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消费

搜索文档
上海市消保委:上半年处理消费者投诉150113件,同比增长18.2%,盲盒、手办相关网购投诉值得关注
快讯· 2025-07-04 17:00
投诉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上海市消保委共处理消费者投诉150113件,同比增长18.2% [1] - 推进企业先行和解249621件 [1] - 商品类投诉100737件,占投诉总量的67.1% [1] - 服务类投诉49376件,占投诉总量的32.9% [1] 商品类投诉细分 - 服装鞋帽投诉22810件,居商品类投诉首位 [1] - 家居用品投诉17572件,居商品类投诉第二位 [1] - 家用电器投诉7966件,居商品类投诉第三位 [1] 服务类投诉细分 - 互联网服务投诉8650件,居服务类投诉首位 [1] - 交通运输投诉4308件,居服务类投诉第二位 [1] - 美容美发投诉3216件,居服务类投诉第三位 [1] 投诉性质分析 - 合同问题占比最高,达52.09% [1] - 售后服务问题占比18.57% [1] - 质量等其他问题占比29.34% [1] 重点行业分析 - 潮玩相关投诉2749件,主要问题为商家延迟发货和质量问题售后推诿 [1] - 二手平台交易火爆,商品真伪验证成为主要难题 [1]
谁在为泡泡玛特的溢价买单?
搜狐财经· 2025-06-25 09:05
泡泡玛特市场表现 - 石家庄代理商在2018-2021年期间通过机器人商店售出约20万个盲盒 [1] - LABUBU系列成为现象级产品 带动衍生品生产形成产业链 [1] - 消费者性别比例为女性60% 男性30% 其余为父母购买 年龄集中在18-35岁 [1] - 前几年闲鱼上5元无人问津的"雷款" 现二级市场价格涨至100元以上 [3] 消费者行为特征 - 玩家存在"以玩养玩"现象 通过转售隐藏款获利 稀有款价格可翻5-10倍 [2] - 资深玩家存在收集强迫症 但达到一定数量后满足感下降 出现"出坑"现象 [2] - 消费者通过二创活动如改娃(涂装价格100-200元)增强互动体验 [1][2] - 部分玩家会自发组织小批量(300个)原创产品生产 单价200元 [2] 市场供需状况 - LABUBU预售采取限量策略 导致黄牛控制二级市场定价权 [3] - 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也出现抢购现象 形成跨国采购需求 [3] - 材质随时间出现脱落/爆皮等问题 影响产品长期价值 [2] 行业生态分析 - 盲盒热被类比为新时代的卡片收藏 但增加了出租/直播拆盒等新玩法 [1] - 大学生群体认为该市场存在性别差异 属于"粉红市场" [3] - 专家指出产品价格缺乏内在价值支撑 完全依赖IP热度和社交传播 [4] - 行业存在将潮玩包装为加密货币标的等金融化操作趋势 [4]
魔幻Labubu:十年冷板凳,一朝青云梯
36氪· 2025-06-19 11:23
泡泡玛特IP运营策略 - Labubu成为公司现象级IP,2024年The Monsters系列收入同比增长726.6%至30.4亿元,首次成为30亿级IP [16] - 公司采用"艺术家IP主导"策略,2024年自有IP+独家授权IP贡献85.3%收入,前八大IP中5个为自有IP [30] - IP孵化采取"幸运大转盘"模式,运营超100个IP以增加爆款概率,主要IP预期生命周期超10年 [29][30][34] Labubu市场表现 - 2025年Labubu三代产品上市1.08秒售罄,全球限量款拍卖价达108万元 [12][15] - 产品溢价显著,原价99元盲盒被炒至399元,限定款二手价超2000元 [3][25] - 国际明星带货效应显著,带动App登顶美国购物榜,英国泰国等地引发抢购热潮 [12] 财务与资本市场表现 - 2024年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106.9%,毛利率66.8%净利率25.4%均领先同业 [16][26] - 市值突破3600亿港元,被纳入富时中国50指数,德银上调目标价至303港元 [15] - 花旗预测2025年净利润增长124%,摩根大通预计Labubu 2027年销售额达110亿元 [16][34] 行业竞争格局 - 潮玩行业集中度低,TOP5市占率不足25%,泡泡玛特占IP玩具市场8.5%份额 [29] - 竞品52TOYS依赖授权IP(占比64.5%),布鲁可授权IP占比更高,均面临续约风险 [31][33] - TOP TOY采用成熟IP授权模式,与泡泡玛特艺术家IP孵化路径形成差异化 [32] 供应链与渠道管理 - 黄牛囤货加剧供需失衡,出现科技手段抢购现象,门店反制措施效果有限 [21] - 假货问题突出,高仿品溢价2-3倍流通市场,部分支持虚假扫码验真 [24][25] - 全球供应链接受压力测试,Labubu热潮验证公司跨境运营能力 [34]
“学士服、西游记装扮”Labubu受追捧,“宝妈、白领买得多”!99元Labubu撬动千元“娃衣”消费
第一财经· 2025-06-15 00:30
