普的重要性 - 妇幼健康科普是提升公众健康素养、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尤其在信息过剩且良莠不齐的时代,权威专业的科普内容尤为重要 [1] - 育龄期女性对专业妇幼健康知识的需求非常迫切,科普行动能为她们提供准确科学的健康知识,帮助管理自身健康并为孕育新生命打下基础 [1] 妇幼健康科普的实践路径 - 医务人员应积极发挥科普主体作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公众 [1] - 创新科普形式至关重要,例如采用短视频和竖屏拍摄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科普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方便公众在碎片化时间获取信息 [1] - 依托权威平台并结合区域特点进行内容创作,针对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和健康需求制定贴近实际的科普方案,使内容更具实用价值 [2] 科普内容的专业依据 - 科普行动基于《孕前和孕期主要微量营养素补充专家共识(2024)》,保障了内容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2] - 《共识》从叶酸补充、铁蛋白检测、体重增长管理、钙和维生素D补充等多个方面提出建议,旨在减少出生缺陷和不良妊娠,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 [2] 叶酸补充的关键作用 - 叶酸是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关键营养素,对备孕和孕期女性至关重要 [2] - 建议备孕女性从孕前至少三个月开始补充0.8毫克叶酸的复合维生素补充剂,并持续至妊娠满三个月,有助于降低不孕风险、提高妊娠机会并减少子代出生缺陷 [2] 全社会参与与技术应用 - 呼吁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学术界、媒体和公众共同参与妇幼健康科普工作,形成合力推动科普事业发展 [3] - 借助AI、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打破时空限制,例如开发智能科普助手提供个性化健康咨询,构建科普知识图谱实现精准推送和智能推荐 [3]
维生素B竟能缓解这么多小毛病!正确补充方式→
央视新闻· 2025-05-29 00:33
B族维生素概述 - B族维生素是一个大家族,包括维生素B1、B2、B3、B5、B6、B9、B12等,均为人体必需营养素 [1] - 每种B族维生素具有独特生理功能,缺乏任何一种都可能对身体产生危害 [1] 各类B族维生素功能及缺乏症状 维生素B1 - 缺乏导致脚气病,表现为下肢神经炎,严重者出现全身浮肿、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2] - 补充来源包括豆类、种子外皮、胚芽、酵母、动物内脏和瘦肉等 [2] 维生素B2 - 缺乏可引起口角炎、唇炎、阴囊炎、眼睑炎等症状 [3] - 补充来源包括奶制品、肉类、蛋类、肝脏等 [4] 维生素B3 - 缺乏引起糙皮病,表现为皮炎、腹泻及痴呆等 [5] - 补充来源包括酵母、肉类、肝脏、谷类、菜豆等 [6] 维生素B5 - 缺乏时易疲劳、食欲不振、恶心等 [7] - 补充来源包括鸡肉、牛肉、肝脏、谷类、土豆、西红柿等 [8] 维生素B6 - 缺乏引起末梢神经炎、唇炎、舌炎、皮脂溢出和小细胞性贫血等 [9] - 补充来源包括肝脏、鱼类、肉类、全麦、坚果、豆类、蛋黄和酵母等 [10] 维生素B9(叶酸) - 缺乏可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孕期缺乏可致胎儿神经管畸形、唇腭裂等 [11][12] - 补充来源包括绿叶蔬菜、水果、酵母和肝脏等 [12] 维生素B12 - 缺乏可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见于严重吸收障碍者及长期素食者 [13] - 补充来源包括动物性食物(如肝脏),植物中不存在 [13] 补充建议 - B族维生素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豆类、乳蛋类、畜禽鱼肉类、粗粮等食物中 [14] - 膳食均衡者一般不会出现B族维生素缺乏,无需额外补充 [14][16] - 水溶性特性使过量摄入会随尿液排出 [14] - 特殊人群(如挑食者、孕妇、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 [15]
Julydeer:以科研匠心打造全维健康解决方案
搜狐网· 2025-05-14 09:54
品牌溯源 - 公司2012年创立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占地122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构建了膳食营养补充剂研发与生产闭环 [1] - 核心理念为"科学、严谨、创新、安全",通过HACCP、FDA及NFS认证确保产品安全性与有效性 [1] - 研发体系聚焦"高纯度、高浓度、高吸收、高转化",结合传统草本与现代科研验证机制 [1] 产品技术特点 - 采用20倍浓缩萃取技术使奶蓟草硬胶囊水飞蓟素含量达500mg/份 [2] - 磷虾油软胶囊含50%海洋磷脂,提升Omega-3吸收率 [3] - 虾青素软胶囊使用AstaPure®专利技术使吸收率达260% [8] 核心产品系列 肝脏健康 - 奶蓟草硬胶囊含10000mg北美野生奶蓟草籽,临床验证可改善肝功能指标 [2] - 卵磷脂软胶囊含2400mg卵磷脂,研究显示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 [15] 心脑血管 - 纳豆硬胶囊含18万FU纳豆激酶,研究证实其溶栓效果温和安全 [2] - 角鲨烯软胶囊可降低50%上呼吸道感染风险并调节血脂 [16] 脑健康与睡眠 - 磷脂酰丝氨酸硬胶囊含DHA藻油和L-苏糖酸镁,研究显示可改善认知功能 [13] - 复合镁硬胶囊含300mg螯合镁和50mg GABA,证实可提升睡眠质量 [14] 抗衰与免疫 - PQQ胶原蛋白硬胶囊通过激活线粒体功能减少皮肤氧化损伤 [7] - 女士复合维生素片含17种维生素矿物质和11种草本提取物,改善脱发和免疫力 [9] 科研验证体系 - 所有产品功效描述均基于科学文献,如槲皮素硬胶囊临床数据显示降低血尿酸15% [6] - 严格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如奶蓟草护肝机制经临床研究证实 [1] - 第三方检测验证产品关键指标,如水飞蓟素吸收率优于同类 [2]
虚标成分、产地造假,央视曝光跨境电商保健品黑色产业链
新浪财经· 2025-04-28 10:02
跨境保健品制假售假产业链 - 电商平台存在标称进口但实际为境内非法生产的保健品 如一款售价129元的女性复合维生素产品显示已购3.9万件 但海外平台无法查询到产品信息 [1] - 另一款名为"LAXIN"的美国进口纳豆激酶胶囊同样无法在海外平台查询到任何信息 实际由境内公司生产 [1] - 涉事公司为节约成本虚标成分 且通过保税仓发货等方式伪装成正规进口产品 [1] 制假售假操作手法 - 江苏蕲臻堂生物科技提供全套跨境保健品销售服务 包括开设境外公司 购买商标等 并建议在国内生产后出口转内销以节约成本 [2] - 安徽全康药业在香港注册空壳公司提供合法跨境手续 实际产品在安徽阜阳工厂生产 通过出关再清关进入保税仓的方式伪装成香港生产 [2] - 山东益诺康药业采用国内生产胶囊颗粒再运到国外包装的方式 增加隐蔽性 [3] 行业监管现状 - 跨境保健品行业因国家暂时没有明确规定 在成本 质量和宣传方面较为随意 [2] - 相关行为涉嫌违反《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虚假广告罪和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罪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