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浣熊
icon
搜索文档
商汤(0020.HK)2025年中期业绩点评:25H1亏损大幅收窄 大模型+算力+AI应用构筑生态壁垒
格隆汇· 2025-09-01 03:54
业绩表现 - 25H1营收23.6亿元 同比增长35.6% 增速较24H1的21.4%提升 [1] - 生成式AI收入占比提升至77.0% 导致整体毛利率降至38.5% 较24H1的44.1%下降 [1] - 经调整净亏损11.6亿元 同比缩窄50% 经营现金净流出6.4亿元 同比收窄81.9% [1] - 销售费用率11.6% 行政费用率25.3% 研发费用率89.8% 同比分别下降7.4pcts/16.9pcts/18.9pcts [1] 业务结构 - 生成式AI业务25H1收入18.2亿元 同比增长60.4% 占总营收77.0% [1] - 视觉AI业务纳入智能座舱相关业务 25H1营收4.36亿元 同比增长29.4% [1] - X创新业务包含绝影汽车/智慧医疗等 25H1营收1.07亿元 同比增长10.2% [1] 技术能力 - 日日新多模态模型推理性能国内领先 数据分析能力大幅领先GPT-4o [2] - 日日新V6.5性能对标Gemini 2.5 Pro和Claude 4 Sonnet 智能体测试达Claude 4 Opus水平 [2] - 总算力规模达2.5万PetaFLOPS 算力/功耗同比提升20% 国产芯片实现5000卡规模稳定运行 [2] - SenseCore 2.0软件平台线上推理性能提升15% 集群利用率约80% [2] 应用落地 - 办公产品"小浣熊"用户数突破300万 每日处理tokens约100亿 提供金融/教育/政务版本 [2] - 咔皮相机/咔皮记账用户破千万 DAU年内增长400% 应用于AI教育/文旅等场景 [2] - 视觉AI服务国内外客户660余家 长期复购比例57% 覆盖城市管理/智能手机/智能座舱等场景 [2] - 绝影智驾解决方案基于J6M芯片已量产 智慧医疗/家用机器人/智慧零售持续商业化 [3] 财务预测 - 调整2025-2027年收入预测至48.6/62.1/78.5亿元 较上次预测变动-0.3%/-0.4%/+0.1% [3] - 调整2025-2027年Non-GAAP净利润预测至-21.4/-2.3/1.7亿元 上次预测为-27.3/-6.6/1.4亿元 [3]
全球科技业绩快报:商汤1H25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28 23: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对商汤或行业的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核心观点 - 生成式AI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收入同比大幅增长72.7%至18.16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77% [1][10] - 亏损幅度显著改善 经调整净亏损同比减少50.0%至11.62亿元 经调整EBITDA亏损同比减少72.5%至5.21亿元 [1][10] - 算力基础设施持续升级 大装置总算力达2.5万PetaFLOPS 国产芯片集群实现5000卡规模稳定运行 [2][11] - 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实现突破 推理性能可比肩国际先进模型 模型性价比提升约3倍 [3][12] - 现金储备充裕达131.58亿元 贸易应收款项回款同比增95.5% 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1][10] 战略与基础设施 - 构建"算力—模型—应用"三位一体战略 平台SenseCore 2.0获中国泰尔实验室4+级最高认证 [2][11] - 异构集群利用率约80% 训练效率达95% 平台实力位列国内前三 [2][11] 大模型与应用 - 发布日日新V6.0至V6.5版本 实现图文交错思维链与多模态强化学习技术规模化落地 [3][12] - 小浣熊办公产品用户数突破300万 在政府、金融、教育行业加速渗透 [3][12] - 多模态流式交互时长年内增长510% 新应用三个月内用户规模扩大15倍 [3][12] 视觉AI与创新业务 - 方舟平台覆盖近200个城市和3万个园区/楼宇 日调用量超1亿次 [4][13] - 赋能2.5亿台安卓手机和102万台智能汽车 在智能座舱领域保持龙头地位 [4][13] - X创新业务实现市场化突破 绝影世界模型量产 元萝卜与迪士尼联名 善萃医疗落地新加坡 [4][13] 未来展望 - 生成式AI与视觉AI共同构建"模型×场景"双轮驱动格局 [5][14] - 关键发展聚焦四大方向:日日新V6.5垂直领域推广、算力建设与成本下降、方舟平台商业化、创新业务融资优化 [5][16]
AI中国|算力突围、应用革命与资本前瞻
中国基金报· 2025-06-09 20:46
算力与AI行业趋势 - "算力即国力"成为国家战略共识,算力芯片性能突破、推理需求爆发、AI应用规模化落地正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 [1] - 资本市场高度关注算力与AI领域投资机遇,行业处于爆发前夕 [1][8] - 大模型技术可能颠覆传统软件"二八定律",转向泛用型Agent交互模式 [4][5] 大模型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 AI的泛用性使传统定制化开发模式面临挑战,寻找场景最大公约数变得困难 [4] - 未来产品设计更倾向于结合GUI与CUI的混合交互模式,提升用户体验 [7] - 大模型工具调用能力可覆盖长尾需求,改变开发者80%时间处理琐碎工作的现状 [7] AI应用商业化进展 - 2024年模型普惠化趋势显著,使用成本和应用门槛双降,进入爆发前夕 [8][9] - AI在编程领域渗透率已达较高水平,但其他场景商业化仍需突破 [11][12] - 杀手级应用已能替代初级岗位工作,企业级价值感知明显提升 [10] 企业级AI办公痛点 - 核心痛点为"好看不好用",提示词编写难度和实时性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14] - 高质量数据供给不足制约应用效果,需模型能力与数据并重 [14] - 金山办公通过客户反馈驱动产品优化,采取稳妥推进策略 [10] 行业应用落地案例 - 商汤重点布局金融、能源、医疗、政务等民生相关领域 [15] - 小浣熊产品聚焦生产力工具,代码资产管理功能可降低企业30%维护成本 [17] - 政务场景中AI可提升12345热线数据处理效率,保险理赔实现多模态推理 [16] 投资策略分析 - 科技投资需平衡高成长性与高估值,通过两端配置(绝对价值+极致成长)管理风险 [18] - 国产大模型生态中"软件+硬件+服务"协同机会显著,算力硬件已实现阶段性突破 [19] - 国内应用落地优势明显,预计将形成规模可观的产业协同效应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