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猎鹰智驾
icon
搜索文档
博世高管预警智驾免费危机!收费与平权,商业模式该选哪条赛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19:51
每经记者|黄辛旭 每经实习编辑|余婷婷 "我们绝不能再推行免费推广和智驾平权的策略,所有车型的组合辅助驾驶功能必须实现收费。"近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博世智能驾控 中国区总裁吴永桥的一番演讲在业内外引发轩然大波。 眼下,汽车行业的智驾呈现了不同的商业模式,一方面,特斯拉FSD(智能辅助驾驶)以6.4万元的高价占据市场,华为凭借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构筑溢价壁 垒;另一方面,不少车企宣布免费使用智驾服务,不断掀起"智驾平权"的浪潮。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资料图) 采取收费模式,主机厂就可以从智驾系统中赚取收入,以便摊薄研发成本。而不收费,主机厂则可以扩大用户对于智驾的使用量,从而获取更多的数据来推 动智驾算法迭代。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这是摆在主机厂面前的两条路。 眼下,智驾渗透率在不断提升。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6月,中国乘用车市场NOA(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标配率已攀升至24.1%,这一数字在半 年前仅为9.5%。在这样的背景下,主机厂要算好这笔"经济账",或许并不容易。 两种模式并行的差异化竞争 今年以来,以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广汽为代表的主流车企集体发力"智驾平权" ...
“围追”比亚迪
北京商报· 2025-07-04 00:31
头部车企销量表现 - 比亚迪以214 6万辆稳居2023年上半年销量榜首 同比增长显著 其中6月单月销量达38万辆 [1][3] - 上汽集团上半年销量205 3万辆 同比增长12 35% 其中上汽大众与上汽通用五菱合计销量超124万辆 [3] - 一汽集团上半年销量157 1万辆 同比增长6 1% 自主品牌销量44 98万辆 合资品牌112 1万辆 [3] - 吉利汽车上半年销量140 9万辆 同比增长47% 纯电动车型销量51万辆 插混车型21万辆 全年目标上调至300万辆 [4] - 长安汽车上半年销量135 5万辆 同比增长1 59% 自主品牌销量115 1万辆 [4] - 奇瑞集团上半年销量126万辆 跻身百万辆俱乐部 [4] 产品与技术竞争 - 比亚迪通过"海洋网"与"王朝网"布局6万-30万元主销市场 该区间成为车企竞争焦点 [5] - 长安阿维塔06杀入30万元以内市场 对标比亚迪汉 采用华为联合技术 [5] - 吉利银河星耀8起售价11 58万元 银河A7预计定位10万元级别 直接竞争比亚迪秦 [6] - 比亚迪推出"天神之眼"系统 将高阶智驾下放至7万元级车型 引发行业技术升级 [6] - 奇瑞发布"猎鹰智驾"方案 覆盖全品牌全动力车型 吉利推出"千里浩瀚"系统 含五个层级方案 [6] 海外市场拓展 - 比亚迪上半年海外销量47万辆 6月同比增长229 8% 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当地市占率达9 7% [8] - 上汽集团上半年出口49 4万辆 MG品牌全球累计销量超500万辆 将推出17款海外新车型 [9] - 奇瑞上半年出口55万辆 占总销量44% 业务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六家车企交百万辆成绩单,自主大厂“围追”比亚迪
北京商报· 2025-07-03 22:22
头部车企销量竞争 - 比亚迪上半年销量214.6万辆稳居榜首 同比增长208.64% [1][2] - 上汽集团上半年销量205.3万辆 同比增长12.35% [2] - 吉利汽车上半年销量140.9万辆 同比增长47% [3] - 长安汽车上半年销量135.5万辆 同比增长1.59% [3] - 奇瑞集团上半年销量126万辆 [3] - 一汽集团上半年销量157.1万辆 同比增长6.1% [2]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比亚迪通过王朝 海洋网 腾势 仰望等多品牌战略占领市场份额 [2] - 长安汽车推出阿维塔06车型杀入30万元以内市场 对标比亚迪汉 [4] - 吉利汽车发布银河星耀8和银河A7车型 扩充10万元级别车型阵容 [4] - 比亚迪推出"天神之眼"系统 将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下放至7万元级车型 [5] - 奇瑞集团发布"猎鹰智驾"智能化方案 覆盖全品牌全系车型 [6] - 吉利发布"千里浩瀚"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包含五个不同层级 [6] 海外市场拓展 - 比亚迪上半年海外销量47万辆 同比增长229.8% [7] - 比亚迪在巴西建设生产基地 总投资55亿雷亚尔 [7] - 上汽集团上半年出口49.4万辆 同比增长1.27% [8] - 奇瑞集团上半年出口55万辆 占总销量44% [8] - 比亚迪CKD出口占比达11% 转向海外本地化生产 [7] - 上汽集团发布"Glocal战略" 计划三年推出17款海外车型 [8]
