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炒牛肉
搜索文档
6分钟上菜?太二酸菜鱼回应是否“预制”
新浪财经· 2025-09-17 17:13
核心观点 - 公司因“活鱼现杀”的真实操作流程和菜品品质问题引发公众质疑,其核心品牌增长失速,股价大幅下跌,反映出单一爆品策略在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者偏好变化下的脆弱性 [3][4][17] 运营与产品争议 - 门店上菜速度极快引发消费者对使用“料理包加热”的猜测,招牌菜酸菜鱼据报最快6分钟上桌,小炒菜花炒肉仅需4分钟 [6] - 公司回应称正推广“鲜活门店”,计划到2026年完成所有门店调改,但目前仅有68家,消费者质疑此前是否为预制菜以及“集中现杀”而非“现点现杀”的操作 [6] - 尽管官方宣称每日使用新鲜活鱼腌制,但有消费者反馈鱼肉口感“发酸发涩”、“有腥味”,小炒牛肉存在“外凉内烫”现象,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于食物含异物及食用后不适的投诉 [3][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核心品牌营收为19.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3.3%,店铺层面经营利润为2.62亿元,同比下滑15.65% [10] - 营收下滑主要由于自营餐厅数量由去年同期的612家减少至547家,同时同店销售额出现下降 [11] - 关键客流指标翻台率降至3.1次/天,低于海底捞同期的3.8次/天,与2019年爆火时4.8次/天的峰值相比下滑显著 [12][13]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从2021年历史高点近38港元暴跌至2-3港元区间,市值蒸发超过九成,近一年来从最高点5.73港元跌至2.26港元,跌幅超60% [3][15] - 公司被正式调出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反映出其在资本市场的降温,进一步打击了投资者信心 [13][15] 行业竞争与战略挑战 - 行业分析指出,公司的“网红”标签稀缺性下降,社交货币“贬值”导致消费者价格敏感性增强,对口味、价格及是否为预制菜等问题的不满加剧 [17] - 其赖以成功的单一爆品策略,在市场新鲜感退潮和大量模仿者围剿下显示出脆弱性,消费者不再为营销噱头买单,业绩下滑成为必然结果 [4][18]
6分钟上菜? 太二酸菜鱼回应是否“预制”
新浪财经· 2025-09-17 16:45
核心观点 - 公司因“6分钟上菜”速度引发对菜品是否为预制菜的广泛质疑,暴露其运营模式与消费者认知的潜在冲突 [2] - 公司核心品牌太二酸菜鱼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营收、利润、门店数量及客流量等关键经营指标全面下滑 [5][6][7] - 公司股价从历史高点暴跌超90%,近一年跌幅超60%,并被调出港股通名单,反映资本市场信心严重受挫 [3][9] - 行业分析认为,公司单一的爆品策略在新鲜感退潮和激烈竞争下显现脆弱性,“网红”标签贬值导致消费者价格敏感性回归 [10] 产品品质与消费者反馈 - 有消费者反馈鱼肉“发酸发涩,品质特别不好”,并质疑小炒牛肉“外面是凉的里面是烫的” [2][4] - 公司回应称正推广“鲜活门店”,计划到2026年完成所有门店调改,目前有68家,年底目标150家 [3] - 消费者质疑门店集中“现杀”并非“现点现杀”,且推广前的运营模式存疑 [3]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公司涉及食物中有异物、食用后身体不适等投诉 [4] 财务与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太二品牌营收为19.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3.3% [5] - 太二品牌店铺层面经营利润为2.62亿元,同比下滑15.65% [5] - 太二酸菜鱼自营餐厅数量从去年同期的612家减少65家至547家 [6] - 公司整体业绩承压,太二品牌作为营收贡献超70%的支柱失速明显 [5] 运营指标与市场地位 - 2025年上半年,太二酸菜鱼翻台率为3.1次/天,低于海底捞的3.8次/天,较其2019年高峰期4.8次/天大幅下滑 [7] - 太二酸菜鱼翻座率从去年同期的2.7降至2.2 [6] - 公司被正式调出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反映出在资本市场的降温 [7][9] 行业竞争与战略挑战 - 行业分析师指出,公司“网红”标签不再稀缺,消费者为其“炫耀”属性买单的意愿降低 [10] - 公司赖以成功的单一爆品策略,在市场新鲜感退潮和大量模仿者围剿下显现脆弱性 [10] - 随着社交货币“贬值”,消费者对口味、价格及是否为预制菜等问题的不满指数级飙升 [10]
