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合一总成
icon
搜索文档
联合动力(301656):2025 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略低于市场预期,新品可期&客户多元,看好长期趋势
东吴证券· 2025-10-24 14:0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略低于市场预期,但看好其长期发展趋势,主要基于新产品推出、客户多元化以及产能扩张 [1][8] - 公司多合一总成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第6代电驱系统即将推出,并横向拓展至智能悬架等底盘域产品 [8] - 客户结构呈现新势力、传统车企、海外车企多元发展态势,海外业务基于“Local for Local”战略开始放量 [8] - 苏州和常州工厂产能扩建快速推进,预计新增驱动总成、电机、电控、电源产能分别为12万套、10万套、97万套、29万套 [8]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53.77亿元,同比增长15.32% [8]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下降15.55% [8]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2.22亿元,同比下降22.16% [8]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45.25亿元,同比增长35.52%;归母净利润7.92亿元,同比增长38.38% [8] 盈利能力与费用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4.45%,同比下降2.89个百分点,预计系产品与客户结构变化导致 [8]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5.89%,同比下降0.40个百分点 [8] - 2025年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8.85%,同比上升1.26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1.01个百分点,预计系海外客户开发及线控等新品投入所致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9亿元、16.79亿元、25.82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0.64%、48.67%、53.81% [1][8]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最新摊薄)分别为0.47元、0.70元、1.07元 [1][8] - 基于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至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66倍、44倍、29倍 [1][8]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15.31亿元、284.67亿元、366.9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3.09%、32.21%、28.91% [1]
汇川技术(300124):2025Q2业绩同环比双增,战略业务快速推进
东莞证券· 2025-09-02 17:0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核心观点 - 2025Q2业绩实现同环比双增,营收和利润均显著增长 [1][6] - 下游需求回暖,多平台与定制化解决方案推动市场份额提升 [6] - 新能源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客户结构多样化且海外拓展顺利 [6][7] - 战略业务快速推进,工业AI和人形机器人技术取得进展 [6][7] - 国际化进程加速,新兴市场营收快速增长 [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05.09亿元(+26.73% YoY),归母净利润29.68亿元(+40.15% YoY)[6] - 毛利率30.23%(-1.55pct YoY),净利率14.65%(+1.38pct YoY)[6] - 2025Q2营收115.31亿元(+18.99% YoY;+28.44% QoQ),归母净利润16.46亿元(+25.91% YoY;+24.40% QoQ)[6] - 费用率变动:销售费用率-2.04pct YoY,研发费用率+0.48pct YoY [6]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2.06元、2.57元、3.02元,对应PE为37倍、30倍、25倍 [8][10] 业务细分表现 - 通用自动化业务营收88.07亿元(+17.11% YoY),其中变频器+8%、通用伺服+23.33%、PLC&HMI+30.43%、工业机器人+3.45% [6] - 新能源业务营收约90亿元(+50% YoY),电驱总成产品快速放量 [6] - 国内客户定点项目超30个,海外定点项目5个,覆盖电源/总成/电控/电机等多品类 [6] - 海外营收同比增长39.34%,占总营收6.43%,越南/中东/泰国市场增长显著 [7] 战略进展 - 工业AI平台iFG架构落地,形成全链路软件体系 [6] - 人形机器人产品进入开发阶段: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行星滚柱丝杠工艺优化 [6][7] - 为大客户定制直线模组并完成送样,启动上肢部件开发 [6][7] - 锂电、手机行业在韩国、越南市场实现头部客户突破 [7]
汇川技术(300124):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工控逐步复苏,电动车继续高增,机器人业务快步推进
东吴证券· 2025-08-26 17:3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95.0元 [1][10] 核心观点 - 2025年半年报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工控自动化逐步复苏 电动车业务持续高增长 机器人业务快速推进 [1][9] - 新能源车业务定点放量带动收入高增长 规模效应和费率缩减提升利润率空间 [3] - 通用自动化业务通过组织迭代和解决方案创新再现强劲α 下半年订单增速预计达20-30% [9] - 战略业务全面布局 机器人零部件进入开发阶段 国际化收入同比增长39% [10] - 期间费用管控得当 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65.2% [10] - 上修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8.0/71.3/86.4亿元 同比增速35%/23%/21% [10]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05亿元(同比+27%) 归母净利润29.7亿元(同比+40%) 毛利率30.2%(同比-1.5pct) 归母净利率14.5%(同比+1.4pct) [9] - 2025Q2营收115亿元(同比+19%) 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26%) 毛利率29.6%(同比-0.2pct) 归母净利率14.3%(同比+0.8pct) [9] - 2025H1经营性净现金流30.20亿元(同比+65.2%) Q2单季度27.58亿元(同比+53.2%) [10] - 2025E营业总收入470.31亿元(同比+26.97%) 归母净利润57.96亿元(同比+35.25%) [1] 业务板块表现 - 新能源汽车业务:2025H1收入90亿元(同比+66%) Q2单季52亿元(同比+49%) 电控市占率11.8%稳居第三方第一 子公司联合动力净利润5.5亿元(同比+45%) 净利率6.0% 全年收入预计225-240亿元(同比+40-50%) 利润预计12-15亿元 [3] - 通用自动化业务:2025H1收入88亿元(同比+17%) Q2单季47亿元(同比+7%) 低压变频/交流伺服/PLC&HMI市占率分别达23.7%/37.0%/7.2% [9] - 电梯业务:2025H1收入23亿元(同比-1%) 全年收入预计49-52亿元(同比+0-5%) [3] - 国际化业务:H1收入13亿元(同比+39%) 占比6% 越南/中东/泰国区域增长快 [10] 战略布局进展 - 机器人业务:无框电机及驱动器/关节模组进入开发阶段 行星滚柱工艺优化 线性模组完成送样 启动上肢机械臂开发 [10] - 数字化业务:空压机/纺织/食品包装等行业实现批量订单 [10] - 能源管理业务:发电侧储能PCS及一体机出货增长 海外能源业务打造样板点 西安储能新厂年交付能力50GW [10] - AI布局:完成iFG汇川工业智脑平台架构 形成全链路工业AI软件体系 [10] 产能与客户 - 产能扩充:苏州工厂二期和三期顺利推进 匈牙利工厂完成首个客户项目样件下线 [3] - 客户多样性:理想/广汽埃安/奇瑞/小米/吉利/小鹏等头部客户销量同比增幅2%至242%不等 内资新势力/传统车企/海外车企订单快速增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