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四足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智”链全球 广交会向新
新浪财经· 2025-10-16 10:33
魔法原子不是唯一一家盯上海外市场的机器人企业。在此次广交会继续设立的服务机器人专区,参展企业达到46家。如果把观察视野扩大到整 个展馆,本届广交会拥有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优质企业首次突破1万家,创历史新高。以机器人、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高 新技术产品正成为这场"中国第一展"的"关键主角"。 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广交会上的新变化也折射出当前外贸发展的新趋势。刚刚公布的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出口总 额达到19.95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7.1%,其中出口高技术产品达到3.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对同期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超过三成。中国 出口结构正加速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升级。 新技术、新产品的涌现为企业带来了新市场。截至10月13日,本届广交会已吸引来自218个出口市场的超24万名采购商预登记,环比增长 10%。"今天上午来我们展位对接的采购商目测一两百号人肯定有了,基本上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为主。"广东凌度智能科技发展有限 公司(下文简称:凌度智能)副总经理黄健告诉南方财经记者。 10月15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开幕。 上午11时 ...
广交会开幕即抢单,服务机器人专区被老外挤爆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23:48
记者丨郑玮 编辑丨包芳鸣 新技术、新产品的涌现为企业带来了新市场。截至10月13日,本届广交会已吸引来自218个出口市场的 超24万名采购商预登记,环比增长10%。"今天上午来我们展位对接的采购商目测一两百号人肯定有 了,基本上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为主。"广东凌度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凌度智 能)副总经理黄健告诉南方财经记者。 "广交会是一个观察中国外贸发展的'窗口'。"广东财经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院特聘教授陈甬军向南方财 经记者表示,今年以来,面对持续变化的国际经贸形势,产品结构变化带来的出口结构优化支撑了中国 外贸的韧性增长,未来还要加大力度调结构,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同时尽可能布局多元化市场,以自 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 (第138届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人潮涌动。 郑玮/摄) 服务机器人专区挤满采购商 视频丨柳润瑛 10月15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开幕。 上午11时许,人来人往的广交会中央平台前,记者和数十位外商在一场新品发布活动前停下了脚 步。"我们今天发布的新品是一款工业四足机器人,能够7x24小时持续作业不停机,进一步填补电力巡 检、工业 ...
广交会开幕即抢单,服务机器人专区被老外挤爆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23:43
记者丨 郑玮 编辑丨包芳鸣 视频丨柳润瑛 10月15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开幕。 上午11时许,人来人往的广交会中央平台前,记者和数十位外商在一场新品发布活动前停下了脚步。"我们今天发布的新品是一款工 业四足机器人,能够7x24小时持续作业不停机,进一步填补电力巡检、工业巡检等服务场景的空白市场。"魔法原子机器人科技(苏 州)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魔法原子)海外销售经理邬健告诉南方财经记者,今年以来魔法原子海外市场营收占比已经从15%逐步 提高到45%左右。 魔法原子不是唯一一家盯上海外市场的机器人企业。在此次广交会继续设立的服务机器人专区,参展企业达到46家。如果把观察视 野扩大到整个展馆,本届广交会拥有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优质企业首次突破1万家,创历史新高。以机器人、人 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正成为这场"中国第一展"的"关键主角"。 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广交会上的新变化也折射出当前外贸发展的新趋势。刚刚公布的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 全国出口总额达到19.95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7.1%,其中出口高技术产品达到3.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 ...
