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计量

搜索文档
长三角“搭桥”节水技术与场景市场 助供需双向奔赴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23:48
会议概况 - 长三角节水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会议在浙江义乌举办 主题为"水效赋能、绿色发展" 旨在协同推进长三角地区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120余家节水技术、产品供应企业参会 展示智慧计量、智能防漏阀、数字节能泵、城镇供水管网卫星探漏、节水智慧诊断等新技术 [1] - 水务企业、高校、建筑、餐饮、生态环境等行业协会的需求方代表参会 与供应企业深入沟通交流 [1] 地区节水实践 - 浙江省舟山市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 正在建设金塘岛8万吨级和湖泥岛1万吨级海水淡化设施 建成后舟山海水淡化总规模可达每天80万吨 [1] - 舟山市水利局希望通过大会吸引节水型和海水淡化相关企业 如海水渗透膜企业 入驻舟山 [1] - 义乌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水资源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 [2] - 义乌自2021年起深化工业节水"水效论英雄"改革 2023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11.3立方米 用水效率提升56% [2] 企业技术应用 - 宁波东海集团有限公司应用漏损预警仪、AI分析声波和新型水利模型 精准查找管网漏点 帮助公共管网运营单位提升监控能力并节省水资源 [2] 行业合作与案例 - 活动现场宣布长三角节水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新成员名单 并发布长三角区域节水创新实践十大优秀案例 [2] -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希望各地借鉴优秀案例 总结节水创新实践经验 推动长三角区域节水工作取得新成效 [2]
炬华科技(300360):一季度净利润高增 费率控制优异
新浪财经· 2025-04-29 12:43
财务表现 - 公司25年Q1实现营收4.33亿元(同比-7.40%、环比-10.29%),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56.05%、环比+42.18%),扣非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5.84%、环比+76.89%)[1] - 25年Q1毛利率42.52%、净利率40.67%,同比提升1.13%、17.36%,期间费用率5.00%,其中财务费用率显著下降2.98个百分点至-5.76%,研发费用率提升1.47个百分点至5.09%[2] - 25年Q1其他收益0.40亿元(政府补助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26万元(去年同期-4062万元),主要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2] 行业动态 - 国内处于智能电表替换周期高峰,新版电表换装期有望延续至2026年,配网"四可"(可观、可测、可调、可控)要求升级将带动电表需求[1][3] - 24年全年/25年1-3月电表出口额分别为110.4/24.4亿元,同比+12.7%/+8.4%[3] - 智慧计量与采集系统24年营收16.41亿元(同比+14.31%),毛利率51.15%(同比+3.84个百分点)[3] 海外拓展 - 公司24年海外市场营收2.03亿元(同比+56.04%),占总营收10.0%,在欧洲市场深耕超15年,并开拓非洲、东南亚、中亚等新市场[3] - 海外业务加速突破,弹性较高,成为盈利增长重要驱动因素[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94/8.99/9.89亿元,对应EPS 1.54/1.75/1.92元,同比增速19.49%/13.21%/9.95%[4] - 可比公司25年PE均值10倍,公司因海外市场突破获12倍PE估值,目标价18.48元[4]
炬华科技:一季度净利润高增,费率控制优异-20250429
华泰证券· 2025-04-29 12: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8.48元 [1][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5年Q1营收4.33亿元(yoy -7.40%、qoq -10.29%),归母净利1.75亿元(yoy +56.05%、qoq +42.18%);扣非归母净利1.46亿元(yoy +5.84%、qoq +76.89%) [1] - 国内处于智能电表替换周期高峰,叠加配网“四可”要求升级,电表需求有望受带动,且公司海外市场开拓顺利,看好公司收入、利润持续向上 [1] 各部分总结 费率控制与盈利能力 - 25年Q1毛、净利率分别为42.52%、40.67%,同比提升1.13%、17.36%,期间费用率为5.00%,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67%、3.01%、 -5.76%、5.09%,同比变化 -0.23、 -0.04、 -2.98、 +1.47pct [2] - 财务费用率显著下降系银行存款利息增加,研发费用率提升系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5年Q1其他收益0.40亿元,系政府补助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26万元,去年同期为 -4062万元,同比提升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 [2] 海外市场拓展 - 24年全年/25年1 - 3月电表出口额分别为110.4/24.4亿元,同比 +12.7%/+8.4% [3] - 公司24年海外市场营收2.03亿元,同增56.04%,占比10.0%,在欧洲深耕超15年,开拓了非洲、东南亚、中亚等市场 [3] 国内市场需求 - 智慧计量与采集系统为主要收入与利润来源,24年该业务营收16.41亿元,同比 +14.31%,毛利率51.15%,同比 +3.84pct [4] - 国内处于新一轮智能电表替换周期高点,预计新版电表主要换装期延续至2026年,智能电表及相关设备发展空间大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94/8.99/9.89亿元,对应EPS为1.54、1.75、1.92元,同比增速达19.49%/13.21%/9.95% [5] - 可比公司25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为10倍,考虑公司海外市场加速突破,给予25年12倍PE,维持目标价18.48元 [5] 经营预测指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1,771|2,029|2,333|2,627|2,911| |+/-%|17.59|14.54|14.97|12.62|10.8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607.29|664.66|794.20|899.11|988.54| |+/-%|28.64|9.45|19.49|13.21|9.95|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1.18|1.29|1.54|1.75|1.92| |ROE(%)|18.20|17.57|18.95|18.77|17.86| |PE(倍)|12.83|11.72|9.81|8.66|7.88| |PB(倍)|2.15|1.97|1.76|1.51|1.32| |EV EBITDA(倍)|7.90|6.69|5.49|4.13|3.20| [6] 基本数据 - 目标价18.48元,收盘价(截至4月28日)15.15元,市值7,790百万元,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217.59百万元,52周价格范围12.95 - 18.48元,BVPS8.02元 [8]
炬华科技(300360):业绩符合预期 海外业务快速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5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9亿元,同比增长14.54%,归母净利润6.65亿元,同比增长9.45%,扣非归母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增长22.89% [1] - 2024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3亿元,同比减少7.71%,环比减少9.17%,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减少25.47%,环比减少38.70% [1]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 [1] - 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同比上升2.72个百分点至47.55% [2] 业务表现 - 智慧计量与采集系统实现营收16.41亿元,同比增长14.31%,毛利率为51.15%,同比上升3.84个百分点 [2] - 物联网传感器及配件实现营收1.67亿元,同比增长48.85%,毛利率为33.12%,同比上升4.27个百分点 [2] - 智能配用电产品及系统实现营收0.86亿元,同比增长9.06%,毛利率为23.08%,同比上升0.25个百分点 [2] - 智能电力终端及系统实现营收0.65亿元,同比减少16.54%,毛利率为41.61%,同比下降6.37个百分点 [2] - 智能流量仪表及系统实现营收0.54亿元,同比减少0.79%,毛利率为24.57%,同比下降9.68个百分点 [2] 海外业务 - 2024年公司境外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56.04%,毛利率为36.84%,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 [3] - 公司是E.ON德国、E.ON匈牙利等电力公司的主要供应商和战略合作伙伴 [3] - 通过捷克子公司LOGAREX在欧洲市场进行多渠道拓展,业务覆盖捷克、德国、波兰、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家 [3] - 公司正在积极开拓东南亚、中亚及非洲市场 [3] 未来发展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2/8.86/9.90亿元 [3] - 公司作为国内智能电表头部企业,受益于国内电表需求增长,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3]
炬华科技:4月25日召开业绩说明会
证券之星· 2025-04-27 10:2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智慧计量与采集系统(MI)、智能水表及智慧水务系统平台综合解决方案、智慧用能综合检测物联网云平台系统、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设备、智能充电云服务系统[2] - 未来将加大对海外电网和智能流量仪表及系统、智能配用电产品及系统的研发和市场投入[8][11] - 国内业务增长点包括智能电表及采集系统、智能流量仪表及系统、智能配用电产品及系统等[13] 财务业绩 - 2024年公司主营收入20.29亿元,同比上升14.54%;归母净利润6.65亿元,同比上升9.45%;扣非净利润6.45亿元,同比上升22.89%[28] - 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4.83亿元,同比下降7.7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下降25.47%[28]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74%[4] - 