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icon
搜索文档
华大基因,亏损2000多万元
深圳商报· 2025-10-24 12: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4亿元,同比下滑5.39%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2138.7万元,但亏损额同比大幅收窄82.78%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10.42亿元,同比增长9.19%,归母净利润亏损2716.52万元,亏损额同比收窄80.92% [1]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7亿元,同比下降205.77% [1][2] - 公司总资产为123.0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92% [2] 费用管控与运营效率 - 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7.73% [3]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7.76% [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6.38% [3] - 部分客户回款周期延长,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8211万元 [4] 各业务板块表现 - 生育健康业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43亿元,同比下降28.4%,主要因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业务收入下降约36% [4] - 生育健康业务中,遗传病基因检测系列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17%,海外新兴市场如拉美地区增长明显 [4] - 肿瘤与慢病防控业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58亿元,同比下降8.8%,部分因客户体检需求下滑 [4] - 肠癌检测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9% [5] - 感染防控业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0.75亿元,同比增长41.7%,PTseq系列产品收入同比增长约200% [5] - 多组学与合成业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52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单细胞测序业务收入增长约93% [5] - 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1.24亿元,同比增长11.2%,主要受益于医院院内本地化临床应用转化及海外市场拓展 [6] 股东持股与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华大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31亿股,占总股本的31.32% [6]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股份1.04亿股,占其持股数的79.18%,占公司总股本的24.80% [6] - 生华投资持有公司股份2976.52万股,占总股本的7.12%,其累计质押股份2434万股,占其持股数的81.77% [6] - 公司董事长汪建通过控股股东于9月以询价转让方式减持1673.27万股,占总股本4%,成交价44.10元/股,套现7.38亿元 [6][7] - 年内3月控股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748.83万股,套现4.2亿元,年内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累计套现总额超11亿元 [7] - 两次减持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降至31.32% [6][7][8] 市场表现 - 截至10月24日午间收盘,公司股价报47.7元/股,微涨0.08%,总市值199.54亿元 [9]
华大基因:三季度单季营收重回增长 降本增效助推盈利改善
中证网· 2025-10-24 10:46
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0.42亿元,同比增长9.19%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0.9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74.17% [1]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7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2.78%,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2.04% [1] - 部分客户回款周期延长,导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8211万元 [1] - 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均实现同比下降,运营质量稳步提升 [1] 各业务板块表现 - 生育健康业务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3亿元,同比下降主要受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业务影响 [1] - 海外新兴市场拓展成效明显,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海外获证,拉美等区域营业收入增长较为明显 [1] - 肿瘤与慢病防控业务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8亿元,同比小幅下降 [2] - 肿瘤业务下降因部分客户体检需求下滑及检测服务业务减少,部分客户从送检服务转为购买试剂 [2] - 2025年前三季度肠癌检测民生项目陆续启动,肠癌检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9% [2] - 感染防控业务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75亿元,同比增长41.7% [2] - 感染防控业务增长得益于病原微生物测序平台适配和全自动化系统开发,加强感染业务本地化入院布局 [2] - 公司PTseq系列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200% [2]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积极调整业务策略,推动高毛利产品增长 [2] - 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运营效率 [2] - 公司有望继续坚持创新驱动,深化各业务板块的战略布局 [2]
华大基因前三季度营收26.74亿元,精益管理助推盈利水平提升
经济观察网· 2025-10-24 08:42
