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娃衣
icon
搜索文档
Labubu爆火之后,去义乌的年轻人赚翻了
36氪· 2025-07-07 15:44
关于义乌,南瓜总会想起小时候的一个魔幻场景——数百种姿态各异、表情不一的"耶 稣"层层叠叠地环绕着她,而她在中间赶作业。 近年来,义乌吸引了不少Z世代前去创业,他们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乌漂"。他们日夜不停地为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简称"义乌指数")贡献着 自己的力量,不少人在这里治好了精神内耗,因为这里不讲"底层逻辑""颗粒度",只讲实干。 南瓜是90后,义乌本地人。接受采访的时候,她刚带完两天一夜的"义乌游学团"回来,但仍然激情四射,语速飞快,像台不知疲倦的永动机。 南瓜的初中是住校制的,学校就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隔壁,每个周日下午她都会去婶婶的档口写完下周一要交的功课。"几百尊不同花样的耶 稣雕像围绕着 我,但我那时是没有感觉的,只觉得是一些商品而已,长大之后才意识到那很魔幻。" 这种与市场共生的亲密感并非南瓜独有,班上许多同学的童年记忆也天然浸染着小商品城的底色:他们的父母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都有档口,卖各种各样的 小商品。孩子们在迷宫般的商铺通道里追逐打闹,整座商贸城都是他们的游乐场。 在南瓜的成长地图上,义乌的商城从来都是重要坐标。很小的时候,南瓜就有过"进货"的亲身体验,因为父母在杭州有家日用百货 ...
每天摸过1500个Labubu脸蛋的家庭女工,日薪50元
虎嗅· 2025-07-01 18:27
潮玩产业链分析 - Labubu系列潮玩由泡泡玛特旗下推出 初代产品拍卖价达108万元 多个国家门店出现抢购现象[6] - 东莞是全国最大玩具出口基地 聚集4000多家玩具生产企业 近1500家配套企业 中国85%潮玩产自该地[15] - 2020年东莞有超30家代工厂为泡泡玛特供货 同时也是"祖国版"Labubu主要供应地[15] 搪胶产品生产环节 - 搪胶脸生产包含模具制作、PVC液体成型、削边、上色、喷油等10余道工序 需经至少10名工人处理[20] - 小型搪胶厂Labubu尺寸搪胶脸报价5元/个 加上毛绒身体超15元/个 明确拒绝仿制订单[15] - 中型塑胶玩具厂拥有150名工人 专注海外IP潮玩代工 同样不接Labubu仿制订单[19][21] 生产环节人工成本 - 家庭女工从事"削裙边"工序 每件报酬3.5分钱 日处理1500件收入50-60元[7][10] - 正规工厂老年女工月收入5000-6000元 需承担削边、上色等多道工序[16] - 搪胶炉技术工月薪可达万元 负责模具操作和PVC成型关键工序[17] 娃衣配套产业 - 娃衣工厂批发价15-30元/套 电商平台零售价达工厂价2-3倍 部分单品售价数百元[26][27] - 缝制工序外包单价2元/件 家庭女工实际到手约0.35元/件 日产量千件月入可达7000元[25][26] - Labubu热潮带动娃衣需求激增 工厂近期接到大量该系列订单[26] 市场供需变化 - 泡泡玛特618期间大规模补货 Labubu系列盲盒二手价格下跌50%[28] - 产业链存在明显价值分配不均 终端售价千元产品与3.5分/件的人工成本形成巨大反差[6][7] - 东莞产业集群形成完整分工 从模具开发到成品组装具备全链条生产能力[15][19]
给“顶流”Labubu做衣服,卖给外国人,我月入十万
虎嗅APP· 2025-06-21 10:57
Labubu全球爆火现象 - Labubu系列在2024年海外走红后,2025年成为欧美潮流圈的"社交货币",被贝克汉姆、蕾哈娜等名人带动破圈 [2] - TikTok和Ins上Labubu标签刷屏,海外用户通过拍视频、秀穿搭将其捧为"世界顶流" [2] - Labubu在东南亚市场同样爆发,泰国女星Lisa和公主的带货使其迅速跻身当地潮玩"顶流" [4] - 泡泡玛特通过全球线下门店铺设、参与国际展会及本地化营销,为Labubu 3.0的全球风暴奠定基础 [5] 娃衣跨境市场机遇 - 娃衣成本20-30元人民币,海外售价可达50-80美元(约360-575元),溢价10倍 [2][6] - 深圳工厂数据显示,2024年下半年起近50%外贸商咨询娃衣海外业务 [6] - 典型跨境客户周订单量从200套跃升至1000套,主要销往欧美 [6] - 小红书成为跨境卖家核心渠道,近半订单通过东莞/青岛/义乌仓储中心中转至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日本等国 [5][6] 产品策略演变 - 初期以10元/件的白牌通货为主,后期转向高客单价设计款 [7] - 15厘米娃衣设计紧跟社交平台热点,如《鱿鱼游戏》联名冲锋衣单款销量从30件增至1000件 [8][9] - 欧美消费者偏好sharp风格(僵尸斗篷、重工装饰),东南亚青睐鲜艳夸张设计,与国内精致风格形成差异 [11] - 国内客户复购率高且参与设计互动,海外客户依赖单次种草但退货率近乎为零 [11] 行业挑战与风险 - 盗版Labubu泛滥导致尺寸差异纠纷,AI概念图定制需求暴露行业信息差 [12] - 工厂产能紧张,大客户订单导致中小卖家生产周期从35天延至45天 [14] - 行业实际利润率约20%,大额订单易造成库存和回款压力 [15] - 泡泡玛特加强版权保护,海关频繁查扣侵权产品,商家面临下架封店风险 [16] 行业长期趋势 - 潮玩行业本质是情绪消费,IP迭代不影响核心需求,关键在于开发通用性强的高品质设计款 [16] - 传统代工模式竞争激烈,具备自主设计和渠道能力的玩家将获得溢价空间 [16] - 行业需解决跨境业务中的沟通错位问题,目前仅30%询盘客户能转化为有效订单 [14]
给“顶流”Labubu做衣服,卖给外国人,我月入十万
虎嗅· 2025-06-20 20:46
Labubu全球爆火现象 - Labubu系列在2024年海外走红后,2025年成为欧美潮流圈的"社交货币",被贝克汉姆、蕾哈娜等名人带动破圈,TikTok、Ins上Labubu标签刷屏[2] - 泰国女星Lisa和泰国公主的带货使Labubu迅速跻身东南亚潮玩市场"顶流",玩家购买玩偶后通常会加购多套娃衣晒OOTD[5] - 泡泡玛特通过全球重点城市铺设线下门店、参与潮流展会及本地化营销,为Labubu 3.0全球爆发奠定基础[6] 娃衣跨境市场机遇 - 娃衣成本20-30元人民币,海外售价可达50-80美元(约360-576元人民币),溢价超10倍[3][14] - 深圳工厂数据显示2024年4月后近50%外贸商咨询娃衣海外市场,有客户每周批发1000套销往欧美[12][13] - 小红书成为跨境卖家主要渠道,近50%订单通过东莞、青岛、义乌仓储中心发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国[9][11] 消费者行为差异 - 欧美消费者偏好sharp、夸张、搞怪风格,东南亚青睐色彩鲜明设计,国内则倾向可爱精致款[19] - 国内客户复购率高且参与设计互动,海外客户多通过社媒反向搜索下单但退货率近乎零[20][21] - 设计款娃衣(如鱿鱼游戏联名款)销量从30件飙升至1000件,预售成为常态[16][18] 行业挑战与风险 - 产能焦虑突出:设计打样需15天,生产周期从35天延至45天,大订单挤压中小卖家窗口期[26] - 利润率约20%,但大额订单回款难导致现金流压力,实际利润多沉淀在库存[28] - 泡泡玛特加强版权保护,使用Labubu形象的周边产品面临下架、封店及海关查扣风险[29] 行业发展趋势 - 潮玩行业本质是情绪消费,IP迭代快但市场需求持续存在,商家需聚焦通用款设计能力[30][31] - 传统代工模式已触及天花板,建立自主设计和销售渠道成为突围方向[32] - 信息差导致大量小白商家涌入,但真正具备选品和运营能力的从业者不足30%[24][26]
Labubu带火娃衣市场
每日商报· 2025-06-20 06:18
Labubu潮玩市场概况 - Labubu融合精灵风格的产品在国内外爆红,出现"一BU难求"现象,并催生换装热潮与OOTD分享文化 [2] - 围绕Labubu的商业竞争激烈上演,包括娃衣制作、改娃、修毛捏脸、出租等多元化业务 [2][3] 娃衣制作市场现状 - 电商平台娃衣款式丰富,涵盖多场景服饰(小礼裙、毛线衣、婚纱等)及配件(帽子、背包等),买家秀显示造型多样性显著提升 [2] - 产品价格分层明显:基础套装30-70元,私人定制款超400-500元,淘宝旗舰店因价格亲民接受度高 [2] - 杭州手工爱好者梅如雪团队通过朋友圈、小红书销售,已售出100多套娃衣,设计10余种风格(如"夏日风情""田园系"),定价35-45元/套 [2] - 制作工艺复杂:需根据坐/站姿设计版型,钩织耗时20分钟至3小时不等 [2] 衍生商业模式 - 闲鱼平台出现Labubu出租服务,热门款(如ZIMOMO大天使)日租价60-90元,满足拍照、婚宴布置等需求 [3] - 改娃、修毛捏脸等个性化服务同步兴起,形成涵盖设计、生产、租赁、二手交易的全产业链生态 [3] 消费趋势分析 - Labubu热潮反映Z世代消费观念变革,潮玩消费超越物质层面,成为社交货币 [3] - 消费者通过娃衣搭配、改娃创作实现个性化表达与圈层认同,"创作型消费"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3]
