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业担保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铜川】多点发力稳就业促增收
陕西日报· 2025-11-20 06:53
"每天在家门口就能挣到100多元,还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11月10日,在铜川市王益区零工服务 中心,学员李红利一边熟练地钩织手工艺品,一边笑着分享自己的增收喜悦。手指翻飞间,五彩毛线变 成精致的饰品,也编织出了她的幸福生活。这是铜川市2025年扎实推进就业增收工作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铜川市锚定"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核心目标,将就业优先战略贯穿民生工作全过 程,以政策为引、以服务为桥、以技能为基、以创业为翼,多点发力破解就业难题,让城乡居民就业路 更宽、收入源更足。截至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851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2.6万人,就业形势持 续向好,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筑牢了民生根基。 强保障稳用工 企业是就业的"蓄水池",稳企业就是稳就业、稳增收。铜川市聚焦企业用工需求,打出"平台对接 +精准服务+区域协作"组合拳,让企业引才不愁、劳动者求职有门。 铜川市构建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累计举办各类招聘会153场,推送岗位超5.16万个次, 实现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精准对接;创新推出抖音直播带岗81场,为1427家企业发布岗位2.3万余个。同 时,铜川市建立重点企业用工监测机制,紧盯技工及新兴 ...
@筠连人 消费贷贴息、融资申请都可以在这里一站式办理
搜狐财经· 2025-11-19 19:03
近期 由宜宾市财政局主办 四川长江担保集团承办的 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宜融通"平台 正式上线运行 登录"宜融通"官网(https://ybrrt.com) 手机线上"一站式"办理 大大节省大家的时间和精力 快来了解一下吧 ↓↓↓ "宜融通"平台整合市域内30多家金融机构、150余款金融产品,覆盖银行、担保等全品类,通过智能筛 选与定制匹配功能,让用户快速找到适配的信贷产品,大幅缩短融资周期。同时,还为用户提供创业担 保贷款贴息、消费贷款贴息等财政补贴政策服务,该平台上线以来,筠连县已在平台上完成两笔消费贷 款贴息的审核。 创业担保贷款:个人申请额度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小微企业申请额度由400万元提高至最高600万 元,并按国家规定贴息;18—40岁在川创业3年内的青年,可申请3万—10万元免利息、免担保、免抵押 创业启动资金贷款。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还可享受最高1万元的创业补贴。 消费贷款贴息:2025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办理1年期及以上、用于汽车购置、电子产品等4类线下 消费的贷款,可享受年利率1.5%、单笔最高3000元的1年期一次性贴息,居民在全省范围最高可享受2 ...
北京:优化银发群体消费服务模式,为不同阶段、不同特征老龄群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财经网· 2025-11-19 14:38
《实施方案》强调,要加大商品消费、文旅体育消费、住宿餐饮消费、家政及养老托育等居民服务消费 支持力度,围绕北京市重点领域、主题活动、特色消费场景和品牌,创新融资模式,加大信贷投放。优 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消费基础设施和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基础设施发行基础设 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持续落实好北京市中小微企业首次贷款贴息、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强化 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支持居民就业增收。优化银发 群体消费服务模式,为不同阶段、不同特征老龄群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聚焦重点消费场景、重点商 圈优化支付服务,提升境外来华人员在京消费服务水平。 提出18项具体措施 近日,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市委宣传部、市委金融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 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北京金融监管局、北京证监局联合印发 《关于金融支持北京市提振和扩大消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2030年金融支持 北京市提振和扩大消费总体目标,并从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挖掘消费潜力、完善重点群体配套服务释 放消费需求、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水 ...
