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联中国精选A
icon
搜索文档
外资公募绩优产品持仓曝光 聚焦科技与资源主线
证券时报· 2025-11-03 02:04
外资公募基金业绩表现 - 贝莱德先进制造一年持有A基金年内收益率达66.44% [1] - 路博迈资源精选A基金年内收益率达79.00% [2] - 安联中国精选A基金年内收益率达54.48% [3] 贝莱德先进制造一年持有A基金配置与操作 - 基金股票配置中制造业占投资股票市值比为92.52%,占净值比为84.17% [1]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宁德时代、中际旭创、汇川技术等,其中中际旭创三季度涨幅为176.76%,澜起科技涨幅为88.78%,立讯精密涨幅为87.53% [1] - 三季度重点布局电子、电力设备、汽车、机械设备、通信等领域,并对部分光模块、光纤板块进行获利了结 [2] - 增加了对固态电池、汽车整车厂、工程机械等受益于新技术突破领域的配置 [2] 路博迈资源精选A基金配置与操作 - 配置多元,涵盖制造业、原材料、采矿业、能源等板块 [2]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紫金矿业、赣锋锂业、中远海能等,其中赣锋锂业、洛阳钼业等个股三季度涨幅均超过80% [2] - 三季度整体仓位稳定,超配有色金属板块,精选配置化工、建材细分子领域,低配黑色系和原油链相关板块 [2] - 在配置中加入与科技创新周期相关的上游行业战略性布局 [4] 安联中国精选A基金配置与操作 - 重仓行业覆盖制造业、信息软件、医疗保健等板块 [3]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科曙光、君实生物、康方生物等,其中荣昌生物三季度涨超90%,兆易创新、中芯国际等涨超50% [3] - 三季度维持较高股票仓位,重点配置优质科技资产 [3] 基金经理后市观点 - 贝莱德基金团队对整体股票市场,尤其是大中盘资产持积极态度,维持中期牛市判断 [4] - 路博迈基金经理中长期持续看好资源品板块,认为其价格处于新一轮上涨周期起步阶段 [4] - 安联基金经理预计四季度市场以区间震荡攀升为主,优质科技资产仍有望延续较好表现,红利资产具价值重估潜力 [5]
外资公募绩优产品持仓曝光!
证券时报· 2025-11-02 18:07
随着权益市场回暖,部分外资公募旗下产品凭借前瞻性的行业布局与稳健的投资策略,取得了显著超额收 益。 截至10月31日,贝莱德先进制造一年持有A的年内收益率为66.44%。从配置结构看,该基金股票行业的配置 中,制造业占投资股票市值比为92.52%,占净值比为84.17%,体现出明显的行业集中度。 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宁德时代、中际旭创、汇川技术、海康威视、福耀玻璃等,其中, 中际旭创三季度内收涨176.76%,澜起科技收涨88.78%,立讯精密收涨87.53%,为组合贡献了可观的收益。 在操作层面,三季度,基金整体保持较高仓位。行业配置上,该基金重点布局电子、电力设备、汽车、机械设 备、通信等领域,并对部分光模块、光纤板块等进行了获利了结。同时,该基金也在电子行业内部不同子板块 之间做了一部分调整,并增加了受益于新技术不断突破的固态电池、汽车整车厂、工程机械等领域。 路博迈资源精选A截至10月31日的年内收益率达到了79.00%。该产品的配置更加多元,除了制造业,还包括原 材料、采矿业、能源等板块。 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包括紫金矿业、赣锋锂业、中远海能、芯碁微装、精测电子等。其 ...
外资公募绩优产品持仓曝光!
券商中国· 2025-11-02 15:33
随着权益市场回暖,部分外资公募旗下产品凭借前瞻性的行业布局与稳健的投资策略,取得了显著超额收 益。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多家外资公募表现突出,旗下代表性产品年内收益均有亮眼表现,其中部分绩优基金收 益率已超过50%。随着三季报披露,这些产品在科技制造、资源能源等主线上的积极布局也逐渐浮出水面。 展望四季度,多位基金经理普遍认为,低利率与宽松流动性的组合将继续支撑A股的中长期表现,政策呵护与 经济韧性有望延续结构性行情,但与此同时,地缘因素与海外政策节奏仍可能带来阶段性扰动。整体而言,他 们仍看好优质科技、制造与资源类资产的配置价值。 组合运作上,三季度基金整体仓位保持相对稳定,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了灵活调整,超配有色金属板块,精选 配置化工、建材细分子领域,同时低配黑色系和原油链相关板块,获得了不错的超额收益。 安联中国精选A截至10月31日的年内收益率为54.48%,其重仓行业覆盖制造业、信息软件、医疗保健等板块, 体现出对中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长期信心。 截至三季度末,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科曙光、君实生物、康方生物、中芯国际、兆易创新等。其中,荣昌 生物三季度内涨超90%,兆易创新、中芯国际等涨超50% ...
