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和服务
搜索文档
优化供给释放健康消费潜力
经济日报· 2025-10-24 05:42
政策核心观点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旨在扩大服务消费并释放消费潜力 [1] - 政策重点提出扩大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 放宽中高端医疗等领域市场准入以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1] - 促进健康消费发展成为优化服务供给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任务 [1] 健康消费定义与范畴 - 健康消费包含基础型和发展型消费 基础型以疾病治疗和生命质量改善为主 发展型以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为目标 [2] - 健康消费包括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 商品消费涵盖药品 智能化医疗器械 营养保健品等 服务消费包括医疗 健康管理 健康保险等 [2] - 健康消费主体为个人和家庭的居民消费支出 与政府和社会的公共消费支出形成互补关系 [2] 健康消费市场供给 - 健康消费市场供给包括健康产业中的最终消费品和生活性服务 如健康促进服务 智慧健康技术服务等 [3] - 医疗产业的中间品和生产性服务供给水平影响健康产业链上下游整体水平及消费质量 [3] - 需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 多措并举提升健康消费供给 优化消费条件和完善环境 [3] 发展型健康服务消费供给措施 - 加快体育运动 健康旅游 养生保健 照料护理等服务业发展以满足居民需求 [3] - 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 支持体育服务设施建设 提升体育运动培训质量和消费者体验 [3] - 推动旅游与健康养生结合 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 促进文旅产业与康养产业有机融合 [3] - 打造多层次多样化养生保健消费供给体系 支持业态创新和一站式健康主题消费场所 [3] 公共消费支出与产业开放 - 合理增加卫生健康领域公共消费支出 加大对健康服务领域投入并向低收入群体倾斜 [4] - 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 推动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 [4] - 推动优质中西医医疗资源下沉 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并逐步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4] - 稳步推进健康服务业扩大开放 推动优质商品及服务进口 引进境外专业人才和管理技术 [4] - 放宽中外合资合作办医条件 扩大境外资本设立独资医疗机构试点 将互联网医疗纳入鼓励外商投资目录 [4]
银发消费品质升级——假期市场热点见闻③
经济日报· 2025-10-04 06:04
银发旅游市场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市场呈现“高峰、错高峰、错峰”三段式特征,年长者群体是错峰出游的主力人群[1] - 中青旅假期咨询和预订量同比增长30%,老年游客预定周期提前,55岁至65岁最为集中[2] - 老年游客更青睐天数长、舒适度高、游玩体验更深度的旅游产品[2] - 银发族旅游需求升级,核心要素包括线路设计合理性、目的地深度和接待品质[2] - 老年旅游市场正经历品质升级,“新老年”群体告别“低价节俭”团队游模式,更愿与老友结伴深度游[2] - 今年1月至8月全国开行旅游列车1551列,同比增长26%,运送旅客93万人,老年游客占比80%以上[3] - 今年上半年老年旅游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2%[3] - “十四五”末我国低龄健康老年人将超1亿人,老年旅游收入有望超万亿元[3] 居家养老服务发展 -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从零散生活照料前移至“预防性健康管理”,服务人群向全年龄段银发族延伸[4] - 北京慈爱嘉公司自2009年以来已为超22万个家庭提供居家医疗与照护服务[4] - “点单式”居家养老服务涵盖便民事务、日常照护、医养服务及精神慰藉[4] - 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整合资源,激活市场[4] - 养老需求正从“生存保障型”向“生活品质型”过渡,60岁至79岁低龄健康老人预防性健康管理需求增速显著[4] 适老化产品与服务市场 - 适老化产品市场日趋活跃,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集中亮相万余种助老助残用品[5] - 浙江迈德斯特公司聚焦居家护理、老年出行、适老化卫浴三大场景,开发数百套适老产品[6] - 全国多地将适老化改造纳入国家补贴范围,撬动老年家庭消费热情[6] - 今年上半年全国从事银发产品生产制造的主体户数同比增长14.1%[6] - 适老类健身器材制造、康复辅具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7%、12.1%[6] - 居家适老化改造趋势从“局部改造”到“全屋智能”,从“单一标准”到“一户一策”[6] - 未来科技在居家适老化改造将朝无感化、泛在化、智能化发展[6]