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74亿元,第三季度营收10.42亿元,同比增长9.19%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2.78%,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2.04%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0.9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74.17% [1] -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8211万元,部分客户回款周期延长 [1] - 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均实现同比下降,运营质量稳步提升 [1] 各业务板块表现 - 生育健康业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43亿元,同比下降,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约36% [1] - 肿瘤与慢病防控业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58亿元,同比小幅下降,肠癌检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9% [2] - 感染防控业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0.75亿元,同比增长41.7%,PTseq系列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200% [2] - 多组学与合成业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5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单细胞测序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93% [3] - 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1.24亿元,同比增长11.2% [3] 公司战略与市场拓展 - 持续推进生育健康业务入院布局,相关院内试剂销售收入纳入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方案板块核算 [1] - 推动无创产前检测全因系列等高毛利产品布局以应对基础版产品价格下降风险 [2] - 海外新兴市场拓展成效明显,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海外获证,拉美等区域营业收入增长明显 [2] - 海外技术转移项目落地后业务进一步拓展,拉美、南亚等市场业务增长势头强劲 [3] - 持续推进病原微生物测序平台适配和全自动化系统开发,加强感染业务本地化入院布局 [2]
华大控股及汪建再减持 套现超11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9-24 07:17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 - 控股股东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汪建、深圳华大三生园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出让1673.27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00%,成交价格为44.10元/股,交易金额约7.38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华大控股持股比例降至29.77%,汪建直接持股0.61%,三生园科技持股0.94%,三方合计持股比例由38.17%下降至31.32% [2] - 2025年已进行两次大额减持,3月11日至14日通过大宗交易累计减持748.83万股,套现约4.2亿元,两次合计套现金额超过11亿元 [1][2][3] 市场反应及股价表现 - 权益变动消息影响下,当日公司股价收跌逾4%,报48.33元,公司总市值约202亿元 [4] - 29家基金公司参与接盘,包括易方达、财通、华夏、诺德、国泰等头部机构 [2] - 另一持股5%以上股东深圳生华投资企业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减持不超过627.48万股,加剧市场对公司前景的担忧 [5]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31亿元,同比下降12.82%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7.82万元,同比下降68.25% [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3048.81万元,同比下降幅度高达2610.77%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4亿元,同比下降逾四倍 [4] 业务板块分析 - 生育健康业务营收4.26亿元,同比下降29.8%,其中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收入下滑约35% [4] - 肿瘤与慢病防控业务营收1.80亿元,同比下降27.52%,其中肠癌检测业务下滑42% [4] - 多组学与合成业务营收2.79亿元,同比下降8.3%,RNA类产品和合成业务分别下滑约34%和29% [4] - 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营收6.96亿元,同比增长4.8%,主要得益于东南亚、拉美、南亚等新兴市场拓展 [5] 行业挑战与前景 - 传统业务面临价格竞争加剧且市场增长空间有限 [5] - 新业务对合作伙伴依赖度较高,抗风险能力不足 [5] - 海外市场受地缘政治环境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6] - 公司未来增长取决于C端直销模式突破及新兴市场与新技术产品的规模化盈利 [6]
华大控股减持华大基因:汪建套现超7亿,上半年营收降13%
南方都市报· 2025-09-23 14:17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 - 控股股东华大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汪建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1673.27万股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4.00% 成交价格44.10元/股 交易金额约7.38亿元 [2] - 交易完成后华大控股持股比例降至29.77% 汪建直接持股0.61% 三方合计持股比例由38.17%下降至31.32% [2] - 本次交易共有29家基金公司接盘 包括易方达 财通 华夏等头部机构 [2] 股东减持历史及市场反应 - 2025年3月11日至14日华大控股通过大宗交易累计减持748.83万股 套现约4.2亿元 [2] - 2025年两次减持合计套现金额超过11亿元 [2] - 减持消息导致当日股价收跌逾4% 报48.33元 公司总市值约202亿元 [2]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6.31亿元 同比下降12.82%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7.82万元 同比下降68.25%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3048.81万元 同比下降幅度高达2610.77%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4亿元 同比下降逾四倍 [3] 分业务营收表现 - 生育健康业务营收4.26亿元 同比下降29.8% 其中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收入下滑约35% [3] - 肿瘤与慢病防控业务营收1.80亿元 同比下降27.52% 其中肠癌检测业务下滑42% [3] - 多组学与合成业务营收2.79亿元 同比下降8.3% RNA类产品和合成业务分别下滑约34%和29% [3] - 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营收6.96亿元 同比增长4.8% 主要得益于东南亚 拉美等新兴市场拓展 [3] 其他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股东深圳生华投资企业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减持不超过627.48万股 [4] - 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但加剧市场对公司前景的担忧 [4] 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 - 传统业务价格竞争加剧 市场增长空间有限 [5] - 部分新业务对合作伙伴依赖度较高 抗风险能力不足 [5] - 海外市场受制于地缘政治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5] - 未来增长取决于C端直销模式突破及新兴市场与新技术产品的规模化盈利 [5]
与深圳特区“双向奔赴” 华大基因持续用科技实力赋能民生健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20:34
公司发展历程与深圳关系 - 公司成立于1999年 2007年4月成立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并开启深圳发展时期[2] - 深圳开放创新包容的环境是公司扎根深圳的核心原因 市政府早期提供税费减免及现场办公支持[2] - 深圳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提供全球首个临床试点机会 体现政策创新性[2] 技术成就与行业地位 - 公司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篇(1%项目) 破译SARS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研发诊断试剂盒 以基因科技助力公共卫生安全[5] - 建成覆盖全球百余个国家地区及中国所有省级行政区的营销服务网络 成为覆盖全产业链及全应用领域的科技公司[4] - 成为全球规模领先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及一流科学技术服务提供商[4][5]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在分子检测上游技术及生育健康、肿瘤防控、传染疾病防控等领域持续高比例研发投入 取得重要专利成果[6] - 全面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与多组学数据融合创新 从生产型服务转型为智能型服务[6] - 加快研发向临床应用转化 布局全人群全周期全方位疾病防控和健康管理产品[6] 全球化战略与一带一路合作 - 深圳作为一带一路前沿城市助力公司实现从技术输出者到健康合作标准制定者的跨越[3] - 公司通过技术赋能与经验共享提升当地医疗卫生水平 推动中国技术、经验、标准走向世界[3] - 加快核心业务全球化布局 形成国内外市场共同突破的新发展格局[6] 人才与创新生态 - 深圳拥有各类创新载体2260家(截至2019年底) 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团队[3] - 深圳多元文化氛围和人才政策为公司储备全球化团队 支撑全球化战略目标达成[3] - 公司通过20多年人才积聚、科研积累和产业积淀支撑全球业务发展[4]
华大基因(300676):2Q净利润转正,业绩持续改善
华泰证券· 2025-08-25 17:19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 - 目标价57.72元人民币 [1][5] 核心观点 - 2Q25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由负转正,业绩呈现明显改善趋势 [1] - 看好AI赋能降本增效及费用控制带来的后续业绩改善潜力 [1][5] - 海外新兴市场拓展成效显著,精准医学业务收入实现增长 [2][3]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16.31亿元(同比-13%),归母净利润0.06亿元(同比-68%),扣非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2611%) [1] - 2Q25收入9.60亿元,归母净利润0.5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33亿元 [1] - 1H25毛利率44.65%(同比-2.59pct),财务费用率-3.97%(同比-2.53pct) [4] - 预测25-27年收入36.0/40.1/44.4亿元,归母净利润0.25/0.70/0.97亿元 [5] 业务板块表现 - 生育健康业务收入4.26亿元(同比-29.8%),但三级预防收入同比增长约15% [2] - 肿瘤与慢病防控收入1.80亿元(同比-27.5%),肠癌检测收入下降约42% [2] - 多组学大数据服务收入2.79亿元(同比-8.3%),但单细胞测序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110% [3] - 精准医学业务收入6.96亿元(同比+4.8%),拉美、南亚等新兴市场收入翻倍增长 [3] - 感染防控业务收入0.38亿元,其中PTseq系列产品收入同比增长约242% [3] 费用与成本结构 - 1H25销售费用率20.63%(同比-0.65pct),管理费用率8.75%(同比-0.32pct),研发费用率13.95%(同比+0.58pct) [4] - 财务费用率下降主要因汇兑损失及利息支出减少 [4] 估值与预测 - 基于25年6.7x PS估值(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均值5.7x) [5] - 预测25-27年EPS 0.06/0.17/0.23元 [5] - 当前市值223.59亿元,收盘价53.45元(截至8月22日) [7]
华大基因: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20:10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6.31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2.82%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88万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05.70%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4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414.23% [4] - 基本每股收益0.0139元/股 同比下降67.90% [4] 业务板块与产品体系 - 生育健康领域提供完整的"五前"母婴健康管理产品体系 覆盖婚前、孕前、产前、新生儿及儿童成长阶段 [6] - 肿瘤防控形成"预、筛、诊、监"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提供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HPV分型、DNA甲基化检测等服务 [7] - 