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长城医疗产业A

搜索文档
公募业绩回暖难阻资金撤离,投资者“落袋为安”情绪加剧赎回
第一财经· 2025-07-28 19:48
公募基金业绩与赎回现象 - 近一个月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均上涨超过8%,年内回报率修复至14%以上,超九成主动权益类产品年内回报为正 [1] - 主动权益基金二季度净赎回超1070亿份,环比增加56%,部分绩优基金也遭遇净赎回甚至面临清盘风险 [1] - 医药等深跌反弹板块基民"见好就收"心态强烈,业绩回暖反而加剧阶段性赎回 [1][6] 创新药及医疗赛道基金表现 - 创新药指数年初至7月25日累计涨幅达74.21%,相关产品数只年内业绩翻倍,但部分绩优基金规模濒临清盘 [2] - 鹏华创新医药A年内累计上涨49.12%,但上半年连续两季度净赎回(1690万份、8148万份),规模从成立时3.56亿元缩水至0.3亿元 [2] - 景顺长城医疗产业A成立至今累计上涨超56%,但二季度仅净申购1684万份,规模仅0.36亿元 [3] ETF及次新基金规模困境 - 嘉实上证科创板工业机械ETF年内回报13.65%,但二季度净赎回2.36亿份,规模从2.51亿元缩水至1569万元 [3] - 新华中证A50ETF二季度90%资金赎回,规模从2.59亿元降至1347万元,7月末仅余758.33万元 [3]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因业绩112.98%吸引资金涌入,规模从0.36亿元暴增至11.32亿元,单季度增长超30倍 [3] 市场反弹与投资者行为分析 - 部分赎回者可能错过市场反弹,如嘉实上证科创板工业机械ETF和鹏华创新医药7月分别上涨7.03%、11.31% [4][5] - 中等盈利水平产品成赎回首选,亏损产品因"套牢惜售"心态规模相对稳定,反映投资者理性止盈倾向 [6] - 主动基金尚未形成业绩与资金的正向循环,良好业绩带来回本反而加大赎回压力 [6] 市场趋势与板块轮动展望 - A股或从资金市逐步转向基本面行情,短期大盘或震荡走强但热点轮动速度加快 [1][7] - 创新药、AI硬件、稀土涨价等热点层出,但市场交易风格偏向大容量、强逻辑标的 [7] - 银行回调后配置性价比增长,券商、保险是指数突破的关注方向,需注意短期波动 [7] - 低位半导体、医疗器械涨幅较高,建议关注AI应用、半导体及调整后的大金融板块 [7][8]
快速出手,部分次新基金表现不俗
中国基金报· 2025-06-22 20:37
次新基金表现亮眼 - 今年以来部分次新权益基金逆势布局,成立以来单位净值涨幅超20% [1] - 截至6月20日,14只次新权益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超10%,4只涨幅超20% [3] - 景顺长城医疗产业A成立以来单位净值增长率达23.79%,华泰柏瑞红利精选A涨幅为10.42% [3] 市场反弹与基金建仓 - 4月8日至6月19日,上证指数上涨8.5%,创业板指涨幅超11%,恒生指数累计上涨超18% [3] - 部分次新基金迅速建仓,如景顺长城新兴产业A、恒生前海港股通价值A等取得8%~10%的涨幅 [3] - 表现较好的次新基金多成立于3月中下旬,投资方向集中在创新药、高股息、新兴产业等热门赛道 [4] 指数产品表现突出 - 易方达恒生港股通创新药ETF近三个月单位净值累计上涨21.34% [4] - 永赢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ETF单位净值涨幅超20% [4] - 工银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招商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等产品取得10%~20%的涨幅 [4] 下半年投资方向 - 下半年主要配置AI板块(如算力)、高端制造板块(如新能源、军工)、周期成长板块(如医药、化工)及红利资产板块 [6] - A股市场估值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属于估值洼地 [6] - 看好三类机遇:顺周期行业盈利和估值修复、中游环节企业量价齐升、高分红高回购公司估值重构 [6] 基金经理建仓策略分化 - 部分基金经理计划利用6个月建仓期,把握下半年市场机会 [7] - 部分基金经理坚持分步建仓策略,初期仓位控制在30%以内,主要配置安全边际高的个股 [7]
快速出手,部分次新基金表现不俗
中国基金报· 2025-06-22 20:21
市场表现 - 4月8日至6月19日上证指数上涨8.5%,创业板指涨幅超11%,恒生指数累计上涨超18%,恒生科技指数涨超16% [4] - 今年以来成立的次新权益基金中14只产品单位净值增长率超10%,4只涨幅超20%,景顺长城医疗产业A成立以来单位净值增长率达23.79% [4] - 易方达恒生港股通创新药ETF近三个月单位净值累计上涨21.34%,永赢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ETF涨幅超20%,其他指数产品涨幅在10%~20%区间 [5] 投资方向 - 下半年主要布局AI、高端制造、周期成长、红利资产等方向,具体包括算力、新能源、军工、医药、化工、公用事业等板块 [2][6] - 表现较好的次新基金多投资于创新药、高股息、新兴产业、人工智能等热门赛道 [5] - 长期看好三类机遇:供给受约束的顺周期行业盈利估值修复、中游环节企业量价齐升、高分红高回购公司估值体系重构 [6] 建仓策略 - 部分次新基金在市场相对低位发行后快速建仓,如景顺长城医疗产业A成立后6月12日净值达1.35元阶段高点,华泰柏瑞红利精选A成立以来涨幅10.42% [4] - 基金经理建仓节奏分化,部分利用6个月建仓期捕捉下半年机会,部分采取分步建仓策略初期仓位控制在30%以内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