广交会向新:万企参展,全球赴约,客商纷纷“拥抱”中国科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21:59
广交会反映的高技术产品出口趋势 - 第138届广交会显示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关键主角,拥有高新技术等称号的优质企业首次突破1万家创历史新高[1] - 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参展企业达到46家,吸引来自218个出口市场的超24万名采购商预登记,环比增长10%[1][2] - 以机器人、人工智能、非侵入式脑机接口、AI+AR智能眼镜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产品在展会中备受关注[1][5] 企业海外市场表现与产品应用 - 魔法原子机器人公司海外市场营收占比从15%逐步提高到45%,其中欧美市场占海外总营收的60%[1][3] - 凌度智能公司今年1-9月海外市场整体营收增速超过100%,其智能越障技术可应用于超过65%的高空作业场景[3] - 卓远公司已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6000多个VR项目,今年以来海外市场营收同比增加约20%[5] 高技术产品出口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出口总额19.95万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3.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9%[2][6] - 高技术产品对同期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超过三成,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54.9%[2][6] -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增长23.9%,高端装备、仪器仪表出口分别增长22.4%和15.2%[6] 新兴市场拓展情况 - 企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显著,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增长16.6%、高端装备增长37%、风力发电机组增长58%[8]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37万亿元增长6.2%,占进出口总值的51.7%[8] - 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进出口分别增长9.6%、3.9%、19.5%和16.7%[8] 外贸结构与竞争力分析 - 出口结构加速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升级,产品结构变化带来的出口结构优化支撑外贸韧性增长[2][6][11] - 中国对APEC其他经济体进出口规模达19.41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57.8%[8] - 前7个月中国是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较去年同期增加14个[9]
世界机器人大会盛况空前,中国厂商加速抢滩工业与消费市场
中航证券· 2025-08-11 13:05
行业评级 - 先进制造行业评级为增持 [3]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关键阶段,政策、需求与技术成熟三重驱动下竞争白热化,中国厂商逐步比肩国际巨头 [6] -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WRC)热度空前,汇聚200余家企业、1500余件展品,其中100余款全球首发,5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集中展示工业与消费级创新成果 [6][7] - 人形机器人开启"日更"模式,7-8月超27款整机新品密集发布,性能与场景渗透竞争加剧 [6][12] - 消费级人形机器人价格下探至3.99万元起(宇树R1),政府补贴(企业最高25万元、个人1500元)加速商业化进程 [6][19] - 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累计需求量有望达200万台,产业处于从0到1突破阶段 [6] - 光伏设备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储能政策利好推动发电/用户侧景气度提升,半导体设备2030年需求预计达1400亿美元 [6][21][22] 重点推荐公司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 **特斯拉链**: 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北特科技、鸣志电器、汉威科技、旭升集团 [6][20] - **华为链**: 兆威机电、埃夫特、亿嘉和、柯力传感 [6][20] - **宇树链**: 长盛轴承、奥比中光 [20] - **Figure链**: 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绿的谐波、领益智造 [20] - **1X链**: 中坚科技 [20] - **细分环节领先企业**: 信捷电气、双林股份、国茂股份等 [20] 光伏/储能/锂电 - **光伏设备**: 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奥特维 [21] - **锂电设备**: 东威科技(复合集流体)、骄成超声、联赢激光(大圆柱)、先导智能(平台型)、星云股份 [21] - **储能**: 星云股份(储充检一体化)、科创新源(液冷板切入宁德时代供应链) [21] - **氢能源**: 隆基绿能、亿华通、兰石重装、科威尔 [21][22] 半导体/自动化/工程机械 - **半导体设备**: 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华峰测控、长川科技等(国产替代率低,2030年需求1400亿美元) [22] - **自动化刀具**: 华锐精密、欧科亿(市场规模2026年达557亿元,进口替代空间大) [22] - **工程机械**: 三一重工、恒立液压、中联重科(强者恒强) [22] 行业数据与趋势 - **人形机器人**: 2025年量产元年,宇树R1售价3.99万元起,BOM成本高端机型20-50万元 [6][18][19] - **光伏设备**: N型技术加速渗透,钙钛矿商业化提速 [21] - **半导体设备**: 中国大陆2020年设备销售额187.2亿美元(全球第一),2030年需求1400亿美元 [22] - **自动化刀具**: 中国市场规模400亿元,2026年预计557亿元,CR5不足10% [22]