银发消费品质升级
经济日报· 2025-10-04 06:04
银发经济与消费趋势 - 银发消费在火热假期消费版图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与银发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进一步增加的趋势相吻合,新老并重的消费格局正在形成中[1] - 老年人正通过居家养老、医养健康、旅游社交、适老化改造等生活足迹勾勒出消费市场的最新动向[1] 银发旅游市场 - 银发群体凭借时间灵活优势成为错峰出行、深度体验的主要力量,促使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市场呈现独特的“高峰、错高峰、错峰”三段式特征,部分线路出现“节前节后双高峰”现象[1] - 中青旅国庆中秋假期推出近千款出游产品和服务,咨询和预订量同比增长30%,其中老年游客预定周期呈现提前趋势,55岁至65岁老人最为集中[2] - 天数长、舒适度高、游玩体验更深度的旅游产品更受老人欢迎,线路设计合理性、目的地深度、接待品质贴心度成为影响老年客户群体的核心要素[2] - 老年旅游市场正经历深刻品质升级,“新老年”群体逐渐告别“低价节俭”团队游模式,更愿与老友结伴出行,在目的地长时间停留,历史文化、红色景点等文化体验产品吸引力增强[2] - 今年1月至8月全国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551列,同比增长26%,运送旅客93万人,老年游客占比在80%以上[3] - 今年上半年老年旅游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2%,预计“十四五”末低龄健康老年人将超过1亿人,老年旅游收入有望超过万亿元[3] 居家养老服务市场 - 国庆中秋假期居家养老服务订单量不少,反映出持续的市场需求[3] - 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以养老管家为核心已为超过22万个家庭提供居家医疗与照护服务[4] - 老年人需求从“生病后有人照顾”前移至“尽量不生病、不失能”,服务人群从“高龄失能群体”向“全年龄段银发族”延伸,显示养老需求从“生存保障型”向“生活品质型”过渡[4] - 60岁至79岁低龄健康老人在“预防性健康管理”方面的需求增速最为显著[4] - “点单式”居家养老服务成为家庭首选,服务范围涵盖便民事务、日常照护、医养服务及精神慰藉[4] - 通过“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整合分散照护资源,可激活“一张床、一顿饭、一段陪伴”背后的大市场[4] 适老化产品与服务市场 - 银发消费需求旺盛促动适老化产品和服务市场日趋活跃[5] - 在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上,万余种“科技味”“人情味”十足的助老助残用品集中亮相[5] - 浙江迈德斯特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居家护理、老年出行、适老化卫浴三大场景,开发了数百套适老产品,核心诉求是减少老人摔倒、滑倒风险[6] - 在国家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背景下,全国多地将适老化改造纳入国家补贴范围,撬动老年家庭消费热情[6] - 今年上半年全国从事银发产品生产制造的主体户数同比增长14.1%[6] - 适老类健身器材制造、康复辅具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7%、12.1%[6] - 居家适老化改造正从“局部改造”向“全屋智能”,从“单一标准”向“一户一策”,从“被动防护”向“主动管理”发展,未来科技将朝无感化、泛在化、智能化趋势发展[6]
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 以标准化破解旅游业乱象
经济日报· 2025-09-28 07:42
国办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提出要提升旅游标准化水平。旅游是典型 的服务行业,标准是衡量服务的一把尺,可以量出发展的短板,也可以标出提升的方向。标准化水平的 不断提高,能更好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新业态、新现象、新需求层出不穷,旅游标准化也需与时俱进,及时跟进新标 准,动态调整老标准,避免标准制定滞后于实践需要。更重要的是,落地是关键,若只停留在纸面,再 好的标准也是毫无用处。破解执行难题,需要构建"制定—实施—评估—改进"闭环,才能让旅游标准化 有方向、有回响,更好助力行业前行。 (责任编辑:谭梦桐) 标准化的核心在于通过规范化手段,确保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可预期性。标准化有利于 消除信息不对称,让消费者能够基于统一、明确的标准来比较和选择旅游产品;标准化规定了行业准入 门槛与行为规范,有助于构建公平、透明、有序的市场环境,抑制不良竞争行为;通过强制执行旅游标 准,相关部门可以有效打击欺诈、侵犯消费者权益等违法行为,提升行业公信力。 我国在旅游标准化方面已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24年5月,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制定旅游相关 国家标准35项,旅游 ...
