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灵智行
icon
搜索文档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公司深度报告:智驾平权“最大公约数”,乘渗透率东风加速全域征程
信达证券· 2025-05-15 21: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国产OEM推出平价智驾方案推动AD渗透率提升,智驾软硬件及解决方案市场将快速发展,地平线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凸显 [11] - 智驾市场规模高增,AD有望接棒ADAS成主流,地平线市占率和客群规模领先,新产品或打开增长空间,且有望受益于国内OEM销量增长 [5] 各目录总结 领军国内智驾Tier2,各大OEM智驾方案“最大公约数” - 地平线是新一代汽车智能芯片领导者和世界级AI算法公司,产品覆盖智驾芯片平台、解决方案及配套工具链与生态,与英伟达、鸿蒙智行相比各有优劣 [14][21][24] - ADAS支持基础功能,AD自动化程度更高,国内智能汽车渗透率和AD占比持续提升,AD年复合增速有望达48.1%,智驾市场规模高增,软件市场规模短期内快速增长 [26][28][37][41] - 地平线在ADAS和ADAS+AD市场份额稳步提升,领跑全阶智能驾驶计算方案市场,占中国OEM ADAS和AD市场份额超40%和30%,且客户覆盖广 [49][57][69] - 中国OEM市场份额增加且收入高速增长,地平线产品解决方案出货量和车型定点数提升,与多家车企合作,有望受益于国内OEM销量增长 [61][67][72] 从ADAS到城市NOA全域覆盖,BPU架构迭代带动计算效能倍数提高 - HorizonMono是量产ADAS解决方案,HorizonPilot标志在AD市场发力,HorizonSuperDrive迈向高端市场,国内ADAS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增长斜率或放缓,地平线有望提升市占率 [74][78][81] - 算力并非决定芯片实际表现的唯一因素,每秒准确识别帧率MAPS更能体现性能,征程5的MAPS跑分高 [89] - 地平线自研BPU计算架构,支持Transformer算法,从伯努利到纳什架构计算性能提升,J6P+端到端成就高阶智驾新标杆 [93][99][105] 端到端和世界模型,软硬件耦合成就高阶智驾新标杆 - 地平线是端到端技术先行者,提出相关理念和算法,打造纳什BPU实现软硬协同,具备打造“面向单一任务的计算系统”的底层逻辑 [110] - 端到端算法有“跷跷板效应”,世界模型可生成视频数据和输出驾驶决策,实现ScaleUp和ScaleOut [116][121][126] - 世界模型为端到端路线减负加速,实现全场景覆盖等,HSD图形化界面有拟真效果 [129] 从天神之眼到千里浩瀚,国产OEM智驾需求显著提升 - 征程6P回片,地平线HSD将量产,多家主机厂采纳其方案,随着信任度加深,合作或增多 [131] - 特斯拉FSD入华将加剧智驾竞争,普及全域智驾功能,但与地平线客群竞争交集小 [152] - J6M在中阶算力芯片和解决方案领域有性价比、软件能力、定制化及响应能力优势,推动辅助驾驶向大众市场渗透 [156] - 2022 - 2024年公司营收高速增长,研发费用占比下降,解决方案+授权服务收入为主要来源,授权服务业务收费方式多样,商业模式有持续性 [162][169][177] 盈利预测、估值与投资评级 - 预测汽车产品解决方案业务2025 - 2027年同比增长50%/55%/45%,毛利率分别为47.0%、47.4%、50.0% [183] - 预测汽车解决方案 - 授权及服务业务2025 - 2027年同比增长53.0%/60.0%/40.0%,毛利率分别为92.1%/92.3%/92.4% [183] - 预测非车解决方案业务2025 - 2027年同比增长30%/30%/40%,毛利率保持18%水平 [183]
L3真伪辨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4 09:29
L3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现状 - 岚图推出L3自动驾驶架构 广汽集团宣布2024年四季度量产首款L3乘用车 华为发布高速公路L3商用解决方案 [2] - 2025年被舆论视为L3商业化元年 但消费者期待与技术现实存在差距 [2] - 3月18日广汽发布"星灵智行"品牌 奇瑞推出"猎鹰智驾"系统(2026年量产) 极氪发布千里浩瀚H9智驾方案 [3] 技术标准与行业规范 - L3需满足200TOPS算力+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融合感知+制动/转向冗余系统 [7] - 设计运行域(ODD)限定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封闭园区 时速上限120km(高速)或60km(拥堵) [7] - 国家层面尚未出台L3公开道路行驶法规 仅北京/武汉等地允许特定道路测试 [6] 消费者认知与市场争议 - 小米SU7事故后消费者对L2感知能力不足产生警惕 L3需具备短期预测能力 [2] - 部分车企宣传L2+++近似L3 但实际界限模糊 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 [6] - 行业专家建议参照主管部门法规标准判断L3合规性 警惕"全域自动驾驶"虚假宣传 [7] 责任认定与伦理困境 - L3事故责任认定规则:系统主导时车企担责 用户强行干预除外 [7] - 德国规定符合ODD场景车企担责 中国现行法规未明确"机器责任"划分 [9] - "规则刺客"场景下L3面临伦理抉择 算法需预设保护乘客或行人的优先规则 [10] 行业发展路径 - 崔东树提出短期聚焦L3量产+车联网建设 中期实现城市NOA导航 长期目标2035年完全自动驾驶 [4] - 安庆衡强调自动驾驶需规范发展 反对车企利用消费者车辆进行未经验证的智驾测试 [10] - 行业竞争从传统制造转向"移动智能终端" 需重构技术+生态+用户的协同创新模式 [4]
