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金融债

搜索文档
沪农商行: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2025年第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9:44
董事会决议 - 上海农商行董事会于2025年召开第七次会议 全体14名董事均参与投票 会议通过多项议案且无反对或弃权票 [1] - 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 第三支柱信息披露报告和中期利润分配方案 相关文件已在上交所网站披露 [2] - 公司通过"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 旨在提升经营效率和股东回报水平 [2] 资本运作与融资计划 - 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人民币360亿元金融债券 发行时间跨度为2025年下半年至2028年 [3] - 债券品种包括普通金融债及小微 绿色 科创等专项金融债 期限为3年或5年 利率参照市场水平确定 [3]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支持普惠小微 绿色金融 科技金融和制造业等重点领域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3] 资产处置与资源优化 - 公司对银城中路房产采取"租售并举"处置方案 以提升资产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 [3][4] 治理结构与制度完善 - 董事会通过多项委员会工作规则 包括可持续发展(ESG)委员会 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等 强化公司治理架构 [4] - 公司修订股权管理办法 募集资金管理办法及董事和高管持股变动管理办法 部分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4] - 董事会秘书工作制度获通过 进一步规范信息披露和董事会运作机制 [4] 人事任命 - 提名叶波担任非执行董事 其现任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总经理助理 拥有财务和保险行业资深背景 [5][6] - 叶波曾任太平洋人寿多地分公司高管及多个部门负责人 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行业资源 [6] 关联交易管理 - 部分关联交易议案涉及董事回避表决 其中徐力 应长明 阮丽雅等董事在特定议案中回避 [5] - 关联交易事项已经董事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及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通过 相关公告已披露 [5]
浙商银行发行“共同富裕”主题小微专项金融债券
新华网· 2025-08-12 14:17
债券发行概况 - 浙商银行于10月18日发行总规模100亿元小微金融债 品种一规模50亿元 期限3年 票面利率2.47% 全场倍数4.06倍 品种二规模50亿元 期限5年 票面利率2.85% 全场倍数4.08倍 [1] - 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发放小型微型企业贷款 支持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1] - 债券发行获得超过130家投资者认购 涵盖国有大型银行 股份制银行 城商行 农商行 基金 券商 信托等机构类型 [1] 承销机构组成 - 牵头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簿记管理人)及中金公司 [1] - 联席主承销商包括交通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兴业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 中国光大银行 招商银行 渤海银行 北京银行 中信建投证券 广发证券和华泰证券 [1] - 承销团成员为中国工商银行 [1] 银行区域业务表现 - 2022年上半年支持浙江省内融资总量达8635亿元 新增贷款超1200亿元 其中省内新增近600亿元 占比50% [2] - 省内债券承销同比增长82.8% 高于省内银行同业平均增速近80个百分点 [2] - 省内供应链金融余额161亿元 较年初增幅达91.7% [2] 小微企业支持措施 - 本期债券发行大幅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1] - 2022年1-6月累计向小微客户纾困60亿元 通过落实减费让利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2] - 通过金融债募集资金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为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1][2]
300亿小微金融债落地!平安银行加码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5-29 11:02
发行情况 - 平安银行成功簿记发行人民币300亿元小微金融债,期限3年,利率1.74% [1] - 全场认购机构达165家,认购倍数2.6倍,反映市场对公司品牌实力与资信状况的高度认可 [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发放小型微型企业贷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3] - 公司自2021年起多次发行小微金融债,锁定较低长期融资成本,提升普惠金融供给能力 [3] 政策背景与机制 - 2024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3] - 公司成立由党委书记、行长领衔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破解小微融资难题 [3][4] 业务成效 - 截至5月20日,小微融资协调机制累计放贷金额1033.79亿元,累计放贷户数30967户 [4] - 本次300亿元债券发行是落实中央战略部署、落地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的具体行动 [4] 未来方向 - 公司将持续深化战略转型,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普惠小微的能力 [4] - 强化金融风险防控,践行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4]
以高质量信披促高质量发展,东方证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经济观察网· 2025-04-23 10:35
监管环境与披露框架升级 - 2024年中国ESG信息披露迈向标准化 证监会统一部署下三大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 财政部等九部委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1] - 香港联交所发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守则》 对在港上市公司气候相关披露提出新要求 2025财年起生效[1][3] - 公司全面对标上交所新规与港交所气候披露新规 开展双重重要性分析(影响重要性和财务重要性) 通过现场访谈和问卷调研进行定量评估[2] 财务重要性议题披露 - 针对7项财务重要性议题应用四方面核心内容框架披露: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2] - 形成"助力'双碳' 谋求绿色发展"专章 在气候风险识别、情景分析、风险管理流程取得新进展 探索气候相关财务影响定量披露[3] 金融五篇大文章实践 - 2024年承销科技创新公司债161.64亿元 主承销科创票据23.80亿元[5] - 绿色金融领域承销绿色公司债和金融债90.28亿元 截至2024年末投资绿色债券57.98亿元[5] - 普惠金融领域承销小微金融债、小微资产支持证券、民营企业债共26.33亿元[5] - 养老金融领域个人养老金开户数超过5万人[5] - 数字金融领域年度IT实际投入9.64亿元[5] 可持续发展规划成效 - 2021-2024年累计引导超4,700亿元资金进入可持续发展领域 可持续投融资规模年均增速超过10%[7] - 集团投入社会领域公益资金11,403万元[7] - 较2021年基准年 母公司范围1和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下降3,263.72吨二氧化碳当量[7] - 2021年发布行业首份系统性可持续发展规划 涵盖治理、经济、环境、社会四大领域[7] 外部评级与行业地位 - 2024年MSCI ESG评级保持AA级 位于全球同业前24%[8] - 标普CSA分数大幅超过行业平均分 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4》[8] - 恒生A股可持续发展指数评估获A等级 连续四年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系列指数[8] - ESG评级提升至AA级(行业最高) 入选央视"中国ESG上市公司长三角先锋50"和"金融业先锋30"榜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