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酸菜鱼
icon
搜索文档
餐饮月度专题:茶饮扩张强劲,西式快餐扩张活跃,客单价环比企稳-20250818
浙商证券· 2025-08-18 21:0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看好 [4] 核心观点 - 茶饮品牌扩张显著,西式快餐扩张积极,客单价环比稳定 [5] - 头部茶饮品牌扩张领先,整体客单价波动中寻求平衡 [10] - 咖啡店扩张势头强劲,火锅行业面临调整 [12] - 酸菜鱼、卤味、小酒馆整体开店谨慎,客单价环比企稳 [15] 西式快餐 - 西式快餐扩张积极,客单价环比持平显现市场韧性 [8] - 肯德基2025年7月净开店同比变化-7.8%,麦当劳-1.1%,华莱士-2.1%,必胜客-23.1%,达美乐-2.7%,尊宝披萨-3.9%,塔斯汀-1.0%,萨莉亚0.1% [8] 茶饮 - 蜜雪冰城2025年7月净开店同比变化-6.2%,书亦烧仙草-2.4%,古茗-7.9%,茶百道-2.1%,coco都可-3.0%,益禾堂-2.1%,沪上阿姨-1.8%,甜啦啦-9.4%,一点点1.1%,7分甜-5.4%,黑泷堂7.7%,奈雪的茶-5.1%,喜茶2.8%,茶颜悦色-7.0%,乐乐茶-4.4%,霸王茶姬-1.0% [10] 咖啡 - 瑞幸咖啡近3月净增绝对值1812家,增幅8%;幸运咖净增849家,增幅23%;库迪咖啡净增2495家,增幅25%;Manner净增162家,增幅9%;Tims净增35家,增幅4% [12] - 瑞幸咖啡2025年7月客单价同比变化-6.3%,星巴克-3.4%,幸运咖-11.5%,库迪咖啡1.8%,Manner0.3%,Tims-1.0% [13] 火锅 - 海底捞近3月净增绝对值0家,增幅0%;九毛九净增-1家,增幅-1%;怂净增-6家,增幅-7%;呷哺呷哺净增-3家,增幅0%;凑凑净增-10家,增幅-6%;巴奴火锅净增4家,增幅3% [14] - 海底捞2025年7月客单价同比变化-1.1%,九毛九-7.4%,怂-9.5%,呷哺呷哺-12.3%,凑凑-9.1%,巴奴火锅1.1% [14] 酸菜鱼、卤味、小酒馆 - 紫燕百味鸡近3月净增绝对值-463家,增幅-8%;绝味鸭脖净增-1127家,增幅-9%;周黑鸭净增-127家,增幅-5% [17] - 海伦司近3月净增绝对值-3家,增幅-1%;胡桃里净增-2家,增幅-4%;贰麻酒馆净增-9家,增幅-12% [17] - 太二2025年7月客单价同比变化-3.4%,鱼你在一起-2.5%,小鱼号-4.0%,江渔儿-11.2%,董小姐1人1份7.6% [18] - 紫燕百味鸡2025年7月客单价同比变化-1.3%,绝味鸭脖-5.5%,周黑鸭-5.1% [18] - 海伦司2025年7月客单价同比变化-16.5%,胡桃里-17.5%,贰麻酒馆-23.2% [18]
湛江开渔啦!“媒体+”带你溯源智慧工厂,品“第一口鲜”!
