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仪表
搜索文档
恒勃股份(301225) - 2025年11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19 17:00
公司概况与业务布局 - 公司起源于1995年,在浙江台州、广东江门、重庆铜梁、江苏常州建立生产基地,并于2023年成功上市 [2] - 主要产品涵盖汽车及摩托车进气系统、炭罐、智能仪表、水侧流道板、管路等,广泛应用于燃油车、混动及新能源车型 [2] - 客户包括广汽、奇瑞、吉利、比亚迪、赛力斯等主流车企 [2]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实现核心工艺自主化,并积极布局PEEK高性能材料产业 [2] - 公司与Discover Material Inc合资成立子公司,专注高精尖材料的国产化应用 [2] - 公司近期已实施股权激励,注重技术人才引进,并计划进一步优化区域产能布局以应对市场需求变化 [2] 新材料PEEK业务进展 - PEEK材料性能优异:高强度、耐磨、自润滑、耐高温、绝缘性好,适用于极端环境 [3] - PEEK材料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关节零件、航空航天减重部件、医疗器械种牙基材、石油管道内衬等 [3] - 公司从材料聚合开始打通改性注塑一体化全链条,获取PEEK树脂后进行改性和一次注塑成型 [3] - 公司定位为关键功能件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以成品交付终端客户,主要应用于驱动保护及传动配合 [3]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针对主机厂压价(年降)的行业惯例,公司重点围绕简化冗余设计、优化生产工艺、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议价能力和提升资源整合效率等方面开展,争取保持盈利水平的整体稳定 [3] - 针对车企调整账期(压缩到60日内),公司认为长期看将有利于优化汽车产业链生态和改善部分零部件企业现金流,有利于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降低坏账风险 [3] 资本市场相关 - 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工作,聚焦主营业务,努力实现公司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共同提升 [4] - 近期减持主要涉及员工持股平台和早期外部投资者,减持规模较小,减持行为基于其自身资金需求及实际情况进行 [5]
驰诚股份董事长徐卫锋:以创新深耕气体检测领域 开拓发展新空间
中国证券报· 2025-11-17 06:30
构建核心竞争力 "气体检测行业正处于技术快速变革阶段,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行业从 被动防护向主动安全转型。"徐卫锋表示。 在此背景下,创新能力成为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支撑。徐卫锋认为:"一家企业的研发能力,是其未来 发展有没有爆发力、有没有后劲的重要支撑。"基于这一认知,驰诚股份长期重视研发投入,研发投入 占比持续保持在6.5%以上,逐步构建起从传感器研发到传感仪表制造、再到平台开发的完整技术链。 在技术攻坚层面,公司以技术积累为基础,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突破关键领域。徐卫锋介绍:"我们基 于气体传感、气体检测、物联网平台等核心技术积累,在高端气体监测仪表、高性能火焰探测器等关键 领域,加速实现技术的自主可控与迭代创新,这不仅打破了技术壁垒,更是在塑造引领行业的硬实 力。" 智能仪表是气体检测行业的核心元器件,为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驰诚股份进军上游传感器领域,2019 年成立河南森斯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专门研发生产给智能仪表提供初始信号的传感器产品。"仪表在 工作过程中,难免传感器灵敏度会出现衰变,通过参与仪表生产,我们可以真正掌握住传感器的衰变规 律,通过终端和前端的技术融合、相互促进 ...
驰诚股份董事长徐卫锋: 以创新深耕气体检测领域 开拓发展新空间
中国证券报· 2025-11-17 04:10
● 本报记者郑萃颖 在智慧城市的地下管廊中,化工企业的生产车间里,普通家庭的厨房角落,一枚枚气体安全监测设备如 同敏锐的"侦察兵",24小时捕捉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的踪迹。作为守护这份安全的幕后企业,驰 诚股份已深耕气体检测领域21年,业务覆盖气体传感、监测设备研发制造及物联网平台服务等环节,从 初创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于2023年在北交所上市。 近日,驰诚股份董事长徐卫锋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了企业创新对长期发展的关键价值,并 分享了气体检测行业的技术变革、市场机遇以及企业战略布局。 构建核心竞争力 "气体检测行业正处于技术快速变革阶段,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行业从 被动防护向主动安全转型。"徐卫锋表示。 在此背景下,创新能力成为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支撑。徐卫锋认为:"一家企业的研发能力,是其未来 发展有没有爆发力、有没有后劲的重要支撑。"基于这一认知,驰诚股份长期重视研发投入,研发投入 占比持续保持在6.5%以上,逐步构建起从传感器研发到传感仪表制造、再到平台开发的完整技术链。 在技术攻坚层面,公司以技术积累为基础,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突破关键领域。徐 ...
