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掌上超声

搜索文档
高端医疗技术越来越“亲民”
科技日报· 2025-07-21 07:34
基因测序技术 - 华大集团在链博会首发"从基因解码到智能诊断的创新产品矩阵",包括酒精代谢基因速测技术,20分钟可出报告 [1] - 自主研发"微测序"技术使基因检测像血糖血压检测一样便利,便携式测序仪已实现"上山下海,开箱即用" [1] - E25基因测序仪可在极端环境如珠穆朗玛峰、马里亚纳海沟稳定运行 [1] 便携医疗设备 - 华大智造推出仅275克的掌上超声设备,配备凸阵和线阵探头,支持实时成像及远程会诊 [2] - 设备集成智能辅助诊断功能,可自动测量、标注和分级病灶以降低漏诊率 [2] 企业战略与行业影响 - 华大智造作为中国基因测序设备"链主企业",拥有超3300个用户,覆盖科研及临床领域 [3] - 通过核心技术自主攻关和全产业链布局,公司推动高精尖技术在公共卫生及健康生活领域应用 [3] - 参加链博会旨在加强产业链协作韧性,加速生命科技落地 [3] 技术融合趋势 - 生命科学、计算科学与人工智能结合为健康问题提供更精准解决方案 [2] - 创新方向强调技术可及性,目标实现"人人能测基因、能存细胞、能调整菌群"的健康生态 [2]
链博会健康生活链巡馆:“在中国,做全球健康生意所需的一切,都能在这里被看见、被听见、被触摸”
华夏时报· 2025-07-19 22:00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作为世界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展现中国完备产供链与全球产业链的深度交融 [1] - 100多家企业参展,1.2万平方米展馆人头攒动,展示领域涵盖生命科学、医疗器械、基因科技等 [1] GE医疗 - GE医疗30多年来持续深化全面国产化,与超1000家供应商构建完整"研、产、销、服"体系 [2] - 中国市场销售产品中超过50%由中国研发,年采购额近100亿元 [8] - 重点展示绿色供应链进展,推动供应链、创新链向精益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 - 与洛阳轴承合作26年实现国产CT主轴承零突破,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 [8] 华大集团 - 展示全球首发啡凡咖啡代谢基因检测,通过分析CYP1A2和ADORA2A基因变异提供个性化咖啡因饮用建议 [4] - 推出智能掌上超声设备(不到300克),可完成浅表组织、外周血管及腹部器官检查 [2] - 2024年推出纳米孔基因测序仪WT02和WY01,填补国内空白,实现"全读长"技术闭环 [4] - 展示"饮鉴TM饮酒基因速测星盒",20分钟可检测酒精代谢能力 [2] 华熙生物 - 投资超10亿元建设全球最大中试转化平台(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配备64条柔性生产线 [4] - 从"三链同构"到"韧性与柔性"并重的全球供应链,形成"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生态链"跃升曲线 [5] - 产品行销70余国,通过智能化"黑灯工厂"实现产能弹性,可灵活调配全球资源 [5] 美敦力 - 展示Lantern左束支起搏心脏导管,为首款"中国制造、服务全球"的心脏起搏导管 [8] - 联合国内专家与AI企业打造AI赋能血管外科诊疗生态,以两款覆膜支架系统为试点 [8]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 - 依托"先行先试"政策成为国际创新药械进入中国核心通道 [8] - 构建"临床—科研—产业"全链条生态,六大平台包括真实世界研究、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等 [8] - 特殊食品、生物医学新技术等新政持续增强"政策磁场" [8]
“链”式赋能守护全民健康——在链博会触摸大健康产业创新脉搏
新华社· 2025-07-17 19:35
用一台小小的设备完成身体不同部位的超声检查、将人工智能运用于骨科手术中、以数字化手段助力健 康生活管理……走进正在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健康生活链展馆,几乎每一个展区都 像是微缩的创新实验室,不仅展现从出生到养老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产业链条,更让观众直观体验最前沿 科技成果,感受到"让生命更加精彩"的美好愿望正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占地面积约1.2万平米的健康生活链展馆内,吸引了100余家企业参展。在华大集团展台,记者看到一名 工作人员正用一款不到300克的智能掌上超声设备给一名参观者现场体验甲状腺超声检查。 据介绍,这款设备可完成人体浅表组织、外周血管及腹部器官等多项检查,通过一键切换探头模式快速 适应不同检查需求。其适用场景广泛,既可用于医疗机构快速评估患者病情,辅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也可作为家庭医生"助手",方便上门随访时监测患者健康状况;同时凭借小巧便携、操作简便的特点, 还能广泛应用于基层医疗筛查工作。 华 大集团展台工作人员正在给一名参观者现场体验甲状腺超声检查。新华社记者李恒 摄 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从"链接全球创新""链启慢病管理""共筑健康中国"等方面集中展示了其植根中国 30余 ...
