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钩长三角日气温指数结构性存款产品
搜索文档
透视上海农商行三季报:“硬实力”抗压增长,“软实力”创造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07:28
核心观点 - 上海农商银行在2025年前三季度行业整体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凭借稳健经营和风险防控,实现了规模与效益的双向韧性增长 [1] - 公司通过强化“硬实力”(如资产配置、负债成本控制)和“软实力”(如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展现出差异化竞争力,并向服务型银行转型 [1][5]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截至9月末,公司营业收入198.31亿元,归母净利润105.67亿元,同比增长0.78% [1] - 资产总额15580.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2%,负债总额14278.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0% [1] - 非利息净收入53.70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72.23%至34.58亿元 [3]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49%,一级资本充足率14.52%,资本充足率16.87%,资本充足 [5] 业务结构与资产质量 - 贷款与垫款总额7673.0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0%,其中对公贷款增长1.64% [4] - 吸收存款11376.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1%,对公存款增长7.71%,个人存款增长5.05% [4] - 人民币存款付息率较上年末下降35个基点,活期存款占比31.4%,较年初提升0.9个百分点 [4] - 不良率0.97%,与上期持平,三季度不良生成率0.36%,环比减少15bp [5] 对公业务与科技金融 - 对公贷款余额4977.40亿元,对公存款余额5196.02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加1.64%和7.71% [6]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1200亿元,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占比81.06% [6] - 科技型企业贷款户数4662户,较上年末增长8.98%,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 [6] - 推动评价体系从“看财报”转向“看成长”,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 [7] 绿色金融创新 - 绿色金融资产规模达到993.49亿元,绿色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3.31% [8] - 表内绿色债券投资余额较上年增加1.28%,绿色租赁余额较上年末增加27.71% [8] - 落地多项创新业务,如全市首笔取水权质押贷款、全国首笔挂钩长三角日气温指数结构性存款产品 [7] 社会服务与股东回报 - 为应对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37.6%的老龄化问题,公司建成1033家“心家园”公益服务站和120余个老年大学教学点 [8] - 2025年9月完成中期现金红利派发,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41元,合计23.24亿元,中期分红比例达33.14% [9] - 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已达188.44亿元,是IPO募集总额的2.20倍,现金分红比例均保持在30%以上 [9][10]
透视上海农商行三季报:“硬实力”抗压增长,“软实力”创造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07:17
行业整体环境 - 银行业2025年三季度面临息差承压、信贷需求疲软、债市波动导致投资收益下滑等多重挑战 [1] - 行业虽传递出暖意但分化加剧 债市波动拖累非息收入且资产质量压力使部分中小银行业绩承压 [2] - 风险控制水平、信贷投放战略及资产配置能力成为考验银行的关键因素 [2] 公司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98.31亿元 归母净利润105.67亿元 同比增长0.78% [1] - 资产总额15580.9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72% 负债总额14278.82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5.00% [1] - 非利息净收入53.70亿元 同比增长2.24% 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 其中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72.23%至34.58亿元 [2] - 贷款与垫款总额7673.0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60% 吸收存款达11376.1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11% [3]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三季度末不良率0.97% 与上期持平 三季度不良生成率0.36% 环比减少15个基点 [3] - 资本充足率指标优异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49% 一级资本充足率14.52% 资本充足率16.87% [3] - 上市以来始终坚守不良率在1%以内的业内领先水平 [3] 负债成本与存款结构 - 人民币存款付息率较上年末下降35个基点 [3] - 对公存款增长7.71%至5196.02亿元 个人存款增长5.05% [3] - 上半年整体活期存款占比31.4% 较年初提升0.9个百分点 [3] 对公业务与科技金融 - 对公贷款余额4977.40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1.64% [4][5]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1200亿元 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占比81.06% [5] - 科技型企业贷款户数4662户 较上年末增长8.98% [5] - 推动评价体系从看财报转向看成长 针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提供专属服务 [5] 绿色金融 - 绿色金融资产规模达到993.49亿元 [6] - 绿色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3.31% 表内绿色债券投资余额较上年增加1.28% 绿色租赁余额较上年末增加27.71% [6] - 落地上海同业多项首单首创 如全市首笔取水权质押贷款及全国首笔挂钩长三角日气温指数结构性存款 [6] 养老金融与社会服务 - 结合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37.6%的特点 将服务延伸至非金融领域 [6][7] - 已建成1033家心家园公益服务站、120余个老年大学教学点 开展特色活动超5000场 [7] - 深化全市首家社保主题银行建设 实现银行一站式办理金融账户结算和社保业务 [7] 股东回报与分红政策 - 2025年9月率先完成中期现金红利派发 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41元 合计派发23.24亿元 中期分红比例达33.14% [7]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已达188.44亿元 是IPO募集总额的2.20倍 现金分红比例均保持在30%以上 [8]
上海农商银行:廿载陪伴育新能 以价值创造结出产业硕果
中国证券报· 2025-09-01 09:21
科技金融创新 - 上海农商银行针对生物医药行业创新成本高、投资风险大、研发周期长等特点 创新设计基于"技术里程碑"的贷款方案 授信额度与企业核心管线推进、股权融资、BD交易、补贴款等进展相匹配 已通过该模式向企业发放两轮贷款 [2] - 银行持续推动评价体系从"看过去的财报"变为"看未来的成长" 以创投思维评估企业潜力 率先成立科技金融行业研究院 下设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12个研究分院 [3] - 针对科创企业普遍缺乏抵押物但知识产权丰富的特征 积极盘活"知产"为"资产" 落地上海首单全市场化增信知识产权证券化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与客户数连续多年位列全市同业第一 [4] - 创新推出行业定制化服务方案 包括服务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算力贷"、服务创新药企业的"临床贷"、服务芯片设计企业的"芯片贷" [4] 绿色金融实践 - 围绕挖掘环境权益价值先行先试 落地上海同业多项首单首创 包括全市首笔取水权质押贷款 创新将取水权纳入银行质押、增信范畴 [6] - 通过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SLL)方式向吉祥航空发放首笔航空运输业转型金融贷款 运用利率浮动机制激励企业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6] - 发行全国首笔挂钩长三角日气温指数结构性存款产品 助力涉农等特定行业客户对冲极端天气风险 [6] - 截至2025年6月末 绿色金融资产规模突破1000亿元 打造"绿鑫同舟"绿色金融品牌 集成绿色金融特色服务、绿色行业金融服务、绿色债券、绿色租赁于一体的服务平台 [7] 养老金融服务 - 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户籍总比重达37.6% 银行入围市民政局首批承接养老机构预收费存管业务的商业银行名单 完成10家养老机构的资金监管账户开立工作 [7][8] - 通过保函业务模式支持相关机构在虹口区新建四家高品质养老院 给予养老院收单业务手续费减免优惠 [8] - 打造"心家园"公益服务项目 深度整合"政银医校企"等多方资源 已建成逾千家站点 实现对全市216个街道和乡镇的全覆盖 累计服务学员4000余人 [8][9] - 建成养老金融特色网点60家 计划2025年末达到100家 服务全市超七成老年人口 为120余万客户提供养老金代发服务 [9] 客户服务模式 - 践行"做小做散"经营策略 深入理解不同客户群体的独特需求 积极参与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周期 [3] - 与"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深入合作 为逾6500家参赛企业提供全流程陪伴式服务 为优胜企业量身定制1000万元综合授信方案 [5] - 针对环保企业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 通过专精特新贷款贴息缓解资金压力 授信方案涵盖流动资金贷款、非融资性保函及银行承兑汇票等多种产品 [5][6]
上海农商银行: 廿载陪伴育新能 以价值创造结出产业硕果
中国证券报· 2025-09-01 07:20