南方农村报· 2025-08-16 15:35
湛江开渔文化嘉年华活动 - 2025湛江开渔文化嘉年华暨"百千万工程"海鲜产品推介活动于8月15日在湛江举办 [2] - 活动亮点为产业溯源深度体验,吸引百万粉丝级网红博主、采购商代表、餐饮达人等嘉宾参与 [3][4] - 活动通过"媒体+"模式实现产业融合,打破地域限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协同体系 [6][7][8] 恒兴食品产业链布局 - 恒兴食品依托完整水产食品产业链优势,打造从塘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供应体系 [22][23] - 公司以"6鱼3虾1蛙"为基础,已开发200多款预制菜产品 [23][24] - 未来将围绕大单品战略和深化渠道拓展发力,每个工厂专注一条鱼或一只虾的极致产品利用 [29][30] - 计划拓展连锁餐饮、商超、团餐及国际渠道客户 [31][32][33] 国联水产智慧工厂 - 国联水产智能对虾加工厂展示智能机械臂分拣、液氮冷冻技术、自动化立体冷库等科技化生产流程 [35][36][37] - 溯源活动直观展示公司产品从种苗到养殖、生产、加工全流程的可控可视性 [42][43] - 溯源服务作为增值服务展示食品从源头到餐桌全过程,不影响产品成本和售价 [44][45] 水产食品行业发展趋势 - 国联水产将发挥海洋牧场产业链"链主"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水产品精深加工 [48][49] - 通过反向整合上游养殖、种业、装备制造等环节,协同中游冷链物流与下游多元销售渠道 [50] - 构建"以销促产、以工带农、多端发力、全链协同"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 [51]
中餐全球化营销的底层逻辑——善用乡愁,重建连接
搜狐财经· 2025-07-28 17:13
中餐全球化现状 - 全聚德纽约试营业吸引在美华人和留学生为主,体现中餐文化输出效应 [2] - 海外中餐厅数量达70万家,年均增长率11.7%,78%消费者愿为家乡味支付3倍溢价 [2] 中餐全球化核心驱动力 - 记忆银行理论:新疆大盘鸡、兰州拉面等菜品触发消费者味觉记忆,英国留学生愿付12-15英镑高价回味 [7] - 食物身份IP化:云海肴汽锅鸡代表云南生活,湘菜"坦荡的辣"和川菜"麻辣哲学"成为文化输出载体 [11] - 场景补偿机制:航空公司辣子鸡配孔干饭、全球唐人街空间设计缓解海外华人乡愁 [14] 中餐出海主要挑战 - 酸菜鱼品牌因欧洲检测标准差异导致30吨酸菜霉变报废 [15] - 马德里三国主题火锅店因红灯笼文化差异被吐槽 [17] - 欧盟将郫县豆瓣酱列为"神秘红色添加剂",新加坡禁售血制品影响食材使用 [19] - 海外中餐厅预制菜渗透率达78%,口味与现制差异明显 [21] 中餐全球化解决方案 - 文化转译:小龙坎迪拜店设"青梅煮酒"包厢结合阿拉伯围炉文化,欧洲门店用辣油作画传递东方美学 [24] - 供应链本土化:湖南辣椒基地通过指纹溯源码展示生长过程,蜜雪冰城东南亚门店本土原料占比60%降低成本35% [24] 中餐全球化高阶形态 - 葡萄牙儿童使用筷子食用沙县蒸饺实现中华礼仪输出,纽约客用Fly By Jing辣酱搭配贝果接受川味 [26] - 迪拜商人通过火锅理解"和而不同",体现饮食文化对哲学理念的传播 [26]
21特写|“中国味”席卷东南亚:品牌中餐如何破解出海难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20:35
中国餐饮品牌东南亚扩张现状 - 截至2024年底约60个中国餐饮品牌在东南亚开设6100多家门店 较2022年1800家增长3倍多 [1][5] - 东南亚餐饮市场规模达1329亿美元 同比增长4.6% 相当于中国市场的17% [5] - 代表性品牌包括海底捞、蜜雪冰城、张亮麻辣烫、太二酸菜鱼等 其中蜜雪冰城在越南超1300家 印尼超2600家 [4][14] 东南亚市场吸引力 - 人口基数庞大且华人社群基础深厚 饮食文化与中国相近 [4] - 中产阶层快速崛起 食饮烟酒消费占比超40%(印尼达48.8%) [6] - 地理位置毗邻中国 基础设施改善降低运输成本 [5] - 下沉市场潜力大 如泰国清迈、印尼泗水等二线城市存在空白 [8] 扩张策略与本地化实践 - 选址聚焦核心商圈与学生区结合 利用集聚效应和年轻客群接受度 [7] - 供应链采用"进口+本地"混合模式 比例达50% 部分企业尝试建设中央厨房 [10][11] - 产品改良如推出冬阴功汤底 门店装潢配合当地审美 [17] - 经营模式多元化 直营、加盟、联营并行 蜜雪冰城通过vivo/OPPO经销商快速铺店 [14][15] 行业竞争与挑战 - 新加坡市场饱和 2024年前11个月3004家餐饮公司关闭 海底捞暂停东南亚新店 [12] - 供应链成本占42% 跨境运输存在新鲜度与合规壁垒 [11] - 文化差异导致口味"水土不服" 如纯正四川火锅客流量不佳 [10] 发展阶段与趋势 - 从"移民餐饮"转向"品牌餐饮" 注重标准化管理与国际团队建设 [16] - 茶饮行业通过低价策略快速占领市场 蜜雪冰城定价低于本土品牌50% [14] - 头部品牌开始向二三线城市渗透 计划2025年加大下沉市场布局 [8]
