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衣

搜索文档
爆了!全球订单涌来
央视新闻· 2025-08-24 15:50
随着潮流玩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玩偶的衍生品类"娃衣"正逐渐成为"养娃"的标配。社交平台上,年轻的消费者们纷纷晒出LABUBU等潮流玩具的个性穿 搭:从基础款到高端定制,从现代潮流到传统非遗,产品花样不断翻新。 为玩偶设计制作"娃衣"正成为消费与出口领域共同的热点。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小"娃衣"如 何激活消费大市场? 非遗面料、量身定制服务 "娃衣"赛道迎来新风口 搭配衣服、接头发、镶牙钻、做美甲、穿小皮鞋……以LABUBU为代表的一批潮玩带动了周边产品的火热。"娃衣"赛道也随之迎来新风口。 在浙江海宁市一家纺织生产车间,记者见到了正在生产中的"娃衣"面料,主要以宋锦、罗等国风面料为主,这些面料经过一道道工序,被打造成LABUBU 家族的精美服饰。 该公司总经理胡鸣一表示,这些"娃衣"用的是国家级非遗服装面料,主要把传统的服装、面料跟潮流结合,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更好 地走出海外。 据了解,目前钩织一件"娃衣",根据复杂程度不同,耗时从20分钟到3个小时不等。在价格方面,"娃衣"根据款式的不同,售价可从十几元到近百元不 等。 "娃衣"设计师瞿 ...
泡泡玛特(9992.HK):IP+市场共振 高增趋势延续
格隆汇· 2025-07-18 03:17
盈利表现 - 25H1集团收入预计同比增长不低于200%,达到137.64亿元,期内溢利(不考虑金融工具变动损益)预计同比增长不低于350%,达到44.89亿元,净利率提升至33% [1] - 24H1集团收入45.58亿元,期间溢利9.64亿元,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0.33亿元,24H1净利率20%,24H2净利率26% [1] - 25Q1收入增长165-170%,25Q2增速达200%+,销售环比提速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IP及产品放量:泡泡玛特品牌及旗下IP全球认可度提升,搪胶毛绒等产品放量 [1] -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25Q1中国收入同比增长95%-100%,海外增长475%-480%,其中亚太增长345%-350%,美洲增长895%-900%,欧洲增长600%-605% [1] - 618期间LABUBU全平台放货超百万件,隐藏款二手市场价格大幅下跌,供需矛盾缓解 [2] 盈利能力提升原因 - 产品结构优化及规模效应显现 [1] - 海外产品因关税提价 [1] - 成本优化及费用管控加强 [1] 海外战略 - 2025年计划海外开店100家,海外营收占比预计超50%,北美市场有望达到20年中国市场销售额 [3] - 重点拓展欧美市场及地标门店、旅游景区渠道,计划在东南亚及欧洲设立区域地仓以节省50%成本 [3] - 海外直播业务占比目标超20%,英语系直播间由国内管理,小语种直播间本地运营 [3] 产品与创新 - 推出积木、饰品、娃衣等新品,综合平台布局持续推进 [2] - 坚持"少就是多"策略,2025年SKU数量不超2024年,成熟品类严控数量,新品类试水后精简 [3] 行业地位与展望 - 公司为国内潮玩龙头,具备强IP获取与运营能力 [3] - 预计25-27年营收增速105%、49%、38%,归母净利润增速114%、58%、46% [3]
泡泡玛特(09992):IP+市场共振,高增趋势延续
中邮证券· 2025-07-17 16: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泡泡玛特(9992.HK)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5年上半年正面盈利预告,25H1预计集团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不低于200%,期内溢利(不包括未完成统计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去年同期增长不低于350% [5] - 预计公司25 - 27年营业收入增速为105%、49%、38%(均上调),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14%、58%、46%(均上调),EPS分别为4.99、7.87、11.47元/股,当下股价对应PE分别为46x、29x、20x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252.60港元,总股本/流通股本13.43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3392.27亿港元,周内最高/最低价275.00/279.50港元,资产负债率26.8047%,市盈率104.7267,第一大股东为GWF Holding Limited [4] 投资要点 - 24H1集团收入45.58亿元,期间溢利9.64亿元,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 