LABUBU热潮之后,谁能俘获消费者的心
中国青年报· 2025-06-19 17:36
LABUBU现象与情绪消费热潮 - LABUBU凭借"丑萌"风格和隐藏款机制在全球引发抢购热潮,精准满足年轻群体对惊喜感、社群认同和收藏价值的需求[1] - 产品衍生出娃衣定制风口,玩家通过高定礼服、职业装等个性化穿搭创造稀缺体验,彰显独特品味[1] - 现象反映新消费趋势:年轻消费者更重视商品的情感共鸣而非实用功能,催生娃衣定制、改娃师等新兴职业[1] 衍生市场就业生态 - 北京娃衣裁缝LABUBU订单占比达95%,独立裁缝月产超百件仍供不应求,客户等待周期达两个月[2] - 微店数据显示个体娃衣商家常带动5-6名社区灵活就业人员(多为下岗/离退休妇女)参与手工制作[2] - 深圳高端美甲店推出LABUBU美容套餐,基础服务298元,镶钻单颗88元,全套超千元,从业者称其利润率高于传统美甲[2] 行业潜在挑战 - 娃衣市场高度依赖LABUBU单一IP,若IP热度下滑可能导致衍生市场断崖式萎缩[3] - 低门槛特性引发从业者大量涌入,同质化竞争或导致价格战,威胁产品品质与设计创新[3] - 缺乏核心技艺或独特审美体系的新入局者易在行业调整期被淘汰,需建立差异化竞争力[3]
Labubu预售大放量,二级市场价格暴跌
财联社· 2025-06-19 14:33
泡泡玛特Labubu系列市场表现 - Labubu系列预售全线售罄 最长预售期至9月22日 消费者等待时间达三个月 [1] - 官方供应策略调整导致二级市场价格暴跌 千岛App上"前方高能"系列挂件成交均价从2279 7元腰斩至1181 3元 [2] - 价格下跌刺激交易量激增 日均成交量从不足66个飙升至2531个 增幅近四倍 [2] 价格变动趋势 - Labubu系列价格全面回落 常规款价格区间从292-510元降至208-385元 隐藏款"本我"价格从4699元跌至2048-2089元 跌幅超50% [2][7] - 价格下跌现象蔓延至全系列 得物APP单个盲盒价格285元 拆盒拆袋价格区间248-399元 [2] 产业链衍生效应 - Labubu火爆带动娃衣销量增长 淘宝平台相关产品销量达数千至数万件 热卖款多为预售 [9] - 小红书Labubu娃衣相关笔记超13万篇 显示用户内容创作活跃度高 [9] 公司资本市场表现 - 泡泡玛特股价2024年初至2025年6月涨幅达1276% 从85港元飙升至283 4港元 [9] - 早期投资人蜂巧资本通过大宗交易清仓1191万股 套现22 64亿港元 [9] 公司运营策略 - 泡泡玛特优化发售环节 开启线上预售以改善消费者购物体验 应对市场炒作行为 [8][9]
“学士服、西游记装扮”Labubu受追捧,“宝妈、白领买得多”!99元Labubu撬动千元“娃衣”消费
第一财经· 2025-06-15 00:30
Labubu的商业价值 - Labubu成为今年夏天的"顶流",展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从抢娃到娃衣、适配Labubu尺寸的眼镜、包包甚至是美甲,都在成为商机 [1] - 仅"潮玩消费"四个字难以概括Labubu的火爆,巴掌大的"娃娃"撬动着惊人的消费力,也在突破"娃圈"文化、情绪消费的新可能 [1] - 比起年轻人,更让"娃衣"卖家印象深刻的客群是全职妈妈、30岁至40岁的白领 [1] 娃衣市场火爆 - 小红书博主小娜koilya从4月起开始做Labubu的配件生意,4月份一天卖几十单,现在可以卖四五百单,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五百来单 [3] - 小娜的店铺中,一件娃衣的价格在20元-30元左右,保护壳则是10元-20元左右,保护壳的利润近30%,娃衣的利润为近40%,这门相对轻巧的生意最多时候一天就能带给她几千元的收益 [10] - 工厂端的感受更为鲜明,Labubu娃衣首先在海外打开市场,去年9月有客户下单了几千套娃衣,到了去年10月,工厂开始不停地给客户出Labubu娃衣样品,去年11月Labubu娃衣开始在海外爆单 [11] Labubu的二创空间 - Labubu变成毛绒玩具后给了二创空间,区别于泡泡玛特的许多手办早已有特定的场景,Labubu毛绒玩具版更接近"娃圈",可以让每个玩家把玩偶变成自己想要的造型,也激发了更多的创作和商业空间 [12] - 在Labubu的热潮之中,"娃衣"正在将Labubu推入更场景化、故事化的消费之中,例如学士服、财神装扮、西游记角色装扮等,都在成为热卖款 [12] - 博主7哥聘用的裁缝阿姨数量已经从年前的3个增加到了十几个,两年前她的精力是三分之一放在Labubu上,现在她的精力是百分之百放在Labubu上 [20] 消费者画像 - 宝妈、白领是Labubu的高消费群体,许多有钱的宝妈会买很多,一个宝妈一次下单了18个保护壳,意味着她有18个Labubu [22] - 30岁到40岁的女性是主要客户,她们会给Labubu买粉红色的财神娃衣放在工位"搞玄学",也会通过购买娃衣来安慰自己 [22] - 在Labubu系列,60%的顾客都买了五个角色的西游记系列,要一千两百多元,而一盒娃娃才六百左右 [22] 娃衣市场趋势 - 艺恩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玩偶服装市场规模约为18亿美元,预计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娃衣市场正逐渐向中高端方向演进 [23] - 国内高端娃衣面料的稀缺可能影响高端娃衣的市场,许多面料需要通过日韩进口,国内类似粗糙面料的价格是20元一米,进口价格是100元一米 [23] - 版权问题也在影响"娃衣"市场,自行设计的Labubu西游记系列娃衣上线后很快在电商平台出现盗版 [24]
“学士服、西游记装扮”Labubu受追捧,“宝妈、白领买得多”!99元Labubu撬动千元“娃衣”消费
第一财经· 2025-06-14 23:57
2025.06. 14 本文字数:2687,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杨园 作为今年夏天当之无愧的"顶流",Labubu从头到脚都在显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从抢娃到娃衣、适 配Labubu尺寸的眼镜、包包甚至是美甲,都在成为商机。 仅"潮玩消费"四个字难以概括Labubu的火爆。小红书娃衣手作博主7哥是"娃圈"重度爱好者及手作娃 衣卖家,她接触过许多青睐BJD (Ball-Jointed Doll 球形关节人偶)、小布等的"娃娘",但Labubu 的娃衣市场仍让她惊讶;"以前是一个'娃'基本要五六千,大家觉得花五六百给它买衣服很正常。现在 一个Labubu才99元,也会有人花两三百给它买一件衣服,甚至很多人一次性买多件,花一千多。" 采访中,记者发现,比起年轻人,更让"娃衣"卖家印象深刻的客群是全职妈妈、30岁至40岁的白 领,巴掌大的"娃娃"撬动着惊人的消费力,也在突破"娃圈"文化、情绪消费的新可能。 "娃衣"卖爆了 "一直在补货。"小红书博主小娜koilya从4月起开始做Labubu的配件生意,主要卖Labubu的透明保 护壳、娃衣,她告诉记者,4月份的时候,她一天卖几十单,现在可以卖四五百 ...
“宝妈、白领买得多”,99元Labubu如何撬动千元娃衣消费?
第一财经· 2025-06-14 21:35
小娜是一名90后,卖Labubu配件是她的一门副业,她主要做的是工厂一件代发,找合适的单品、工厂下单,由工厂直接发货给消费者,她负责引流、接订 单和售后。在她的店铺,一件娃衣的价格在20元-30元左右,保护壳则是10元-20元左右,保护壳的利润近30%,娃衣的利润为近40%,随着Labubu的爆火, 这门相对轻巧的生意最多时候一天就能带给她几千元的收益。 要押中这样的"风口"并不容易,小娜告诉记者,她是先在2月刷到了Labubu跳舞的视频,自己入了Labubu的坑,后来在泡泡玛特乐园里看了许多Labubu的故 事,对Labubu有了很多研究。2月份入坑时,她只要加价几十就能买到一只热卖款Labubu,如今,在小红书,一些想要做Labubu"娃衣"生意的小卖家,可能 还没开始就卡在了买不到一只正版Labubu。 巴掌大的"娃娃"撬动着惊人的消费力,也在突破"娃圈"文化、情绪消费的新可能。 作为今年夏天当之无愧的"顶流",Labubu从头到脚都在显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从抢娃到娃衣、适配Labubu尺寸的眼镜、包包甚至是美甲,都在成为商机。 仅"潮玩消费"四个字难以概括Labubu的火爆。小红书娃衣手作博主7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