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大模型
搜索文档
零一万物高管团队调整,百度前高管沈鹏飞任联合创始人
中国经营报· 2025-10-27 14:37
公司管理团队变动 - 零一万物迎来新一轮高管变动,沈鹏飞以联合创始人身份亮相,其于2017年加入百度并曾担任百度智能云中国区副总经理、百度智能云GTM区域总经理、百度安全副总经理、ARM云总经理、物联网业务运营总经理等多项核心业务负责人职务 [1] - 公司晋升两位早期核心成员赵斌强与宁宁为副总裁,赵斌强曾任阿里巴巴资深算法专家,出任AI模型与专业用户产品副总裁,全面负责大模型核心算法研发、专业Agent应用开发以及出海专业用户生产力产品线 [1] - 宁宁担任国际业务与AI咨询副总裁,全面负责国际市场拓展及企业级、国家级AI转型的咨询与落地 [1] 公司战略方向与高管任命影响 - 此次任命的三位新高管将推动公司“一把手工程”在全球范围的深化与实践 [2] - “一把手工程”是公司在2024年3月宣布“All in to B”之后,为推动产业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所实施的核心战略 [2] - 公司CEO李开复认为该工程需要具有战略领导力与实战交付力的前沿人才,新高管团队就位将融合全球化视野、技术实力、市场开拓与落地服务能力,将to B业务发展推向新高度 [2]
零一万物任命三位核心高管
北京商报· 2025-10-27 10:50
公司高管任命与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于10月27日正式宣布新一轮高管任命,联合创始人沈鹏飞统筹国内ToB和ToG业务拓展与销售体系 [1] - 赵斌强与宁宁晋升为副总裁,赵斌强聚焦模型平台技术与专业产品体系建设,宁宁负责国际业务拓展与AI咨询落地 [1] - 晋升的两位副总裁均为公司早期核心成员 [1] 公司核心战略方向 - “一把手工程”是公司在2025年3月宣布“All in toB”之后实施的核心战略 [1] - 该战略旨在推动产业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 [1]
AI Agent“元年”:李开复的零一万物,是破局还是折戟?
搜狐财经· 2025-10-15 09:27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于9月25日宣布全面升级面向政务与企业的服务战略,计划依托万智2.0平台构建三方共创的AI 2.0新生态[2] - 公司已放弃万亿参数以上超大基模预训练,专注开发轻量化、性能优秀的产业大模型和行业应用[4] - 公司战略重心从C端转向B端,核心产品万智平台和超级员工Agent已在能源、游戏、法律等领域头部客户中取得深度合作[4] 公司内部管理变动 - 公司过去一年有7位高管离职,其中包括5位主要技术人才,如联合创始人谷雪梅、首席技术专家聂鹏程等[3] - 高管离职背后是公司在激烈市场竞争和业务探索受挫后进行的战略收缩与自我重塑[3] - 核心技术领袖的离开对研发节奏、团队士气和核心技术积累造成短期冲击,快速重建稳定高效团队是当务之急[4] 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AI Agent市场规模2024年为51亿美元,2030年有望达4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4.8%[6] - 中国AI Agent市场规模2024年达1473亿元,企业渗透率不足5%,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3万亿元[6] - 企业级AI Agent被视为最能直接解决企业降本增效刚需痛点的领域,成为所有玩家寸土必争的新战场[6]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面临海外巨头如OpenAI、谷歌、微软以及国内大厂如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的多重围剿[7] - 中国四大云服务提供商过去12个月资本支出约为450亿美元,美国大厂云厂商资本支出为2910亿美元[7] - 巨头凭借算力、数据和生态构筑护城河,对创业公司形成难以逾越的壁垒[7] 公司面临的挑战 - 巨头Agent平台成熟后可能凭借品牌、销售渠道和云服务捆绑优势向垂直行业渗透,对公司形成降维打击[8] - 企业客户在选择核心生产工具时往往倾向于技术更稳定、生态更完善的大厂,公司需加倍努力证明长期价值[8] - 在顶尖人才争夺和需要长期投入的To B赛道,公司能否持续获得资本市场支持是其生存的关键[8] 当前市场机遇与风险 - 巨头推广降低了市场教育成本,公司可直接切入如何用Agent解决具体问题,更专注于解决方案本身[10] - 公司依赖与百胜中国、孩子王、图灵新智算等头部客户的合作,这些核心资产也构成潜在依赖风险[10] - 巨头可能对优质标杆客户发起猛攻,若不能快速复制成功案例建立行业壁垒,客户可能被撬动[10]