Labubu的商业价值 - Labubu成为今年夏天的"顶流",展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从抢娃到娃衣、适配Labubu尺寸的眼镜、包包甚至是美甲,都在成为商机 [1] - 仅"潮玩消费"四个字难以概括Labubu的火爆,巴掌大的"娃娃"撬动着惊人的消费力,也在突破"娃圈"文化、情绪消费的新可能 [1] - 比起年轻人,更让"娃衣"卖家印象深刻的客群是全职妈妈、30岁至40岁的白领 [1] 娃衣市场火爆 - 小红书博主小娜koilya从4月起开始做Labubu的配件生意,4月份一天卖几十单,现在可以卖四五百单,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五百来单 [3] - 小娜的店铺中,一件娃衣的价格在20元-30元左右,保护壳则是10元-20元左右,保护壳的利润近30%,娃衣的利润为近40%,这门相对轻巧的生意最多时候一天就能带给她几千元的收益 [10] - 工厂端的感受更为鲜明,Labubu娃衣首先在海外打开市场,去年9月有客户下单了几千套娃衣,到了去年10月,工厂开始不停地给客户出Labubu娃衣样品,去年11月Labubu娃衣开始在海外爆单 [11] Labubu的二创空间 - Labubu变成毛绒玩具后给了二创空间,区别于泡泡玛特的许多手办早已有特定的场景,Labubu毛绒玩具版更接近"娃圈",可以让每个玩家把玩偶变成自己想要的造型,也激发了更多的创作和商业空间 [12] - 在Labubu的热潮之中,"娃衣"正在将Labubu推入更场景化、故事化的消费之中,例如学士服、财神装扮、西游记角色装扮等,都在成为热卖款 [12] - 博主7哥聘用的裁缝阿姨数量已经从年前的3个增加到了十几个,两年前她的精力是三分之一放在Labubu上,现在她的精力是百分之百放在Labubu上 [20] 消费者画像 - 宝妈、白领是Labubu的高消费群体,许多有钱的宝妈会买很多,一个宝妈一次下单了18个保护壳,意味着她有18个Labubu [22] - 30岁到40岁的女性是主要客户,她们会给Labubu买粉红色的财神娃衣放在工位"搞玄学",也会通过购买娃衣来安慰自己 [22] - 在Labubu系列,60%的顾客都买了五个角色的西游记系列,要一千两百多元,而一盒娃娃才六百左右 [22] 娃衣市场趋势 - 艺恩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玩偶服装市场规模约为18亿美元,预计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娃衣市场正逐渐向中高端方向演进 [23] - 国内高端娃衣面料的稀缺可能影响高端娃衣的市场,许多面料需要通过日韩进口,国内类似粗糙面料的价格是20元一米,进口价格是100元一米 [23] - 版权问题也在影响"娃衣"市场,自行设计的Labubu西游记系列娃衣上线后很快在电商平台出现盗版 [24]
“学士服、西游记装扮”Labubu受追捧,“宝妈、白领买得多”!99元Labubu撬动千元“娃衣”消费
第一财经· 2025-06-14 23:57
Labubu的商业价值 - Labubu成为今年夏天的"顶流",展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从抢娃到娃衣、适配Labubu尺寸的眼镜、包包甚至是美甲,都在成为商机 [1] - 仅"潮玩消费"四个字难以概括Labubu的火爆,巴掌大的"娃娃"撬动着惊人的消费力,也在突破"娃圈"文化、情绪消费的新可能 [1] - Labubu毛绒玩具版更接近"娃圈",可以让每个玩家把玩偶变成自己想要的造型,激发了更多的创作和商业空间 [9] 娃衣市场的火爆 - 小红书博主小娜koilya从4月起开始做Labubu的配件生意,4月份一天卖几十单,现在可以卖四五百单,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五百来单 [3] - 小娜的店铺中,一件娃衣的价格在20元-30元左右,保护壳则是10元-20元左右,保护壳的利润近30%,娃衣的利润为近40%,这门生意最多时候一天就能带给她几千元的收益 [8] - 工厂端的感受更为鲜明,Labubu娃衣首先在海外打开市场,去年9月做了两个Labubu娃衣新品打样,有客户下单了几千套娃衣,到了去年10月,工厂开始不停地给客户出Labubu娃衣样品,去年11月Labubu娃衣开始在海外爆单 [9] 消费者画像 - 比起年轻人,更让"娃衣"卖家印象深刻的客群是全职妈妈、30岁至40岁的白领 [1] - 许多有钱的宝妈是主要客群之一,一个宝妈一次下单了18个保护壳,意味着她有18个Labubu [21] - 30岁到40岁的女性是主要客户,她们会给Labubu买粉红色的财神娃衣放在工位"搞玄学",也会通过购买娃娃来安慰自己 [21] - 70%的顾客来自上海,一线城市的情绪消费市场值得关注 [22] 娃衣市场的特点 - 传统"娃圈"中BJD等"娃"要五六千,高端娃衣消费五六百很正常,但在99元的Labubu面前,两百多元的衣服已经是衣服比娃贵了 [21] - 在Labubu系列中,60%的顾客会一次性购买五个角色的衣服,花费一千两百多元 [21] - 2023年全球玩偶服装市场规模约为18亿美元,预计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娃衣市场正逐渐向中高端方向演进 [22] - 国内高端娃衣面料的稀缺可能影响高端娃衣的市场,许多面料需要通过日韩进口,国内类似粗糙面料的价格是20元一米,进口价格是100元一米 [22] 版权问题 - 自行设计的Labubu西游记系列娃衣上线后很快在电商平台出现盗版 [23] - 商家售卖娃衣的过程中,如果在拍摄当中故意使用Labubu等作为背景使用,或者在产品上面直接标注的,也可能涉嫌版权侵权 [24]
“宝妈、白领买得多”,99元Labubu如何撬动千元娃衣消费?