2024年末已签订未履行合同金额为15.76亿元[10] 海外市场 - 海外业务目前占公司营收比例较低,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中亚及东南亚地区[7][17] - 2025年将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投入[6] - 欧洲市场对智能电表需求增加,公司将加强业务开拓[17]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提升主要用于未来工厂、智能制造、MI新技术及智慧水务等多个方向[16][19] - 2024年四季度研发投入增加[19] - AI技术在智能电表数据分析中可应用于多个场景[11] 产能与项目 - 炬华智造园已全部建设完成投入生产[20] - 未来将对未来工厂、智能制造等加大升级投入[20] 其他信息 - 欧标交流单、三相充电桩已取得CE认证[27] - 2024年毛利率为47.55%[28] - 负债率17.03%,财务费用-5763.8万元[28] - 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7.94亿元,2026年8.99亿元[29]
投资者关切一季度业绩 迦南智能表示全年目标不变增长动能充足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09:2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下滑主要由客户订单交付计划的阶段性调整及交付产品结构变化所致,一季度为传统业务淡季,对全年影响有限,全年经营目标未变 [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4亿元,同比增长11.4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3亿元,同比增长25.49% [1] - 智慧计量及系统业务全年收入达8.78亿元,同比增长11.65%,占总营收比重86.62%,计量箱及配件收入同比增长25.91% [1] 战略发展方向 - 2025年公司将围绕智慧计量、新能源、国际化三大方向深化布局,提升运营效率、强化研发投入和拓展国内外市场 [2] - 公司未来将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以新能源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深度融合智慧计量与充电储能业务,打造智能微电网系统解决方案 [5] - 着力构建"光储充配"一体化架构,推进从终端设备到系统集成、从本地化落地到全球部署的完整解决方案闭环 [5] 智慧计量业务 - 2024年智慧计量业务营收8.78亿元,同比增长11.65% [3] - 国家电网2024年度电表招标总量达到9528万只,同比增长约25%,新一轮电表替换高峰有望延续至2026年及以后 [3] - 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参与国际展会,加快海外建厂与本地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产品和技术方案在海外市场的"本地化落地" [3] 新能源业务进展 - 公司通过国家电网2025年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产品供应商资质能力核实,成为合格供应商 [4] - 成功中标国网甘肃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2025年充电桩设备框架采购项目 [4] - 与三一集团旗下长沙帝联工控科技有限公司在充电桩技术研发、产品应用和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启动"年产5万台超级充电桩生产线项目",计划总投资4.66亿元 [4] 行业机遇与展望 - 全球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动化进程加快,国际市场对高可靠性智能计量设备及系统化能源解决方案的需求加速释放 [3] - 公司中长期发展基础稳固,站在新一轮增长的新起点上,将继续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广阔舞台中深耕细作 [6]
万胜智能2024年营收净利双降
证券日报网· 2025-04-22 21:45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7亿元,同比下降16.2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52.45% [1] - 订单交付进度滞后、产品售价下降、毛利率走低以及研发费用攀升共同压缩利润空间 [1] 业务结构 - 核心业务智慧计量板块收入7.6亿元,同比下降26.57% [1] - 新兴业务智慧配网收入6755.86万元,同比增长46.65% [1] - 其他业务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187.37% [1] - 外销收入同比下降74.85%,内销收入同比下降14.05% [1] 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降至32.87%,同比下降3.66个百分点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的23.67%降至2024年的10.32% [2]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1.95%,占营业收入的8.87% [2] - 研发人员数量增长34.31% [2] 财务状况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6亿元,同比下降58.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