当岭南的风吹到新疆,一场酸味对话即将开启|舌尖六味·尝尽岭南③
南方农村报· 2025-06-21 20:31
广东食品推广活动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广东食品走进新疆推广活动将于6月26-30日举办[3] - 活动将在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期间举行[4] - 广东特色美食将集体亮相新疆[4] 广东特色酸味食品 - 广东肇庆怀集的"怀集六十日黄菜"采用特殊工艺发酵,具有柔和自然的酸味和蔬菜原香[12][13][14] - 广东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超700亿元,其中酸菜鱼是重要品类[18] - 广东酸菜鱼以温和鲜爽为特点,与川味泼辣风格形成对比[19] - 潮汕酸梅酱具有天然水果清甜,常用于搭配卤味和蒸菜[22][23] 食品文化交流 - 活动以"舌尖六味·尝尽岭南"为主题,通过甜、咸、酸、腊、甘、香六味展示广东饮食文化[5] - 岭南酸味食品将为新疆美食带来新体验,形成南北饮食文化对话[24] - 广东特色酸味食品包括发酵黄菜、酸菜鱼和酸梅酱等多种形态[7][8][9]
九毛九20250618
2025-06-19 17:46
纪要涉及的公司 九毛九集团,旗下有太二、怂火锅、九毛九、怂冷锅串串、泰尔、赖美丽等品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务调整与消费回暖**:2025年上半年九毛九推出太二新模型并关闭部分经营不善门店,第二季度边际效率有所恢复,虽第一季度主要品牌同店日销同比下滑,但环比有筑底迹象,4、5月数据改善,五一后日均销售提升,显示消费回暖[2][3] - **太二新模型调整及效果**:调整菜单结构,增加现炒菜品,活鱼到店并推出鲜切牛肉和每日鲜鸡等招牌菜品,以适应家庭客增多和消费降级趋势;新模型门店平均营收提升超30%,广州新模型门店客单价从75元提升至80元,6个点来自客单价提升,其余来自客流量增加[2][4][5] - **新模型推广计划**:已在广州推出20家新模型门店,7月底预计70家在高线城市改造完成,今年计划调改100 - 150家门店,关闭70 - 80家经营不善的内地门店,截至5月底已关闭51家,大陆地区总门店数538家[2][6] - **业务调整对品牌发展影响**:推出新模型和关闭不善经营门店对整体品牌发展策略产生积极影响,优化菜单结构、提高产品力和顾客粘性带来显著收入增长,关停低效益门店提高运营效率,有助于未来持续提升业绩并巩固市场地位[7] - **商务宴请下滑影响**:商务宴请形式下滑对公司影响有限,主要客群仍以家庭客群为主;商场客流分化,优质商场客流上升,新商场增加导致门店分流,消费者对就餐环境、服务和品质要求更高,促使餐饮公司升级优化[8] - **外卖情况**:京东外卖在4月后带来增量,九毛九品牌外卖占比从20%提升至23%,京东外卖占比最高峰达10%左右,主要采取京东平台补贴模式[2][11] - **消费券影响**:各地消费券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满减优惠政策使客单价较高的品牌受益更多,如怂品牌使用消费券比例较高,泰尔品牌使用比例显著低于怂[14] - **品质升级和鲜货占比影响**:鲜货对供应链和毛利端有影响,但新模型店营业额环比提升30%以上可覆盖成本并提高盈利率,鲜鱼、鲜肉等由供应商直运门店,新店型数量增加后相关成本将逐渐降低和优化[4][15] - **开店计划**:国内新开门店计划保守,2025年上半年太二开1家,怂开5家,九毛九无新店,主要聚焦旧店改造升级;海外市场稳扎稳打,东南亚和港澳地区翻台率和盈利率较好,北美市场不盈利,今年预计在东南亚和港澳新增个位数门店,北美新增约两家门店[4][17][18] - **预制菜业务**:与山姆合作预制菜业务进展顺利,贵州酸汤米线成爆品,今年预计零售额超1亿,还在拓展与河马、Costco等渠道的合作,6月广州南沙供应链中心投产将解决产能不足问题[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员工激励机制**:今年公司架构和激励机制调整,划分五个大区域,给予区域经理激励,对门店经理考核多元化,员工激励更多与区域及门店经营数据挂钩[20] - **后厨改造与鱼类