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仓储设备

搜索文档
利元亨20250709
2025-07-11 09: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立恒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与订单情况**:立恒公司 2025 年经营状况良好,上半年订单超 25 亿元,较 2024 年全年增长 截至 5 月底总订单约 50 亿元,消费锂电设备订单约 15 亿元,占比超 30%,智能仓储等订单约 6.5 亿元,两大业务占近半订单 主要客户为 ATL、比亚迪、CATL 和国轩,占 80%-90%订单份额,a 公司新设备产线后续或有大规模订单[2][3][32] - **消费锂电业务**:消费锂电领域毛利率高,一季度达 34%,因消费锂电收入占比提升 公司与头部客户合作质量高,应收款等问题减少,一季度扭亏为盈[2][3] -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与产品优势**:提供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整线装备,硫化物离子电导率高,占市场研发比例 70%-80% 制造工艺上,气体管控重要,混料可选干法或湿法,制片后正负极边缘涂绝缘膜,包装用铝塑膜软包,使用等静压设备及高压化成分容[4] - **固态电池生产问题及解决方向**:生产需增加高压,可能使硫化物产生有毒气体,需设备、材料、企业及终端用户共同研发解决方案[5] - **固态电池客户类型**:客户中电池企业占 2/3,车企占 1/3,海外客户积极交流但未形成订单[6][7] - **固态电池订单及交付情况**:主要订单为广汽埃安项目,预计三季度末整线交付,2025 年上半年装机,产线为中试线,价值几千万,立恒独立完成但不含等电压工艺,前道混料可干法或湿法[2][8][12] - **固态电池成本情况**:成本约为液态电池 4 - 5 倍,主要因固态电解质原材料昂贵,设备成本高但非主要因素,可通过材料改性降低压力要求减少成本[3][15][16] - **固态电池商业化及市场前景**:预计 2027 年左右商业化并量产,2030 年市场占比 1%-5%,可能率先在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电子 3C 等领域突破[3][15][31] - **客户采购倾向**: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关注专门工艺设备,其他企业倾向整线采购 中试阶段整线采购更具优势[25][26] - **固固结合问题解决方案**:立恒公司通过研究开发出技术方案,可解决加压带来的正负极短路等固固结合问题[27][28] - **固态电池工艺对比**:湿法制备电解质更成熟,但有厚度控制问题 干法能耗低,可用于液态电池,未来几年或占主导,二者将并存一段时间[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广汽埃安项目细节**:不涉及工信部中期验收,产线价值按国企预算锁定,无法用 G 瓦时计算,市场中试线多按百兆瓦级规划 验收时间取决于现场情况,第一条产线可能亏损,争取增值服务弥补成本 若跑通将有更多订单,规模和产值会放大 其规划 2025 年上半年装车,2027 年小批量生产,2030 年大批量生产[9][10][20][21][23] - **固态电池膜材料工艺**:以硅胶膜为例,通过胶框印刷刷在负极,红外线加热烘烤成型,约需一二十秒,材料从供应商购买调配[15] - **液态与固态锂离子电池费用占比**:液态电池原材料费用占比大,固态电池设备费用比液态高 15%-20%[17] - **等静压设备情况**:具备技术能力,但与连续化生产模式不符,需改进,高压力对材料内部组织变化影响需研究[18]
利元亨: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16 19:28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2亿元 同比减少50.30% 归母净利润-10.44亿元 上年同期为-1.88亿元 扣非净利润-10.42亿元 上年同期为-1.95亿元 连续两年亏损且亏损规模显著加剧[1] - 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7.77% 同比减少18.67个百分点 主要系动力锂电设备市场竞争加剧 项目周期延长 费用支出较高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信用减值损失等多方面因素影响[1] - 动力锂电设备业务收入同比降低63.01% 消费锂电设备业务收入同比上升82.79% 智能仓储设备收入同比降低90.00% 汽车零部件制造设备业务同比减少32.70%[2] 毛利率变动分析 - 动力锂电设备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26.85个百分点 主要因专机产品占比提高 验收周期延长增加安装调试成本 战略性低价接单[3] - 消费锂电设备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18.33个百分点 主要因新技术标准机型交付 研发和工艺设计沟通频繁 安装调试环节耗时较长[3] - 智能仓储设备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59.29个百分点 主要因安装调试周期拉长成本增加 收入基数较低受单个项目影响大[3] 客户集中度与稳定性 - 前五大客户销售集中度较高 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71.01% 