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

搜索文档
皖仪科技跌2.03%,成交额2731.0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73.39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9 14:21
股价表现及资金流向 - 9月29日盘中下跌2.03%至21.72元/股 成交2731万元 换手率0.92% 总市值29.26亿元[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73.39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14.45% 卖出占比8.10%[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62.61% 近5日涨0.14% 近20日跌1.45% 近60日跌3.89%[1] - 年内1次登龙虎榜 最近4月9日净买入-1444.93万元 买入总额4734.46万元占比23.66% 卖出总额6179.39万元占比30.88%[1] 主营业务构成 - 工业检测仪器及解决方案占比60.84% 在线监测仪器及解决方案占比23.75% 实验室分析仪器及解决方案占比8.44% 其他业务占比6.96%[1] - 公司主营工业检测仪器、在线监测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及医疗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08亿元 同比增长3.79%[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04.71万元 同比增长103.63%[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851户 较上期减少0.52%[2] - 人均流通股34980股 较上期增加0.52%[2] - 鑫元欣享A持股200.79万股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较上期增持6.49万股[3]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5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6511.88万元[3] 行业分类属性 - 属于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行业[2] - 概念板块涵盖科学仪器、环境监测、小盘、医疗器械及污水处理等[2]
苏交科跌2.01%,成交额8375.0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24.6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3:3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5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8.76元/股 总市值110.62亿元 成交额8375.07万元 换手率0.79%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24.60万元 其中特大单零买入且卖出495.96万元占比5.92% 大单买入1280.98万元占比15.30%同时卖出2309.62万元占比27.58% [1] - 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下跌12.92% 近5日微涨0.23% 近20日下跌7.98% 近60日下跌2.67%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6.08万户 较上期减少8.52% 人均流通股19686股 较上期增加9.3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775.31万股 较上期减少31.50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7.76亿元 同比下降13.75%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9539.48万元 同比下降39.54% [2]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交通工程咨询与工程承包 工程咨询收入占比99.70% 其他补充收入占比0.30%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装饰-工程咨询服务Ⅱ-工程咨询服务Ⅲ 概念板块涵盖设计咨询/水利建设/PPP概念/环境监测/新型城镇化等 [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2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67亿元 [3]
苏交科涨2.07%,成交额1.5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74.6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4 14:2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4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8.86元/股 成交额1.53亿元 换手率1.47% 总市值111.8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774.64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买入355万元(买入978.01万元占比6.38% 卖出623.01万元占比4.07%) 大单净买入419.64万元(买入3208.64万元占比20.95% 卖出2789万元占比18.21%) [1] - 年内股价累计下跌11.9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下跌1.66%/7.03%/1.23%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6.08万户 较上期减少8.52% 人均流通股19,686股 较上期增加9.3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775.31万股 较上期减少31.5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7.76亿元 同比下降13.75% 归母净利润9539.48万元 同比下降39.54% [2]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交通工程咨询与工程承包 工程咨询收入占比99.70% 其他补充业务占比0.30%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装饰-工程咨询服务Ⅱ-工程咨询服务Ⅲ 概念板块涵盖设计咨询/水利建设/PPP概念/环境监测/新型城镇化等 [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2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67亿元 [3]