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全球智能仪表安装量将在2030年前突破30亿台
智通财经· 2025-11-13 09:45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全球智能仪表报告》,截至2024年底,全球智能仪表安装量已超过18亿台,预计将以10%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 至2030年底将超过30亿台。在电网现代化和监管要求的支持下,预计2025年及以后智能仪表出货量将强劲增长。 研究分析师Hanumant Pawar在谈及技术前景时表示:"智能仪表市场的连接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以满足更高的可扩展性、可靠性与成本效益需求。目前,智 能仪表主要依赖电力线通信(PLC)和射频网格(RF Mesh)网络,但市场正逐步向低功耗广域网(LPWA)技术迁移。这包括NB-IoT和LTE-M等蜂窝物联网通信 (mMTC)标准,以及LoRaWAN和Sigfox等非授权频段方案。虽然PLC和RF Mesh等传统方案仍将长期存在,但蜂窝连接的占比正稳步上升,特别是4G Cat1bis、NB-IoT和LTE-M将成为未来的主流选择。" 在蜂窝通信细分市场中,除NB-IoT与LTE-M外,4G Cat1bis仍是一项关键的连接技术,预计在2024至2030年期间出货量将以约8%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并保 持领先地位。该技术的优势在于性能 ...
汉威科技(300007):不断丰富具身智能传感器产品矩阵 持续提升智能仪表产品竞争优势
新浪财经· 2025-11-06 08:44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02亿元,同比增长8.44%,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6.33%,扣非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6.2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5.25亿元,同比增长15.20%,但环比下降8.55%,单季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下降8.57%,环比下降38.84%,而单季扣非归母净利润0.13亿元,同比激增1092.47%,环比下降45.30% [1]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1.08%,同比提升1.3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4.99%,同比提升0.78个百分点,但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32.44%,同比下降2.2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4.78个百分点,单季净利率为5.06%,同比基本持平,环比下降2.24个百分点 [2] 研发投入与费用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62亿元,同比增长5.7% [2] 传感器业务 - 传感器产品市场认可度提升,销量稳步增长,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苏州能斯达布局柔性触觉传感器,其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程度国内领先 [2][3] - 在具身智能领域,公司构建了覆盖"触觉-平衡-力控-嗅觉"的多维产品矩阵,包括柔性触觉传感器、机器人指尖压力采集模块、惯性测量单元等多种产品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的电子皮肤和触觉传感器等产品已实现小批量供货 [3] 智能仪表业务 - 智能仪表业务深度融合超声、激光、红外成像等前沿技术,持续扩充产品线并提升市场竞争优势 [4] - 在燃气仪表领域,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主研发的激光类产品获得市场认可,家用燃气报警器、阀井类、智能巡检类产品销量大幅增长 [4] - 在工业安全仪表领域,公司推出新型激光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产品,提升了产品在工业恶劣场景中的使用寿命、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4] 未来展望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5.39亿元、28.51亿元、31.8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亿元、1.39亿元、1.65亿元 [5]
汉威科技(300007):不断丰富具身智能传感器产品矩阵,持续提升智能仪表产品竞争优势
中原证券· 2025-11-05 16:4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汉威科技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予以维持 [2][9]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汉威科技作为国内气体传感器领先企业,其传感器业务通过优化产品与客户结构、丰富具身智能产品矩阵,打开了未来成长空间,同时智能仪表业务通过技术融合与产品线扩充,持续提升竞争优势 [9]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02亿元,同比增长8.44%;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6.33%;扣非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6.27% [6]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5.25亿元,同比增长15.20%,环比下降8.55%;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下降8.57%,环比下降38.84%;扣非归母净利润0.13亿元,同比激增1092.47%,环比下降45.30% [6]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31.08%,同比提升1.3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4.99%,同比提升0.78个百分点 [8]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62亿元,同比增长5.7% [8] 业务进展与竞争优势 - 传感器业务方面,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苏州能斯达布局柔性触觉传感器,技术水平及产业化程度国内领先 [8] - 在具身智能领域,公司已构建覆盖“触觉-平衡-力控-嗅觉”的多维产品矩阵,相关电子皮肤和触觉传感器等产品已于2025年上半年实现小批量供货 [8] - 智能仪表业务深度融合超声、激光、红外成像等前沿技术,持续扩充产品线 [8] - 在燃气仪表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激光类产品在2025年上半年获得市场认可,销量实现大幅度增长;在工业安全仪表领域,新型激光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产品提升了使用寿命、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8]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5.39亿元、28.51亿元、31.85亿元 [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亿元、1.39亿元、1.65亿元 [9]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35元、0.42元、0.50元,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151.76倍、124.46倍、105.18倍 [9]
汉威科技跌2.04%,成交额1.7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69.2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0:0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5日盘中股价下跌2.04%至51.80元/股,成交额1.78亿元,换手率1.21%,总市值169.6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69.20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259.15万元,大单净卖出1210.06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53.80%,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个交易日下跌9.98%,近20日下跌18.52%,近60日上涨7.94% [1] - 今年以来5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16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3.74亿元,买入总额7.46亿元(占总成交额16.65%),卖出总额3.72亿元(占总成交额8.30%)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及监控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有机废气和废水治理服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能仪表40.56%,智慧化综合解决方案26.75%,传感器15.95%,公用事业15.28%,其他1.47% [2]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7.02亿元,同比增长8.44%,归母净利润8484.30万元,同比增长6.3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3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481.85万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7.94万,较上期增加6.87%,人均流通股3566股,较上期减少6.43% [2] - 十大流通股东出现显著变动,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减持340.46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360.98万股 [4] - 多家机构新进成为前十大流通股东,包括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持股455.06万股)、华安沪港深外延增长混合A(持股171.48万股)等 [4]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A减持478.18万股,前海开源嘉鑫混合A和华商元亨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4]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电子皮肤、数字货币、养老产业、元宇宙概念、人形机器人等 [2]
