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孜然
icon
搜索文档
从会议桌转向田间地头——新疆精河县农技干部蹲点助农见闻
新华社· 2025-07-29 22:04
农业技术创新 - 新疆精河县推广"棉花+孜然"套种模式,实现单位面积两季收获,既增加亩效益又降低棉花种植成本 [1] - 套种模式下每亩可多增收三四百元,村民普遍受益于该技术和精准农技服务 [2] - 农技专家深入田间指导播种行距、播种量、滴灌带和地膜铺设等关键环节,保障套种成功 [1] 技术服务机制 - 建立"科级领导领衔、技术骨干蹲点"机制,确保技术人员直接入户、良种良法直接进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2] - 围绕选种、田管、植保、防灾等关键技术提供针对性服务,有效提升农民种植水平 [2] - 技术人员主动到养殖场指导政策和技术,特别是在牛羊防疫方面提供及时到位的服务 [2] 政府服务转型 - 通过整治"文山会海"、精简会议流程、严控发文数量,让干部"轻装上阵"深入基层 [1] - 将开会时间转变为下田时间,更多精力投入到田间服务 [1] - 服务重心下沉带来作风转变,从会议桌转向田间地头,从文件电话回归服务本位 [3]
南疆近二十一万平方公里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发现—— 沿天山南麓,有条千公里“硒腰带” 全面摸清南疆土壤的五十四种元素和指标数据
人民日报· 2025-07-02 06:07
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成果 - 新疆南疆完成21万平方公里土壤地球化学调查,首次全面获取54种元素和指标数据,发现横跨千公里的"硒腰带" [1] - 调查以绿洲区为重点,采集2.4万条数据,形成南疆最系统、精度最高的土壤地球化学填图数据 [1] - "硒腰带"东起焉耆盆地,西至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富硒土地达4900万亩,其中富硒耕地1130万亩,占南疆耕地27% [1] 富硒土地及认证情况 - 焉耆、博湖等5处富硒地块(合计30万亩)通过国家天然富硒土地认证,占全国已认证面积10% [1] - 南疆绿洲区富钙、富镁土地占比分别达99.3%和91.8%,富钼土地占20.2%,富钾土地占2.1% [1] 富硒农产品发现 - 基于2000余件样本数据,发现22种富硒产品,包括3种粮食作物、7种果蔬、3种畜禽产品和2种调味品 [2] 耕地质量评价 - 调查覆盖南疆97%耕地,显示均为碱性土壤,其中强碱性土壤占33.4% [2] - 99.8%耕地土壤属于清洁土壤,全磷、全钾含量以中等—较丰富为主 [2] - 划定优质耕地90.81万亩,绿色食品产地土壤适宜区210.27万亩,主要分布在焉耆盆地、库拜盆地等地区 [2]
孜然有了专门采收机(记录中国) 试验结果显示,效率比传统人工提升近百倍
人民日报· 2025-07-02 05:54
孜然产业现状 - 孜然作为烤串主要佐料备受食客喜爱[1] - 新疆、甘肃等主产区正值孜然集中收获期 成熟孜然呈现金黄色[2] - 孜然植株矮小仅15至30厘米高 传统依赖人工采收导致劳动强度大[3] 传统采收痛点 - 人工采收需整株拔苗 效率低且成本高[3] - 采收易受天气影响 制约产业规模扩张[3] - 农户尝试改装小麦收割机 但损失率较高[4] 机械化突破 - 新疆中收研制国内首台孜然采收机 完成试车实验[4] - 设备配备低割收割台和静液压驱动 适应不同种植条件[4] - 采用柔性输送装置 果实损失率控制在2.5%以下[4] - 单日作业量达100亩 效率较人工提升近百倍[4] 技术细节 - 采收机国产化率超过90%[4] - 已完成300多亩测试 达到量产条件[4] - 当前适配大田平播模式 套种模式采收机正在研发[5]