山钢·京东运营中心构建区域生态智慧生活圈
搜狐财经· 2025-08-21 11:03
合作项目概述 - 山钢集团与京东集团共同启动山钢·京东运营中心 标志着双方深度融合进入实施阶段 [1] - 项目是莱钢集团布局新兴产业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关键举措 旨在拓展"钢铁+服务"生态体系 [1] - 合作整合山钢本土产业优势与京东平台资源 打造新零售及阳光采购业务的全新产业集群 [3] 业务合作领域 - 项目涵盖企业采购、员工福利、线上商业、京东外卖和京东培训等全领域服务 [3] - 接入京东工业服务平台 实现产销一体化和资产盘活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费用 [3] - 京东工业提供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通过"万仓合一、万单合一"模式优化供需匹配 [4] 运营效率提升 - 产业大模型实现原材料采购精准化和库存周转高效化 保障生产高效运行 [4] - 采购流程从多轮比价简化为最优匹配 显著加快物资到位速度并降低运营成本 [4] - 项目预期形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多赢局面 为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3] 员工服务升级 - 京东零售将员工福利升级为精准服务 提供贴合需求的个性化心意清单 [4] - 健康保健服务和文化活动更加丰富 日常生活服务便利性大幅提升 [4] - 通过手机小程序可触达最优选择 实现实惠可靠的放心餐和生活品采购 [4] 生活服务拓展 - 京东服务+聚焦3C、家电、家居和生活四大领域 提供全流程高品质服务 [5] - 采用自营化+平台模式 覆盖安装、维修、清洗、保养和回收等环节 [5] - 与1000多家知名品牌建立合作关系 实现高品质服务的便捷触达 [5] 区域经济影响 - 产业效率提升与生活品质升级形成合力 产生多赢的蝴蝶效应 [6] - 企业效益改善为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完善服务带动居民消费增长 [6] - 建立产业与生活良性循环 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6]
环球问策|浪潮数字企业韩庆旺:深耕 B 端,产业大模型正在从数字化提速到智能化跃升
环球网· 2025-07-30 12:08
产业大模型应用趋势 - AI大模型短期内难以实现全民级应用,面向B端的产业大模型成为更优选择 [1]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人形机器人、数字人、智能眼镜等AI黑科技产品,体现AI技术多样化应用潜力 [1] - 浪潮数字企业研究员韩庆旺强调产业大模型需聚焦业务场景融合与系统级集成 [3] 产业大模型与传统数字化差异 - 传统数字化优化流程效率,AI大模型提升问题识别精度与自动化决策能力 [3] - 浪潮海岳大模型以智能体为基座,深度融合ERP核心场景(财务、供应链、审计等),提供100+任务型智能体 [3] - 通过智能体流程编排与知识图谱串联,实现降本、增效、控险、增值四重价值 [3] 企业级AI应用框架 - 浪潮海岳构建"模型+场景+流程+知识+权限"五位一体框架,实现从工具辅助到流程驱动的智能体系统 [5] - 企业级AI需嵌入业务流程与数据边界,通用大模型升级难以覆盖其复杂应用场景 [5] - 技术需回归业务本源,通过全流程智能协同推动企业从数字化迈向智能化运营 [5] 复合AI能力与行业趋势 - 企业需结合判别式AI与生成式AI,高质量数据决定AI应用上限 [6] - 行业竞争焦点从模型能力转向场景价值深耕,数智底座成为连接AI与企业应用的关键 [6] - 扎根企业数智底座的AI能力将在长期产业实践中凸显不可替代性 [6]
中央企业产业大模型“上新”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21:48