汉威科技涨2.06%,成交额2.7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76.6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3 09:5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3日盘中股价上涨2.06%至57.44元/股,成交金额2.75亿元,换手率1.71%,总市值188.0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76.64万元,特大单净买入223.65万元,大单净买入352.99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81.43%,近60日上涨32.50%,近20日下跌6.33% [1] - 今年以来5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9月16日)龙虎榜净买入3.74亿元,买入总额7.46亿元(占总成交额16.65%)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11日,于2009年10月30日上市,主营业务为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及监控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能仪表40.56%,智慧化综合解决方案26.75%,传感器15.95%,公用事业15.28%,其他1.4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概念板块包括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具身智能等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7.02亿元,同比增长8.44%;归母净利润8484.30万元,同比增长6.3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3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481.85万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股东户数为7.94万户,较上期增加6.87%;人均流通股3566股,较上期减少6.4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360.98万股至548.46万股,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减持340.46万股至784.58万股 [4] - 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华安沪港深外延增长灵活配置混合A等五家机构为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4]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减持478.18万股至150.35万股,前海开源嘉鑫混合A等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4]
汉威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7.02亿行业第六,高于行业平均2.53倍
新浪财经· 2025-10-30 22:0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11日,于2009年10月3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气体传感器及检测仪器仪表制造商,拥有完整产业链和多项核心技术 [1] - 主营业务为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及监控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自营产品出口,以及有机废气及废水污水的治理服务 [1]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电子皮肤、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7.02亿元,在行业61家公司中排名第6,高于行业平均数6.55亿元和中位数3.8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智能仪表4.77亿元占比40.56%,智慧化综合解决方案3.15亿元占比26.75%,传感器1.88亿元占比15.95%,公用事业1.8亿元占比15.28%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8498.98万元,行业排名第18,高于行业平均数5896.7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77亿元,同比增长5.67%,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增长14.47%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45% [6]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46.59%,较去年同期的47.32%有所下降,但高于行业平均的27.43%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1.08%,较去年同期的29.75%有所上升,但低于行业平均的43.50%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任红军和钟超,董事长任红军2024年薪酬88.05万元,较2023年减少7.49万元 [4] - 总经理李志刚2024年薪酬87.91万元,较2023年减少12.49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7.94万,较上期增加6.87% [5] - 十大流通股东出现变动,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华安沪港深外延增长灵活配置混合A等为新进股东 [5] 业务发展与展望 - 公司多技术路径布局,电子皮肤已与近30家机器人整机厂及零部件厂商建立联系及合作 [6] - 子公司苏州能斯达订单饱满,产线产能饱和,2025年新扩建产线已开工建设 [6] - 机构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25.51亿元、29.40亿元、36.2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93亿元、1.27亿元、1.98亿元 [6]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6]
汉威科技涨2.03%,成交额2.5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91.0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10:2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4日盘中股价上涨2.03%,报54.84元/股,成交金额2.55亿元,换手率1.65%,总市值179.5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991.07万元,特大单买入1500.89万元(占比5.89%),卖出1844.97万元(占比7.23%),大单买入6630.88万元(占比26.00%),卖出5295.73万元(占比20.77%)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68.69%,近5个交易日上涨4.44%,近20日下跌21.42%,近60日上涨30.95% [1] - 今年以来5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16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3.74亿元,买入总计7.46亿元(占总成交额16.65%),卖出总计3.72亿元(占总成交额8.30%)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11日,于2009年10月30日上市,总部位于河南省郑州高新开发区 [2] - 主营业务为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及监控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自营产品出口,以及有机废气及废水污水的治理服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能仪表40.56%,智慧化综合解决方案26.75%,传感器15.95%,公用事业15.28%,其他1.4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概念板块包括人形机器人、小米概念、具身智能、数字孪生、机器人概念等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11.77亿元,同比增长5.67%,归母净利润5907.32万元,同比增长14.47%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7.43万,较上期增加18.45%,人均流通股3811股,较上期减少15.5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3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481.85万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持股1125.03万股,相比上期减少21.00万股 [3]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持股628.53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86.75万股 [3] - 华商润丰混合A持股212.91万股,相比上期减少29.96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87.48万股,相比上期减少486.15万股 [3] - 前海开源嘉鑫混合A持股183.44万股,相比上期减少55.01万股,华商元亨混合A持股128.40万股,相比上期减少47.93万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