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传感器
搜索文档
汉威科技(300007):业绩稳中向好,多维度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山西证券· 2025-11-12 09:12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汉威科技“增持-A”评级 [1][9] 核心观点 - 汉威科技作为国内传感器及物联网行业龙头,在人形机器人、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等高景气领域的布局持续深化 [9] - 短期看好主业增长与新兴领域突破带来的机会,中长期随着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逐步放量,有望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9] - 公司战略剥离非核心资产(汉威智源65%股权,转让价格4.40亿元)将聚焦主业,并带来2025年归母净利润的大幅增长 [9] 近期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02亿元,同比增长8.44%;归母净利润8484.30万元,同比增长6.33%;扣非净利润3822.70万元,同比增长56.27%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5.25亿元,同比增长15.20%;归母净利润2576.97万元,同比下滑8.57%;扣非净利润1298.9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092.47% [4]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1.08%,同比提升1.3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4.99%,同比提升0.78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4] 业务布局与技术优势 - 传感器业务聚焦新兴赛道,通过炜盛科技、嘉兴纳杰、苏州能斯达等子公司协同发展,产品覆盖气体、压力、柔性等多门类传感器 [5] -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构建了覆盖“触觉-平衡-力控-嗅觉”的多维产品矩阵:嘉兴纳杰基于6英寸晶圆MEMS传感器IDM产业链开发的IMU惯性传感器性能满足技术要求,并与多家相关企业合作对接;苏州能斯达的柔性微纳传感技术实现突破,具身智能相关电子皮肤和触觉传感器已小批量供货 [5] - 产能方面,苏州能斯达高标准产线正加快建设,同时公司参与起草并制定两个国内柔性电子行业标准,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5] 研发投入与技术储备 -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1.62亿元,同比增长5.70%,重点聚焦传感器核心技术与物联网应用突破 [6] - 技术成果涵盖双光源双光路红外气体探测器等关键技术,技术储备覆盖“传感器-仪表-物联网平台”全产业链 [6] - 研发项目有序推进,激光H2S/CO气体传感器等均按计划开发,其中MEMS超声波燃气流量计模组已完成验收并进入市场推广,为向人形机器人、氢能源安全等新兴领域拓展奠定基础 [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4.15亿元、25.86亿元、29.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5亿元、1.89亿元、2.27亿元 [9]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57元、0.58元、0.69元,对应PE分别为32.1倍、87.4倍、72.7倍 [9] - 财务数据显示,预计公司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32.0%持续提升至2027年的35.2% [11]
汉威科技跌2.04%,成交额1.7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69.2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0:0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5日盘中股价下跌2.04%至51.80元/股,成交额1.78亿元,换手率1.21%,总市值169.6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69.20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259.15万元,大单净卖出1210.06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53.80%,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个交易日下跌9.98%,近20日下跌18.52%,近60日上涨7.94% [1] - 今年以来5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16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3.74亿元,买入总额7.46亿元(占总成交额16.65%),卖出总额3.72亿元(占总成交额8.30%)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及监控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有机废气和废水治理服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能仪表40.56%,智慧化综合解决方案26.75%,传感器15.95%,公用事业15.28%,其他1.47% [2]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7.02亿元,同比增长8.44%,归母净利润8484.30万元,同比增长6.3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3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481.85万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7.94万,较上期增加6.87%,人均流通股3566股,较上期减少6.43% [2] - 十大流通股东出现显著变动,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减持340.46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360.98万股 [4] - 多家机构新进成为前十大流通股东,包括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持股455.06万股)、华安沪港深外延增长混合A(持股171.48万股)等 [4]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A减持478.18万股,前海开源嘉鑫混合A和华商元亨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4]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电子皮肤、数字货币、养老产业、元宇宙概念、人形机器人等 [2]
破局全球化:香港为科创企业插上资本和技术的翅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21:25