第一财经· 2025-06-14 21:35
Labubu的商业价值 - Labubu作为今年夏天的"顶流",展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从抢娃到娃衣、适配Labubu尺寸的眼镜、包包甚至是美甲,都在成为商机 [1] - Labubu的娃衣市场令人惊讶,虽然Labubu本身仅售99元,但消费者愿意花两三百元购买一件娃衣,甚至一次性购买多件花费上千元 [1] - Labubu毛绒玩具版更接近"娃圈",可以让每个玩家把玩偶变成自己想要的造型,激发了更多的创作和商业空间 [3] 娃衣市场的火爆 - 小红书博主小娜koilya从4月起开始做Labubu的配件生意,4月份一天卖几十单,现在可以卖四五百单,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五百来单 [2] - 小娜的店铺中,一件娃衣的价格在20元-30元左右,保护壳则是10元-20元左右,保护壳的利润近30%,娃衣的利润为近40% [2] - 深圳的一家娃衣工厂表示,Labubu娃衣首先在海外打开市场,去年11月开始爆单,今年6月国内市场走红后订单激增 [3] 消费者画像 - 比起年轻人,更让"娃衣"卖家印象深刻的客群是全职妈妈、30岁至40岁的白领 [1] - 7哥的顾客中,有70%来自上海,显示出Labubu带动的消费热背后,一线城市的情绪消费市场值得关注 [8] - 在传统"娃圈",高端娃衣消费五六百很正常,但在99元的Labubu面前,两百多元的衣服已经是衣服比娃贵了 [7] 市场趋势 - 艺恩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玩偶服装市场规模约为18亿美元,预计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娃衣市场正逐渐向中高端方向演进 [8] - 7哥聘用的裁缝阿姨数量已经从年前的3个增加到了十几个,反映出Labubu"娃衣"订单的快速增长 [4] 行业挑战 - 国内高端娃衣面料的稀缺可能影响高端娃衣的市场,许多面料需要通过日韩进口,价格差很大 [8] - 版权问题也在影响"娃衣"市场,自行设计的Labubu西游记系列娃衣上线后很快在电商平台出现盗版 [9] - 商家售卖娃衣的过程中,如果在拍摄当中故意使用Labubu等作为背景使用,或者在产品上面直接标注的,也可能涉嫌版权侵权 [9]
冲上热搜!泡泡玛特遭创始股东清仓?旗下产品仍被疯抢
新华网财经· 2025-05-08 20:10
大股东减持事件 - 泡泡玛特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出售1191万股股份 占总股本0.9% 涉及资金约22亿港元 [1] - 减持方蜂巧资本为上市前投资机构 近期累计套现超21亿元 [4] - 蜂巧资本解释减持系基金到期自然退出 与公司基本面无关 [3] 股价表现 - 减持消息导致股价承压 4月30日至5月7日累计跌幅达6.77% 其中5月7日单日跌5.43% [4] - 2024年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349.60% 多次创历史新高 [6] - 上市以来累计最大涨幅超过10倍 [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0.4亿元 同比增长106.9% [6]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 同比增长185.9% [6] - 2025年一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大增165%-170% [6] 海外业务 - 2024年海外及港澳台营收50.7亿元 同比增长375.2% 占总收入近四成 [7] - 2025年一季度海外业务收益同比增长475%-480% [7] - 美洲市场收入同比增895%-900% 欧洲增600%-605% 亚太增345%-350% [7] - LABUBU3.0系列引发全球抢购 海外门店出现排队长龙现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