科技金融与创新支持 - 公司创新设计基于技术里程碑的贷款方案 向生物医药企业发放两轮贷款 授信额度与企业核心管线推进 股权融资 BD交易及补贴款进展匹配[3] - 公司成立科技金融行业研究院 下设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等12个研究分院 打造专业化队伍 推动评价体系从看财报转向看成长[4] - 公司落地上海首单全市场化增信知识产权证券化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与客户数连续多年位列全市同业第一[4] - 公司针对不同行业推出定制化服务方案 包括服务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算力贷 服务创新药企业的临床贷 服务芯片设计企业的芯片贷[4] - 公司通过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为逾6500家参赛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 为优胜企业定制1000万元综合授信方案[6] 绿色金融与生态价值实现 - 公司绿色金融资产规模截至2025年6月末突破1000亿元 发布绿鑫同舟绿色金融品牌 打造一体化绿色金融服务平台[8] - 公司落地上海同业多项首单首创 包括全市首笔取水权质押贷款 全国首笔挂钩长三角日气温指数结构性存款产品[8] - 公司通过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向吉祥航空发放首笔航空运输业转型金融贷款 运用利率浮动机制激励企业降低二氧化碳排放[8] - 公司为环保企业提供专精特新贷款贴息 授信方案涵盖流动资金贷款 非融资性保函及银行承兑汇票等多种产品[7] - 公司支持的武汉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使垃圾焚烧后污泥体积减少90%以上 入选2024年度环卫行业典型案例[7] 养老金融与社会服务 - 公司入围上海市首批养老机构预收费存管银行名单 完成长宁区10家养老机构资金监管账户开立 提供银行存管+公证提存服务[9] - 公司建成养老金融特色网点60家 计划2025年末达到100家 服务全市超七成老年人口 为120余万客户提供养老金代发服务[12] - 公司通过心家园公益项目建成逾千家服务站 覆盖全市216个街道和乡镇 累计服务学员4000余人 开设百余个教学点[11] - 公司推出养老服务批次贷 打造金融+非金融 网点+社区 线上+线下养老金融综合服务品牌[12] - 公司支持民营养老服务扩量提质 给予养老院收单业务手续费减免优惠 并通过保函业务支持新建四家高品质养老院[9]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一周要闻回顾(8月4日—8月10日)
国际金融报· 2025-08-10 22:32
上海金融系统信息 - 浦东新区印发《行动方案》打造金融科技产业集群 推动金融科技前沿技术研究和场景应用 建设标杆性金融科技集聚区 [1] - 上海黄金交易所2025年中会议要求持续建设自主可控黄金市场基础设施 深化黄金市场改革开放 [1] - 中航京能光伏REIT扩募项目获批 首单"光伏+水电"资产组合模式 规模未披露 开启公募REITs资产多元化新篇章 [1] - 南方万国数据中心REIT上市 全国首批数据中心REITs 提供"募投管退"全周期解决方案 [2] - 上海出台《若干措施》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 提出五方面18条措施 包括拓宽保障内容 研发"一老一小"及带病体产品 支持创新药械支付 [2][3] - 上海清算所2025年中会议要求推动清算托管业务向新向好 提升国际化发展 处理发展与安全关系 [3] - 上海清算所推出信用衍生品双边清算线上化服务 建行等4家机构首批完成入市 [3][4] - 国泰海通助力上海畅途租赁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贴标"两新"ABN 规模8.15亿元 底层为汽车租赁应收款 [5] - 农行上海市分行落地首笔"张江科技贷" 通过四方协作机制支持专精特新企业 [5] - 招银金租落地国内首单项目公司卫星租赁业务 租赁物为天启星座卫星 首批投放近3000万元 [5] - 上海农商银行发行全国首只挂钩长三角日气温指数结构性存款 募集5000万元 [6] - 上海设立临床转化基金 首创知识产权服务信托公司化运营模式 专注医疗创新转化 [7] 中央金融管理部门资讯 - 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支持新型工业化 提出到2027年基本成熟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金融体系 [8] - 央行等三部门就《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反馈截止2025年9月3日 [9] - 交易商协会要求主承销商不得以低于成本承销费报价竞标债券项目 [10][11] - 中期协发布新规禁止期货经纪业务八大不正当竞争行为 推动行业转型价值创造 [12] 统计数据 - 2025年6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7.74万亿元 同比增长12.49% 新发放普惠型小微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 [13] - 2025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32922亿美元 环比下降252亿美元 降幅0.76% [14] - 2025年7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10.59亿手 同比增长48.89% 成交额71.31万亿元 同比增长36.03% [15]
上海农商银行成功发行全国首笔挂钩长三角日气温指数结构性存款产品
金融界· 2025-08-08 15:02
产品创新与发行 - 全国首只挂钩长三角日气温指数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成功发行 募集规模达5000万元人民币 [1] - 产品采用看涨三层期权结构 收益与长三角日气温指数呈正向关联 极端高温天气下客户可获得最高档收益 [1] - 通过"气象指数+衍生品"创新结构提供气象风险管理工具 有效对冲极端天气风险 [1] 政策背景与战略定位 - 2024年12月五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建立气象与金融协作机制 增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1] - 产品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和金融强国建设的具体实践 体现公司在"三农"领域的经验优势 [2] - 公司将持续推出具有"绿色金融"底色和"农"商特色的市场化产品 [2] 应用场景与经济价值 - 产品设计直接针对高温天气对涉农等特定行业客户造成的潜在经营损失 [1] - 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气象指数赋能 具有明确的应用场景和经济价值 [1] - 属于探索气象指数赋能金融业的先行先试项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