皖仪科技涨2.07%,成交额2286.2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95.6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13:5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22.19元/股 成交金额2286.20万元 换手率0.78% 总市值29.8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95.68万元 其中特大单卖出609.28万元(占比26.65%) 大单买入292.79万元(占比12.81%)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6.13% 近5日涨2.35% 近20日跌1.51% 近60日跌8.91% [2] -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4月9日净买入-1444.93万元 买入总额4734.46万元(占比23.66%) 卖出总额6179.39万元(占比30.88%)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8亿元 同比增长3.79% [3] - 归母净利润104.71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103.63%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5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6511.88万元 [4]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851户 较上期减少0.52% [3] - 人均流通股34980股 较上期增加0.52% [3] - 鑫元欣享A(005262)为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股200.79万股 较上期增持6.49万股 [4]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环保在线监测仪器、检漏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及电子测量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 [2] - 收入构成:工业检测仪器及解决方案60.84% 在线监测仪器及解决方案23.75% 实验室分析仪器及解决方案8.44% 其他6.96%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环保-环保设备Ⅱ-环保设备Ⅲ 概念板块包括环境监测、科学仪器、小盘、医疗器械、污水处理等 [2] - 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26日 于2020年7月3日上市 注册地址为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
皋亭山环境监测晴雨表
杭州日报· 2025-09-23 09:39
文章核心观点 - 石蕊作为环境指示生物,其健康生长表明皋亭山地区空气质量优良,凸显该区域作为“天然氧吧”的生态价值 [1][2] 生物特性与生态价值 - 石蕊是真菌与藻类的共生复合体,具备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顽强生命力 [1] - 石蕊对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重金属、氮氧化物高度敏感,是环境监测的“晴雨表” [1] - 石蕊作为“先锋生物”能产生地衣酸分解岩石形成原始土壤,具有重要的生态开创作用 [1] 皋亭山生态环境 - 皋亭山是杭州主城区唯一的集体山林,森林覆盖率超过85% [1] - 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存在裂褶菌、金白小鬼伞等多种菌类资源以及石蕊 [1][2] - 区域被描述为“城市绿肺”和“都市桃源”,生态健康状况良好 [2] 研究与教育举措 - 自2022年起,中国菌物学会周勇团队在皋亭山开展菌物多样性调查 [2] - 2024年启动地衣专项调查并发现石蕊 [2] - 皋亭山自然中心于2024年9月22日试运营,旨在打造自然课堂以推广自然教育 [2]
盈峰环境跌2.09%,成交额7865.1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14.0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10:1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2日盘中下跌2.09%至7.03元/股 成交额7865.10万元 换手率0.35% 总市值222.6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614.02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3.52% 大单买入占比26.4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47.04% 近5日涨3.69% 近20日跌2.36% 近60日涨3.98%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6月10日净卖出6851.40万元 买入总额8606.38万元占比13.57% 卖出总额1.55亿元占比24.37%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构成:智慧服务50.08% 智能装备40.00% 其他产品9.92% [1] - 行业分类:环保设备Ⅲ级子行业 概念板块涵盖环境监测/PPP/核电/固废处理/轨道交通 [2] - 注册地位于广东省佛山市 1993年成立2000年上市 业务涵盖电工器械/通风装备/环境治理/环卫装备与服务 [1]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4.63亿元 同比增长3.69% 归母净利润3.82亿元 同比增长0.43% [2]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29.2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3.43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3.74万户 较上期增加7.57% 人均流通股84583股 较上期减少7.04%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6186.68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116.53万股 [3]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2837.41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504.52万股 [3]
苏交科涨2.02%,成交额1.2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44.77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7 14:0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7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9.07元/股 成交额1.24亿元 换手率1.16% 总市值114.5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44.77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61.85万元(买入319.35万元占比2.57% 卖出157.50万元占比1.27%)大单净买入682.91万元(买入2901.05万元占比23.39% 卖出2218.14万元占比17.88%) [1] - 年内股价累计下跌9.84% 近5日上涨3.07% 近20日下跌7.45% 近60日上涨2.83%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6.08万户 较上期减少8.52% 人均流通股19,686股 较上期增加9.3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775.31万股 较上期减少31.50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7.76亿元 同比下降13.75% 归母净利润9539.48万元 同比下降39.5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2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67亿元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29日 2012年1月10日上市 注册地址为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富春江东街8号 [1] - 主营业务为交通工程咨询与工程承包 收入构成中工程咨询占比99.70% 其他(补充)占比0.30%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装饰-工程咨询服务Ⅱ-工程咨询服务Ⅲ 概念板块包括设计咨询、环境监测、水利建设、PPP概念、新型城镇化等 [1]