迈向“十五五”:金融机构如何精准赋能实体经济与雄安未来之城
新华财经· 2025-11-17 21:29
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金融机构必须守住风险底线。全丽萍介绍,建行通过"风险先行"理念与智能风 控系统,实现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镡方东强调,城商行应"敬畏风险但不畏惧发展",通过 科技赋能与合规文化建设,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汤志江从期货行业角度指出,风险是累积过程,应通过"一体化风险预警机制"与金融工具协同,提前化 解系统性风险。郝晓姝则认为,券商应从"信仰定价"转向"市场化定价",通过证券化与凭证类产品分散 风险,推动风险显性化与市场化处置。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7日电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局的关键节点,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金融机 构提出了更高要求。近日,在第九届雄安新区投融资发展论坛上,来自银行、证券、期货等领域的金融 专家围绕"金融机构如何精准赋能实体经济"展开深度对话,从战略布局、服务创新、风险平衡等多维度 建言献策,共同勾勒出"十五五"期间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路线图。 聚焦"十五五":实体经济新目标呼唤金融服务升级 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副行长全丽萍指出,金融机构应提升服务的"精准性、适配性与可得性"。她强 调,国有大行应聚焦实体经济的关键领域与薄弱环节,打造"全周期陪伴、全链条 ...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央行最新披露
第一财经· 2025-11-11 17:43
货币政策执行总结 - 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为经济回升和金融市场稳定创造适宜环境 [1] - 主要工作包括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保持汇率基本稳定 [1] 流动性管理与信贷支持 - 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1] - 引导金融机构满足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 - 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2] 利率政策与融资成本 - 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 [1] - 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提高报价质量以真实反映市场利率水平,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4] - 深化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督促金融机构坚持风险定价原则 [4] 信贷结构优化与重点领域支持 - 用好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和新增加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 [1] - 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3] - 加力支持提振消费、科技创新、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1][3] 汇率政策与市场稳定 - 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功能 [1][4] - 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4] - 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增强风险中性理念,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汇率避险服务 [4] 金融市场发展与开放 -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用好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债融资 [5] - 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推进柜台债券业务扩容和规范发展,进一步推动熊猫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5] -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5] 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 - 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 [6] - 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宏观审慎管理,稳步拓宽附加监管覆盖范围至非银领域 [6] - 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稳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充实存款保险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等风险处置资源 [6]
央行: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
搜狐财经· 2025-11-11 17:42
货币政策总基调 -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1] - 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等关系,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1] 金融总量调控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2] -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银行稳固信贷支持力度 [2] - 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2] 信贷政策导向 - 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3] - 持续优化并用好支持科技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加快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3] - 优化碳减排支持工具,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谱系,研究制定重点高碳行业金融机构碳核算规则 [3] - 引导普惠小微贷款、民营经济贷款合理增长,研究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 [3] - 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养老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作用 [3] - 着力推动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 [3] 利率与汇率管理 - 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 [4] - 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提高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 [4] -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 [4] - 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4] - 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增强风险中性理念,为实体经济营造稳定的汇率环境 [4] 金融市场建设与开放 -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用好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更多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债融资 [5] - 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持续推进柜台债券业务扩容和规范发展 [5] -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5] 金融风险防范 - 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 [5][6] - 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和预警,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 [5][6] - 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宏观审慎管理,纵深推进附加监管体系建设 [6] - 稳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充实存款保险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等风险处置资源 [6]