0.33亿元;25H1集团收入不低于137.64亿元,期间溢利(不考虑金融工具变动损益)不低于44.89亿元,25H1净利率约为33% [6] - 收入端销售环比提速,25Q1集团整体收入增长165 - 170%,25Q2增速在200%+;收入大幅增长得益于IP及产品放量、海外收入占比提升 [6] - 净利率进一步提升至33%,原因包括产品结构优化和规模效应显现、海外产品提价、公司优化产品成本和加强费用管控 [6] 618放货情况 - 6月17 - 18日LABUBU全平台大放货,淘宝、抖音、小程序官方渠道放货超百万,首次开启线上预售;放货后LABUBU二手市场下跌,能缓和供需矛盾,打击黄牛抬价行为,使市场回归理性 [7] 综合平台建设 - 泡泡玛特围绕五个领域构建了覆盖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的综合运营平台,24年推出饰品、积木产品,25年推出杂志产品,近期推出娃衣产品,全产业综合平台布局逐步推进 [9] 公司展望 - 出海方面,2025年继续提升海外业务占比,签约核心地标城市门店并提升开店质量,关注美国和欧洲市场,拓展销售渠道;推动国内新业务拓展到海外,重视直播业务,2025年预计直播在海外电商中占比超20%;计划在东南亚及欧洲地区设立区域地仓,预计节省50%成本,提高补货效率 [10] - 创新方面,坚持以IP为核心的集团化战略,持续推出新品类,对SKU数量相对克制,2025年SKU绝对值预计不多于2024年 [10] - 未来,25年计划海外开店100家,海外营收预计占比超50%,北美市场有望达20年中国市场销售额;设立区域地仓将降低营业成本,净利率有望持续上行 [10]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037.75|26,785.77|39,965.64|55,180.77| |增长率(%)|106.92|105.45|49.20|38.07| |EBITDA(百万元)|5,065.28|9,419.46|14,797.74|21,448.3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125.47|6,703.25|10,567.91|15,405.95| |增长率(%)|188.77|114.47|57.65|45.78| |EPS(元/股)|2.36|4.99|7.87|11.47| |市盈率(P/E)|34.71|46.24|29.33|20.12| |市净率(P/B)|10.30|19.00|12.01|7.72| |EV/EBITDA|20.51|31.93|19.84|13.14|[14]
卖手链、发绳……轻轻创业的年轻人把生意做“小”
中国青年报· 2025-07-16 07:15
轻量化创业模式 - 年轻人从个人需求出发创业,产品包括瑜伽袜、发圈、手机壳等,单日销量一两百单即算"爆款"[1] - 依托中国工厂供应链,将小众需求转化为可持续生意,月流水可达10万元,投入小风险低[1] - 工厂为适应小单定制需求改变规则,接单门槛降低至1单,支持深度个性化定制[1][5] 细分赛道案例 - 手机壳品牌"TWIXO"通过艺术设计赋予产品情感价值,从月流水3000元发展到日流水3000元[4][6] - 二次元周边创业者开发酒坛造型"谷美"装饰品,满足粉丝个性化摆阵需求[8][9] - 一次性袜子品牌瞄准透气防臭痛点,试图改变行业暴利现状[9][10] - 多巴胺色系瑜伽袜创新设计,增加松紧带解决阔腿裤穿着痛点[11][12] 供应链变革 - 外贸工厂转型柔性供应链,数码印花等技术支持一件起订,降低创业者库存压力[13][14] - 产业集群效应显著,东莞玩具厂、苍南印刷厂等能快速配套全产业链资源[15][17] - 物流成本优化,快递单价低至3.5元,支持小批量高频次发货[14] 年轻创业者特质 - 采用全外包模式运营,核心团队不超过5人,专注设计与营销[16] - 对品质要求严苛,瑜伽袜打样修改4-5次,毛绒玩具退货率达60%[19][20] - 注重IP故事构建,潮玩角色设定完整世界观提升用户粘性[27] - 跨境布局高端市场,避开低价竞争,瞄准海外中产消费群体[23][24] 情绪消费趋势 - 88.2%年轻人存在压力,超60%通过消费释放情绪[25] - 产品设计强化情感连接,如追星手链附赠主题卡片增强拆包仪式感[25][26] - 毛绒玩具"拉比"因叛逆人设受追捧,用户反馈其具有情绪治愈效果[26][28]
带着棉花娃娃社交 年轻人赛博养娃
北京青年报· 2025-06-11 16:18
棉花娃娃行业概述 - 棉花娃娃已从玩具演变为情感寄托和社交媒介,形成独特的"娃妈"文化圈层 [1][4] - 行业分为有属性(明星/IP授权)和无属性(原创)两大类别,拟人化设计增强产品差异化 [2][3] - 起源于韩国明星周边文化,2015年通过粉丝应援活动在中国流行,2018年成为独立潮玩品类 [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12亿元,2016-2023年CAGR为11% [4] - 全球玩偶服装市场规模约18亿美元(2023年),预计2025年前CAGR达12% [7] - 中国娃衣品类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5%,50-300元中端产品占比超60% [7] 用户画像 - 核心客群为24岁以下Z世代女性(占比82%),其中00后占59% [4] - 用户追求个性化消费,注重情感价值与兴趣社交 [4] - 社交媒体互动量达2.58亿次,微博超话粉丝155万位居潮玩前列 [2][4] 商业模式 - 定制拼团模式:满足小众需求但存在品控风险,依赖粉丝经济驱动 [6] - 官方周边模式:标准化批量生产,依托IP热度但生命周期较短 [6] - 衍生品娃衣呈现高频复购特性,成为继主体后的第二增长曲线 [7] 行业特征 - 具有收藏属性,限量款/绝版设计推动稀缺性溢价 [5] - 形成完整产业链,从主体生产延伸至服装、场景配件等细分领域 [6][7] - 社交平台催生亚文化社群,用户自发创造UGC内容维持热度 [1][4]