2025上海车展:当智驾不再让人兴奋,汽车智能化暗战升级
新浪财经· 2025-04-29 15:10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上海车展车企在技术、商业与社会效益中寻求平衡,汽车行业回归产品和用户核心本质,L3自动驾驶受关注,智驾技术升级,车企面临自研与合作挑战,需精准把握用户需求以穿越周期 [1][23] 车展变化 - 2025年上海车展少了拉踩引战和喧嚣,在技术、商业与社会效益中寻求平衡,反映车企对销量的渴求与焦虑,行业回归产品和用户核心本质 [1] L3自动驾驶进展 - 车展前一天华为联合11家车企谈L3,华为发布ADS 4.0乾坤智驾系统及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判断2025年L3具备商用能力 [2] - 小鹏、理想等车企将2025年实现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落地作为目标,广汽今年四季度启动首款L3自动驾驶车型量产上市,奇瑞2026年实现量产L3级自动驾驶车辆,长安2026年实现全场景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 [2][3] 自动驾驶分级及区别 - 汽车驾驶自动化技术分为L0 - L5的6个等级,L3级为有条件自动驾驶,特定条件下车辆自主完成驾驶任务,驾驶员为监督者 [3] - L2级辅助驾驶阶段驾驶员掌控主导权,系统特定场景协助,需时刻监控车辆;L3级车辆控制权逐渐让渡给系统,特定条件下独立完成任务,驾驶员必要时接管 [4][5][7] - L3级相比L2级在驾驶任务执行主体、驾驶员参与度和系统自主性上有本质区别,对技术架构提出感知融合、决策算法、冗余安全三大核心挑战 [9] 智驾技术升级 - 智驾研发技术从“端到端”升级至“世界模型 + 强化学习 + 云端蒸馏”方案,“端到端”技术有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存在安全边界难界定等问题 [10] - 世界模型为人工智能系统提供内部环境模拟,能预测外部世界状态变化,在强化学习和自主决策系统中显示出强大潜力,多家车企和公司提出该概念 [12][14] - 汽车行业超90%企业进行AI大模型相关技术试点或应用,多个品牌接入DeepSeek,结合蒸馏训练可构建智能系统,提高思考和推理能力 [15] 责任认定变化 - 《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规定L3级开启状态下事故,驾驶员通常为第一责任人,因车辆质量缺陷造成可向生产者、销售者追偿;《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规定系统激活期间事故车企承担主要责任,驾驶员未及时接管承担部分责任 [16]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是“人 - 车 - 路 - 云”协同体系一环,需多方配合,探索相关技术综合应用和路侧信息发送机制可提升安全性 [17] 车企自研情况 - 车企自研渐成趋势,用户对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提出更高要求,不同类型车企自研决策有不同侧重和优先级 [18][19] - 车企更适合自研核心竞争技术、差异化技术、高成本技术部件,蔚来提出智能汽车“新三大件” [20] - 车企需在自研与配套间找到平衡点,做好战略规划和优先级设定,采用分阶段研发和投资策略,与其他企业合作联盟 [22] 行业发展趋势 - 新势力车企需平衡流量与安全,传统车企补齐智能化短板,合资品牌证明电动化进化,品牌跃升需精准理解和兑现用户需求 [23]
汽车行业3月投资策略:智驾平权加速,理想汽车发布下一代自动驾驶架构MindVLA【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3-24 19:34
汽车行业月度产销数据 - 2025年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3万辆和212.9万辆,产量环比下降14.1%,销量环比下降12.2%,同比分别增长39.6%和34.4% [3] - 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8.5万辆和181.5万辆,产量环比下降17%,销量环比下降14.9%,同比分别增长40.2%和36.2% [3]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8.8万辆和89.