香港作为科创企业全球化平台的优势 - 香港IPO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融资金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融资总额,资本仍倾向通过香港投资内地科技公司[3] - 香港法律架构适配性强,适合企业起步阶段布局,尤其敏感行业可搭建“内地+海外”的双轨架构[4] - 香港对国际人才吸引力增加,大批在欧美国家工作的高端华人科研人员选择回到香港高校任职,多所高校在2026年QS排名中表现突出(香港大学第11名,中文大学第32名,科技大学第44名)[4] - 香港高校在AI医疗、靶向药物、OLED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成功实现技术转化,香港理工大学增设“副校长(知识转移)”职位以系统推动科研技术孵化和项目落地[4] 企业出海策略与香港的中介作用 - 企业出海需找到适配的本地资源与合作伙伴,最困难的是找到合适的本地团队[6] - 朗思科技通过深圳团队直接对接东南亚、中东和欧洲市场效果不理想,中东地区法务、税务及出口手续复杂且进度缓慢[7] - 朗思科技调整为通过香港公司作为出海中介平台后,报关、物流等手续简化,效率明显提升[7] - 产品出海应聚焦终端客户需求并结合地域特征进行创新,例如将激光遥测技术与云台结合开发防爆型检测仪应用于香港发电站[8] 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合作与未来趋势 - 香港“再工业化”可参照瑞士模式,发展精密医疗器械、检测仪器制造等高附加值产业,利用旧工业大厦“腾笼换鸟”[8] - 预计更多内地资本将流向香港,尤其是投向高校的科技创新项目,“香港制造”的高科技产品将不断涌现[8]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人才与资金的天然交汇点,更是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9] - AI投资正从纯软件生态向“AI+硬件”深度融合演进,传统硬件融合AI后利润空间和品牌响应速度明显提升[9] - 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AI+硬件”趋势的创新和实现中心,穿戴式设备有较大发展机会,预计未来该领域超过一半的头部公司会在大湾区出现[9]
汉威科技股价跌5.31%,汇添富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900股浮亏损失8729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0:40
公司股价表现 - 11月4日公司股价下跌5.31%至53.67元/股,成交额6.47亿元,换手率4.19%,总市值175.74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11日,于2009年10月30日上市,总部位于河南省郑州高新开发区 [1] - 主营业务为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及监控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有机废气与废水治理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能仪表40.56%,智慧化综合解决方案26.75%,传感器15.95%,公用事业15.28%,其他1.47% [1] 基金持仓动态 - 汇添富中证2000ETF(159536)三季度减持公司股票3100股,当前持有2900股,占基金净值比例0.34%,为第五大重仓股 [2] - 基于股价下跌测算,该基金当日浮亏约8729元 [2] - 该ETF基金成立于2023年9月13日,最新规模5380.93万元,今年以来收益率为34.77% [2]
汉威科技涨2.06%,成交额2.7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76.6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3 09:5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3日盘中股价上涨2.06%至57.44元/股,成交金额2.75亿元,换手率1.71%,总市值188.0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76.64万元,特大单净买入223.65万元,大单净买入352.99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81.43%,近60日上涨32.50%,近20日下跌6.33% [1] - 今年以来5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9月16日)龙虎榜净买入3.74亿元,买入总额7.46亿元(占总成交额16.65%)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11日,于2009年10月30日上市,主营业务为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及监控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能仪表40.56%,智慧化综合解决方案26.75%,传感器15.95%,公用事业15.28%,其他1.4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概念板块包括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具身智能等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7.02亿元,同比增长8.44%;归母净利润8484.30万元,同比增长6.3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3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481.85万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股东户数为7.94万户,较上期增加6.87%;人均流通股3566股,较上期减少6.4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360.98万股至548.46万股,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减持340.46万股至784.58万股 [4] - 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华安沪港深外延增长灵活配置混合A等五家机构为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4]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减持478.18万股至150.35万股,前海开源嘉鑫混合A等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4]
追光丨第三届 “郑州企业家日”特刊
搜狐财经· 2025-11-01 11:11
郑州市第三届企业家日活动概况 - 活动于11月1日举行,旨在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尊商重商氛围,增强企业家认同感与归属感 [7] - 通过表彰先进、举办座谈、主题推介等形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传递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号 [7] 郑州市营商环境与经济发展数据 - 郑州市经营主体突破210万户,百亿级企业达数十家 [9] - 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增至1339家,培育独角兽(潜在)企业3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3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17家 [9] - 累计培育省级"头雁"企业21家、市级"链主"企业131家 [9] 装备制造与重工行业 - 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华带领企业从作坊式小厂发展为国内特种施工装备领跑者,产品打破国外垄断,获300多项专利 [14] - 公司为韩国提供1000吨级高铁桥梁施工成套装备,实现中国高铁施工装备出口零突破;为科威特跨海大桥提供世界最大吨位1800吨桥梁施工成套装备 [15] - 郑州恒达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开成每年投入超1.5亿元研发资金,公司智能化工作面市场占有率超过45%,产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 [69] - 2024年7月投产的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预计创造年产值超50亿元 [70] - 郑州煤机综机设备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时岩推动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7.5%,纳税额同比飙升82.4%,巷道支护产品占国内33%市场份额 [81][82] 食品与饮料行业 - 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石训推动我国首个红枣期货上市,建立上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新品"清菲菲"等创造近亿元销售收入 [19] - 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希主导公司市场占有率常年稳定在30%左右,连续20余年稳居行业第一 [25] - 公司拥有覆盖全国的全冷链系统,每年消耗农副产品40万吨,帮助40万农户实现增收 [26][27] - 思念食品(河南)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鹏带领公司年产能达90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近30%,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44] - 华润雪花啤酒(河南)有限公司总经理骆学雷推动郑州工厂2024年产量达到41.92万千升,产值10.94亿元人民币,税收1.96亿元 [76] 汽车制造与零部件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郑州分公司高级经理霍苗苗所在基地累计生产整车突破270万辆,累计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 [36] - 2024年带领团队实现管理费用降本约1473万元;2025年预计再实现降本400余万元 [36] - 郑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世超主导的焊接改善课题使线体焊接不良率改善80%以上,上半年订单量突破270万套 [99][101] 科技与物联网 -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志刚所在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气体传感器龙头企业,气体传感器市场占有率超70% [9][30] - 公司是国内首批、河南首家创业板上市企业 [31] - 紫光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严伟牵头成立全球研发实验室,累计提交专利申请460+个,获得认证证书2050张 [62] - 蚂蚁集团战略发展部区域总经理张耀翔表示,集团北方技术服务中心现有员工6000余名,是河南省用工规模和研发人员投入最大的软件企业 [93] 农产品物流与零售 - 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云泽所在市场保障了郑州市80%、河南省6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 [48] - 公司已在全省打造"1+8"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与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 [49][50] - 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资金约3000万元,打造数智化平台 [51] 新材料与高新技术 - 河南天马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威宸带领公司主导产品"流延成型电子陶瓷基板用特种氧化铝"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0%,2022年登陆北交所 [136] - 公司每年投入营收4%以上作为研发经费,2024年在HBM先进封装材料上取得突破 [136] - 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少武积极推行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公司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 [57] - 河南明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杰推动公司再生铝产能由2018年的10万吨扩张至目前的100万吨,2024年铝板带箔产量突破145万吨,外贸出口额达到90亿元 [130] - 公司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已超30亿元 [131] 能源与化工 -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郑州石油分公司党委书记冯小磊构建覆盖全市的200余座加能站网络,年供应成品油近110万吨,服务车主超130万人次 [65] - 公司已建成90余座"石化易电"网点,25座光伏发电站年发电量12万千瓦时,提供近千个充电车位 [65] - 中国电建集团郑州泵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兰雷主持工作以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4.3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61亿元 [105] - 2024年公司在河南省内采购配套产品金额高达4560万元,带动46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106] 其他重点企业与行业 - 巴奴毛肚火锅有限公司集团CEO李浩主导推行24小时营业策略,全国门店从80余家扩张至近160家 [118] - 郑州华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启程带领的方特度假区近三年累计接待游客超1700万人次,总营收达31亿元,贡献税收超7亿元 [125] - 郑州华祥耐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关召带领公司2024年销售收入5.43亿元,近三年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用于技术改造和创新研发,取得77项专利 [111]
从“数字”到“数智”,如何走好这条“进化之路”?
河南日报· 2025-10-30 07:43
数字河南战略定位 - 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为河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具体应用包括农业、医疗和政务服务等领域 [1] - 建设数智强省是河南顺应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和高效能治理的重要支撑 [2] -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能够推动要素快捷流动和供需有效衔接,为河南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提供强大助力 [3] 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与成果 - 河南省数字经济规模预计在2025年突破2.2万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5] - 全省算力规模达9.8EFlops,5G网络规模和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总带宽位居全国前列 [5] - 建成郑煤机等3家全球"灯塔工厂",超聚变2024年营业收入达435亿元,AI服务器位居国内市场份额第一 [5] - 紫光集团在豫产值超百亿元,汉威气体传感器和森霸热释电传感器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 [5] 政策支持与产业机遇 - 河南省制定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如《河南省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4] - 打造中国"数据要素×"生态大会、世界传感器大会等国内有影响力的交流平台,郑州入选首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名单 [4] - 未来将以数字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为抓手,提升数字河南建设的整体性 [6] 行业发展挑战与方向 - 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不足、数字核心产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 [6] - 未来将加快数字产业发展,推动数实深度融合,加强数字技术攻关,优化完善数字基建 [6] - 坚持"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同向发力,坚定不移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 [5]
港中大激光技术创业,瞄准400亿市场,高精密仪器厂商获香港近亿元支持|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10-27 08:09
公司概况与近期动态 - 朗思科技成立于2020年,是香港中文大学先进激光光谱实验室唯一指定孵化的企业,专注于高精度激光气体分析仪、气体传感器、激光遥测仪等产品的自主研发和生产 [4] - 公司近日入选香港创新科技署“产学研1+计划”,预计获得近亿港元融资配对资助,并将在今年完成新一轮融资,以拓展能源、半导体及生命科学领域 [4] - 公司创始团队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首席科学家师从激光分析气体物质领域的院士,CEO曾获香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并入选胡润U30创业者榜单 [12]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2022年,公司针对氢气在特定中红外激光波长的微弱吸收,通过国产超稳腔专利技术进行信号增强,研发出国内首套激光在线氢气分析仪,填补了国内激光在线检测氢气浓度的空白 [6] - 公司创新设计出模块化激光气体分析仪系列MT01,支持定向拆替,解决了气体分析市场仪器整体性和需求定制化之间的矛盾,降低了成本 [6] - 公司推出的LRS系列激光遥测仪在监测距离和产品克重上取得行业突破,LRS-ULTRA有效测量距离扩展至500米以上,LRS-MINI重量不足80克,匹配无人机巡检的轻克重需求 [9] - 激光遥测仪创新了机器人巡检功能,延展了机器人的监测覆盖范围,能进行实时、定量的浓度测量,并已与国内头部机器人公司开展合作 [10] 市场应用与拓展 - 公司产品覆盖能源开采、运输、储存和生态环境监测中20多种主要气体分子的ppb-ppm级实时在线分析,主要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开采、管网安全、氢能、生态环境碳监测、半导体、国家重大科考等领域 [4] - MT01系列从能源行业拓展至半导体晶圆加工行业的在线气体检测,该领域市场规模为35亿美元/年,增长率达19.1%,公司已与国内头部晶圆厂展开合作,需求灵敏度达0.1ppb [7] - LRS系列激光遥测仪已投入市场应用,包含云台搭载进行油气场站排查,以及无人机和巡检车搭载进行甲烷泄漏监测 [9] - 激光遥测仪LRS系列预计将迅速为公司贡献50%以上的营收占比 [12]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全球激光分析设备市场规模接近433亿港元/年,年增长率16.6%,但行业集中度极高,ABB、PICARRO等海外企业长期垄断技术和市场 [6] - 激光遥测仪行业是过去五年被验证过的较成熟市场,竞争激烈,但公司认为后续差异化产品力是其优势所在 [7] - 相比于精准定量的激光气体分析仪,配合工业云台、无人机等载体进行大范围监测的遥测仪注重产品集成化,成本较低而需求量大,是技术产业化落地的重要路径 [7]
公司问答丨四方光电:公司已有部分气体传感器可为机器人提供环境感知解决方案
格隆汇APP· 2025-10-24 17:46
公司技术能力与产品应用 - 公司已具备自主的MOX气体传感器MEMS产线[1] - 公司拥有用于嗅觉的其他气体传感器能力[1] - 公司已有部分气体传感器可为机器人提供环境感知解决方案[1]
汉威科技涨2.03%,成交额2.5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91.0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10:2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4日盘中股价上涨2.03%,报54.84元/股,成交金额2.55亿元,换手率1.65%,总市值179.5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991.07万元,特大单买入1500.89万元(占比5.89%),卖出1844.97万元(占比7.23%),大单买入6630.88万元(占比26.00%),卖出5295.73万元(占比20.77%)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68.69%,近5个交易日上涨4.44%,近20日下跌21.42%,近60日上涨30.95% [1] - 今年以来5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16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3.74亿元,买入总计7.46亿元(占总成交额16.65%),卖出总计3.72亿元(占总成交额8.30%)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11日,于2009年10月30日上市,总部位于河南省郑州高新开发区 [2] - 主营业务为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及监控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自营产品出口,以及有机废气及废水污水的治理服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能仪表40.56%,智慧化综合解决方案26.75%,传感器15.95%,公用事业15.28%,其他1.4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概念板块包括人形机器人、小米概念、具身智能、数字孪生、机器人概念等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11.77亿元,同比增长5.67%,归母净利润5907.32万元,同比增长14.47%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7.43万,较上期增加18.45%,人均流通股3811股,较上期减少15.5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3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481.85万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持股1125.03万股,相比上期减少21.00万股 [3]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持股628.53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86.75万股 [3] - 华商润丰混合A持股212.91万股,相比上期减少29.96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87.48万股,相比上期减少486.15万股 [3] - 前海开源嘉鑫混合A持股183.44万股,相比上期减少55.01万股,华商元亨混合A持股128.40万股,相比上期减少47.93万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