精准成立,却跑输大盘!两大因素无缘“翻倍基”
证券时报· 2025-09-28 15:26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自去年9月24日以来大幅上涨,在此前夕精准成立的近50只主动权益基金全部实现正收益,平均收益率达35.94% [1][5] - 然而,这些低位成立的基金因持仓偏向红利板块、建仓节奏谨慎,平均涨幅落后于同期股指,并未出现“翻倍基” [2][8] - 尽管年内成长板块表现亮眼,但红利资产经过调整后估值吸引力提升,其防御属性和稳定分红的特质仍被看好,行情或从“+红利”进入“红利+”时代 [11][12] 市场背景与基金成立情况 - 去年“9·24”前两个月(2024年7月和8月)市场行情清淡,股票型基金成立份额均为50多亿份,而今年同期分别为355亿份和472亿份,凸显去年发行冰点 [4] - 共有49只主动权益类产品在行情低点“精准成立”,至今全部收正,平均收益率高达35.94% [5] - 具体基金表现:永赢融安A自去年8月23日成立至今年9月26日收益率达89.09%;安联中国精选A、东吴科技创新A等产品涨幅超70%;另有8只产品收益率超过50% [5][6] 基金业绩分析与归因 - 多数基金名称含有“红利”、“价值”,发行时机构投资者倾向加仓高股息资产,采取中性稳健建仓节奏 [8] - 红利和高股息板块与今年以创新药和人工智能为主线的行情擦肩而过,持续重仓高股息的基金多数仅收获10%左右的收益 [8] - 部分基金成立后仓位布局谨慎,例如东吴科技创新A虽重仓新易盛等牛股,但净值显示其保持较低仓位,在“9·24”期间涨幅仅有个位数;嘉实产业精选至去年三季度末仓位不足27% [9] - 存在基金经理“一拖多”导致建仓迟缓的案例,如摩根均衡精选基金成立后净值零波动,未能及时建仓,而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老基金同期单周净值上涨10% [9] 红利板块现状与展望 - 近期大盘调整中,以地产、电力为代表的高股息个股韧性凸显 [11] - 观点认为,随着行业度过资本开支高峰期,上市公司分红比例将持续提高,流动性充裕背景下对红利资产的需求有望提升 [11] - 红利策略投资于盈利韧性强、现金流稳定的成熟企业,通过“稳定盈利—持续分红—提升ROE”的正向循环提供稳定回报 [12] - 随着无风险利率上行空间有限及市场波动加剧,低估值的银行、煤炭、公用事业等传统高股息行业,以及分红比例提升的消费类龙头值得重点关注 [12]
精准成立,却跑输大盘!两大因素无缘“翻倍基”
券商中国· 2025-09-28 13:17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自去年9月24日以来大幅上涨,在此前夕精准成立的近50只主动权益基金全部实现正收益,平均收益率达35.94% [1][4] - 尽管成立时点精准,但这些基金因持仓偏向红利板块、建仓节奏谨慎导致仓位较低,平均涨幅落后于同期股指,并未出现"翻倍基" [2][6][8] - 行情主线已从红利板块切换至以创新药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成长板块,但红利资产经过调整后估值吸引力提升,其防御属性和长期表现仍被看好 [3][11][12] 市场行情与基金成立背景 - 去年"9·24"前两个月(2024年7月和8月)市场清淡,股票型基金成立份额分别为50多亿份,而今年同期分别为355亿份和472亿份 [3] - 近一年A股投资逻辑变化,创新药和人工智能板块轮动上涨,多只基金净值表现优异 [3] - 纳入统计的49只主动权益类产品全部收正,平均收益率高达35.94% [4] 低位成立基金业绩表现 - 永赢融安A自2024年8月23日成立以来回报率达89.09% [4][5] - 安联中国精选A和东吴科技创新A成立以来回报率分别超过70%,为74.96%和73.43% [4][5] - 嘉实产业精选A、上银数字经济A等8只产品收益率超过50% [4][5] 基金投资策略与业绩归因 - 多数基金名称含"红利"或"价值",成立时偏向配置高股息资产,但该类资产与今年科技股主线行情擦肩而过,部分基金收益仅约10% [7][8] - 部分基金建仓节奏谨慎导致仓位较低,例如东吴科技创新A在"9·24"期间涨幅仅个位数,嘉实产业精选A截至三季度末仓位不足27% [8] - 存在基金经理"一拖多"案例,新基金未能及时建仓而老基金大幅上涨,例如摩根均衡精选基金成立后净值零波动,而同一经理管理的老基金单周上涨10% [9] 板块行情分析与展望 - 热门成长板块已到阶段性高点,行情分化隐含错杀与溢价,近期调整中地产、电力等高股息个股韧性凸显 [11] - 红利资产经历阶段性调整后,随着上市公司分红比例提高和市场流动性充裕,其长期表现被看好 [11] - 红利策略投资于盈利韧性强、现金流稳定的成熟企业,银行、煤炭、公用事业等低估值高股息行业及消费类龙头值得重点关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