供应**:自养鲈鱼比例保持30%左右;菜品端堂食采用鲈鱼,外卖用黑鱼,北方地区测试活黑鱼堂食,南方新店型用活鲈鱼,旧店型用供应商鱼片[21][22][24] - **热菜SKU**:新模型中热菜SKU从24个提升到27个,未来可能逐渐增加[23] - **怂品牌调整**:暂时不精简SKU,升级菜单结构,目标一张菜单全部是鲜货,新店型推出重庆水火锅[25] - **折摊费用和租金成本**:今年折摊费用预计平稳,部分门店折旧摊销减少,新改造门店产生新费用,去年减值对冲新增影响;持续与商场谈减租降租,去年约一半九毛九门店成功减租,今年仍有租金优化空间[26] - **赖美丽品牌**:去年出售国内赖美丽烤鱼项目,仅保留新加坡一家店,今年下半年预计推出新品牌,管理层精力放在现有品牌改造升级上[28]
靠卖丸子年入百亿,预制菜之王,拿下10万家餐饮店
搜狐财经· 2025-06-06 09:26
公司概况 - 安井食品是国内速冻食品行业龙头,产品覆盖速冻火锅料、面米制品、预制菜等,市场渗透率达97%地级市,每10包速冻食品中有6包来自安井 [2] - 2024年营收151.27亿元,净利润14.85亿元,连续四年稳居行业规模、利润、增速第一 [2][18] - 拥有12大生产基地,经销商网络密度堪比快消巨头,服务超10万家餐饮店及商超渠道 [2][8] 业务发展策略 - 早期通过火锅丸子错位竞争,采取"农贸市场包围城市"策略切入下沉市场 [8] - 2018年确立"三剑合璧"战略,形成速冻火锅料、面米制品、预制菜三大产品线 [12] - 采用"销地产"模式降低物流成本至3%(行业平均5%),并通过并购布局上游原料基地 [8][12] 预制菜业务突破 - 2020年预制菜业务爆发,推出"安井小厨"(B端为主)和"冻品先生"(C端为主)双品牌,产品包括酸菜鱼、宫保鸡丁等 [14] - 预制菜收入占比从2022年24.9%提升至2024年30.2%,成为第二大业务板块 [21] - 通过"并购+代工"快速扩充产品矩阵,2020-2023年营收从69.7亿元增至140.5亿元,实现翻倍增长 [16][18] 国际化布局 - 2024年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通过"A+H"双平台加速海外扩张 [3][23] - 境外收入从2021年3522万元增至2024年1.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8% [25] - 已在英国收购功夫食品70%股权,并在越南建设生产基地,覆盖欧洲及东南亚市场 [23][25] 核心竞争优势 - 研发端建立两大重点实验室,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保障品质领先 [18] - 渠道端采用"贴身助理"模式深度服务经销商,强化终端掌控力 [10] - 战略端持续前瞻性布局,从火锅料、预制菜到海外市场均率先卡位 [28]
新手开餐饮店是赚还是赔?算清楚这笔账就明白了
36氪· 2025-06-03 21:17
行业概况 - 餐饮业仍是热门创业赛道,截至5月末今年新增餐饮企业数量达130多万家,创历史新高[1][2]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盈利难度提升,但通过科学预估新店营业额可显著提高成功率[2] 营业额预估方法论 - 核心公式:餐厅营业额=客流量×进店率×客单价,需提前评估这三个变量[2] - 客流量测算需通过选址阶段对标"对等店",选取3家以上样本并取中位数[3][4][5][7] - 对等店选择标准包括:相近门店规模、同级别城市、相似商圈类型、匹配品类和经营时段[4] - 实地调研需覆盖工作日和周末,避开节假日及极端天气,记录全天分时段人流量[6] 进店率优化策略 - 捕获率计算公式:进店消费人数÷客流量×100%,需参考对等店数据取平均值[8][9][13] - 警惕"伪高流量"现象,案例显示日均2000-2500客流对应的捕获率仅16%-17.5%[10][11][12][14] - 提升吸引力三要素:醒目门头设计(鲜明色调+大字招牌)、明确品类标识、创意展示(透明橱窗/场景化布置)[15][16][17][18] 客单价制定逻辑 - 连锁品牌依托全国数据定价,如海底捞一线城市客单价110元 vs 二线城市100元,和府捞面全国统一32-35元[19] - 单店可采用成本加成法(食材成本+人工分摊)×目标利润率,或参考市场均价调整10%溢价[20][21] - 差异化定价策略:针对未满足需求切入细分市场(如一人食火锅35-45元),初期通过阶梯定价测试市场接受度[21][23] 经营方法论 - 需建立数据驱动的盈利模型,持续复盘实际数据与预估差异并进行动态调整[24] - 定价是综合博弈过程,需结合市场趋势、品牌价值和用户心理,周期性调整优化[23]
重生的TA | 守江山!水产界的“厂二代”,绝不躺平!
