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舟60
icon
搜索文档
再停航5个月!幸福航空急盼接盘侠:员工低薪、债务缠身,牌照成“护身符”? | BUG
新浪财经· 2025-05-26 08:58
幸福航空停航与战略重组 - 幸福航空自4月28日起停航,内部通知延长至10月25日,首批轮岗上班名单涉及159人,需经控股股东西安航空航天投资公司审核[2] - 公司正在寻找战略投资者,预计最快3个月、最慢年底完成复航,战投资金将优先用于解决员工欠薪问题[4][5] - 停航期间员工工资按标准发放:到岗人员6000元/月,居家办公人员2160元/月(西安市最低工资标准)[4] 公司资产与债务状况 - 持有价值十几亿元的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牌照,被视为核心资产[2][11] - 目前对外拖欠债务超过50亿元,其中中航工业债权约30亿元,其他债权人约20亿元,战投需30亿元左右即可盘活公司[13] - 拥有2架自有新舟60飞机,虽存在运营问题但仍有盈利潜力,适合偏远小机场航线[13] 员工与法律纠纷 - 停航后新增6条被执行人信息,其中4条涉及劳动仲裁和劳动争议,涉案金额总计32.4万元[2][13] - 欠税总额192.8万元,当前新欠税余额32.6万元,涉及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种[11] - 员工流失现象加剧,部分飞行员已与成都航空达成意向,但需支付70-210万元培训赔偿金[6] 潜在战略投资者分析 - 安徽省政府有意组建本土客运航司,因民航局已暂停新设航司审批,收购幸福航空成为可行路径[9][10] - 安徽2024年《综合交通发展能级提升行动方案》明确提出研究成立本土客运航司[9] - 西安国资方面表示已有意向投资人接触,但未透露具体信息[8] 战略失误与业务反思 - 内部认为战略失误在于过早引入波音机型而未形成规模效应(需10架左右才能保本),导致运营成本失控[15] - 未来业务方向待定,可能继续发展新舟60或引入国产C909支线客机,波音机队发展需谨慎评估规模经济性[15] - 公司存在人员臃肿问题,需优化非专业人员以提高运营效率[15]
飞行员被迫送外卖? 揭秘幸福航空“乏力运营”背后的财务黑洞 | BUG
新浪财经· 2025-05-02 10:54
公司运营现状 - 五一小长假期间航班全部取消 员工自4月28日起被通知停班放假 [1] - 拖欠员工10个月工资 40个月公积金 28个月社保 部分地区医疗保险未缴齐 [1] - 飞行员送外卖 乘务员开网约车等兼职现象普遍 [1] - 2023年一季度已拖欠机场服务费 燃油费等关键款项 [6] - 负债达3亿元 连打印纸需审批 员工社保断缴 [6] 财务与股权变动 - 2014年净亏损1.52亿元 资产负债率110% 资不抵债 [3] - 2017年净亏损扩大至2.22亿元 [4] - 2008年成立时中航工业持股60% 东航持股40% 2009年东航减持至5% 2016年彻底退出 [2][3] - 2018年西安航空航天投资公司重组成为控股股东 [4] 机队与航线问题 - 官网显示25架新舟60和5架波音737 实际仅5架在飞(3架波音 2架新舟60) 其余停场 [6] - 新舟60机型故障率高 维护成本为波音737的1.5倍 燃油费占票价45% [7] - 波音737单机日利用率仅4.2小时 远低于行业平均9.8小时 [4] - 暑运期间执飞西安-延安等高铁路线竞争航线 上座率不足40% 票价300元对比高铁98元 [8] 行业竞争与定位困境 - 800公里以下航线70%客流被高铁分流 三大航占据85%干线市场 [8] - 支线航空运营成本高 旅客少 极度依赖补贴 [6] - 员工人机比达200:1 远超行业水平 飞行员资质失效问题严重 [6][7] - 缺乏差异化定位 既无法打造短途网络 也难以成为三大航支线服务商 [2][9] 潜在重组方向 - 可能由西安国资委注资 保留品牌但卖给西部机场集团 换取20年航站楼免租 [2] - 或转型为三大航西安分公司 承担偏远航线"支线保姆"角色 [2] - 2024年西安市国资委调研提出理清债务 为引进战略投资做准备 [4] - 业内认为破产重整可能性大 因"窟窿太大且无优质资产" [4] 历史背景 - 成立初衷为运营国产新舟60飞机 自称"全球唯一商业规模国产民机运营商" [2] - 2009年正式开航后持续亏损 2016年成为中航工业全资子公司 [3] - 2018年西安国资接手后尝试淘汰新舟60 购入波音737转型失败 [4][6]
幸福航空为何突然取消“五一”前全部航班?