宏润建设(002062) - 002062宏润建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9
2025-05-19 17:36
行业与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建筑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普遍下降,公司通过新能源转型和成本管控实现毛利率提升,在长三角基建市场保持竞争优势 [2] - 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9.2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83亿元 [5] 现金流与盈利增长点 - 公司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4亿元、10.13亿元、12.4亿元,现金储备充裕 [2] - 公司以“长三角”为中心,增强优势业务核心竞争力,参与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投资建设,推动业务向“建筑 + 新能源 + 科技”产业链一体化转型提升增长曲线 [3][11] 股票与市值管理 - 公司重视经营管理和市值管理联动,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优化治理,实现市值与内在价值匹配 [4] - 公司回购方案尚处于研讨过程中 [7] 项目与技术应用 - 承建“上海市黄浦区(原卢湾区)第52街坊肇嘉浜路18号地块项目”等涉及绿色建筑认证,“中兴大桥及接线(江南路 - 青云路)工程”等涉及智能建造技术应用 [5] 分红情况 - 公司已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将在股东大会后2个月内完成红利分派 [5] 业务拓展与巩固 - 在房地产投资下滑背景下,公司发挥核心优势争取主要订单,向城市更新、能源电力等领域拓展市场 [6] 成本与费用管理 - 公司在成本控制采取单体项目预算管理等,费用管理通过全面预算制度分解目标,优化资源使用提升净利率 [7]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目前尚无重整、重组、收购计划,将审慎评估相关标的 [8] 科技业务参与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参股镜识科技,未来将协同其做好产品量产落地,打造具身智能平台型公司 [9] 行业前景与公司应对 - 建筑行业未来传统房建业务收缩,新能源基建和城市更新成核心增长点,公司将深耕相关领域提升竞争力 [10] 光伏EPC业务进展 - 2024年度子公司签署储能电站及光伏发电项目协议,与国电电力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业务加速推进 [11]
宏润建设(002062) - 宏润建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
2025-04-30 17:30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包括华安证券、进门财经等多家机构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4月30日,地点为电话会议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财务总监黄全跃、董事会秘书薛锋 [1] 化债政策影响 - 化债政策对政府偿付能力较弱地区直接受益,公司主要客户为长三角地区政府,支付能力强,化债对公司有正面影响,能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新增业务增长、缩短项目结算周期 [1] 财务状况 - 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1.45亿元,现金储备充裕,资产负债率逐年降低,一季度末降至64.04% [1] - 应付账款来源主要为长期合作的上下游供应商及分包商,结算持续并与合同资产保持动态平衡 [1] 业务市场情况 - 公司主业聚焦长三角地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轨道交通是传统核心业务,与上海申通等业主方有多年合作,是长三角具有最高实施能力的民营轨道交通建设企业 [1][2] - 一季度新签合同1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15%,受经济基本面影响,建筑业在手订单量有所下降 [2] - 长三角城市基础设施有持续发力能力,政府结算速度有提升,政府投资项目数量释放有望提升 [4] 业务发展规划 - 以“长三角”优势地区为中心,增强轨道交通、地下管廊、市政路桥等优势业务核心竞争力,参与基础设施和政府重大项目投资建设 [2] - 推动业务向“建筑 + 新能源 + 科技”产业链一体化转型,优化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 [2] - 今年计划承接各类施工及销售合同90亿元,建筑主业保持稳定,风光储EPC业务收入有望增长 [4] 科技投资情况 - 公司是连续13年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自主研发和发布国内首台盾构机换刀机器人,将换刀时间从6小时缩短至24分钟 [2] - 战略投资镜识科技,看重具身智能应用场景和市场规模 [2] - 镜识科技团队有技术储备,自主研发黑豹II实现10.4m/s高速稳定奔跑,打破波士顿动力纪录 [3][4] - 镜识科技已研发多款产品,2026年目标实现双足机器人10m/s奔跑速度,2027年推出用于工业场景的柔性智造人形机器人,2030年推出人形机器人个人助理 [4] - 四足机器人“打工豹”负载达135KG,应用于工业场景;“黑小豹”应用于情感交互、智能陪护场景 [4] - 公司将协同镜识科技做好产品量产落地,打造具身智能平台型公司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