新浪财经· 2025-05-29 08:37
公司概况 - 中山大成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前,年销售额过亿,员工数百人,业务高度依赖水产品出口,95%订单来自海外市场,美国客户占比最高[5] - 主要出口红鼓鱼、黑鱼、脆肉脘等鱼类产品,通过冷链销往欧美市场[5] - 2012年"厂二代"余俊锋接棒总经理职位,公司背靠珠三角养殖产业带优势[5] 危机事件 - 2025年美国对华水产品关税暴涨至170%,导致公司美国订单基本停滞,仓库积压超1000万元货物,待收购的养殖户原料也面临压力[5] - 红鼓鱼等偏西式口味产品在国内市场接受度低,去库存难度大[5] 应对策略 **国内市场开拓** - 2018年起斥资千万改造车间并组建研发团队,布局"双循环"战略[9] - 2024年与东方甄选达成合作,成为其自营酸菜鱼供应商,合作首年贡献20%-30%营业额[9] - 通过东方甄选渠道提升食品安全标准,实现产品可溯源,以出口标准打开国内大众市场[9] **国际市场调整** - 转战欧盟、中东、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国家市场,通过展会和老客户介绍拓展新渠道[11] - 针对不同国家法规调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重新申请海关对外注册[11] **关税窗口期利用** - 中美联合声明取消报复性关税后保留10%基础关税,对24%关税实施90天暂缓,公司计划6月初重启发货[7] 行业动态 - 首届美好生活博览会(好博会)将于6月27日-29日在北京召开,由新浪财经主办,四大电商平台联合参与,旨在帮扶国内企业开拓市场[13][14] - 好博会首创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为优质企业提供参展帮扶政策,对接采购商和电商平台资源[14]
生意火爆却疯狂打折!餐饮店到底在焦虑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5-23 09:59
表面繁荣下的行业真相 - 餐饮行业准入门槛低 新陈代谢速度快 同时闭店率高达30%-40% 平均生命周期不足508天 [3] - 行业普遍面临"三高压力":高人工成本 高租金成本 高原材料成本 需保持极高翻台率才能维持盈利 [3] - 消费者忠诚度脆弱 年轻群体具有强烈尝鲜心理 加剧经营者生存焦虑 [3] 疯狂促销的六大驱动力 会员储值模式 - 通过"充1000送500"等活动 单月可吸纳会员储值超300万元 解决短期资金压力并锁定未来消费 [7] - 优惠附带限制条件 如仅限特定菜品或规定时段使用 [7] 平台绑架现象 - 外卖平台抽成约22% 促销活动再让利15% 实际到手仅剩六成左右 [8] - 不做活动会被降权 曝光量直接腰斩 形成被迫参与的促销游戏 [8] 竞争压力 - 新店不断涌现 老店需持续推陈出新 避免被抢走市场份额 [9] - 通过"集赞送毛肚"等活动吸引新客户 扩大知名度 [9] 客户留存策略 - "一元吃16串羊肉串"等活动分三次消费 既吸引新客又促进老客复购 [11] 品牌建设 - "顾客定价"等独特活动吸引好奇食客 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 [11] 营销策略 - "抽奖"活动增加顾客参与感 提高消费频率 短期让利实现长期盈利 [11] 行业巨头运营案例 - 太二酸菜鱼每周三推出"二人同行一人免单" 实现工作日客流平衡 新品推广及社交媒体自发传播 [13] - 拒绝促销的老字号客流量每年下滑15% 显示"酒香不怕巷子深"理念已难适应市场 [13] 理性经营策略 - 建议采用"721法则":70%精力打磨产品 20%适度营销 10%关注行业动态 [14] - 控制促销频率 保证每次活动提升顾客体验 五年内利润率保持行业上游 [14] 未来破局之道 - 消费升级推动体验经济 单纯价格战将失效 场景营造和文化附加值愈发重要 [16] - 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智能备餐系统降低20%食材损耗 自助点餐节省15%人力成本 [16] - 构建不可替代的品牌价值是跳出促销泥潭的关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