搜狐财经· 2025-04-30 02:21
幸福航空经营状况 - 公司突然取消4月28日-30日全部航班 官网和第三方平台5月航班信息暂时无法查询 客服解释为信息系统未接入后续航班 [2] - 高管回应称"暂时停飞三天" 计划召开运营会议 强调"公司会继续运营"并准备发放员工工资 [2] - 公司持有民航局《运行合格证》仍有效 当前状态属于暂停运营而非彻底停航 [2] - 现有员工1000余人 机队含25架新舟60和5架波音737 但2025年3月仅5架飞机实际运营(2架新舟60+3架波音737)执行西安-哈尔滨等航线 [3] 公司财务与法律风险 - 2024年7月和2025年3月法人彭仕兵两次被法院限制高消费 天眼查显示公司存在183条风险 74条开庭公告 涉及劳动争议和合同纠纷 [3] - 前党委书记李宏亮通过诉讼追讨10.8万元绩效奖 法院判决公司需支付6万元绩效工资 [3] - 2024年11月起多名员工反映长期拖欠基础工资、小时费及社保 涉及空乘、安全员等岗位 [3] - 2014年净亏损1.52亿元 资产负债率110% 2017年营收3.95亿元但净亏损扩大至2.22亿元 [4]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调整 - 2008年由中航工业与东方航空以10亿元注册资本成立 定位国产支线飞机运营商 主飞新舟60机型 [4] - 2016年成为中航工业全资子公司 通过整合奥凯航空使机队从9架扩至22架 [4] - 2018年西安国资控股后转型干支结合 三年引进5架波音737 但未能扭转经营颓势 [4] 航空行业现状与挑战 - 小型航司普遍面临规模劣势、高运营成本及市场需求不确定性 疫情后处境更艰难 [5] - 全球民航业出现破产/重组案例:2024年底大韩航空与韩亚航空完成1.8万亿韩元合并 精神航空申请破产保护 [5] - 中国民航66家航司数量全球前列(美国不足20家) 小型航司普遍盈利能力弱 [5] - 行业存在地方政府过度介入问题 超30家航司由地方政府参股/控股 缺乏退出机制 [6] - 行业建议推动市场化重组 建立航司出清机制以提高市场集中度 [7]
取消航班,机票停售,幸福航空到底怎么了
第一财经· 2025-04-29 12:39
幸福航空停航事件 - 公司于4月28日起突然停航 所有航班取消至4月30日 5月1日航班也全部取消 五一后航班无售票信息 [1] - 停航前未提前通知员工 4月27日下班后才被告知 目前公司未正面回应停航原因 [1] - 大股东为西安国资企业 政府层面近期与公司召开会议 成立17年来首次全面取消航班 [1] 公司历史与经营状况 - 2008年由中航工业和东航合资成立 初期以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为主力机型 承担国产飞机试验运营角色 [6] - 2014年亏损1.52亿元 资产负债率达110% 2015年东航挂牌转让股权 [6] - 经历多次股东变更后 西安国资成为控股股东 公司转型引进5架波音737 实现干支并举 [7] - 官网显示机队含25架新舟60和5架737 但4月实际仅4架飞机运营(2架新舟60+2架737) [7] - 执飞航班量占比:MA60(B3451)32.9% B737NG(B221C)27.1% B737NG(B208V)23.2% MA60(B3453)16.8% [8] 法律与财务风险 - 2024年3月因合同纠纷被福州法院限制高消费 涉及未履行1.24亿元执行标的 [9] - 2024年累计8次被列为被执行人 另有多个劳动争议案件 [9] 支线航空行业困境 - 国内46家客运航司仅剩天骄航空使用纯支线飞机 华夏航空等已转向干线 [10] - 2023年75.8%支线航线日均不足1班次 客座率较干线低6-7个百分点 [10] - 支线票价基准为干线2倍 但需政府补贴降低实际售价(如800元补贴至200元) [10] - 高铁竞争与低人均可支配收入导致客源不足 行业依赖不稳定的地方政府补贴 [10] 支线航空发展建议 - 成都航空建议将支线飞机投放二三线城市 构建"密集快线+次级枢纽+中转联程"模式 [11] - 业内提议采用欧美CPA模式 由三大航向支线航司购买运力补充细分市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