央行: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4-2025年)
新浪财经· 2025-11-07 19:18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 涉农领域金融资源加快倾斜 农户经营贷款和消费贷款余额保持增长 脱贫人口贷款覆盖面稳步扩大[1] - 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日益丰富 "保险+期货"项目持续增加 乡村振兴债券和乡村振兴资产支持证券存续和发行规模保持稳定[1] 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 - 民营经济贷款规模持续增加 普惠小微贷款保持量增、价降、质优[1]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快速增长 获贷率持续提升[1] 民生领域金融服务 - 重点群体创业担保贷款 助学贷款政策进一步优化[1] - 银行网点适老化 无障碍金融服务设施更加健全 满足民生领域金融服务需求的产品体系日益丰富[1] 账户服务与数字支付 - 银行结算账户开户数量保持增加 账户服务效率不断提升[1] - 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扩大覆盖至17个省市的26个地区 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数字支付规模稳步提升[1] 融资配套机制 - 上线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对企业和其他组织的覆盖率不断提高[1] - 地方征信平台服务量保持高速增长 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促进动产融资业务增量扩面 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不断扩大[1] 普惠保险产品 - 普惠保险产品供给体系进一步健全 重点粮食作物保险政策持续优化 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均有所提升[1] - 农业保险风险保障金额和支付赔款金额规模增加[1]
创业者能享受哪些支持政策?权威解答来了
搜狐财经· 2025-10-26 09:15
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 符合条件的个人最高可申请额度为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1] - 合伙创业者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个人贷款上限之和的110%且不超过小微企业贷款额度上限 由政府创业担保基金提供担保 财政部门按实际贷款利率50%给予贴息 [3] - 对还款积极 带动就业能力强 创业项目好的借款人 贷款到期后可继续申请贷款及贴息支持 累计次数不超过3次 [5] - 申请对象包含高校毕业生 返乡创业农民工 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等10类人员 申请人提交贷款时本人及配偶除特定贷款外应无其他贷款 最高贷款额度30万元 [7] 重点群体税收优惠政策 - 纳入全国防止返贫监测系统等特定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 自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月起 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2万元为限额依次扣减相关税费 限额标准最高可上浮20% 政策执行期限截至2027年12月31日 [10] - 登记失业人员 残疾人 退役士兵以及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 从事特定行业个体经营 自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 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12] 创业补贴与行政收费支持 - 对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正常运营1年以上的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 就业困难人员 返乡入乡农民工 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 具体标准由省级部门确定 [11]
2025杭州创马精英赛为梦想加速
杭州日报· 2025-10-21 11:53
赛事活动概况 - 2025杭州创马精英赛是第九届赛事 采用创业与体育结合的4人团体赛制 全程10.5公里 取合计用时为最终成绩 [1] - 赛事规模从百人参赛发展到如今的千人盛会 成为杭州市创新创业活动的城市名片 [1] - 完赛团队可获得定制奖牌和电子证书 奖牌设计为中国结造型 分为4瓣 拼合后象征团队协作精神 [1] 创业支持政策 - 杭州联合银行提供创业担保贷款 重点群体可享全额贴息 最高贷款额度为50万元 [2] - 自2017年以来 杭州联合银行已发放超过15亿元的创业贴息贷款 [2] - 杭州市提供近百家创业陪跑空间 可提供低成本办公场地 创业担保贷款能线上办理快速到账 [2] 企业案例与产业环境 - 杭州飞阔科技有限公司为去年在滨江区成立的企业 创始人从上海来杭创业 公司业务涉及具身智能产业 [2] - 企业享受到房租补贴 研发补贴等政策支持 有效减轻了创业负担 [2] - 近3年来 杭州累计扶持26000家创业企业 带动90000人就业 培育出摩兽出行 加速科技等行业标杆企业 [2]
年均投资收益率5.15%!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新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9-26 15:37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达到2.6万亿元,较“十三五”期末翻了一番[1] - 基金自2016年底启动投资运营以来,连续8年实现正收益,年均投资收益率为5.15%[1] - “十四五”以来,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规模69.27万亿元,累计结余9.81万亿元[3] - 截至8月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为3.22万亿元,中央层面划转充实社保基金的国有资本及现金收益为2.26万亿元[5] 企业(职业)年金基金发展 - 企业(职业)年金基金规模达到7.56万亿元,较“十三五”期末增加4.02万亿元[5] - “十四五”期间,企业(职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额超过7560亿元[5]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与财政投入 - 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2亿人,较“十三五”末增加7300多万人,参保率从91%提升至95%以上[3] - 2024年中央财政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金额达到7300多亿元[5] - 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基金保持当期收大于支态势[5] 就业形势与政策支持 - 截至8月底,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5921万人,超额完成5500万人的目标任务[6] - “十四五”期间城镇调查失业率前四年均值为5.3%,低于5.5%的预期控制目标[6] - “十四五”时期,年均创业担保贷款余额3000亿元,年均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超1000亿元[6] - 上半年通过岗位挖潜扩容实施方案已释放岗位1224万个[6] 新职业发展与就业形态保障 - “十四五”期间累计发布72个新职业,覆盖数字经济、现代服务、智能制造等行业[9] -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已扩大至17个省份,涵盖出行、外卖等同城货运等平台企业,累计超过2000万新就业形态人员缴费参保[9][10] - 发改、交通、水利等部门实施以工代赈、重大项目带动超过760万个岗位,工信、文旅、体育等部门发展人工智能、冰雪经济各新增超10万岗位[8] - 浙江省围绕先进制造、基建维护等领域开发岗位超过90万个[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