车企半年考|六家车企交百万辆成绩单,自主大厂“围追”比亚迪
北京商报· 2025-07-03 22:00
头部车企销量竞争 - 比亚迪以214.6万辆稳居2023年上半年销量榜首,同比增长显著[2][3] - 上汽集团以205.3万辆位列亚军,同比增长12.35%,其中合资品牌贡献超124万辆[3] - 一汽集团销量157.1万辆,同比增长6.1%,自主品牌占比28.6%[3] - 吉利汽车销量达140.9万辆,同比增长47%,纯电动车型占比36.2%[4] - 长安汽车销量135.5万辆,同比增长1.59%,自主品牌占比85%[4] - 奇瑞集团销量126万辆,跻身"百万辆俱乐部"[4]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比亚迪通过王朝、海洋网、腾势与仰望等多品牌战略快速占领市场份额[3] - 长安汽车推出阿维塔06车型切入30万元以内市场,对标比亚迪汉[5] - 吉利汽车发布银河星耀8(11.58万元起)和银河A7,强化10万元级产品矩阵[5] - 比亚迪将高阶智驾系统下放至7万元级车型,引发行业智驾军备竞赛[6] - 奇瑞发布"猎鹰智驾"系统,覆盖全品牌全动力车型[6] - 吉利推出"千里浩瀚"智驾方案,包含5个层级满足差异化需求[6] 海外市场拓展 - 比亚迪上半年海外销量47万辆,6月单月同比增长229.8%,巴西工厂首车下线[8] - 上汽集团上半年出口49.4万辆,MG品牌全球累计销量超500万辆[9] - 奇瑞上半年出口55万辆,占总销量44%,业务覆盖110多国[10] - 比亚迪在巴西市占率达9.7%,CKD出口占比11%[8] - 上汽发布"Glocal战略",计划三年推出17款海外专属车型[9][10] 市场趋势分析 - 6万-30万元价格区间成为车企主战场,B级/A级电动车批发量持续增长[5][6] - 经济型电动车普及被视为拉动市场增量的关键因素[6] - 智能化功能成为消费者购车重要考量指标,推动车企技术升级[7] - 头部车企从整车出口转向CKD模式及本地化生产体系建设[8]
大卓智能将被整合,奇瑞智驾拥抱供应商
雷峰网· 2025-05-29 19:44
奇瑞自动驾驶业务调整 - 大卓智能将被整合进奇瑞研发总院,CEO谷俊丽或将离职,团队整体并入奇瑞上海研发中心,由张晓洪负责智能驾驶研发工作 [2] - 奇瑞自动驾驶业务将由高家兵统一管理,他现任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此前与谷俊丽共同管理大卓智能 [2] - 大卓智能CTO曹光植继续负责奇瑞自动驾驶端到端技术研发,该方向被视为当前智驾战略核心重点 [2] 大卓智能发展历程与目标 - 大卓智能成立于2023年2月,专注于汽车自动驾驶领域,构建ADAS和高阶L4双线产品矩阵,目标打造百万辆级自驾解决方案 [2] - 2023年10月大卓智能首次对外亮相,奇瑞计划将其打造为内部自动驾驶技术品牌,与火星架构等并列成为5大技术基石 [3] - 成立半年后推出L2级辅助驾驶产品,并在星途瑶光、奇瑞瑞虎9两款车型上完成量产 [3] - 谷俊丽曾立下目标:2024年量产高速NOA,2025年量产全场景智驾,2025年大卓智驾装车量国内外市场各达100万辆 [3] 奇瑞智能化战略与挑战 -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表示公司下一个20年要多吃智能化的"饭",2025年必须进入智能化头部 [4] - 奇瑞发布"猎鹰智驾"方案,计划2025年全品牌全系车型搭载,覆盖五大品牌30多款车型 [4] - 尹同跃曾点名批评大卓智能高管,表达对智驾量产进度不满 [4] - 内部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奇瑞转向依赖外部供应商方案 [5] 奇瑞与外部供应商合作 - 奇瑞与华为、阿里、科大讯飞、地平线、英伟达等共建协同创新生态 [5] - 轻舟智航获奇瑞与立讯精密1亿美元战略投资,负责中低阶智驾方案 [5] - 地平线与奇瑞达成HSD首个量产合作,HSD 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将首发搭载于星途品牌,2025年9月量产 [5] - 其他智驾供应商还包括华为、博世、文远知行、卓驭、商汤绝影等 [6] 行业观察 - 传统主机厂孵化的智驾公司面临协同低效与行业淘汰赛加剧的双重压力,成长空间受限 [6]
L3真伪辨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4 09:29