感染防控领域以高通量测序和PCR核酸检测为双核心 提供病原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和多重核酸检测服务 [8] - 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为科研机构和工业客户提供基因测序、质谱分析、生物数据库管理等标准化技术服务 [9]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推出SIRO高通量基因检测AI+本地化解决方案 实现样本提取、文库构建、测序、数据分析解读一体化 [13] - 发布国内首款基因数据产品"遗传性肿瘤变异知识库"与"肿瘤体细胞变异与用药知识库" 在深圳数据交易所上市 [30][31] - 构建公司级综合数据库"万象数据库" 涵盖生育健康、肿瘤诊疗、感染防控、慢病防控等方向 [32] - 开发统一数据资产管理平台OmicsDB 实现从数据资源化到数据资产化的跨越式布局 [33] 行业发展与政策环境 - 全球基因检测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217.9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364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0.81% [37] - 国家出台系列生育支持政策 包括育儿补贴制度和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 [37] - LDT模式获得政策支持 国家药监局和卫健委联合开展第二批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使用体外诊断试剂试点工作 [27] - 《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2023-2027年)》要求到2027年产前筛查率达到90% [37]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作为全球基因行业领军者 建成覆盖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的营销服务网络 [5] - 成为屈指可数的覆盖本行业全产业链、全应用领域的科技公司 [5] - 在生育健康、肿瘤防控、感染防控等领域提供全生命周期创新服务 [12] - 通过多组学技术平台和百万级自研数据库 实现从生物样本到表型数据的多维度整合分析 [12] 生产与经营模式 - 临床开发与应用类采取流程式生产方式 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类业务采取订单型生产模式 [14][15][16] - 实行直销和代理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针对重点合作单位采用直销 海外业务和县域市场采用代理 [17] - 建立严格的供应商准入、考核和退出制度 采购方式包括直接采购、定制采购及外协采购 [13][14]
华大基因: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2 20: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8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7.8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25%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3048.8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10.77%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4.23% [1] - 基本每股收益0.0139元/股,同比下降67.90% [1] 资产与股东结构 - 报告期末总资产124.8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0.45%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2.5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31% [3] -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3.77%,为第一大股东 [3] - 深圳生华投资企业持股8.24%,为第二大股东 [3] 业务板块表现 -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约35% [4] - 遗传病基因检测系列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15% [4] - 基于tNGS技术的PTseq系列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显著 [5] - 单细胞测序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110% [5] - 海外新兴市场拓展成效显著,拉美等区域营业收入实现翻倍增长 [6] 战略与产品布局 - 推动无创产前检测全因系列等高毛利产品布局应对价格压力 [4] - 加强生育健康业务入院布局,院内销售试剂收入列入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方案板块 [4] - 推出病原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本地化解决方案全流程自动化系统 [5] - 开发"筛、诊、监"全方位精准防控方案,满足海关、疾控等应用场景需求 [5] - 加速推动肠癌检测产品向C端直销转型 [4]
亏损扩大、股价暴跌,华大基因危机并存
搜狐财经· 2025-07-29 07:53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8.67亿元,同比下降11.10%,归母净利润亏损9.03亿元,同比下降1071.68%,为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2] - 2025年Q1营业收入6.72亿元,同比下降18.18%,归母净利润亏损5269.51万元,同比下降524.87% [3] - 生育健康业务营收11.49亿元(-2.46%),肿瘤与慢病防控业务营收6.25亿元(+19.02%),感染防控业务营收0.73亿元(-85.91%),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剔除突发影响后增长22.37% [5] - 资产减值损失达2.42亿元,销售费用下降2.54%,管理费用增长2.68% [6][7] 资本市场反应 - 上市初期市值超千亿元,截至2025年7月24日总市值221.16亿元,累计跌幅79.13% [8] - 2020年净利润达20.9亿元峰值后连续三年下滑(2021-2023年分别为14.62/8.03/0.93亿元),2024年亏损加剧股价压力 [8] - 研发投入与业务布局未能扭转市场预期,反映资本市场持续信任危机 [9] 行业竞争格局 - 基因测序行业技术迭代加速,部分企业在细分领域技术已逼近或超越公司 [10][12] - NIPT纳入带量集采导致价格战,产品毛利率受压 [13] - 政策监管趋严(如医疗机构样本外送检测限制)冲击感染防控业务 [13] - 海外市场面临实体清单限制及国际巨头竞争,北美业务拓展受阻 [13] 业务战略挑战 - 产品价格受竞争及政策影响走低,部分产品毛利率下滑 [5] - 前期投入资产未达预期,战略收缩导致减值 [6] - 研发投入与运营成本增加在营收未增长时加剧利润压力 [7] - 客户对服务质量和体验要求提升,品牌形象受负面事件影响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