拉布布一娃难求,带动娃衣等周边热卖!缺故事的IP能否长红
南方都市报· 2025-06-10 22:53
高品质消费品牌评选 - 南方都市报联合广东连锁经营协会等机构举办"2025高品质消费生态大会",从品质力、成长性、创新性、社会责任等维度评选TOP100品牌 [2] - 评选聚焦颜值经济、运动户外、食品康养、智能消电、宠物经济等九大热门赛道 [2] - "谷子经济"和"潮玩经济"成为消费市场重要增长点 [2] 潮玩行业消费趋势 - 价格带上移明显,300元以上盲盒及大娃受追捧,300-500元轻奢盲盒占比提升至35%,百元以下低端市场萎缩12% [8][9] - 泡泡玛特MEGA系列2024年收入16.8亿元,占比12.9% [9] - 消费者更注重品质和设计感,愿意为高溢价买单,如拉布布联名款从599元炒至2.8万元,隐藏款"本我"溢价42倍至4140元 [3][9][11] 泡泡玛特IP表现 - 拉布布所属THE MONSTERS系列2024年营收30.4亿元,同比增长726.6%,占总营收23.3%,超过MOLLY等成为公司第一大IP [13] - 拉布布搪胶毛绒一代2023年成为销售额增速最快头部IP,大天使款售价1299元,新春限定款499元 [5][9] - 公司签约中国香港艺术家龙家升开发整个精灵天团IP [5] 潮玩社交属性强化 - 搪胶毛绒打破传统展示场景,可挂包展示,社交属性通过明星带货和社交媒体放大 [13][16] - 奥斯卡影后等明星使用拉布布搭配奢侈品包,带动国内外市场热度 [13][15] - 炫耀属性成为消费核心驱动力,远大于收藏价值 [16][18] 周边产业生态发展 - 高端玩家带动娃衣、保护套等周边消费,单件娃衣价格200-1000元,有玩家周边累计消费超万元 [19][22][26] - 民族风娃衣、明星同款定制等细分领域兴起,有店铺复购率达50%,海外订单占比高 [26][30][32] - 透明保护套、亚克力收藏柜等"遛娃神器"产品同步爆发 [32] 潮玩品牌出海战略 - 泡泡玛特2024年海外收入50.65亿元,同比增长375%,占比近40%,东南亚市场24亿元,北美市场增长560% [33] - 本土化运营策略包括签约当地艺术家、推出区域限定款(如泰国、新加坡限定)及国际品牌联名 [33] - 52TOYS 2024年泰国GMV增长4倍,TOP TOY计划2024年海外开店50家,目标海外收入占比50% [34] 行业竞争与挑战 - 潮玩核心竞争力在于设计创新而非IP,需持续开发新品类形态(如拉布布毛绒设计) [36] - 需加强IP故事性和文化输出深度,从"现象级"向"文化符号"进化 [36] - 市场存在过热风险,部分老玩家因新用户盲目抢购而热情减退 [35]
00后的棉花娃娃,价值150亿
投中网· 2025-03-24 15:18
棉花娃娃行业概述 - 棉花娃娃起源于2015年EXO粉丝手工制作的偶像应援玩偶,逐渐从偶像经济产物发展为涵盖二次元、影视剧角色的有属性娃娃和原创设计的无属性娃娃 [7] - 2024年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10%,过去5年销售额年均增长15%,2023年市场规模已达112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150亿元 [7][12] - 小红书"棉花娃娃"标签下讨论量超5637万,浏览量达51.7亿次,显示其强大的社交传播力 [7] 消费者画像与行为 - 00后占比最高达43%,95后占26%,人均拥有8.73只棉花娃娃,形成"多胎家庭"现象 [7][8] - 85%消费者因"外观软萌/可爱治愈"购买,58%看重"情感寄托",55%追求"收藏快乐",超20%享受"晒娃"和"养成"体验 [7] - 消费者将娃娃视为家庭成员,创造"娃妈""接生""待产"等专属术语,通过装扮、拍照等方式实现"无痛当妈" [7][8] 产品分类与价格体系 - 分为粉丝定制拼团产品(40-100元/只)和IP授权官方周边(169-260元/只),私生定制价格可达100-500元/只 [9] - 20cm定制娃娃最低56元(销量3000+),复杂设计款如兽耳兽尾款达124.9元,官方产品因代工质量参差不齐常被诟病 [9] - 衍生消费比例达1:3,娃衣价格从5元围巾到18元斗篷不等,配套清洁剂、打理剂等护理产品形成完整消费链条 [10]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制作流程透明化导致利润率下降,皮肤布料价格从5元/米涨至12元/米,人力成本持续攀升 [12][13] - 低门槛引发过度竞争,同质化严重致价格内卷,部分商家通过拆分销售策略(如单独售卖帽子)应对价格敏感度提升 [13] - IP授权成为关键壁垒,未授权同人作品面临法律风险,专业品牌如Rua娃吧实现60天快速出品,客群从16-25岁扩展至12-35岁 [13] 市场前景与趋势 - 泛二次元产业2024年规模达5977亿元,预计2025年达6521亿元,"万物皆可毛绒"趋势持续强化 [14] - 消费者更青睐性价比产品,简约设计+亲民价格成为新方向,独特创意和个性化设计仍是核心竞争力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