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强村贷
icon
搜索文档
让农村“沉睡资产”转化为“发展资本” 四川眉山市精准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金融时报· 2025-08-28 10:37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眉山市分行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盘活农村资产资源 包括畜禽活体 农业生产设施 农房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等 有效支持乡村全面振兴 [1][2][3]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探索畜禽活体抵押贷款模式 采用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实现活体身份识别和实时监测 并通过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确权登记 累计发放贷款9956万元 [1] - 盘活农业生产设施 将粮食烘干设施 水果灌溉设施和畜禽养殖设施纳入增信范围 形成部门链协同确权 数据链增信转化和资金链闭环支持路径 累计为206户涉农主体发放贷款1.5亿元 [2] - 深化农房增信赋能 将农户自有农村住房纳入授信评估体系 通过评估农房价值和经营潜力核定贷款额度 累计为142户市场主体发放贷款3589万元 [2] - 创新林业金融产品 包括林权抵押和森林碳汇收益权质押等融资模式 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超15亿元和森林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200万元 [3] 贷款发放成效 - 截至6月末眉山市涉农贷款余额达1272.71亿元 涉农主体合理信贷需求基本得到有效满足 [1] - 助力集体经济发展 通过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 开发多元化信贷产品如惠集贷和强村贷等 累计发放贷款超9000万元 [2] 未来发展方向 - 将持续聚焦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新任务 推动政府部门完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 指导银行机构深挖农村资源资产价值 进一步丰富产品优化服务加力供给 [3]
三举措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效能
金融时报· 2025-08-14 11:06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显著提升乡村振兴领域贷款投放规模 截至2025年5月末乡村振兴贷款比2024年初新增30亿元 完成"三年新增80亿元"目标的60.5% [1] 信贷产品创新 - 推广"农担通"信贷产品 为177户农户投放贷款2.51亿元 提供灵活还款期限和最低同期LPR利率优惠 [2] - 创新推出"美丽乡村贷"和"强村贷"产品 向经济合作社发放近6亿元贷款支持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2] 服务网络建设 - 新建标准丰收驿站60个和金融便民服务点196个 获授牌共富金融服务站点24个 [3] - 站点累计办理养老金领取及生活缴费等业务20.43万笔 金额超9.6亿元 提供16项基础金融服务 [3] 普惠金融覆盖 - 实施金融指导员派驻机制 选派155名农村金融服务专员开展驻村服务 [4] - "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融资模式覆盖率达58% 目标年末超70% 为信用良好农户提供最高50万元信用贷款 [4] 金融知识普及 - 累计开展金融知识宣讲活动120余场 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 受益农户2400余人 [4] - 通过警银合作创设公共安全教育基地 提升村民安全意识和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3]
薄弱村变身富裕村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5
公司信贷支持 - 吴兴农商银行为义皋村发放"美丽乡村贷"和"强村贷"等改造提升类贷款1000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处置、道路交通及文化设施改造[1] - 该行提供300万元"抗疫支农贷"支持当地农业经营者应对疫情影响并扩大"红美人"柑橘种植规模100亩[2] - 银行在村口设立丰收驿站提供转账汇款、小额存取款、水电费缴存等一站式金融服务 并计划融入快递收寄和便民小店等民生服务[3] 乡村经济发展成效 - 义皋村2024年实现村级经营性收入308万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5万元 较此前翻数倍[1] - 通过"以农带游、以游促商"融合发展模式 近2000亩可用耕地种垦率获得提升[1] - 吸引农业项目投资人转型生态农业 引进上海技术开展"稻虾共养"立体生态混养[2] 文旅产业建设 - 该村获评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和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等多项荣誉[3] - 形成"太湖溇港第一村"文旅IP 文化展示馆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3] - 完成两期共319户农户拆迁安置和20间老年过渡房安置工作[3] 环境治理成果 - 原有河道整治贯通 从水环境污染严重转变为生态美、古韵美、人文美的景观村落[1][2] - 从空心村转变为旅游富裕村 成为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1][3]
农业银行淄博分行:金融活水润老区 赋能“三农”促振兴
齐鲁晚报网· 2025-07-18 16:16
重大项目牵引 - 农业银行淄博分行为沂源县经济开发区重点产业项目累计提供贷款超4亿元,加速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2] - 为华润风电(淄博)有限公司沂源西里150MW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完成3.878亿元贷款审批,已投放超32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8亿千瓦时[2] - 审批通过淄博卓意玻纤材料有限公司8万吨玻璃纤维生产线技改项目固定资产贷款3.54亿元[2] - 为瑞阳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投放固定资产贷款8800万元[2] - 为沂源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投放贷款2.58亿元,同步投入800万元用于银医通系统上线[3] 基建筑基 - 为沂源县城乡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放2.76亿元水利专项贷款,用于供水主管道改造、智能水质监测系统建设及村级供水站升级,项目完工后铺设输水管网320公里,惠及农村人口23万,饮用水达标率从75%提升至100%[4] - 为源能热力有限公司发放8700万元专项贷款用于供暖管网升级,更换保温管道18公里,改造换热站12座,管网保温性能提升40%,供暖温度达标率从82%提高到98%,惠及2.8万户居民[5] 小微赋能 - 创新推出"科技E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产品,累计为23家科技型小微企业授信8500万元,其中为山东博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放1000万元"科技E贷"[6] - 