刘文清:人工智能助力环境监测从“感知”到“认知”,碳计量仍是关键瓶颈
中国新闻网· 2025-09-14 19:48
人工智能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 当前人工智能在环境监测中仍处于“小场景”应用阶段和“感知智能”的初级阶段[1] - 人工智能的价值在于能够整合卫星遥感、地面监测、地形地貌、污染排放和气象特征等多源信息,弥合数据空白,实现动态展示区域空气质量变化[1] - 人工智能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刚刚起步,但前景广阔,将成为支撑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3] 环境监测技术挑战与需求 - 大气环境成分复杂,仅依靠地面监测站点的离散数据难以准确反映整个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1] - 环境监测需要技术升级,通过更多维度、更高精度的数据来解析污染成因,类似于医学影像从X光片到CT、核磁共振的进步[2] - 监测精度是一大挑战,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20ppm,年变化仅1-2ppm,要求仪器分辨率达到0.1ppm才能捕捉微小变化[3] 碳监测与计量技术 - 碳计量是通过量化方法测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技术体系,预计到203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10亿吨左右,到2060年需降至10亿吨,意味着90%的排放需依靠技术手段消解[2] - 目前主要依靠“账面计算”方式,通过消耗的煤、电量来推算碳排放量,但该方法难以满足精准计量需求,因煤品差异和新能源快速增长而变得复杂[2] - 必须发展“现场计量”技术,在工厂排放口直接监测以获得准确数据,但现实挑战是很多化工园区70%的排放是无组织排放,以缓慢泄漏形式发生,难以准确测算[2] 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的关键举措 - 推动人工智能走向更大范围应用的关键在于打破数据壁垒,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如果气象、海洋、国土等卫星数据不能开放共享,人工智能就只能停留在“小场景”[3] - 需要推动监测技术持续升级和迭代,例如在生态保护区采用更高性能的红外相机,甚至探索基于无线电波感知的新方法[3]
苏交科涨2.14%,成交额4841.6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8.4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10:2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2日盘中股价上涨2.14%至9.08元/股 成交4841.65万元 换手率0.45% 总市值114.6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98.42万元 特大单买入243.87万元占比5.04% 大单买入970.29万元占比20.04% [1] - 年内股价下跌9.74% 近5日上涨1.57% 近20日下跌7.35% 近60日上涨9.00%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6.08万户较上期减少8.52% 人均流通股19686股较上期增加9.3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775.31万股 较上期减少31.50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2] 财务表现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76亿元同比减少13.75% 归母净利润9539.48万元同比减少39.5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2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67亿元 [2]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交通工程咨询与工程承包 工程咨询收入占比99.70%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装饰-工程咨询服务Ⅱ-工程咨询服务Ⅲ [1] - 概念板块涵盖设计咨询、环境监测、水利建设、PPP概念及新型城镇化 [1]
2025年中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基本概况、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在市场需求、国家规划、政策驱动等因素下,环境监测仪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2 09:30
行业定义与分类 - 环境监测仪器用于监测分析评估环境质量如空气水质土壤噪声辐射等 广泛应用于环保工业科研公共卫生等领域[1] - 环境监测仪器可分为空气质量与污染源废气监测专用仪器环境水质与污水监测专用仪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仪器其它要素监测仪器实验室通用分析仪器及其设备[1]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环境监测仪器市场之一 2024年生产企业超过2000家 其中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规上企业约350家[1][2] - 2024年环境监测专用仪器销量约29万台 较2023年25.3万台增长14.6% 预计2025年销量有望达到33万台[1][3] - 2024年规上企业营业收入约264.73亿元 较2023年增加9.2亿元 预计2025年约275亿元[1][3]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包括传感器电子器件精密机械部件等零部件以及金属材料工程塑料化学试剂等原材料[3] - 行业中游是空气水噪声固废土壤等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监测仪器生产制造[3] - 行业下游主要包括政府及公共事业企业用户科研与第三方服务等最终使用场景[3] - 领军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 致力于成为涵盖软件硬件集成运营维护的生态环境监测综合服务商[3] 行业发展环境 - 政府出台系列政策支持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如《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引导企业加强高新监测仪器自主研发[5] 行业竞争格局 - 市场集中度整体较低 竞争激烈 缺乏具有明显市场优势的领军企业[6] - 高端监测分析市场被国外产品垄断 国内企业在行业前沿技术和高端产品性能及制造技术方面仍有差距[6] - 主要企业包括聚光科技雪迪龙皖仪科技蓝盾光电龙净环保菲达环保先河环保力合科技等[1][6] - 聚光科技2024年仪器仪表产量2.92万台 销量2.93万台[6] - 雪迪龙2024年仪器仪表营业收入7.47亿元 占总营收的90.67%[8] 行业发展趋势 - 国产环境监测仪器在成本效益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需求适应性等方面展现明显优势 项目和企业倾向于选择国产产品[8][9] - 环境监测仪器正朝着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网格化便携化协同化方向发展[9] - 随着智能化发展 环境监测所需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可形成较高技术壁垒 具有广阔发展空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