L3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现状 - 岚图推出L3自动驾驶架构 广汽集团宣布2024年四季度量产首款L3乘用车 华为发布高速公路L3商用解决方案 [2] - 2025年被舆论视为L3商业化元年 但消费者期待与技术现实存在差距 [2] - 3月18日广汽发布"星灵智行"品牌 奇瑞推出"猎鹰智驾"系统(2026年量产) 极氪发布千里浩瀚H9智驾方案 [3] 技术标准与行业规范 - L3需满足200TOPS算力+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融合感知+制动/转向冗余系统 [7] - 设计运行域(ODD)限定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封闭园区 时速上限120km(高速)或60km(拥堵) [7] - 国家层面尚未出台L3公开道路行驶法规 仅北京/武汉等地允许特定道路测试 [6] 消费者认知与市场争议 - 小米SU7事故后消费者对L2感知能力不足产生警惕 L3需具备短期预测能力 [2] - 部分车企宣传L2+++近似L3 但实际界限模糊 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 [6] - 行业专家建议参照主管部门法规标准判断L3合规性 警惕"全域自动驾驶"虚假宣传 [7] 责任认定与伦理困境 - L3事故责任认定规则:系统主导时车企担责 用户强行干预除外 [7] - 德国规定符合ODD场景车企担责 中国现行法规未明确"机器责任"划分 [9] - "规则刺客"场景下L3面临伦理抉择 算法需预设保护乘客或行人的优先规则 [10] 行业发展路径 - 崔东树提出短期聚焦L3量产+车联网建设 中期实现城市NOA导航 长期目标2035年完全自动驾驶 [4] - 安庆衡强调自动驾驶需规范发展 反对车企利用消费者车辆进行未经验证的智驾测试 [10] - 行业竞争从传统制造转向"移动智能终端" 需重构技术+生态+用户的协同创新模式 [4]
【新能源】2025年3月新能源汽车行业月报
乘联分会· 2025-05-11 09:56
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3月乘用车市场销量187 4万辆 同比上涨20 6% 环比上涨42 9% [5] - 新能源市场销量96 9万辆 同比上涨38 8% 环比上涨47 7% 渗透率达51 7% 同比提升6 8% [5] 新能源细分市场表现 - 纯电动销量63 9万辆 同比上涨54 1% 环比上涨51 9% 插电混动销量33 0万辆 同比上涨16 4% 环比止跌回升40 2% [11] - 2025年新能源累计销量232 9万辆 累计同比上涨34 0% [11] - 纯电动TOP3细分市场:A0级(17 3%) B-SUV(14 9%) A00级(13 8%) B-SUV份额环比上升6 0% A00级下降3 2% [13] - 纯电动个人用户占比84 1% 同比增73 9% 单位用户占比7 3% 同比降17 9% [19] 区域市场分析 - TOP10城市销量占比25 0% 环比上升1 8% 广州 成都 深圳为TOP3城市 [12] - TOP10城市新能源渗透率均超50% 深圳(70 4%) 杭州(60 7%) 西安(59 4%)居前三 北京最低(50 0%) [12] 企业动态 - 吉利发布"千里浩瀚"智驾解决方案 覆盖H1-H9五层级 算力达23 5EFLOPS 银河品牌升级并整合露夏汽车 [20][21] - 比亚迪发布超级e平台 含千伏高压架构 闪充电池 3万转电机 首搭汉L/唐L 混动版采用第五代DM技术 [22] - 奇瑞发布智能化战略 推出猎鹰智驾 人形机器人 智舱大模型 推动"全域智能"布局 [24] 行业政策 - 国务院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通过增收减负 高质量供给 优化环境提振消费 [27]
车企加码L3赛道 高阶智驾时代已来
政策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将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 [1] - 按照《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L3级为有条件自动驾驶,车辆控制权逐渐交由自动驾驶系统 [4] 车企布局 - 奇瑞推出"猎鹰智驾"系统,计划2026年实现L3级技术上车 [2] - 极氪发布L3级自动驾驶技术架构千里浩瀚H9智驾方案,将在极氪9X光辉版首发搭载 [2] - 广汽开启首款L3级自动驾驶车型的量产上市销售工作 [2] - 长安计划2026年天枢智驾系统实现全场景L3级自动驾驶 [3] - 长安计划2028年实现全场景L4级功能 [6] - 广汽计划到2026年年初成为国内首家稳步推进L4级自动驾驶产品规模化运营的车企 [6] 技术特点 - L3级自动驾驶首次实现"由系统承担驾驶责任"的历史性转变 [4] - L3级可在高速公路等特定场景下接管车辆,减轻驾驶员疲劳 [4] - L3级能实时监测周边环境,提高行车安全性和效率 [4] - 