实施"线下走访+线上产品"双轮驱动,覆盖县域80%小微企业,累计为156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2亿元,首贷率提升40个百分点[6] 特色产业造血 - 围绕"沂源红"苹果品牌升级,为西里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完成3亿元整体授信,累计投放4562万元"强村贷",带动500余户果农扩大种植规模1200亩,苹果亩产从4000斤增至4600斤,增收15%[7] - 创新推出"沂源苹果专业市场服务方案",投放5000余万元"富民贷",为东里镇冷链物流园发放1200万元贷款建设5000吨恒温冷库,苹果保鲜期从3个月延长至8个月,错峰销售溢价达30%以上[7] - 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放龙头企业贷款2.3369亿元,为流水锶乡党建共同体发放200万元"农业龙头贷"建设桔梗产业标准化种植基地300亩,吸纳120名村民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8] 党建共建 - 成立"乡村振兴党员先锋队",累计走访行政村200余次,收集融资需求180余条,解决融资难题136个[9] - 疫情期间为12家合作社发放贷款800万元,保障农资供应不中断[9]
沂源农商银行:精准服务企业,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5-24 10:18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 公司立足县域经济发展需求,以金融创新为引擎,以精准服务为抓手,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在稳就业、促消费、助力实体经济复苏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1] 扶持小微创业 - 公司聚焦服务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深化"面向三农、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的战略定位,通过整村授信、网格化营销等基础工程扩大服务覆盖面,截至4月末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03亿元,惠及1043户 [3] - 典型案例:为沂源县瓶安玻璃工艺经营部发放10万元创业贷款,助力其年销售额超百万元,带动10名临时工就业,产品远销俄罗斯、东南亚 [3] 赋能乡村振兴 - 公司组建专业化金融辅导团队推行"一对一"上门服务,通过政策性贷款产品降低利率并开通绿色审批通道,截至4月末"强村贷"余额2236万元,住宿餐饮类贷款余额2.12亿元(较年初新增1642万元) [4] - 典型案例:为沂源县宝峪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50万元"强村贷",支持其构建"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立体发展格局,形成多元化产品体系 [4] - 成效:计宝峪村升级为山东省景区化村庄,2022年获批省级乡村振兴精品片区等多项荣誉 [5]
泰安银行连续四年荣获泰安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优秀”档次
齐鲁晚报网· 2025-05-21 20:29
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评结果 - 泰安银行在2024年度泰安市31家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评中获评"优秀"档次 [1] - 公司是唯一一家连续四年获评最高档次奖项的城市商业银行 [1] 涉农贷款业务表现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涉农贷款余额达145.53亿元,较年初增长30.45亿元,增速26.4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55个百分点 [1] -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42.87亿元,较年初增长6.8亿元,增速18.85% [1] 信贷投放重点领域 - 公司重点支持粮食、果业、蔬菜、生猪养殖等传统农业领域 [2] - 加大对化肥、农药、农机具等重要农资生产流通企业的信贷投放 [2] - 加强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 [2]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积极探索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依托核心企业提高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可得性 [2] - 推广"鲁担惠农贷""强村贷"等产品,为农户提供担保增信服务 [2] 政银企合作机制 - 与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对接合作,共同推进农田水利和设施农业建设 [2] - 建立项目对接机制,分类梳理项目融资清单,形成融资台账 [2] - 利用供应链产品和担保公司批量贷款产品降低建设主体融资门槛 [2] 公司战略定位 - 坚持"下沉上量、惠及城乡"的金融定位 [2] - 深刻认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政治性、人民性 [2]
【高端访谈】构建普惠金融有效机制 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访山东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继东
新华财经· 2025-05-13 16:26
公司业务规模与市场地位 - 截至3月末涉农贷款余额9331亿元 约占省内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四分之一 [1] - 拥有人员网点最多 资金规模最大 服务范围最广的地方金融机构地位 [1] - 服务覆盖6.1万个行政村和6500万名居民 [6] 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 整村授信覆盖面达96.5% 通过村两委开展信用评定 [5][6] - 建立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2.49万个 营业网点4632个 [6] - 配备流动银行服务车26辆 组建金融移动服务队3543支 [6] 乡村振兴金融产品创新 - 累计推出85款乡村振兴专属信贷产品 [2] - 针对产业兴旺创新32款产品包括农耕贷和创业担保贷 [2] - 围绕生态宜居推出14款产品如农民住房贷和惠农消费贷 [2] 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 粮食生产领域贷款发放251亿元 [3] - 绿色贷款余额791亿元 较年初增加64亿元 覆盖6.4万户 [3]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405亿元 [4] 特色产业支持措施 - 选取545个县域重点行业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4] - 为12.6万户重点行业客户发放贷款881亿元 [4] - 支持寿光蔬菜 枣庄石榴 烟台苹果等优势特色产业 [4] 普惠金融服务模式 - 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 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 [5] - 与财政惠民补贴系统对接 累计代发业务34亿笔金额3500亿元 [6] - 2024年开展金融宣教活动5.23万场次 惠及消费者1013万人次 [8] 人力资源与组织保障 - 选派2318名业务骨干到镇村挂职副乡镇长和村主任助理 [8] - 近2万名客户经理下乡进村 走访对接客户462万户 [8] - 客户经理定期驻村办公制度覆盖7.5万个村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