万物至盛 欣欣向荣 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丰收“欢歌”
央视网· 2025-06-22 11:32
小麦新品种与盐碱地丰收 - 山东滨州盐碱地试验田小麦新品种亩产达600多公斤,属于轻中度盐碱地高产品种 [3] - 收割机与研究人员同步进行测产,包括丈量、脱粒称重、水分测定等环节 [3] 茭白与莼菜产业动态 - 浙江衢州百亩茭白成熟,价格稳定在每斤3.5元,每亩毛利润达2.5万元 [4][6] - 湖北利川推广"莼鱼共生"模式,手工采摘莼菜嫩叶,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8] 孜然与蓝莓产业链 - 新疆巴州孜然采收机械化与人工结合,确保颗粒归仓 [10] - 贵州麻江8万亩蓝莓进入采收期,冷链物流实现12小时内鲜果配送 [11] - 江西铜鼓农民加工杨梅干,年人均增收7000元,超1000人参与行业 [13] 科技赋能夏播与粮食生产 - 陕西渭南大荔县夏播总面积52万亩,调度1900余台播种机完成玉米播种 [15][17] - 华州区推广3万亩农田滴灌带铺设,农技人员分区域指导夏播 [22] - 播种施肥一体机实现每亩地"播种+铺管"全流程仅需10分钟 [19] 东魁杨梅产业升级 - 浙江台州黄岩区5.6万亩东魁杨梅集中采收,依托母树基因选育抗病新品系 [22][24] - 智慧大棚试验田引入智能温控与水肥一体化系统 [24] - 打造"杨梅文化研学带",融合农事体验、生态旅游与数字创意 [26]
莫卧儿王朝的美食
新浪财经· 2025-05-24 10:39
莫卧儿王朝的建立与巴布尔 - 巴布尔作为莫卧儿王朝的开国君主,于1526年在帕尼帕特会战中击败敌军,自称全印度斯坦的皇帝 [1] - 巴布尔不仅是一名英勇的战士,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波斯语诗人和园艺爱好者 [1] - 巴布尔对印度的初次印象不佳,认为印度缺乏社交、天赋和美食,但他也承认印度地域广大,富产金银 [3][5] 巴布尔的饮食与文化 - 巴布尔对水果有浓厚兴趣,尤其喜欢芒果,并在印度各地建造花园,引进中亚和波斯的种子与园丁 [2][5] - 巴布尔在宴会上饮用果酒,但在1526年发誓戒酒,转而饮用一种用罂粟籽、大麻籽等制成的糊状物 [5] - 巴布尔在德里建立宫廷后,尝试印度菜,并成功躲过了一次下毒企图 [6] 胡马雍与阿克巴的统治 - 胡马雍在波斯避难期间受到盛大招待,波斯语成为莫卧儿王朝的文艺和行政语言 [6][7] - 阿克巴通过废除歧视性税项、任命非穆斯林高官和鼓励印度教文化,赢得了非穆斯林臣民的支持 [8][9] - 阿克巴的御膳房是一个庞大的国家部门,拥有400多名厨师,食材来自帝国各地,包括克什米尔的鸭子和水禽 [9][10] 阿克巴的饮食与宗教政策 - 阿克巴的饮食分为素菜、含肉的菜和肉菜三类,反映了多元文化的影响 [11][12] - 阿克巴定期斋戒,逐渐减少肉食,并希望臣民在他登基的那个月里不吃肉 [18][19][20] - 阿克巴尝试融合不同宗教的元素,开创一种新的"神圣宗教" [9] 贾汉吉尔与沙贾汗的统治 - 贾汉吉尔喜欢扁豆焖饭,并在回忆录中记录了他与酒精的斗争史 [23] - 沙贾汗被儿子奥朗则布废黜后,在监狱中每天享用不同的豆子菜 [24] - 奥朗则布有强烈的清教徒倾向,主要吃素,热爱水果,尤其是芒果 [24] 印度普通人的饮食 - 印度穷人主要以素食为主,包括米饭、粗粮煎饼、煮豆子和本地水果蔬菜 [25] - 城镇中的街头摊贩卖各种烤肉和抓饭,市场上有三种不同的饼 [26][27] - 烟草和咖啡在16世纪和17世纪初传入印度,并在皇室中流行开来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