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基金发行
icon
搜索文档
杨德龙:本轮牛市行情渐入佳境
新浪基金· 2025-08-13 13:57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深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为2015年大牛市5000点以来首次[1] - 市场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超过2015年5000点水平,主要因新股上市和投资者资金量增加[1] - 日成交量逼近2万亿元人民币,显示交投活跃[2] - 新基金发行回暖,单只基金发行额超10亿元案例增多,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规模达160万亿元[2] 宏观经济与政策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超过5%的预定目标[1] - 央行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逆回购操作,7月MLF净投放1000亿元,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元[3] -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回升,利率下降提升股市估值水平[3] 行业动态 - 机器人产业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产量增35.6%,服务机器人增25.5%[5]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出1500余件产品,首发新品超100款,中国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5] - 人形机器人商业应用领先全球,被视为"AI+消费"最佳落地场景[5] 国际因素 - 中美贸易谈判期限延长90天,暂停加征关税[4] - 国际金价反弹与俄乌冲突等短期因素相关,长期走势受美元信用影响[4] -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增加美元供给,推动金价长期上行[4] 市场趋势判断 - 当前处于慢牛行情初期,节奏较2015年更平缓[1] - 资本市场走强被视作促进消费和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2] - 上市公司盈利处于下行周期尾声,政策有望改善下半年盈利[1]
新基金发行全面提速 增量资金快速进场
快讯· 2025-07-25 06:41
新基金发行提速 - 15只基金于7月24日集中发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 [1] - 多只基金将募集期压缩至3至5天 [1] 增量资金与市场动能 - 增量资金快速进场 [1] - 机构对市场持积极判断 [1] - 权益类资产吸引力上升 [1] - 资金面形成正向循环 [1] - 为后续市场行情积蓄动能 [1]
增超183%!
天天基金网· 2025-07-02 14:38
2025年上半年新基金发行概况 - 上半年新基金发行总规模5408.48亿元 同比下滑近20% [1][3] - 新成立基金数量672只 同比增加但规模下降 [3] - 债券基金发行规模占比46.73% 自2022年以来首次低于50% [3] 债券基金与权益基金表现对比 - 债券基金发行规模2478.51亿份 同比下滑54% [3] - 股票型基金发行1880.59亿份 同比增183% 数量创历史新高 [1][4] - 混合型基金发行523.54亿份 份额占比9.87% 创2023年下半年以来新高 [4] 细分品类市场亮点 - FOF基金发行327.52亿份 份额占比6.18% 创2022年上半年以来新高 [6] - 债券指数基金占新发债基超20% 债券ETF总规模超3800亿元 [7] - 公募REITs发行10只 总募集153亿元 公众部分全部"一日售罄" [7] - 指数增强型基金设立82只 中证A500及科创板相关品种为主力 [7] - QDII基金中港股主题表现突出 如中欧恒生消费指数募资18.97亿元 [7] 行业趋势与布局方向 - 权益基金发行占比35.46% 创2012年下半年以来新高 [4] - 政策助力下 指数产品及指数增强产品将成为下半年布局重点 [4] - 全球资产波动加大背景下 FOF因资产配置优势重获青睐 [6]
增超183%!
中国基金报· 2025-07-01 20:35
新基金发行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新基金发行总规模为5408.4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近20% [2][4] - 上半年成立672只新基金,相比去年同期609只数量增加但规模下降 [4] - 债券型基金仍是发行主力但占比自2022年以来首次不足50%,份额占比46.73% [4] 债券型基金发行情况 - 上半年成立126只债券型基金,合计发行2478.51亿份,规模同比下滑54% [4] - 债券市场波动较大且缺乏赚钱效应,资金被权益市场分流 [4] - 债券指数基金表现亮眼,27只新成立债券指数基金占比超20%,其中8只首批基准做市公司债ETF总规模从217.10亿元飙升至1280亿元以上 [8] 权益型基金发行情况 - 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1880.59亿元,同比增长超183%,发行数量387只创历史新高 [2][6] - 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占比35.46%,创2012年下半年以来新高 [6] - 混合型基金成立111只,发行523.54亿份,份额占比9.87%,双双创2023年下半年以来新高 [6] 其他细分品类表现 - FOF基金成立30只,发行327.52亿份,份额占比6.18%,创2022年上半年以来新高 [8] - 上半年发行10只公募REITs产品,总募集规模153亿元,公众部分全部"一日售罄" [9] - 指数增强型基金迎来爆发,共设立82只新产品,中证A500指数增强等成为主力品种 [9] - QDII基金中聚焦港股市场的品种表现亮眼,如中欧恒生消费指数募集规模达18.97亿元 [9]
清盘警报响个不停,发起式基金危机四伏原因何在?