被罗永浩吐槽都是预制菜还贵很恶心!西贝贾国龙回应:将起诉
南方都市报· 2025-09-11 22:20
事件概述 - 知名企业家罗永浩公开质疑西贝莜面村使用预制菜 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 还那么贵 实在是太恶心了" 并呼吁立法强制餐馆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 [1]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回应称门店100%没有预制菜 预加工不等于预制菜 将起诉罗永浩 [3] - 双方争议焦点在于预制菜定义与消费者知情权 罗永浩质疑西贝菜品呈现"重新加热的味道" [3][5] 企业回应 - 西贝餐饮集团明确否认使用预制菜 强调"按照国家规定 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 [3][5] - 公司创始人表示将采取法律行动起诉罗永浩 并计划推出"罗永浩菜单"作为回应 [5] - 西贝拥有近400家门店 旗下包括西贝莜面村、西贝功夫菜等多个品牌 [8] 行业监管框架 - 2024年3月国家六部门联合发布预制菜监管通知 首次明确预制菜定义: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的预包装菜肴 不包括净菜和中央厨房制作菜肴 [7] - 法规明确连锁餐饮企业中央厨房模式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7] - 通知要求预制菜产品不添加防腐剂 需符合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条件 [7] 消费者权益争议 - 争议核心围绕消费者知情权 罗永浩强调"预制菜贵不贵没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知情权" [3] - 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表达对餐饮透明度的关注 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 [3] - 行业存在对预制菜识别技术的需求 罗永浩公开征集检测食物烹制时间的专业方法 [7]
餐饮新业态带来一股新风
经济日报· 2025-07-30 06:16
行业变革趋势 - 外卖平台通过创新模式解决餐饮行业"好吃 不贵 安全"的三角难题 [1] - 纯外卖模式突破传统选址限制 无需黄金地段和堂食空间 租金成本大幅削减 [1] - 新模式通过集约化和智能化实现降成本 抓安全 保实惠的核心目标 [2] 美团浣熊食堂模式 - 采用美食超市形态 容纳老乡鸡 鲜芋仙 真功夫等十余个品牌 [2] - 保持各品牌独立出餐流程 价格与口味与其他门店一致 [2] - 实施明厨亮灶和网络直播 设立专门检测小组监控农药残留 煎炸油品质及食材保存 [2] 京东七鲜小厨模式 - 采用自营模式 在平台覆盖区域内获得优先流量展示 [2] - 完全由机器人按名厨配方标准化炒菜 人工仅负责打包环节 [2] - 主打15-20元价格带的外卖畅销菜品 如15.8元小炒牛肉和16.8元辣椒炒肉 [2] 食品安全监管 - 透明化机制有效打击幽灵外卖和脏外卖的生存空间 [3] - 平台以自身信用为食品安全背书 消费者可直接向平台追责 [3] - 市场监管效率提升 单次可检查10余家门店 [2] 行业影响与挑战 - 自营模式可能对客单价15-20元的小微餐饮形成挤压 [3] - 无品牌 无特色 成本控制弱的小型餐馆面临巨大压力 [3] - 餐饮业作为重要就业蓄水池 承载大量夫妻店父子店生计 [3] 未来发展方向 - 平台需在效率与标准约束下保护特色餐馆 服务特定情感需求消费者 [1][3] - 行业终极目标是让消费者吃得安心 吃得实惠 吃得有滋有味 [3] - 互联网正在开辟改变餐饮业的新试验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