以标准化破解旅游业乱象
经济日报· 2025-09-28 05:52
我国在旅游标准化方面已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24年5月,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制定旅游相关 国家标准35项,旅游行业标准83项,涵盖旅行社、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景区等方面。这些标准的 颁布实施,促使越来越多景区、企业对标进行产品升级与服务提质,从粗放经营到精细发展,从各自为 战到规范有序,旅游标准化助推行业实现质的飞跃。 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新业态、新现象、新需求层出不穷,旅游标准化也需与时俱进,及时跟进新标 准,动态调整老标准,避免标准制定滞后于实践需要。更重要的是,落地是关键,若只停留在纸面,再 好的标准也是毫无用处。破解执行难题,需要构建"制定—实施—评估—改进"闭环,才能让旅游标准化 有方向、有回响,更好助力行业前行。 国办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提出要提升旅游标准化水平。旅游是典型 的服务行业,标准是衡量服务的一把尺,可以量出发展的短板,也可以标出提升的方向。标准化水平的 不断提高,能更好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欣欣向荣,旅游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一些成长的烦 恼逐渐显现:从业者"看心情服务、凭经验做事",游客体验像"开盲盒 ...
加大优质供给是关键
经济日报· 2025-09-22 06:09
行业政策支持 -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 2023年国务院出台《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2025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 各类政策密集出台鼓励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 [1] - 各地大力推动文旅产业创新 河北打造"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现象级文旅口号 山东深耕文商旅融合锻造"好客山东"金名片 河南借力"唐宫夜宴"等爆款IP破圈 [1] - 形成多元发展格局 北疆冰雪旅游 江南古镇度假 藏地生态研学等各展其长 [1] 消费趋势变化 - 文旅消费呈现新趋势 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观光游 追求更具深度与个性化的体验 [1] - 民俗游深受欢迎 潮汕英歌舞 安徽鱼灯等特色民俗活动受追捧 [1] - 定制专列为不同群体带来别样出行体验 "银发旅游列车" 苏超专列等创新产品涌现 [1] - 新消费热点持续涌现 跟着演出去旅行 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等模式兴起 [1] 行业发展挑战 - 供给质量不高存在点强线弱问题 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差异化设计 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2] - 管理服务缺位影响消费体验 各地不顾自身文旅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一哄而上 [2] - 同质化倾向导致项目失去吸引力 经营难以为继 [2] 高质量发展路径 - 加大优质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2] - 首先在补齐短板上下功夫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缺乏基本硬件设施和管理服务支撑的文旅项目难言优质 [2] - 其次在差异化上下功夫解决"优不优"的问题 因地制宜提供符合自身文化特质的产品和服务 形成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的比较优势 [2] - 需持续提升文旅产品供给能力 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 深入挖掘自身文化底蕴与资源优势 [2]
国办:推动旅游标准实施应用和试点工作,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7:08
行业监管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全面提高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水平 [1] - 政策提出需提升旅游标准化水平,完善旅游标准体系 [1] - 政策将推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1] 行业标准发展 - 政策将有序开展针对旅游新业态、新产品管理和服务的标准研制工作 [1] - 政策推动旅游标准的实施应用和试点工作 [1] - 政策目标为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1]
精耕细作发展旅游业
经济日报· 2025-05-15 06:06
行业表现与数据 - 2024年国内出游56.2亿人次同比增长14.8% 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8万亿元增长17.1% [1] - 入境游客约1.32亿人次同比增长60.8% 花费接近1000亿美元增长77.8% [1] - 规模以上文化旅游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 文旅部门审批备案经营主体31万家同比增长4.7% [1] 政策与规划支持 - 需完善行业整体规划与政策支持体系 鼓励因地制宜制定长期发展规划 [2] - 创新金融工具与支持机制 引导金融机构降低放贷门槛并扩大信贷覆盖范围 [2] -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完善财政投入方式与渠道以提升精准度和有效性 [2] 业态发展与创新 - 坚持以文塑旅 将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旅游产品和服务 [3] - 坚持以旅彰文 通过旅游带动文化保护传承并发展文旅融合示范区 [3] - 推动"旅游+"与科技赋能 支持企业创新产品形式和管理机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