从L3级到L4级需要更强大的传感器和更精准的算法 [6] - L4级需要实现更高程度自动化,几乎在各种条件下都能自动驾驶 [6] 行业趋势 - 技术进步使L3级自动驾驶从理论走向现实 [3] - 法规逐渐完善为L3级自动驾驶落地铺平道路 [3] - 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对提升品牌形象和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 - 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兴趣日益浓厚,市场需求强烈 [3] - L3级更可能率先在高阶车型、高价值场景中落地,逐步"由点及面"扩散 [5] 发展挑战 - L3级面临技术稳定性、安全性、法规完善性及消费者接受度等多方面挑战 [5] - 极端天气、复杂路况等特殊场景下系统可靠性有待提高 [5] - 高精度传感器等硬件成本高昂导致车型售价偏高 [5] - 事故责任界定等法规和伦理问题需进一步完善 [5]
多家车企祭出“杀招”,智驾免费,噱头还是新范式?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6 09:23
智能驾驶行业趋势 - 2025年智能驾驶热度持续,行业讨论焦点从"智驾平权"转向"智驾安全" [2] - 零跑汽车宣布智驾软件全面免费,包括高速智能领航辅助(NAP)功能,并对已付费用户退款 [3] - 比亚迪、奇瑞、小鹏、理想等车企也采取类似策略,全系标配智驾功能 [3][4] 车企智驾策略 - 零跑推出三电终身质保覆盖全系用户,并计划7月对2021~2023款C11/C01进行OTA升级 [3] - 比亚迪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全系标配,纯视觉方案硬件成本降至4000元以内 [3][5] - 小鹏取消Max和Pro版本区分,全系标配图灵AI智驾 [4] - 理想汽车所有车型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完全标配,不收取软件激活或订阅费用 [4] 智驾成本与商业模式 - 高速NOA成本已下探至千元级别,企业可通过销量增长分摊成本 [5] - 蔚来、特斯拉、华为等仍采用订阅制或一次性买断模式,但面临"免费"压力 [6][7] - 特斯拉推出FSD免费试用30天,华为乾崑智驾高阶功能包限时优惠至2025年6月30日 [7] 行业观点分歧 - 蔚来李斌认为智驾是长期服务,需预提费用,不应盲目免费 [8] - 小鹏何小鹏认为标配高阶智驾是未来增值服务的基础 [8] - 中科院鹿文亮指出智驾收费模式取决于企业发展阶段和成本回收需求 [8] 消费者态度与市场反馈 - 部分消费者对零跑智驾功能实用性表示不满,认为功能不稳定 [9] - 岚图调查显示90%用户愿为高阶智驾付费,30%愿支付超1万元 [10] - 消费者更关注智驾功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非是否免费 [9][10]
VLA是特斯拉V13的对手吗?
36氪· 2025-04-08 19:05
特斯拉FSD入华表现 - 特斯拉FSD在2月底进入中国市场,引发国内智驾企业高度关注[1] - 3月表现呈现两极分化:在上海陆家嘴误将公交车道当超车道狂飙,在广州塔误判施工警示牌为广告牌急刹,但在常规驾驶中展现出老司机水准,能准确避让非机动车并完成复杂动作[2] - 割裂表现源于特斯拉强大的底层AI技术支撑常规场景的丝滑体验,但端到端模型缺乏中国数据训练,无法理解特殊路况规则[4] 技术差异与行业焦虑 - 特斯拉FSD采用端到端模型,虽避免信息损耗但无法理解中国特殊路况[4] - 行业担忧特斯拉一旦补齐中国数据短板将形成强大竞争优势[5] - FSD V13被博世中国区总裁和元戎启行CEO评价为领先国内高阶智驾系统一个代差[9] VLA技术解决方案 - VLA模型融合视觉、语言和动作,通过摄像头+激光雷达收集信息,大语言模型分析路况,实现类人思维链[8] - 相比端到端模型的"看图说话",VLA实现"阅读理解"能力,能理解交通标志、行人意图及特殊车道规则[8][9] - 元戎启行CEO周光认为VLA是通向L5自动驾驶的转折点,构建了时空统一的认知框架[12] 国内VLA布局现状 - 理想采用MindVLA技术,决策准确率领先但需同时维护两套系统,研发成本高企[18] - 奇瑞联合华为、英伟达开发猎鹰智驾,计划2027年落地但世界模型预测能力尚未达标[18] - 吉利推出"千里浩瀚"系统,采用全域AI+天地一体策略[19] - 元戎启行已进入VLA量产阶段,预计年中上路,在技术迭代节奏上领先行业2-3年[19] 行业竞争格局 - 智能驾驶竞争焦点从工程化能力转向AI模型底层能力[25] - 元戎启行通过与高通合作实现多芯片平台适配,展现第三方方案优势[23] - 行业面临技术迭代窗口期挑战,后发者可能错失黄金发展时机[23] - 2023年特斯拉FSD BetaV12转向端到端架构曾颠覆行业认知,未满血版V13进入中国再次引发行业震动[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