【人民日报】人工智能+医疗——设备进社区 专家在云端
人民日报· 2025-05-12 08:35
智能掌上超声设备技术 - 智能掌上超声设备将检测时间从传统仪器的15分钟缩短至不到5分钟[1] - 设备体积轻巧可装入急救箱便于入户检查[1] - 采用"机器人+AI+掌上超声"技术路径实现精准定位和标准化扫查[1][2] 技术应用效果 - 机器人作为"智能导航员"引导操作使新手也能轻松上手[2] - AI系统如"阅片专家"降低漏诊误诊率[2] - 探头与主机集成至手机大小配合云端实现远程诊断[2] 市场推广现状 - 已应用于数十家基层医院及养老机构覆盖17省48城[2] - 累计完成近10万人次超声扫查[2] - 正拓展至乳腺肝脏等器官筛查领域[2] 行业痛点解决 - 解决传统超声设备操作复杂依赖专家经验的问题[1] - 改善偏远地区因诊断不当延误治疗的情况[1] - 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沉得下用得起"的目标[2] 研发背景 - 由中科院自动化所医疗机器人团队联合医疗企业研发[1] - 技术研发强调原始创新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2] - 针对基层医疗需求进行长期技术攻关[2]
“人工智能+”正在走进千行百业(科技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24
人工智能+医疗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医疗机器人团队联合医疗企业研发智能超声技术,通过"机器人+AI+掌上超声"技术路径实现基层医疗应用[3] - 智能掌上超声设备使颈动脉检查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5分钟,设备重量大幅减轻可装入急救箱[1] - 该技术已在17个省份48个城市的基层医院等机构应用,累计完成近10万人次超声扫查[3] - 技术正拓展至乳腺、肝脏等更多器官筛查,旨在让优质医疗资源"沉得下、用得起"[4] 人工智能+科研 -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通过"材料数据工厂"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将高温合金材料研发周期从10年以上缩短至3年[5][6] - 该技术能快速生成高质量多模态数据,精准分析复杂关联,自主迭代寻优,显著降低研发成本[5] - 2024年公司投入数亿元在深圳设立钢研国创,专注金属材料前瞻性研究与应用开发[6] - 人工智能技术有望解决材料服役过程中的性能演变与失效预测难题,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6] 人工智能+金融 - 上海银行联合商汤科技等开发"海小智"和"海小慧"数字人柜员,已完成2000条问答数据和10万条语料训练[8] - 数字人柜员能识别多种口语化问法,回答准确率达80%以上,特别针对老年用户优化操作体验[8] - 上海银行作为上海最大养老金代发机构,60岁以上手机银行用户占比接近30%[7] - 目前正攻关方言识别技术,旨在帮助更多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9] 人工智能+教育 - 金山办公推出"WPS AI"工具,帮助吉林财经大学学生快速掌握多维表格等数字工具[10] - 该工具可将7G大小的实训报告导入知识库,快速分析学生实训收获与不足[11] - 人工智能能辅助教师创建教案课件,整理分析工作资料,提高教学效率[11] - 全国多所高校已开发"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案例,涵盖知识建构与技能培养[12] 行业整体发展 - 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落地医疗、金融、教育、新材料研发等多个行业[1] -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是技术赋能产业的关键,医疗设备研发需要原始创新[3] - 材料产业作为制造业基础,正抓住人工智能革新研发模式的机遇提升创新能力[7] - 教育行业通过技术人性化、模式创新和评价多元化享受人工智能效率红利[12]
祥生医疗一季度营收1.28亿元 超声AI技术生态加速场景落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19:5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61.45万元 [1] 技术优势 - 公司构建全链条创新技术体系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以"超声人工智能+专科模型"双引擎驱动全场景革新 [1] - 实现动态图像识别 疾病自动检测与测量 智能化诊断流程优化及多模态AI融合 [1] - 建立覆盖设备研发-影像采集-诊断决策的智能化标准框架 [1] - 打造"精准筛查-智能诊断-个性康复"三位一体服务网络 覆盖多个临床学科的智能化诊断 [1] - 2024年在多个专科领域的AI辅助诊断软件取得突破性进展 乳腺超声分析软件成为行业标杆 [2] - 发布覆盖全孕产期的智能解决方案 提高筛查精准度与工作效率 [2] - 新增心脏疾病检测 微小血管成像等10项核心技术 累计拥有核心技术61项 [2]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7963.39万元 占营业收入16.99% [2] - 研发人员占比34.64% 处于较高水平 [2] - 全年新增专利授权48项 含发明专利授权30项 [2] - 知识产权申请66项 含发明专利申请15项 [2] 产品与市场 - 2024年推出SonoFamily系列产品 包括多款高端超声设备 [3] - 新增国内市场准入许可5项 海外市场准入许可35项 [3] - 产品覆盖欧洲 中东 美洲 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3] 行业前景 - 医疗AI的深度应用将加速行业智能化转型 [3] - 具备全链条自主创新能力的厂商有望率先受益于这一趋势 [3]