中央企业AI产业大模型发展 - 中国建材集团推出"晓妙"产业大模型,以水泥板块为试验田,突破时序数据与工业机理融合等三大核心技术 [1] - 该模型已在66家水泥企业批量应用,并拓展至新材料、能源、食品制造等多产业领域 [1] - 实际应用中实现吨水泥配料成本降低1%以上,助力天山材料等企业显著降本增效 [1] "晓妙"大模型工程化能力 - 模型在中国建材近百家水泥企业落地,单个工厂数据治理周期最短压缩至14天 [1] - 模型构建和部署时间控制在最短7天以内,平均投资回报周期约1年 [1] - 已形成成熟的工程化交付能力,适应不同生产线的复杂工况和差异化条件 [1] AI在新材料研发中的应用 -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周育先认为AI将成为新材料研发的"超级加速器" [2] - 利用AI进行材料基因组学研究、配方优化等,可缩短研发周期并降低试错成本 [2] - 集团已构建231个场景模型,覆盖从制造到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的全链条 [2] 央企AI专项行动进展 - 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央企"AI+"专项行动,多家央企发布产业大模型 [2] - 中国石油发布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国家电网发布光明电力大模型 [2] - 国家能源集团发布擎源发电大模型,显示央企加速拥抱AI技术 [2]
速递|DeepSeek增强版来袭!零一万物「万智」助力AI落地“最后一公里”
Z Finance· 2025-03-17 16:30
文章核心观点 - 零一万物推出万智企业大模型一站式平台及企业级DeepSeek部署定制解决方案,解决DeepSeek落地产业的痛点,推动大模型从通用能力向垂直行业深度融合,助力企业AI智能化转型 [1][2][3] 分组1:行业趋势与痛点 - 2025年中国超大参数LLM基座模型将收敛到头部企业,轻量化模型催化AI - First应用井喷,ToB市场需求高涨但产业落地存在能力缺失瓶颈 [4] - DeepSeek落地产业存在部署难、应用难、定制难三大核心痛点,市场缺乏完整解决方案 [1] 分组2:零一万物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2024年5月放弃训练原定万亿参数超大模型,转训轻量化MoE模型Yi - Lightning [5] - 2024年10月推出MoE模型Yi - Lightning,在LMSYS Chatbot Arena排名世界第六 [5][7] - 2025年1月与阿里云成立联合实验室,宣布聚焦轻量化模型发力商业落地 [5] - 2025年2月与苏州高新区联合成立的产业大模型基地授牌,聚焦特定领域产业大模型 [5] 分组3:零一万物技术管线体系 - 轻量化模型研发管线:最早探索MoE等轻量化模型架构,沉淀多种成熟轻量化模型方法论 [7][8] - 强化学习技术管线:复现“强化学习 + 基于规则的奖励模型提升模型推理能力”路径,可定制产业大模型 [9] - 高质量数据训练管线:积累丰富SFT方法论和模型蒸馏经验,建立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和治理措施 [10] - 工具链与应用管线:联网搜索、RAG等工具链与应用组件经企业级市场实践检验 [11] 分组4:万智企业大模型一站式平台解决方案 安全部署 - 整合国内Top3模型,为算力储备薄弱企业提供软硬集成式一体机方案,为有算力基础企业实现快速部署,支持本地化推理与数据隔离 [12][13] 应用实践 - 零一万物在多垂直领域积累行业Agent开发经验,解决方案获头部客户认可 [14] - DeepSeek + 联网搜索:搜索准确性得分88%,校正大模型幻觉能力优于竞品 [15] - DeepSeek + 知识库RAG:构建可扩展架构,提升部署实施速度,降低幻觉效应,提升召回率和准确率 [16] - DeepSeek + 智能体Agent:企业可一键生成或深度定制企业专属Agent [17] - DeepSeek + DeepResearch:生产深度专业级报告,平台封装多种成熟功能为标准化组件 [18] 行业定制 - 率先给出基于DeepSeek - R1的成熟微调方案,企业可在平台上基于自身数据库微调模型 [19] 分组5:零一万物未来展望 - 从“模型 + 应用”走向“应用 + 模型”,以应用需求反推产业大模型能力,解决大模型落地痛点 [20] - 为不同规模企业提供个性化方案,开放底层能力,推动大模型从炫技走向新质生产力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