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1.5%和87.1%,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1.9% [3] 汽车板块市场表现 - 2月CS汽车板块上涨8.66%,跑赢沪深300指数6.75个百分点,跑赢上证综合指数6.5个百分点 [3] - 细分板块中CS乘用车上涨9.08%,CS商用车上涨2.54%,CS汽车零部件上涨10.33% [3] - 2023年初至今汽车板块累计上涨28.71%,跑赢沪深300指数15.33个百分点 [3] 原材料成本变化 - 浮法平板玻璃价格同比下跌33.1%,铝锭类同比上涨9.4%,锌锭类同比上涨15.9% [3] - 环比上月,浮法平板玻璃下跌0.4%,铝锭类上涨1.9%,锌锭类下跌2.9% [3] 行业库存状况 - 2025年2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6.9%,同比下降7.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5.4个百分点 [3] 智能驾驶技术进展 - 奇瑞发布"猎鹰智驾"智能化方案,2025年将推出30余款高阶智驾新车 [9] - 吉利发布千里浩瀚智驾系统,最高支持L3级自动驾驶 [8] - 理想汽车发布下一代自动驾驶架构MindVLA,基于端到端+VLM双系统架构 [12] - 广汽发布智能科技品牌"星灵智行",计划2025年实现智驾水平稳居中国第一阵营 [11] 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 - 比亚迪发布超级e平台技术,实现全球量产最快充电速度1秒2公里 [10] - 比亚迪闪充电池可实现5分钟充电400公里,达到"油电同速"效果 [10] - 比亚迪全球首款量产3万转电机可大幅提升车速并降低重量 [10] 车企国际化布局 - 长安汽车计划2025年底前扩展至至少10个欧洲市场,2028年在整个欧洲建立业务 [3] - 长安将在欧洲推出三大品牌,计划建设销售服务网点超1000家,招聘欧洲本地员工超1000人 [3] 车企财务表现 - 蔚来2024年营收657.3亿元,同比增长18.2%,整车毛利率提升至12% [4] - 地平线机器人2024年营收23.84亿元,同比增长53.6%,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收入23.12亿元 [7] 人形机器人发展 - 长安汽车计划2027年前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2028年实现生产下线 [15] - 小鹏计划2026年实现L3级人形机器人量产 [16] -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2025年将进入试生产阶段,目标生产5000台 [17] 政府政策支持 - 深圳发布国内首个电动汽车超充设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25年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21] - 深圳支持企业加强智算芯片、高阶智驾等核心技术突破 [22] - 浙江加快培育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3]
6万的车搭载智能驾驶,元芳你怎么看?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19 20:12
智驾行业竞争格局 - 广汽丰田铂智3X将激光雷达智驾价格降至15万以下,零跑进一步拉低至12万,长安未来可能下探至10万元级 [1] - 奇瑞推出猎鹰智驾系统,包含200/500/700/900四个版本,2025年全系车型搭载,覆盖6万元级小蚂蚁至高端车型 [2][3] - 极氪发布千里浩瀚智驾系统,代表吉利集团智驾能力上限,支持OTA升级,即将推送车位到车位全程0接管方案 [9][10][11] - 广汽升级ADiGO为星灵智行,推出G100-G1000五档智驾方案,目标2025年L4量产并稳居第一阵营 [13][14] 技术能力对比 - 奇瑞联合算力达14EFLOPS,拥有全球1500万+用户数据,20亿+公里/年智驾里程,2000万公里/天模型学习能力 [5][7] - 极氪具备23.5EFLOPS可调用算力(车企第一),750万辆L2+车辆数据,每天2亿公里训练样本 [12] - 奇瑞猎鹰智驾采用端到端大模型,数字评测需运行10亿公里(绕地球25000圈) [6] - 极氪智驾完成"端到端Plus技术架构"升级,独创数字先觉网络实现超视距预判 [13] 产品部署规划 - 奇瑞猎鹰200搭载5V5R12U传感器,支持高速NOA和自动泊车;500版本升级至11V3R12U,覆盖城市领航功能 [4] - 猎鹰700配备12V5R1L12U传感器,新增自主通过ETC和130kph刹停功能,2025年覆盖25款车型 [4] - 猎鹰900采用13V5R3L12U配置,支持L3级自动驾驶,专供纵横G900等高端车型 [4] - 广汽计划昊铂品牌2025年全系标配高阶智驾,埃安品牌实现智驾与自动泊车全系覆盖 [13] 行业发展趋势 - 智驾成为车企核心竞争力,消费者形成"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的认知 [15] - 行业面临10-15万元产品智驾配置压力,新能源/混动/燃油车均需搭载 [15] - 新势力、自主品牌、国企及合资车企全面入局,智驾竞争转向价格战 [18][19] - 体验差异化和用户接受度阈值不同导致评价标准不统一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