搜狐财经· 2025-06-25 06:41
发起式基金清盘现状 - 截至6月22日年内清盘的131只基金中发起式基金占比高达41只 [1] - 清盘基金中包含新能源、医药等行业主题基金 [1] - 发起式基金要求管理人及相关方认购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且持有期不少于3年 [1] 发起式基金发展困境原因 - 成立门槛仅5000万元远低于普通公募基金的2亿元要求 [3] - 三年后规模需达2亿元否则自动终止的持续生存门槛难以跨越 [3] - 捧场资金在新基金成立后普遍撤离影响规模稳定性 [4] - A股市场持续震荡回调导致多数基金净值跌破1元面值 [4] - 基金经理多为非明星经理缺乏市场号召力 [5] - 新基金快速发行导致老基金被边缘化 [5] 行业运营特征 - 基金公司持续追求规模导致资源向新发产品倾斜 [5] - 投资者在发行机构引导下形成"弃旧买新"行为模式 [5] - 发起式基金普遍面临"成立即注定清盘"的结构性困境 [5]
近20只,“同台竞技”
中国基金报· 2025-06-16 11:28
新基金发行情况 - 本周(6月16日—6月20日)全市场共有17只新基金发行,指数型基金为发行主力,6月16日单日有11只产品集中发行 [1][2] - 上周(6月9日—6月13日)15只新基金成立,总发行规模89.34亿元,债券型基金占比85.66% [1][3] 基金类型分布 - 本周发行的17只新基金中,指数型基金占主导,另有偏股混合型基金、FOF基金、中长期纯债基金各1只 [2] - 华泰柏瑞港股通医疗精选为发起式基金,主要投资港股通医疗产业相关标的 [2] - 平安盈轩90天持有为ETF-FOF产品,80%以上资金投向债券ETF [2] 募集规模情况 - 摩根沪深300自由现金流联接、富国创业板人工智能ETF等4只基金募集份额上限均为80亿份 [2] - 兴银中债优选投资级信用债指数、天弘中债投资级公司信用债精选指数募集额上限均为60亿份 [2] - 上周两只同业存单基金合计募集42.65亿元,占周发行总量的46.74% [3] 同业存单基金表现 - 人保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以39.10亿元发行规模成为周冠军 [3] - 海富通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募集3.55亿元 [3] - 嘉实汇明7个月封闭纯债募集27.46亿元,为单周发行规模第二大新基金 [3]
2025年4月新基金发行报告(发行与募集篇):新基金发行放缓,热点聚焦指数基金
上海证券· 2025-05-15 16:45
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新发基金市场稍降温,参与发行的基金管理人和新发基金数量均下降,但指数基金仍是市场热点,4月无QDII基金发行或与额度限制、审批情况和市场环境等因素有关 [1] 基金发行情况 - 2025年4月参与基金发行的公司共75家,环比减少1.32%,其中基金公司69家,证券或资产管理公司6家;发行数量最高的为富国、易方达和汇添富基金,均有8只基金参与发行,富国基金连续两月发行数量最高 [1][4] - 4月共计170只基金参与发行,其中延续发行43只,新增发行127只;新发基金数量环比减少4.51%,同比上涨8.55%,高于近三年平均水平 [5][8] - 4月初新开始募集的基金中,发行数量前三的基金类型为指数基金87只、债券基金23只、混合基金10只;指数基金追踪较多的指数有自由现金流策略类指数、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和中证A500指数;发行数量和占比均创新高 [6][9] - 本月未发行QDII基金,或与QDII额度限制、基金审批情况和市场环境等因素有关 [2][6] 基金募集情况 - 4月募集结束的基金122只,其中16只为定期开放基金,剔除封闭期为48年的华泰苏州恒泰租赁住房REIT后,平均持有期为3.15个月;未完成募集的基金48只;无发行失败的基金 [13] - 4月募集规模为945.51亿元,环比增加0.11%,同比减少30.85%;募集规模前三的类型分别为指数基金551.24亿元、债券基金258.34亿元、FOF88.57亿元 [14] - 4月完成募集的基金平均认购天数为14.38天,环比减少20.42%,同比减少42.50%;18只基金5天及以内完成募集,101只在5至30天内完成募集,3只募集时间超过30天 [18] - 4月募集规模较大的三家基金公司分别是华夏、易方达和南方基金,募集总规模占全市场募集成功基金规模的22.32%,头部效应处于历史中位水平 [20] - 4月募集规模前三的基金分别为浦银安盛普航3个月定开、泰康中债1 - 5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A和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联接A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