2023年占比75.38% 客户基本保持稳定且均为行业龙头企业[4] - 客户销售波动主要因设备属于固定资产投资 与客户扩产节奏相关 且设备验收周期较长 不同订单验收时间差异大[4] 同行业比较 - 同行业可比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48% 净利润同比下降87.21% 毛利率同比下降2.05个百分点 净利率同比下降7.83个百分点[5] - 公司锂电池制造设备毛利率6.61% 同比下降17.98个百分点 低于行业平均值26.18% 下降幅度高于行业平均值5.34个百分点[5] - 海目星及信宇人锂电池制造设备毛利率同比下降亦超过10个百分点 科瑞技术因海外销售占比较高支撑毛利率水平[5] 期间费用分析 - 销售费用15,775.10万元 同比下降22.92% 其中人工费用下降35.79% 业务招待费上升64.87%[6] - 管理费用48,879.45万元 同比下降25.06% 管理人员从1,328人缩减至637人 降幅52.03%[8] - 研发费用33,640.60万元 同比下降34.98% 研发人员减少608人 降幅27.28%[8] - 财务费用9,957.83万元 同比上升50.62% 主要因银行借款增加及票据贴现规模上涨[10] 订单与业绩展望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15亿元 同比下降6.00% 归母净利润1,281.97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毛利率34.84% 同比提升17.46个百分点[13] - 截至2025年5月31日 在手订单金额49.21亿元 其中消费锂电设备订单15.85亿元 动力锂电设备订单22.33亿元[13] - 消费锂电设备订单占比达32.21% 智能仓储业务订单从6,049.46万元增长至65,204.37万元[13] 应收账款与坏账计提 - 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6.02亿元 前五名欠款方余额11.46亿元 占比71.53%[15] - 计提坏账准备共计3.65亿元 其中按单项计提0.32亿元 按组合计提3.33亿元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提高至21.45%[15] - 账龄1-2年应收账款占比54.94% 高于行业平均值33.97% 主要因与某一客户协商沟通过程较长[23] 存货构成与跌价准备 - 存货账面价值25.74亿元 占总资产29.28%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6.74% 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24] - 原材料占比10.44% 在产品占比28.17% 发出商品占比59.91% 库存商品占比1.48%[24] - 动力锂电设备发出商品库龄1-2年占比60.55% 较上年7.92%大幅上升 主要因客户推迟设备验收[25]
井松智能:5月7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5-08 19:1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度公司营收83,602 80万元 同比增长25 75% 其中智能仓储设备营收9,778 88万元 同比增长35 50% 智能仓储物流系统营收7 11亿元 同比增长23 34% [4] - 2024年度营业利润4,302 73万元 同比增长4 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291 23万元 同比增长1 48% [4]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7,986 44万元 同比上升51 43% 归母净利润-71 8万元 同比上升92 94% 扣非净利润-139 23万元 同比上升87 68% [5] - 2024年度毛利率增长1 19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4,657 39万元 同比增加8 14% 研发费用7,090 92万元 同比增加23 22% [2][4] 业绩变动原因 - 营收增长主要因上市后加大研发投入 培养研发人员 大力发展GV移动机器人业务 扩大营销团队 [2] - 利润增速低于营收主要因期间费用增加 以及部分项目集成外采设备占比高影响毛利 [2] - 一季度净利润改善明显 同比上升92 94% 负债率52 3% 毛利率24 14% [5]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仓储在空间利用率 准确率 管理水平等方面优势显著 将成为制造业自动化升级的重要方向 [3] - 人工智能 大数据 5G等技术推动物流机器人成熟 应用场景从物流向生产领域拓展 [3] - 可比公司2024年收入表现:兰剑智能增长23 80% 东杰智能下降7 41% 音飞储存下降8 25% [4] 公司战略规划 - 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深耕 形成"智能装备+数字平台+行业专业技术"核心竞争力 [4] - 重点布局智能仓储物流设备生产 软件系统开发及系统集成 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 [3] - 全国事业部战略提升本地化服务能力 强化品牌营销与交付团队建设 [4] 融资情况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561 53万元 融资余额增加 融券净流入0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