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增强型ETF

搜索文档
资产配置+工具化 ETF成公募FOF“新宠”
上海证券报· 2025-08-17 21:36
公募FOF指数化投资趋势 - 公募FOF产品正加速向指数化投资靠拢 兴证全球基金将于8月20日推出ETF-FOF 2025年上半年还将成立两只同类产品 [1] - 兴证全球盈丰多元配置FOF投资ETF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业绩基准权益资产占比达80% [1] - 全市场公募FOF近一年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6.38% 八成以上产品单位净值已修复到1元以上 [1] 公募FOF发行规模创新高 - 2024年以来已发行39只公募FOF产品 合计发行份额359.13亿份 显著高于2024和2023年全年水平 [2] - 平均发行份额9.98亿份为过去3年最高 公募FOF发行份额占基金总发行份额比重达5.38% 创2017年以来新高 [2] ETF配置优势与发展现状 - ETF凭借低成本 高透明度 规则清晰等优势 正成为财富管理主流工具 2024Q3被动指数型基金持有A股市值首超主动权益类基金 [2] - 全市场ETF数量已达1147只 但近一年盈利超2%的个人投资者仅占55% 存在选择困难和折溢价问题 [2] - 指数增强型ETF兼具透明高效与超额收益特性 特别契合FOF产品定位 [3] ETF-FOF产品加速扩容 - 中欧积极多元配置ETF-FOF于6月初成立 平安盈轩90天持有期债券型ETF-FOF为全市场首只债券型ETF-FOF [3] - 多家基金公司正在积极筹备ETF-FOF产品 以更好满足投资者配置需求 [3]
实现ETF收益增强的办法
中国证券报· 2025-08-14 05:10
ETF投资策略 指数增强型ETF - 指数增强型ETF在追踪基准指数的同时通过定量模型(如动量、价值、质量等因子)选取具有超额收益潜力的证券,相比传统被动型ETF更具灵活性并可能提高收益 [1] - 国内已上市的增强ETF覆盖主要宽基指数包括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及创业板指数,投资者需关注基金公司的增强实力和产品效果以评估超额收益能力 [1] 主动管理策略 - 主动管理策略需根据市场环境与经济周期动态调整ETF组合比例,例如牛市增持股票类ETF、熊市增持债券或黄金类ETF以控制风险 [1] 数据来源 - 内容选自《深交所ETF投资问答》(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4年版) [2]
第四十二期:实现ETF收益增强的办法
证券日报· 2025-08-14 00:51
ETF投资策略 - 指数增强型ETF在追踪基准指数的同时尝试获取超额收益 采用定量模型如动量 价值 质量等因子策略选取证券 相比传统被动型ETF更具灵活性并能提高收益 [1] - 国内已上市多个增强ETF 覆盖沪深300 中证500 中证1000 创业板等主要宽基指数 投资者需关注基金公司的增强实力和产品效果 判断管理人超额收益能力 [1] 主动管理策略 - 主动管理策略需根据市场环境和经济周期变化战术性调整ETF组合 例如牛市增加股票类ETF权重 熊市增加债券类或黄金类ETF权重以降低风险 [2]
ETF市场全景概览:发展历程、国际比较与创新方向
恒泰证券· 2025-08-07 18:18
ETF市场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7月15日,ETF市场总规模达42,236.60亿元,产品数量1,194只,股票型ETF规模占比72.45%(30,602.16亿元),其中规模型ETF规模22,207.11亿元,主题型ETF数量最多(459只)[1][9][10] - ETF费率优势显著,市场平均管理费率0.28%、托管费率0.07%,股票型ETF费率(0.25%/0.06%)低于开放式股票基金(0.43%/0.09%),规模型ETF费率最低(0.17%/0.05%)[1][14][17] - 管理人头部效应突出,前十大管理人规模占比80.04%,华夏基金(7,631.29亿元)、易方达基金(6,817.81亿元)等前五大机构侧重规模型ETF,部分机构在跨境/债券/商品型ETF形成差异化布局[2][20][21] 市场发展阶段与驱动因素 - 发展分为三阶段:2004-2008年初始期(规模217.69亿元)、2009-2017年扩张期、2018年后快速增长期,2024年规模从18,423.26亿元跃升93.31%至35,613.43亿元[2][22][24] - 2024年爆发式增长核心驱动力为中央汇金增持规模型ETF,前六大产品(如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中央汇金持有占比从15-35%跃升至60-80%,单只产品持有份额最高达622.76亿份[2][27][31][33] 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 日本央行通过持有ETF救市,2010-2020年持有规模从1.54万亿日元增至34.19万亿日元,2025年仍持有37.19万亿日元(占市场43%),对我国汇金操作具有参考意义[2][34][37][39] - 美国ETF市场成熟(规模10.98万亿美元),宽基型ETF占比57.34%,跨境型ETF(849只)和主动型ETF(规模8,425.53亿美元)布局突出,我国指数增强型ETF仅70.97亿元(43只)[42][43][46][47] 产品创新方向 - 当前创新体现在指数增强型ETF(70.97亿元)、两融标的ETF(余额991.22亿元)、港股通ETF(302.80亿元)及科创债ETF等[3][48][53][57] - 未来创新方向包括:指数编制引入ESG与行业均衡、底层资产拓展至多资产/跨市场债券、发展主动策略(Smart Beta/增强型ETF)、扩大T+0交易机制覆盖[3][60][61][62][63]
4万亿市场,突发大消息!知名巨头,动手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20:51
兴证全球基金布局ETF业务 - 兴证全球基金披露ETF业务系统采购项目 采购金额为187万元 发出布局ETF业务的信号 [2][4] - 采购深圳市赢时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赢时胜估值和PCF项目 中标ETF业务系统 [4] - ETF系统安装后需等待交易所场检 通过后可快速上报产品 预计不久将发行首只ETF [5] - 公司属于"券商系"基金公司 券商销售主力可助力ETF业务布局 [5] - 旗下指数增强型基金为特色 或尝试布局场内指数增强型ETF走差异化路线 [5] ETF市场发展现状 - 全市场ETF规模突破4万亿元 指数化投资大时代成行业共识 [2] - 2020年起摩根基金、鹏扬基金等多家公司先后布局ETF业务 银河基金2024年成立红利主题ETF [7] - 中证A500ETF获逾30家公募布局 行业布局动能强劲 [7] - 美国被动产品占股票市值16% 中国仅3%-4% 业务空间巨大 [11]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ETF成为公募规模增长新引擎 股票ETF和债券ETF成行业新风口 [2] - 头部公司已全面拥抱指数业务 易方达、华夏等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 [2][5] - 政策利好为ETF发展提供基础 "积极发展股票ETF"等措施促进市场繁荣 [8] - 个人投资者利用ETF"抄底" 机构依赖ETF快速配置 指数基金成市场刚需 [8] 新入局者发展策略 - 聚焦细分创新 避开头部垄断 深耕区域性、策略型或跨境产品 [10] - 强化生态合作 与券商、银行、互联网平台共建销售与流动性网络 [10] - 加强投教与品牌建设 提升投资者认知 塑造特色品牌形象 [10] - 精准卡位细分需求 布局债券型ETF、央企特色ETF或Smart Beta ETF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